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政治之酒」溯源 紅軍曾用來泡腳

2021-01-10 搜狐網

  在貴州仁懷鹽津河旅遊風景區內,遵義市至仁懷的公路旁的一個山巒上,有一座高30多米的怪異建築—一隻巨大的貴州茅臺酒瓶子。

  這種簡單而粗暴的廣告方式,顯得非常突兀,卻非常形象,卓有成效又不失詼諧。

  但更讓人感到詼諧的是貴州茅臺在中國股市上的表現。它同樣粗暴有力。在其最瘋狂時,這隻中國第一高價股曾在今年7月16日單股股價升至266.08元,比排名第二的洋河股份高出一倍,其總市值則高達2723億元,數額之巨大超過了國內所有上市鋼鐵企業市值的總和。而自2000年上市以來,貴州茅臺已累計向股東發放紅利111.71億元。

  創造這一切的僅僅是處於貴州邊遠山區裡的一家造酒公司。

  但這家造酒公司和普通酒企不同的是,其行政級別十年前是副廳級、五年前為正廳級,而今已是副省級。用業內人士的話說,他們所釀造的是「革命之酒、政治之酒」。

  紅色茅臺

  在茅臺鎮茅臺酒廠行政大樓前,有一尊金色的周恩來雕塑。他微微腆著肚子,雙手叉腰,目視前方。在雕塑的基座上寫著「國酒之父」。

  而距此不到3公裡遠的茅臺鎮渡口旁,則是一座紅軍四渡赤水紀念碑。當年,紅軍由此第三次渡過赤水。

  1935年1月16日,中央紅軍到達茅臺鎮。這一支只剩下不到3萬人的軍隊睏乏不堪,為了躲避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正準備從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

  這支軍隊不久前剛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化。

  在這年1月的遵義會議中,會議決定取消最高軍事指揮的三人團,因此博古、李德失去了對紅軍的最高指揮權。而原先主要為輔助周恩來工作的毛澤東被改組了的黨中央領導機構選為政治局常委。

  而在更近的幾天前的3月12日,苟壩會議,在張聞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經提議,成立了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三人團: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由此最終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未來中共的領導集團。

  而這時,他們來到了茅臺鎮,遇到了茅臺酒。

  當年由鄧小平主辦的《紅星報》這樣記載:我紅軍進入到仁懷縣城時,仁懷的勞苦群眾派了代表50餘人,其中一半是工人,抬了肥豬三隻,茅臺酒一大壇,送到紅軍政治部慰問。

  而《仁懷縣誌》的記載略有出入:紅軍未到茅臺鎮之前,國民黨軍造謠說共產黨人都青面獠牙,因而大部分居民都跑到山裡躲起來,只剩老人在家。毛澤東所住的一戶人家裡,就只剩一位老婦人。

  酒坊自然無人,紅軍得以豪飲。1935年3月16日這天晚上,對於紅軍來說,醇美的茅臺酒讓他們終生難忘。

  由於存酒很多,他們還用茅臺擦身子,擦手,泡腳,以驅除行軍疲勞。

  在茅臺集團2005年出版的《周恩來與國酒茅臺》一書中寫道:毛澤東說,茅臺是出名酒的地方,用來擦腳可惜了。周恩來則說,同志們,這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了金獎的茅臺啊。

  1915年,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被開鑿通航,美國政府在舊金山舉辦萬國博覽會,並力邀當時的袁世凱北京政府參加。袁世凱北京政府特成立農商部組織參展,並向各省徵集展品,貴州公署也將當時茅臺村「榮和」與「成義」兩家燒房出產的茅臺酒送展。

  據1917年2月中國巴拿馬賽會籌備局官方出版的《我國參加巴拿馬賽會紀實》一書記載,在此次博覽會上,中國共獲獎章1218枚,為各國之首,酒類中獲大獎章的有國內五種酒,但並無茅臺,只在銀牌獎章一列中有「貴州公署酒」。

  1935年3月17日,中央紅軍第三次渡過赤水,離開了茅臺鎮。雖然只停留了短短兩天,但這卻是後來改變茅臺酒與茅臺鎮人命運的兩天。

  收歸國有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站在他身邊的人有很多便是一起在茅臺鎮喝過茅臺酒的。

