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舞蹈《巴山豆》之工匠精神

2020-12-27 人民資訊

▲舞蹈家夏冰

前不久,夏冰談及她最近代表重慶市彭水縣參加2020年重慶鄉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展演而創作的舞蹈《巴山豆》,整個舞蹈主要的音樂創作主線是選取苗族的童謠「巴山豆」進行創作,關於「巴山豆」童謠的資料:巴山豆童謠並不成調,也不成韻,亦無特別意境,只是在苗鄉一代代人口口相傳,從一些隻字不識的老奶奶口中道出,小孩覺得好玩、朗朗上口就跟著學唱。而今下一代逐漸長大,兒時的童謠依舊那樣清晰:「巴山豆夜夜長,巴巖巴巖去看娘。娘又遠路又長,巴來巴去想爹娘……」

夏冰在舞蹈《巴山豆》中以這首童謠為創作主要核心而展開,原以為舞蹈《巴山豆》主要是借「巴山豆」童謠來表現孩子們對母親的依戀和深情,但是當看完整個舞蹈之後,卻從《巴山豆》的舞蹈中看到了更加深刻和深遠的故事:舞蹈《巴山豆》不僅僅只是表現了孩子們對母親的依戀,編導借用傳唱一代代的童謠巴山豆來表現當今一個非常時期的主題「留守兒童」的故事,烘託這群留守兒童們對在遠方打工的父母的思念和深情的愛。

編導借用「巴山豆」童謠裡所唱的內容,葉子與豆的關係來反映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思念和依戀,樹藤和葉就如同母親一般,豆子像孩子緊緊依賴樹藤和葉……夏冰聯想到的是當今農村有一大片留守兒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從幼小的時候就跟著爺爺奶奶們生活,從而缺失了一角。

舞蹈《巴山豆》,編導用寫意和寫實相結合的手法講述一個老爺爺作為長輩的代表形象,帶著一群苗族留守兒童們在爺爺的扶養下生活著。這群從小沒有得到母愛的孩子們有的野性調皮,有的孤寂懶惰,讓老邁的爺爺苦不堪言……當爺爺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得到了老師們的細心關愛後,特別是在黨和政府的一系列愛心工程的關心和幫助下,讓留守孩子們得到了更多的溫暖和關懷,滋養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舞蹈在後半段,編導巧妙地運用了通俗美麗的兒歌「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天安門寓意著我們的祖國的心臟,太陽預示著茁壯成長的孩子們」渲染了陽光般的美好場景。在美育課中,老師和爺爺、孩子們一起打竹竿、打籃球、朗朗讀書,使這群孩子們冰封的心靈完全融化在愛心教育的陽光下。

夏冰長期在白楊彭水等地深入生活,對當地的孩子們有著深厚的感情。最近這幾年她在白楊中學、白楊小學都曾為孩子們上過美育舞蹈課和排練,夏冰在白楊中學教課時了解到在白楊中學有70%左右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心中沉重,亟需改善現狀,消解塊壘。

夏冰提到為白楊中學的孩子們第一次上舞蹈課時,孩子們的表情和眼神木訥呆滯,更不願與人交流,不要說學舞蹈就是連基本的協調性都沒有。在教基本動作時,孩子們的狀態讓夏冰無法進行下去。校長在第一次、第二次課中看到現狀已失掉信心,夏冰沒有放棄,更不灰心。她先自己給孩子們展示了《茉莉花》等幾個有民族魅力的舞蹈,孩子們呆呆地看著老師的表演,被老師優美的舞姿所打動,用羨慕的眼光看著老師。夏冰首先把孩子們的興趣和熱情調動了起來,告訴孩子們:「你們也會跳得這麼美麗。」漸漸地孩子們活躍了起來。此後夏冰在教學舞蹈動作時放慢了節奏,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講解和示範,工夫不負有心人,在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課中一個完整的歌舞《龍船調的家》完美地展現了出來。當校長再次進課堂時,看到孩子們把整個舞蹈完美地完成了,臉上充滿了喜悅和光彩,驚喜地對夏冰老師說:「你是化腐朽為神奇啊。」

