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距離226公裡的大鐵,已經被視為鐵人三項中的極限挑戰。然而,這個世界並不缺乏愛挑戰的「瘋子」,當大鐵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狂野的欲望,距離更長、難度更大的比賽應運而生。
總距離300英裡(約482公裡),名為Euduroman the Arch to Arc-倫敦到巴黎跨海鐵人三項賽,被稱為世界上最艱難的鐵人三項賽事之一。
Arch to Arc,顧名思義就是英國倫敦大理石拱門(Marble Arch)到法國巴黎凱旋門(the Arc de Triomphe)這段賽程,橫跨英國和法國的一場鐵三賽事,分為個人組和團體組。目前全球共有26位個人選手和19支團體隊伍完成比賽。2018年6月1日-10月8日期間,有12位個人選手和4支團體隊伍將參加這項超極限挑戰。
因為難度係數太大,距離超過雙倍大鐵,所以這場比賽在世界鐵三圈裡只有被少數「極端」分子所知悉。而且比賽和一般的鐵三遊騎跑順序不同,Euduroman是先跑步,再遊泳,最後騎車。
如果你是參加個人組的話,首先,就要從倫敦的大理石拱門跑步到多佛海岸大約有87英裡 (約140km),接續是遊泳項目必須要橫渡英吉利海峽到達法國海岸有接近21英裡 (約34 km)的距離,最後再從加萊騎車到法國凱旋門大約是181英裡(291 Km),總裡程接近300英裡(約482km)。
【圖】這就是整個Euduroman鐵人三項賽程大致的示意圖:跑步->遊泳->騎車
還有一點,參加這個賽事不僅要有閒,必須還要很有錢。
抽籤費30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600元),個人組和團隊組報名費都是350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30000元),船舶領航費2900-3200英鎊不等(折合人民幣約25000-27300元)。這些參賽必須的費用,就得花去人民幣6萬左右。
比賽過程中的開銷大約會在120-40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000-3400元)。如果是從比較遠的國家出發,還得算上機票和住宿等費用。
注意!這些僅僅是選手個人的參賽花銷,如果算上自己所帶的保障支援團隊,這筆費用可不是個小數字。
【圖】這是參賽者估計在這場比賽中所會吃下的所有補給
就賽事的難易程度而言,每一個長距離的單項很多人都可以完成,但難就難在把三個項目連在一起一次性完成。必須要克服長時間的騎車和跑步,那種孤獨是只有參賽者才能感受到的。
其中這個Euduroman的賽事最艱難的地方是在遊泳這個項目,還必須觀查當天的天氣以及海象,如果太惡劣必須要延上幾天才能繼續比賽,條件要遊在海水溫度不超過16℃的英吉利海峽,遊到對岸法國加萊省海岸。
遊在如此冰冷的水裡超過17小時,接近34km的遊泳距離,不僅挑戰生理上忍耐極限,更挑戰了心理的抗壓能力,從黑夜遊到白天再遊到黑夜,棘手的英吉利海峽,險峻的環境包括天候、洋流的影響及海水冷冽的低溫考驗,都是選手們必須克服身心理障礙的重要關卡。基本上完成第二項遊泳項目的參賽者已經成功完成了賽事的一半以上。
跑步路段也會經過很多類似越野跑的路。
當要跑上140km,配速就成為最重要的因素。
在16度左右的低溫海水中,個人組選手平均要遊上17小時。而在團體接力賽中,每位成員需要輪流遊上1小時。
遊長距離,一定會遇上需要自己補給船的時候。
從英國的多佛海岸一路往法國的加萊省遊去,泳渡英吉利海峽,在冰冷海中還要克服對黑暗和海浪聲的恐懼。這是對人類體能和心智的一次終極考驗。
遊完泳耗上相當大的體力,必須要安排睡個幾小時,讓自己身體稍微緩和,準備下一個自行車項目。
醒來後,就準備完成最後290Km的騎乘距離了。
歷經黑夜再到白天,選手忍受的孤獨與他的勇氣實在令人佩服。
到達終點迎來不僅僅只是克服強大心理壓力的成就感,更是看見家人最真誠的笑容以及上前最溫暖的擁抱。
2016年,來自法國的Cyril Blanchard打破了之前由澳洲鐵三運動員John van Wisse保持的61小時27分的賽事紀錄,59小時56分的成績成為自2001年來首位成績進入60小時的選手。
另外此項賽事並不是只有男性選手的專利,2018年的個人參賽選手中就有3位女性。2014年,38歲的英國女醫生Josnne Rodda以78:39的成績,成為全世界最快完賽的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中國臺灣地區6名鐵三愛好者謝升諺、王兆傑、賈永婕、龐炳忠、簡志光、陳天熙組成團體隊,用時48小時58分完成挑戰,成為亞洲首支完賽隊伍。
-近期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