  而在10月1日晚開國大典的晚宴上,因為周恩來的主張,茅臺酒成為了主酒。

  由此,茅臺儼然成了「國酒」,周恩來也被一些人稱為茅臺的「國酒之父」。

  1951年,仁懷縣政府開始謀劃將茅臺酒收歸國有。

  當時,茅臺鎮上最大的造酒燒房有「成義」、「榮和」、「恆興」三家。

  1951年11月,仁懷縣政府分兩次以人民幣舊幣1.3億元,合人民幣1.3萬元將「成義」燒房全部收購,成立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而「榮和」燒房老闆王秉權因通匪罪在1951年2月被槍斃,其燒房便在次年被仁懷市政府沒收,折價500元併入茅臺廠。而「恆興」燒房老闆賴永初則因「採取轉移銀行金庫,調換借據等手段盜竊國家黃金」在1952年7月被判刑10年。12月,恆興燒房被政府沒收。

  至此,三家私營茅臺酒燒房便轉變為國營茅臺酒廠,並在1952年8月成為貴州省工業廳直屬企業,5年後,又劃歸貴州省輕工業廳直管。

  1953年至1958年間,國家一共向新成立的茅臺酒廠撥款共150萬元,而在這段時間裡,茅臺酒廠也「不負使命」,1953年即產酒75噸,「超過三家燒房歷史最好水平」,並在這年開始通過廣州、香港、澳門出口;1957年,茅臺酒廠產酒183噸,出口50噸。

  但在隨後,茅臺酒卻陷入爭議與困境,並且一直虧損長達16年之久。

  爭議之一是,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中國現代歷史上最飢餓的年代裡,茅臺酒合計產量為2079噸。其中,出口139.86噸。

  為什麼在這三年還要大規模以糧食產酒,誰喝了茅臺?

  而困境則是,在1958年以後的幾年中,受大躍進思潮的影響,茅臺酒廠盲目生產,從而導致質量的嚴重下降。

  1963年,在全國評酒會上,茅臺排名非常靠後。這直接的後果是,周恩來非常不滿意,並作出了輕工部要協助茅臺酒廠改進酒質的指示,同時,表示應該派大學畢業生到茅臺酒廠去。

  也是由此,1964年,日後的茅臺集團董事長季克良與他的一位女同學被分配到了邊遠的茅臺酒廠。

  其實,茅臺酒質量下降,不單是周恩來著急,因為在那個年代裡,茅臺酒擔負著外交使命。

  1960年5月,周恩來用茅臺酒宴請越南勞動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志明。

  1972年7月12日,周恩來在北京設國宴招待尼克森,席間,周恩來用火柴點燃了酒杯中的茅臺酒,一團藍色的火焰閃爍在兩人之間。尼克森開玩笑說:「聽說1935年時,你們紅軍把茅臺酒都喝光了?」

  1974年4月,第六屆聯大會議期間,鄧小平與基辛格相會,美國國務卿舉起鄧帶去的茅臺酒說:「我認為只要喝了足夠多的茅臺酒,什麼都能夠解決。」鄧小平立即說:「那我回國後一定採取措施增加茅臺酒的產量。」

  尼克森與基辛格在來中國之前就聽說過茅臺,了解茅臺的政治意義,因為茅臺一直在出口。

  1953年,茅臺酒便啟用金輪牌商標出口,但是因為商標圖案中央的紅五星,卻被外國政客視為「政治商標」,是「政治攻勢」,引起爭議。

  於是在1958年,在國務院的指示下,貴州省外貿廳與茅臺酒廠商議後,將外銷茅臺酒的商標做了改進,應用當時為西方人所關注的甘肅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中飛天神女圖案做設計,註冊飛天牌商標,寓意茅臺酒是外交有益的使者。

  這正是茅臺兩個經典商標的由來。

  但是,這一時期的茅臺酒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一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的到來,才得以改善。

  液體黃金

  1977年年末,仁懷縣委書記、縣長周高廉調任茅臺酒廠任黨委書記、廠長。

  當時,周高廉看到的茅臺酒廠:豬圈林立,汙水遍地,生產車間隨處可見蜘蛛網、垃圾,生產缺乏激情,知識分子靠邊站,內部管理混亂。

  但是,從這一年起,茅臺酒逐漸恢復了生產。

  1978年,茅臺酒廠產酒1068噸,第一次突破千噸年產,更重要的是,止住了連續16年的虧損。

  從1978年起,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市場利好,茅臺酒廠生產量與銷售額逐年上升,開始了良性發展。

