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張老師,也是張媽媽 她為50名孩子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2020-12-17 湖南在線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李向

2017年9月,長沙民建市委、寧鄉教育局在老糧倉中學率先創建長沙市首個精準扶貧班——「思源民建長沙班」(簡稱思源班),全班50名學生全部來自寧鄉西部的青山橋鎮、流沙河鎮、老糧倉鎮和灰湯鎮的精準扶貧家庭。從創建思源班的第一天起,張玲一肩挑起了班主任和語文教學任務,3年以來,她既是學生們掛在嘴邊的張老師,也是孩子們心裡念叨的「張媽媽」。

「她像媽媽一樣關心照顧我」

青山橋鎮大山腳下,思源班學生胡思思家裡擺設簡陋,她和81歲的奶奶相依為命。

「很快就要畢業了,在家多看看書,爭取把成績再提高一些。多幫奶奶做做家務,有什麼困難就和我說……」胡思思回憶起春節前班主任張玲來到她家,和她兩手相牽在火爐邊說話的場景,幸福的花兒在臉上綻放。

「張老師來過我家很多次,就像媽媽一樣照顧幫助我,我一定會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關心我的人。」對於張玲,胡思思有著一份亦師亦母的特殊感情。

因為特殊原因,奶奶不知道胡思思生日具體是哪一天,也因為家庭條件困難,10多年來胡思思從沒吃過生日蛋糕。2017年,張玲第一次來她家家訪,從奶奶口中了解到這一情況。

2017年12月18日,張玲和全班同學一起為胡思思精心準備了一場「因愛而聚,歡享時光」的生日晚會,同學們輪流上臺表演節目,一起切蛋糕。「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最溫暖、最幸福的那一天!」胡思思在日記中寫下了當時的心情。

為50名孩子撐起愛的天空

「從進入思源班開始,我們得到了如同父母親人一般的關愛,班上的學習氛圍非常好,我和同學們建立了很好的友情。最後一個學期,我會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學校和老師。」思源班學生朱睿告訴記者,寒假中,張老師來到家裡告訴他,憑他目前的成績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還抓緊時間對他進行了功課輔導。

「帶這個班,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希望成為一個可以讓孩子們信任依偎、在他們世界裡播灑陽光的人!」張玲告訴記者,思源班50名學生中,孤兒、單親、家庭破碎的比例高達90%,他們經歷了比同齡孩子更多的挫折、困難和不幸。

在這3年裡,張玲每天和學生們一起在食堂就餐,督促他們吃飽吃好;課餘時間一起玩遊戲、跳繩、打羽毛球,成為彼此信賴的玩伴;晚上,張玲挨個到寢室查看,叮囑學生蓋好被子、紮好蚊帳;有學生生病時,張玲第一時間開車送去看醫生,她辦公桌上隨時都擺放著常備藥品。她還利用節假日,走遍了分布在4個鄉鎮所有學生的家庭,累計行程近萬公裡……

「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思源班的學生是幸運的,他們得到了黨和國家政策的幫助,還有愛心人士的關心,更遇到了像張玲這樣的好老師。」老糧倉鎮中學校長謝勝朋感慨地說,張玲為50名孩子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