這群孩子們通過學習舞蹈美育課後性格變得更加開朗活潑,學習也更加積極了,自律性和自強性也更加強了,現在這群跟著夏老師學舞蹈的孩子們有的已經考上了大學、中專,他們始終保持著和夏老師的聯繫。孩子們在夏冰老師的舞蹈課中漸漸樹立了自強、陽光的性格,夏冰也感受到了一種更加強大的責任。在舞蹈《巴山豆》的創作中,留守兒童的形象深深地埋進了夏冰的心裡。她在創作《巴山豆》時,留守兒童的形象已在她內心中日臻完善,然後將情懷用舞蹈生動詮釋出來。

下面談談夏冰作品《巴山豆》的結構。導演用對比的手法虛實結合設定了兩個場景來表現舞蹈的衝突,前半部以爺爺的形象代表了一群長者,主要刻畫了苗鄉留守兒童們的生活現狀,第二大場景是學校老師上美育課的情景,表現了在學校陽光般的教育下留守兒童們的成長和陽光般的溫暖。

舞蹈結構:舞蹈中設定一位長者老爺爺來代表現在農村老爺爺、老奶奶的形象,引子:苗鄉山寨,清晨老爺爺唱著古老巴山豆的童謠在田地裡勞作,聲音充滿了艱辛和蒼勁,並準備帶著這群孩子們去上學。

第一段:苗鄉兒童的打鬧展開了矛盾衝突:三四個留守兒童們不愛學習、不受管教、相互打鬧、還有的懶惰不去上學,讓老爺爺苦不堪言。

第二段:孩子們唱著巴山豆思念遠方的母親,孩子們在無助孤寂中唱著「巴山豆」的童謠「巴山豆夜夜長,巴來巴去想爹娘。」對遠去打工父母的思念。

第三段校園A校園歌聲:校園裡傳來朗朗歌聲:「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兒歌的聲音吸引了這群留守兒童們,爺爺帶著孩子們向校園奔去。

第三段全劇高潮段校園B歡樂陽光美育舞蹈課:導演用非常精煉的手法借用美育課的教學讓這群留守兒童們愉悅地融入到了學校的歡樂氛圍中,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發課本、朗讀兒歌、打籃球,更結合苗族的體育傳統項目跳竹竿,讓孩子們沉浸在一片的歡聲笑語,陽光灑在孩子們和爺爺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尾聲:「巴山豆夜夜長,巴來巴去想爹娘。」童謠再次響起,這次的巴山豆是這樣的清亮、充盈幸福的溫暖,金燦燦的陽光灑在了孩子們紅撲撲的臉上,我們的黨和祖國就是孩子們的母親,爺爺和老師一起笑臉擁抱孩子們。

舞蹈《巴山豆》夏冰導演在表現苗鄉留守兒童們在缺失父母之愛而疏於管教時,更進一步從正面歌頌了黨、政府積極建立愛心工程和在學校設立美育課的教育來關心和愛護留守孩子們的健康和成長。

舞蹈風格:舞蹈背景是發生在苗鄉的一個山村,從音樂動機到舞蹈風格都具有苗族特點,音樂上以苗族童謠「巴山豆」為主要創作核心,主題非常鮮明,生動深刻,舞蹈具有苗族民間特色。

舞蹈動律:用苗族甩和上身的搖擺的動律進行變化發展,同時加以兒童舞步跑步、跳步、走步等,兒童舞律動和加以木偶的形象來進一步豐滿舞蹈的語彙。

舞蹈道具1:運用了群眾熟悉的苗族傳統項目跳竹竿,導演在學校美育課上巧妙地運用了跳竹竿既表現了苗族傳統特色,也展示了苗族課堂的豐富和情趣,導演在高潮中讓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和爺爺一起跳竹杆感受天倫之樂.