  1985年,茅臺酒產量達到1265噸,產值1165萬元,盈利576萬元。同時,在這一年,茅臺酒廠投資3843萬元開始800噸酒的擴建工程。

  這一段時間,是茅臺酒廠走出低谷所迎來的第一段好時光。其標誌是,1986年中秋,為了慶祝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70周年,茅臺酒廠以貴州省政府的名義在北京舉辦招待會。而招待會上應邀而來的人物,讓人驚訝,不乏方毅、田紀雲,以及軍政界、文化界的領導與名人。

  慶祝70年前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章只是一個表象,實際上,茅臺酒廠已經認識並開始藉此走上層「政治路線」。

  在中國,當一種商品與國家最高的政治核心有諸多關聯時,它貼上了「特供」兩個字,就意味著財富、權勢、地位,將為人所無限嚮往。

  在上世紀整個八九十年代中,對於在改革開放中先富起來的群體來說,喝茅臺成了某種身份的象徵,而在全國每一個餐桌上,只要拿出一瓶茅臺,都不禁使人眼前一亮,生出一種檔次立升之幻象。

  在上世紀的最後20年中,茅臺酒供不應求,而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茅臺酒廠幾度擴產,到1998年時,年產量已經達到4000噸,但仍然供不應求,被稱為「液體黃金」。

  參與創造茅臺酒廠這一段輝煌的正是前文提到的,那位小個子的說話聲音低柔的男人—季克良。

  只是,到了1998年,因為金融危機與山西毒酒案的影響,茅臺酒銷量遇冷,出現危機。

  但也正是因此,造就了袁仁國的上臺。

  袁仁國正是在這年臨危受命,出色完成銷售任務,得以上位,從而在今天締造了貴州茅臺2700億元市值的神話。

  投資茅臺就是投資未來

  1999年,貴州茅臺謀求上市,便向貴州省政府匯報。

  季克良回憶說,「當時,上市對於『偏遠山區省份』貴州來說,還是新鮮事,並對省內企業上市實行某種程度的配額制,當時我們沒有配額,最後是向另一個企業要來的配額。」

  同時,貴州茅臺酒廠責任有限公司聯合其引進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所、中國食品發酵研究所以及北京市糖業研究公司等股東,於1999年11月20日註冊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上市前的改制。

  2001年7月31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滬市A股市場上市,發行7150萬股,每股31.39元,共募資約22億元。

  而成功募資後的貴州茅臺再次走上了擴張之路。

  正因如此,從2001年至2005年,茅臺酒廠的佔地面積由1238畝增加到了3411畝,新建投產茅臺生產能力達到4900噸。而由於茅臺酒長達5年的生產周期,這些都是為5年之後的市場而準備。

  但袁仁國似乎看準了未來的茅臺酒市場,即使在2006年,貴州茅臺帳上已有30億元現金,仍未提出大額分紅,而堅持將錢用在擴大產能上。

  在2006年的一次電視採訪中,袁仁國表示,5年後,茅臺酒銷售達到3萬噸,銷售額突破百億不成問題。

  袁仁國說:「假設中國有3億人喝茅臺,每人每年即使只喝一瓶,就3億瓶,現在我們的銷量是1.2萬噸,才3000萬瓶,還差得遠呢。所以茅臺酒廠仍然要擴大產量。」

  他話語中的邏輯仍然粗暴而有力。

  他說:「現在不分紅,是為了以後更多的分紅,投資茅臺就是投資未來。」

  所有這一切幾乎都讓他說中了。

  2012年4月,貴州茅臺公布年報顯示,2011年茅臺酒產量突破3萬噸,銷售收入237億元,營業收入184億元;淨利87.63億元,同時推出分紅方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近40元,刷新其歷年分紅紀錄。

  而自2000年上市以來,貴州茅臺已經累計向股東發放紅利111.71億元。而其股價,已經是當年發行價的近10倍。按照2012年10月9日的股價244.15元計算,貴州茅臺總市值達到2700億元,超過了國內所有上市鋼鐵企業市值的總和。

  這一切,被稱為「茅臺神話」。而支撐這一神話的是什麼?

