1.知道「申」的本義,你會對「神」這個字客觀理解
2.為何「天幹」中「甲」排第一位?
3.用借音字標音識字好,還是用拼音識字好?
4.你體會過用借音字標音,即可增加對生字的理解,還鞏固了借音字,何樂不為?
田(填tián )田是由「土」和「囗」合體造字。圍土造田之意。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圍小壩又叫地埂,把可耕種的土地圍起來,便於澆灌,稱田。土為田地之大名,可以耕種的為田地。旱為地,如玉米地;水為田如水稻田。讀音借「填」聲說明土地肥沃,水要填滿,便於播種水稻,也希望生長的五穀填滿其中。田的本義為可耕種的利於水土保持的肥沃土地。引申1.耕作如田戍(屯田戍守)、田作(耕作)、田畜(耕種與畜牧)、田桑(種田和養蠶)、田農(農耕)、田種(耕種)、田穡(耕作);2.打獵,如田弋(打獵)、田犬(獵狗)、田車(打獵用的車子)、田事(狩獵之事)、田具(狩獵用具)、田狩(打獵)、田馬(打獵所用的馬)、、田漁(打獵和捕魚);3.農田,如田塍(田間的土埂子)、田舍翁(老農;鄉巴佬)、田夫(農民)、、田宅(田地和房屋)、田阱(田間窪地)、田邑(田野與都邑)、田陂(坡田)、田坪;4.一塊蘊藏、出產或生產一種自然資源的土地 ,如油田、氣田、煤田;6.人體部位,俗稱丹田。
甲(夾 擬聲jiǎ )是個象形字,從甲的甲骨文看,可以理解為植物種子外殼開裂,生根之形;很容易與「十」想混,後期金文就就在十的周圍加了框,好象種子外殼開裂;可又容易與田混淆,到了篆書就更象種子外殼破裂生根,根向地下(可以耕種的土地為田)生長;隸變楷化後就我們現在看到的「甲」字。甲是由田和豎「丨」結合而成的字。田表示地、土壤,豎「丨」指示向下,這裡指示作物根向下生長。甲借「夾」聲說明種子破殼象根夾在開裂的外殼中間。也可理解為擬聲,模擬豆科植物種植開夾的爆裂聲。植物種子生長,是先生根後發芽。生根為甲,發芽為由。甲為開始,天幹之首,引申為天下第一,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甲作偏旁的字有押、鉀、岬、鴨、匣、狎等。甲 [jiá]的本義為種籽生根,如莩甲、甲坼(甲宅,外殼裂開,指草木種子裂開硬殼生根)。引申為1.古時戰士的護身衣,用皮革或金屬製成,也叫「鎧」;2.武器,如:得甲庫,取器械;3.披甲的人,即甲士;4.動物的堅硬的外殼,如龜甲、鱗甲;5.手指或腳趾上的角質硬殼,如指甲、趾甲;5.舊時戶口編制單位,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戶為一甲,明代十戶為一甲,一甲之長為甲長);6.天幹的第一位,用以紀年、月、日,如六甲甲膽(中醫認為人的臟腑分五行,同屬的再以甲乙分,膽與肝同屬木,膽稱甲木,亦稱甲膽);7.六十甲子的省稱,如年過花甲;8.代詞,用來指稱佚名的人或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名,如某甲與某乙;9.姓。甲 [jiǎ]1.居第一、冠於,如桂林山水甲天下;2.把甲衣穿在身上,如甲馬(披甲的戰馬;畫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籙)、甲坊署(掌管甲冑等的官署)、甲伍(披甲執兵的隊伍)、甲士(押甲的戰士)、甲第連雲(形容達官顯貴住宅高聳入雲 的樣子);3.第一的,上等的,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由(幼yóu)從其的甲骨文和金文看,像是種子破殼生根後發芽,出土(田)向上之形。隸變楷化後,由是由「田」和豎「丨」結合而成的字。田指示田地、土地或土壤;「丨」指示植物的幼芽破土向上生長。所以由是植物從田裡或土裡破土發芽的生長狀態。借「幼」聲說明破土發芽長出幼苗,芽為植物生長初期,可引申為生事之源,「由於」與「所以」構成因果關係。種子破殼生根再破土發芽出土,見到天日,以之表示自由。由作偏旁的字有郵、油、釉、胄、抽、鼬、鈾、袖、秞等。由的本義為植物種子發芽的狀態。引申為1.樹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如由櫱(樹木枯槁或被砍伐後重發的枝條);2.經、由,如必由之路、由邊門出去;3.行走,如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4.通「以」( yǐ)。用,如由房(用房中的音樂娛樂);5.任用,如由繹(任用之而使其盡力施展才能);6.聽憑、聽任,如由得(任憑)、由心(任憑心意)、由身(任憑自己)、由性(任憑心意);7.遵從、遵照,如由文(遵循禮儀)、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禮(遵循禮教);8.遊玩,如由衍(遊行衍溢、縱情遊樂)、由敖(遊樂);9.蹈行、踐履,如隘與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10.原由、緣故,如由狀(原由與情況)、由緣(緣故)、由始(起因、起始);11.來源、開頭,如由歷(起始和歷程)、由緒(來歷);12.機緣、機會,如:吾欲歸附關中,但未有由耳。—《周書》;13.法式,如:匪言勿言,匪由勿語。—《詩·小雅·賓之初筵》;14.途徑、辦法,如無由(沒有門徑,無從); 15.因為、由於,如由以(因而);16.自,從…(表示起點),如由自(自,尚自)、由來(自始以來)、由忠(由衷) ;15.姓,如由吾(複姓)。
申(身shēn)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並非閃電之形,而是種子生根發芽的狀態,篆書更像植物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隸變楷化後,應是甲和由的合體,甲為植物種子生根,由為植物種子發芽,中間的「田」表示土壤,一豎「丨」向上凸出為發芽,向下延伸為生根,植物的生根發芽就是上下延伸的過程。申可寓意通天入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者為神,申加「礻」旁為神。借「身」聲說明植物的生根發芽類似人初生過程中的身體成長。申的本義為植物種子的生根發芽。引申為1.約束,如申束(約束);2.舒展,通「伸」,伸展,伸張,如申張(伸張、擴大)、申主(信主,出政而信於民的君主);3.表明,表達,如申意(表明)、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4.申誡、告誡,如申戒(告誡)、申敕(告誡)、申詔(申令告誡)、申警(警戒);5.申雪、昭雪,如申恨(訴說怨恨)、申宥(施恩寬宥)、申滌(申雪);6.重複地說,重申,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7.申報,舊時官府行文,下級對上級稱申,如申狀(上報的文書)、申達(下級官府對上級行文表述)、申表(上報的奏章)、申黜(申報上級予以開除);8.通「呻」,欠伸;9.到,至,如申旦(通宵達旦)、申旦達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長)、申停(延緩執行);10.施,用,如申用(採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申憤(伸張義憤)、申洩(傾洩);11.地支的第九位,與天幹相配用以紀年;用以紀月,即農曆七月;用以紀日;用以紀時,即十五時至十七時為申時;12.明, 明白,如:利口傾險,反亂國家,罪無申證,獄不訊鞠。—《後漢書》;13.重複,一再,如申告(反覆告誡)、申言(再次陳說);14.周時國名,姜姓,傳為伯夷之後,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15.姓。
讀音來源於《中華字通》,它破解了15000多個漢字讀音的來源。不是我展現的這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