道具2:小籃球也是校園常見運動項目,更具有代表性。導演將打籃球的精巧飛動穿插在竹竿舞中,籃球在空中拋,竹竿在地面跳躍,構成了一副時空美妙的場景,形成了時空線條穿插的畫面美感。

如果說《巴山豆》尚有不足:1、如何體現苗族人的藝術情感還需更細膩地刻畫,使舞蹈更加深情動人,音樂更需加強苗韻韻味;2、從苗鄉轉入校園的轉折段中還可以設計得更加精巧和靈動。

一個好的作品,不僅是欣賞它的美,更能從美的感受中得到啟發和教育,並能達到思想性、藝術性高度的統一,舞蹈《巴山豆》夏冰導演正是力求這樣的統一。

希望夏冰在今後創作中始終保持這種工匠精神,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呈現、回饋給社會。(文/梁晉為武漢歌舞劇院編導、國家一級編導)

責編:閆宇航

相關焦點

  • 觀夏冰舞蹈《巴山豆》之工匠精神
    ▲舞蹈家夏冰  前不久,夏冰與我見面中談及她最近代表重慶市彭水縣參加2020年重慶鄉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展演而創作的舞蹈《巴山豆》,我被舞蹈《巴山豆》裡所用的苗族童謠「巴山豆」所打動,更感受到了夏冰孜孜不倦的敬業水平和獨具匠心的創新能力
  • 舞蹈家夏冰最新原創舞蹈《醉的蜜蜜甜》賞析
    舞蹈是活的雕塑和動的繪畫,需要用元素造型手段揭示藝術形象、精神、意境、美感。在元素造型運用上,作為整個舞蹈的核心,《醉的蜜蜜甜》舞臺中央放置一個巨大的酒罈道具,所有動作設計都圍繞著這個大酒罈展開。小酒罈為流動性穿插,作為演員手捧道具豪飲美酒及演員間相互拋遞來渲染氣氛。大小酒罈的運用機動靈巧,生動有趣,使舞蹈更接地氣,更充滿活力。
  • 舞蹈家夏冰小傳之——以文舅,你鼓舞了我
    夏冰老師自己獨擔了整個舞蹈創作的全部工作,親自出演,使這部作品達到了至臻完美的高度,成為我國弘揚紅色革命題材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有這樣高度和內涵的作品,在我國的類似題材的舞蹈作品中並不多見,這裡面不僅要有舞蹈編導創作者所契合的時代背景以及投入的階級情感,還要有表演者對舞蹈動作、語彙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更需要超凡的舞蹈修為和造詣來支撐,三者缺一不可,而夏冰老師恰恰是這些要素最完美的結合。
  • 中國舞蹈家夏冰:舞動十二時辰
    ▲舞蹈家夏冰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排練一支舞,夏冰感知時間在指尖、肌膚、裙袂之間的流動,沉下心去觀看人和物,一座座城市、一張張面孔、一句句詩詞、窗外的行雲、塗鴉畫、熊熊燃燒的火焰。去認識動物,去感覺鳥雀怎樣飛翔,通曉花朵開放時的姿態,日子有了晨昏,舞蹈遂有了冷暖。
  • 夏冰檢查安全生產
    1月15日,市委副書記夏冰帶領市畜牧、發改、消防救援大隊、應急局等單位的相關負責同志來到米沙子鎮,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檢查。  夏冰首先來到長春耘墾牧業有限公司,深入到肉雞分割車間和製冷車間,聽取公司負責人關於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員工安全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等相關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的匯報;聽取消防救援大隊、應急局關於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和製冷設備管理等方面工作情況的匯報。
  • 「工匠精神」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立身之本
    這個案例無疑給我們生動詮釋了什麼是中小微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這個提法大家耳熟能詳,一般來說,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顯然,這種精神是賦予人的,即從業者。
  • 主播 夏冰...
    主播夏冰...慧淨上人法語 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能夠證入等覺菩薩,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原因,當然不是靠我們自己過去世無量劫以來已經累積的菩薩六度萬行,完全是因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兆載永劫以來,就為十方眾生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將全部的功德累積在六字名號當中,然後全部白白的送給我們。
  • 卷首語 呼喚「工匠精神」
    非同一般的「工匠精神」。所謂「工匠精神」,簡而言之,就是愛崗敬業、專注嚴謹、精益求精的意識、思維和理念。正是憑藉全民族對專業技能、質量和品質鍥而不捨的追求,在一代又一代瑞士工匠的智慧和汗水的澆灌下,才造就了「瑞士製造」的巨大成功。
  • 探索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
    工匠精神是工匠們的行為表現與價值取向中所體現的精神內涵。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許多重要場合頻繁提及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要大力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以「工匠精神」鑄就實幹興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想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就要深刻學習工匠精神。我們國家正經歷著從製造大國向智造強國歷史轉變,學習「工匠精神」,踐行「工匠精神」,弘揚「工匠精神」,是對每個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務的職業從業者的要求。
  • 關於「工匠精神」的幾點認識