  茅臺政治學

  2012年2月,茅臺集團獲得了「全國擁軍模範單位」稱號,並於2月27日在京舉辦的表彰大會上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茅臺集團成為擁軍模範並不出人意料,因為每年的「八一」建軍節,茅臺集團的領導都會帶隊赴全國部隊慰問。

  在茅臺酒廠內,有一座耗資數億元的「國酒文化城」,文化城分為漢、唐、宋、元、明、清,以及現代館。

  而在現代館內的一間展廳內,則滿是茅臺集團領導與我國歷任與現任國家領導人的合照。茅臺集團從不諱言與軍政界的關係。事實上,到訪茅臺者一般有兩件事要做:第一,聽茅臺講述「在中國政治、經濟、外交工作中發揮的重大作用」;第二,參觀酒庫,那裡封存著一些特供單位的藏酒。

  一位長期研究茅臺的業內人士稱:「除了茅臺,中國沒有哪個企業能與國家有那麼深的關係,茅臺已經不單單是茅臺。」

  其實,國企貴州茅臺集團的行政級別並不低,5年前升為正廳級單位,現在已是副省級級別。

  上述業內人士說:「我始終看好茅臺,因為它是革命之酒、政治之酒。」

  袁仁國則曾對媒體說,茅臺的底氣在哪?我們有價值幾百億元的存酒,我們有這麼好的酒,這麼好的品牌,另外,這幾年我們一直和政府的關係比較好。

  預計明年收入500億

  茅臺仍在擴產。

  2012年7月2日,貴州茅臺董事趙書躍在貴州國資委系統創先爭優活動表彰大會上表示,茅臺集團收入爭取2013年提前兩年實現500億元、2017年實現1000億元的目標。

  也就是說,茅臺集團將維持2015年茅臺酒產量4.5萬噸的生產計劃。

  但茅臺酒只能在茅臺鎮釀造,那裡還有那麼多地嗎?

  處於大婁山、赤水河畔的茅臺鎮只有5平方公裡,茅臺酒廠佔3/5,其中廠區和居民區混雜的區域約1平方公裡。而對於這麼狹窄的地帶、4.9萬人來說,顯得過於擁擠了。

  因而,茅臺鎮也開始拆遷了。

  據仁懷市委書記房國興介紹,茅臺鎮將逐步搬遷茅臺酒廠廠區範圍及周邊居民3800多戶1.6萬餘人,安置在城區新建的「國酒新城」內,到2015年,使茅臺鎮城區人口保持在1.5萬人左右,而整體的搬遷整治工作預計2015年完成,初步概算需資金約50億元。如今,這項從2010年便提起的對當地居民的搬遷工作已經在進行當中。

  但是,將來會有那麼多人喝茅臺嗎?袁仁國曾承認,喝茅臺的基本都是50歲以上的人,年輕一代中比較少。而走特供渠道的茅臺酒,只有不到7%。

  而在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酒之爭中,茅臺更是受到了國內酒業同行的一致反對。這普遍的反對聲讓茅臺能否在10月20日獲得「國酒」商標,變數陡增。而這已是茅臺第9次申請,並已經通過了初審,正處公示期。

  10月8日,時代周報記者在茅臺酒廠進行參觀採訪。看到在車間與倉庫周圍把守的確是正規的武警戰士。

  這讓人想起季克良說的話,「貴州茅臺年銷售達到200多億,按每年生產200天,一天就是一個億,這就是一部部印鈔機啊,印鈔機旁邊當然要武警把守」。不過這印鈔機也正在迎接人們對其酒精勾兌酒的質疑。