相關焦點

  • 「愛心媽媽」用愛為失足孩子撐起一片成長的天空
    「完全變了,完全變了……」  「我肯定要變,還會變得更好……」  這看似簡單的這兩句對話,最近讓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街道國際村的「愛心媽媽」幫教團中的「愛心爸爸」彭曉東高興了好幾天。12月10日,在「伴你成長 讓愛隨行」的「愛心媽媽」幫教活動上,彭曉東表示,回想起兩年多年來幫教中的點點滴滴,真的覺得太有意思了。
  • 王健: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充滿愛的天空
    作為武城愛心聯盟的一員,武城縣第五中學教師王健特別關注身邊的貧困學生,為這些孩子們奔走呼籲,積極聯繫幫扶的愛心人士,這些年共有孫立榮、陳樂樂、王盼盼、牟慶超等40名多名貧困學子,在王老師與愛心人士的精心呵護下順利完成了學業。
  • 她不會說話 什麼也不懂 她的世界就在那張薄薄的信箋紙上
    原來工糾隊員在路上巡邏時,發現這個女孩呆坐在一家飲食店門口,過去問她情況,女孩朝隊員看了一眼後一言不發地咬她自己的手指頭,為防意外,隊員將她帶回了派出所。女孩沒有攜帶任何物品和證件,我哄著她給她吃零食,可女孩就是不開口,偶爾對你笑一笑。
  • 《小姨多鶴》:她為報恩為男人生了三個孩子,卻沒聽過一聲媽媽
    多鶴為張儉生了三個孩子,並養育孩子長大,她卻只能是孩子們的小姨,甚至不曾聽過孩子們叫一聲「媽媽」! 02 小環是一個正常的女人,她固然不希望男人娶二房,但在那個時代,無後為大,她不能再生育她也覺得對不住男人,她對張儉娶二房不是完全不能容忍,在張老漢夫妻回家之前,她還在和張儉開玩笑娶二房的事。 她無法容忍的是一個日本女人,用她的說法:「我走,讓日本女人給你們生個狼崽子吧!」
  • 我的雙面校長張桂梅:兩個考來杭州的華坪女生說,她是「張媽媽」和...
    徐玉珂知道,經歷喪偶、癌症,和十幾種病痛之後,「張媽媽」的這口氣,撐在她們這群姑娘身上。7月25日,徐玉珂選了一家貓咖館和我們會面。她講述了自己的華坪記憶,以及她眼裡,那個與許多描述有所不同的校長張桂梅。
  • 我眼中的張老師
    學生眼中的班主任老師□ 景弘中學1901班 羅佳君「我最討厭繡球花,最喜歡的也是它,因為它開放時會送走我上一屆學生,但是它也會迎來我下一屆學生。」張臻老師說。與她的初次相間,令人緊張。她戴著一副圓潤、閃亮、猶如被陽光打磨過的眼鏡,鏡片後是一雙像鷹一樣銳利、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那眼裡總是沒有什麼波瀾,如同一口深邃卻有著清冽井水的淵。我想,這樣的老師一定很嚴格,這下沒有好日子過了。事實證明,我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正確。
  • 學生優秀周記:張老師,我愛您
    現在,我將把學生的一部分作品放在教育人園地,主要目的是讓朋友閱讀後,給我的學生多加指導,給他們鼓勵和加油,也為她們未來奠定一點基礎,哪怕是一丁點。同時也是為山區農村老師的一種莫大的鼓勵和支持。感謝朋友們,特別是同行朋友們!
  • ...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孫月
    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長春市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孫月 2020-12-04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謝謝你,為我們拼過命!——50張關於疫情的照片曝光
    我們用以下50張疫情照片謝謝你,白衣天使們,為我們拼過命!01除夕夜,一位無法回家的醫生給小女兒錄了段視頻,後面同事還比劃著「愛心」寶貝,不要擔心我,媽媽這裡有很多阿姨,一起陪我過春節呦說完她低頭強忍著眼淚。
  • 張庭媽媽:以女兒的美貌為傲,女兒身價百億她82歲仍賣力幹活
    張庭和林瑞陽夫婦靠做微商掙錢,早已攢下百億身家,是別人羨慕的存在,但身為張庭的媽媽,張媽媽卻甘願為女兒發揮餘熱。她以女兒的美貌為傲,即使家庭貧困也要富養女兒,果然女兒成大明星身價百億,靠一己之力讓全家改換門庭。
  • 半月談|萬張新課桌為山區孩子圓夢
    萬張新課桌為山區孩子圓夢半月談記者 李驚亞 鄭明鴻2019年,45歲的浙江省寧海縣城中小學語文老師童富遠到貴州省晴隆縣支教。他感嘆:「這哪像教室啊,這裡的孩子讀書太難了!」奔走呼籲引發愛心接力隨著調研深入,童富遠萌生「為貧困山區孩子做點什麼」的想法。他聯繫晴隆縣教育局做了個初步統計,全縣65所學校需要更換1.5萬張課桌椅。這已經遠遠超出一名支教老師的能力。