    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何為「工匠精神」。時空穿梭、歲月變遷,新時代的工匠精神該如何定義?從海底隧道匠人管延安到焊接第一人高鳳林;從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到高鐵首席研磨師寧允展;從數控系統調控工程師蒲鷹到不斷抒寫城市地標新高度的陸建新……他們都是新時代工匠的傳承人,大勇不懼、大巧破難、大道無疆、大任擔當,執著專注、精益求精。  庖丁解牛,可見一斑,工匠精神應包含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時代內涵。
  • 讓工匠精神根植內心
    (《駐馬店日報》2020年12月11日5版)李衛軍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在野外架線工地一住就是半年,創造了優秀的工作業績;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只要遇到難題就思考琢磨;他熱愛學習、積極進步,面對學歷低、知識匱乏的短板,他沒有退縮,而是在工作之餘自考取得本科文憑,不斷豐富知識儲備。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夏冰對她的婆婆又怎麼樣呢?
    劇中還有一個人就是叫夏冰,她也是一個很好看的女人,而且在她的老公生意很不好的時候她還是一直都陪著自己的老公,而且她的婆婆記憶力也不是很不好,經常會忘記自己在幹什麼,後來夏冰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婆婆是老年痴呆,但是夏冰並沒有嫌棄她,反而是把她的婆婆給照顧的很好,不管去哪裡都是會帶著自己的婆婆,有次夏冰帶著自己的婆婆去逛超市,但是這個時候她的婆婆又記憶力不好了,竟然把超市裡面的東西給裝到了自己的口袋裡面
  • 太原弘揚工匠精神向「晉陽工匠」看齊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雁12月11日,為更好地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太原市勞動模範表彰暨第三屆「晉陽工匠」命名大會舉行。會議宣讀了《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模範單位(集體)和勞動模範的決定》《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命名太原市第三屆「晉陽工匠」的決定》。市領導為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頒獎,3名獲獎代表作表態發言,「晉陽工匠」代表向全市各行各業勞動者發出倡議書。
  • ——大國工匠與交通學子共話「工匠精神」活動側記
    12月1日,在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浙江交院),第十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捷安杯」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職業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激戰正酣,大國工匠與交通學子共話「工匠精神」活動同樣精彩熱烈。本次活動邀請了三位交通運輸行業的全國勞模:許振超、孔祥瑞、竺士傑,與學子們面對面共話工匠精神,鼓勵學生們積極傳承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徵程中作出更多貢獻。
  • 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大國工匠」?大國工匠與交通學子共話「工匠精神」
    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大國工匠」?他們身上有哪些感人故事?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徵程中,交通人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要培養更多「大國工匠」,應該向他們學習哪些精神?12月1日下午,三位交通運輸行業的「大國工匠」:許振超、孔祥瑞、竺士傑,來到賽事承辦單位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浙江交院),與交通學子面對面共話工匠精神,並接受學校頒發的勞動教育導師聘書,希望年輕學生們積極主動傳承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徵程中作出更多貢獻。
  • 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時代意義
    原標題:【觀察思考】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時代意義 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大國工匠、培育新時期的工匠精神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只有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湧現出來,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國職工隊伍的素質和產業工人隊伍的整體水平,從而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全面跨越。
  • 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
    日前,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工人周皓、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總裝車間特級技師崔蘊、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班長楊金安……這十位大國工匠雖來自國防、軍工、裝備製造等不同行業,卻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工匠精神。
  • 以工匠精神匯聚新徵程的強勁動能
    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他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