相關焦點

  • 茅臺都要用的區塊鏈溯源,能解決酒的假冒偽劣嗎?
    假冒偽劣問題一直以來是許多行業亟待解決的痛點,在酒行業也同樣存在。中國酒水行業信息不透明,參與企業眾多致使競爭激烈,沒有明確的質量統一標準,價格與價值不相符等現象給了不法分子操作空間,導致造假已泛濫成災。多種酒類溯源防偽技術被攻破,而企業的防偽成本居高不下,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護,公眾對於商品溯源的訴求日益提高。
  • 茅臺1.8億元打假 酒企溯源防偽先行
    除了貴州茅臺,五糧液(000858)、張裕等酒企已經開始流通溯源體系的建設,其中五糧液的部分產品已率先粘貼了RFID射頻識別電子標籤。業內人士介紹,溯源體系的建設需要耗費大量資金配置網絡及相關識別設備,而酒企良好的業績和打假的熱情成為推動建設追溯體系的直接動力。  貴州茅臺1.8億元打假  白酒股最近的負面信息可謂是接連不斷。
  • 區塊鏈加持 鑑定溯源雙保險 科技賦能茅臺老酒成零售數位化標杆
    從報告數據來看,老酒市場潛力巨大,中國歷來講求酒禮文化,「酒是陳的香」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自己喝還是收藏投資,老酒的價值會與日俱增。喜歡茅臺品鑑和收藏的朋友應該都聽過茅友公社。茅友公社是專注茅臺老酒鑑藏交易的新零售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為廣大茅友提供便捷的文化及產品服務。一直以來,由茅友公社聯合北京茅臺文化研究會推出的防偽溯源系統都備受好評,這也是老酒行業數位化應用的一個很好的樣本。
  • 極為珍貴的2009年發行的50mlX6 盛世典藏禮盒,裡面有茅臺紅軍酒
    現在我們聊茅臺50毫升裝作為普通大眾,雖然可能大部分人沒有真正的喝過茅臺酒,但即使沒有喝過,基本上也應該見過茅臺酒500毫升裝的樣子。其實,除了大家平常看見的茅臺樣子以外,茅臺酒還有許多其它模樣。這兩款酒在茅臺收藏領域也俗稱「條茅,俗話說「菸酒不分家」,「條茅」剛上市的時候許多人真的誤以為茅臺進軍菸草界了。這兩款酒包裝非常漂亮,送人收藏都很不錯,市場上也在正常出售,至於大家關心的價格,目前的市場價大概在1600至1900元之間,算下來,比普通的500毫升裝茅臺酒略貴。
  • 喝假茅臺的人後來怎麼樣了?AI可以鑑酒了!
    但如果你收藏多年或珍而重之送禮的茅臺發現是假的,那就很尷尬了。茅臺集團也一直不斷武裝茅臺酒,與造假者抗爭,這也讓茅臺酒有了自己獨一份的「講究」。2019年8月底,茅臺酒全面換新,杯子上面的字樣已由「國酒茅臺」換成了「貴州茅臺」。
  • 喝酒之人,須知的酒文化:調查記者十問茅臺
    A:茅臺酒是一種醬香型酒,而醬香酒是全國很多地方都能生產出來的。近的,如赤水河上遊的金沙酒,赤水河下遊的習酒、郎酒,離得不遠的五糧液酒廠的永福醬酒等,最遠的,東北都有醬香型酒生產。1980年,周高廉、鄒開良、季克良等茅臺酒廠主要領導就曾組成考察組,到湖南長沙、黑龍江哈爾濱、廣東順德縣、北京昌平等地考察全國醬香酒發展情況。
  • 36氪專欄 | 用茅臺的方法,成為業界的茅臺
    相比農夫山泉,茅臺的地位更高:她是一桌菜價值的標籤,也是主客之間衡量彼此價值的社交貨幣。曾有一位客戶送我一餅茶葉並特意說,他曾用同款茶葉換過一箱茅臺。所有人都談論茅臺,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樣成為茅臺。這次我們聊聊,茅臺成為茅臺的原因是什麼,怎樣用茅臺的方法讓你成為業內的茅臺。
  • 一文帶你認清(茅臺酒,茅臺系列酒,茅臺集團酒)!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誤解,認為只要是茅臺集團生產的酒都叫茅臺酒,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茅臺酒廠從只有3家燒房發展到現在,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從最開始的渺小到現在一個龐大的「茅臺家族」,到目前為止,茅臺集團旗下一共有7個子公司。
  • 53°飛天茅臺一瓶難求,43°飛天茅臺並不暢銷,你說這事怪不怪
    53°飛天茅臺古有唐蒙千裡迢迢獻「枸醬酒」,漢武帝贊其「甘美之」;近代有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茅臺「智擲酒瓶振國威,香驚四座奪金獎」,一舉躋身「世界三大蒸餾名酒」;紅軍長徵途經茅臺鎮,當地百姓拿出茅臺酒慰問紅軍,缺醫少藥的紅軍戰士捨不得享用美酒,將其作為藥品進行使用;新中國剛成立開國第一宴在北京飯店舉行,主酒定為茅臺;以及幾十年來茅臺酒在諸多官方場合頻頻出現,被用作國事酒、外交酒、慶功酒……茅臺的故事可不少,而每個讓國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主角便是53度飛天茅臺,還是有且唯一有姓名的角色。
  • 李尋談酒:武陵酒三勝茅臺
    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大門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的歷史和政治人物密切相關,酒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所以開發醬香酒,和毛澤東主席有關。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武陵醬酒獲得了全國銀質獎稱號,1984年第四屆全國評酒會上,武陵醬酒再次獲得國家優質酒稱號,相當於銀質獎。1989年第五屆全國評酒會時,初步定了一個規定,原來獲得過銀質獎的酒保持不動,醬香酒不再增加新的國家名酒,結果在實際品評打分時,武陵醬酒的分數高於茅臺,武陵醬酒由此獲得了國家金質獎,成為17大國家名酒之一。