  • 家長給老師送三張購物卡,孩子幼兒園回來大哭:這就是低自尊父母
    作家葉傾城在微博上講了一個啼笑皆非的故事:某年輕媽媽,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發現孩子在班級像是小透明,跳舞都在最後一排,老師從來沒告過孩子的狀,但也沒向她表揚過孩子。她心痛,疫情後複課,她送了老師三張購物卡(一個老師一張),請老師多多照顧。
  • 給張老師點「贊」
    有一位校長,她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女孩們,有能力走出去,便嘔心瀝血,傾盡所有。還是這位校長,在12年裡成功讓1804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張老師的學生即便她被十七種疾病纏身,她依然堅守在教育事業,對於她而言,就算生命的盡頭近在咫尺,她也無悔選擇、傾心付出,她說,「只要學生們以後比我好,比我幸福,這就夠了!」
  • 樸新網校名師張甜:用英語為孩子們打開世界的門
    ,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孩子們總是喜歡叫她Emma老師。,即使再忙我都會認真回復,讓他感覺到他的表達老師看得到,老師收到了我的愛」。不僅如此,很多公立學校的老師都會把背單詞作為作業讓孩子回家完成,導致很多孩子根本不會背單詞。「單詞很重要,但是可能沒有人教孩子怎麼記憶單詞」,張甜見過很多這樣案例。開始就沒有學懂,這也是很多孩子到初中、高中學英語非常費力的原因。
  • 大元村的孩子「看見」馬飛在天空上
    「大元社」自建活動空間 為留守兒童普及藝術教育大元村的孩子「看見」馬飛在天空上  周燕來大元村五年了,她想要改變村子裡三十多個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但這些年過去,她發現,儘管用了百分之百的力氣,但對孩子們產生的影響甚至還不到百分之十。「不要失望啊,或許在他們二十多歲的時候,(藝術教育)這些東西才發芽,教育是一個長久的事情。」她說。
  • 原來袁隆平是她接生的,林徽因、冰心的孩子也是她接生的
    作者 | 奕尋來源 | "醫學界"微信號「原來袁隆平是她接生的,林徽因、冰心的孩子也是她接生的!」
  • 為農村孩子撐起一片天 - 巴彥淖爾新聞門戶網站
    為農村孩子撐起一片天 ——記市人大代表、烏拉特前旗竹林學校校長劉秀珍 2003年9月1日,擁有6個教學班、147名學生、9名教師的竹林小學終於開學了。  為了讓孩子家長相信自己辦學的決心,劉秀珍將在城裡學校上學的女兒也轉到了竹林小學。學校嚴格的管理、科學的制度,贏得了學生的認可和家長的好評。
  • 暖心母親扮玩偶熊接女兒引關注 媽媽:一年只見孩子一兩次 希望給她...
    陳為想給女兒驚喜的創意得到了學校老師的全力協助,女兒王麗鈞事後也告訴她自己在學校已經成了「紅人」,不少同學很羨慕她有個這麼「暖」的母親。6月5日晚間,陳為裝扮成玩具熊去接女兒的過程被女兒的英語老師拍攝了下來並上傳到了網絡,引發網友們的熱議。視頻中,在等待女兒到來的同時,扮成玩偶熊的陳為也在校門口與放學的孩子們互動,不少孩子們都上前與她擊掌。當女兒到來時兩人互動後陳為摘下頭套與女兒相認,兩人緊緊相擁的畫面被網友大讚「暖心」。6月9日,陳為向北青報記者回憶,6月5日晚上6時許,成都華陽中學門口聚集了不少接孩子放學的家長。
  • 小學生在寒假做了足足367張試卷,媽媽表示:孩子不需要快樂童年
    媽媽說出徐敬凱寒假完成的試卷,足足有367張,而且徐媽媽認為:「孩子不需要一個快樂的童年,而需要一個嚴格的學習態度和環境!」就連嘉賓葉一茜都看不過去地說,孩子的作業多得讓人無法想像,可能自己兩個孩子的作業加起來都沒有他一個人的作業多。葉一茜希望孩子們在她這裡的時候不要做作業了,想讓徐敬凱多一點時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沒想到徐媽媽卻說:「能不能再加點量?」
  • 老師6年拍1000多張照片 製作學生成長紀念冊
    距離六一兒童節還有4天,達州市通川區二小六年級6班的班主任馮浪老師異常興奮地翻看著照片,這是學生們在挖紅薯,這是孩子們在體驗當媽媽……從孩子們一年級開始,馮老師就有意無意的用照片記錄他們的學習生活,6年的點滴碎片,6年的風雨成長,1000多張照片,完整的記錄著班上70多名學生整個童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