  • 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茅臺酒,到底有啥區別,且聽我細細道來
    現在茅臺酒的市場零售價已經突破2000,並且還是一瓶難求,於是很多人退而求其次,買點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來替代茅臺酒,認為都是茅臺集團的產品,也是按照「12987」的傳統工藝生產出來的。如果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三者之間的釀造工藝不一樣,酒質完全不一樣!
  • 茅臺醬香酒提價,離飛天茅臺漲價還遠嗎?
    按照茅臺醬香酒營銷公司此前做出的解釋,自營品牌產品包括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漢醬酒、仁酒、貴州大麯酒以及賴茅酒。專銷產品指的是,在自營品牌下開發的、專門在公司指定區域或特殊渠道銷售的產品,如茅臺王子酒(黑金)、茅臺王子酒(醬色)、漢醬酒(藍色鉑金)、漢醬酒(135BC)等。
  • 醬酒熱的一個新內涵,就是「再造一個茅臺」
    2019年,茅臺集團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已成為中國白酒乃至製造行業的一個「現象」,仁懷「再造一個茅臺」的底氣和路徑是什麼?本次推介會給出了三個「答案」。仁懷是什麼?茅臺的成功和領先,與強大的產區優勢密不可分,仁懷獨有的生態自然條件,造就了茅臺品質。「再造一個茅臺」的關鍵,也在於充分挖掘、升華和打造產區優勢。
  • 全球首款數字3D-AR數字酒發布 貴州茅臺大酒店召開酒業新基建創新...
    2020年7月2日,「2020年酒業新基建創新研討會」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國際大酒店召開,並發布了全球首款3D-AR數字酒。圍繞在新冠疫情的挑戰和數字新基建機遇的大背景下,酒業如何實現數位化創新,推廣模式創新、傳統酒行業如何換道升維,如何利用新基建基礎設施實現酒的防偽溯源等問題,來自海內外近百人參加了這次研討會。
  • 弦歌茅臺 詩酒年華
    >茅臺詩詞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張海鷗在頒獎音樂會上致辭2019.11.23尊貴的朋友們:茅臺是酒之精品,詩詞和音樂是文化之精品,三者聯袂,營造一種高端貴氣的融合,這是文化茅臺升級的需要,是文化茅臺貼近生活的需要。
  • 鹹寧茅臺原漿酒報價
    鹹寧茅臺原漿酒報價 喝酒喝茅臺鎮生態原漿酒,好口福! 茅臺鎮生態原漿酒產於中國酒都茅臺鎮。窖池中豐富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使得酒體豐滿濃香,各味協調。2次投料,9次蒸餾,8次加曲發酵,7次取酒之工藝,長期洞藏,製成了52度濃香型高檔糧酒,酒體醇厚、空杯留香等特點。茅臺鎮生態原漿酒濃香四溢,包裝大氣上檔次。
  • 弦歌茅臺 詩酒年華
    >詩酒年華茅臺詩詞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張海鷗在頒獎音樂會上致辭2019.11.23尊貴的朋友們:茅臺是酒之精品,詩詞和音樂是文化之精品,三者聯袂,營造一種高端貴氣的融合,這是文化茅臺升級的需要,是文化茅臺貼近生活的需要。
  • 去遵義瞻仰革命聖地,到古鎮品嘗國酒茅臺,一天的旅行日記
    一、離開貴陽向遵義出發瞻仰遵義會議會址一大早我們三輛車就向遵義方向進發,貴州省近十年來發展很快,道路交通十分發達,高速公路寬敞平坦,雖然山高坡陡但在高速路高架橋上行走,一點都感覺不出來,在穿過多坐大橋時,俯視山谷深不可測,才感到有點心驚肉跳,坐坐清山被如同彩虹般的橋梁懸空而架,不由得深深讚嘆我國築路工藝之先進和築橋工人的偉大創舉
  • 這種「茅臺」除了酒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
    為辨別真偽,工作人員聯繫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貴州茅臺公司」)的打假人員,打假人員專程趕到餘姚,對這4瓶酒進行鑑定。經仔細查驗,這4瓶酒的外包裝和酒瓶都是真的,但掀開瓶身中間位置處的標籤,發現標籤下面竟然隱藏著一個細小的針孔。
  • 「尋根漢源•問道漢醬」漢醬酒漢文化溯源行動在漢中舉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劉成峰)10月21日至23日,由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尋根漢源·問道漢醬」漢醬酒漢文化溯源行動在陝西省漢中市隆重舉行。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王莉,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曾祥彬,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宗強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