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我是學校女籃的啦啦隊的一員,主要任務就是在女籃隊上場時,幫她們吶喊助威,振奮士氣。
當時,我們的籃球隊水平一般,雖說隊裡的女生各個人高馬大,不比其他隊的女生條件差,但我們的成績卻不怎麼樣。
我之前以為,這和教練水平有關,沒有教好,導致打不好,我簡單粗暴地把女籃隊的問題全都歸結到教練一個人身上。
直到這兩天,我看到一本叫《當棒球少女遇見德魯克》的書,我才發現我錯了。
這本書說的是一個棒球隊,如何從隊伍渙散、人心不齊,水平不濟,逐漸強大起來,成為可以進軍頂級比賽的優秀棒球隊。
這本書看似在說如何組建一隻優秀的棒球隊伍,其實滿滿都是企業管理的乾貨內容。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慨,管理的智慧是無處不在的,一支籃球隊,一支棒球隊,跟一家公司沒有本質差別,它們都有人員,有目標,有任務,都需要管理才能成為最好的球隊。
想想我之前,單純地把女籃的問題怪到教練一個人身上,實在是忽略了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球隊的管理。
《當棒球少女遇見德魯克》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巖崎夏海,他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建築科,是日本著名的輕小說作家。
他寫這本書緣於一次邂逅,他在2005年偶然讀到了彼得.德魯克的《管理》,靈感乍現,且感受頗多,於是寫了這本書。
這本書問世後,火爆程度令人咋舌。
日文版銷量超過300萬冊,每5秒就能賣出一本,是2010年日本最暢銷的書。
按照日本人口1億2千萬計算,每40個人,就有一個人購買了此書。
論起火爆原因,在我看來就是兩點:
第一是它的故事性強。
巖崎從學校的棒球隊入手,講述了高中女生川島南,為了友誼接任棒球隊經理一職,在克服重重困難後,帶領棒球隊打進了甲子園。
第二是巖崎將管理的深奧知識,巧妙自然地融入棒球隊的日常行為中。
棒球少女川島南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她專門買了德魯克的《管理》這本書。每當她遇到問題,她都會翻看這本書,從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和啟發。
可以說,我們從巖崎的書中,就能直接了解到管理大師德魯克的管理智慧,甚至可以拿來輕鬆解決自己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
一邊看書,一邊領悟,一邊應用,這就是巖崎在《當棒球少女遇見德魯克》一書中,留給讀者的寶貴財富。
同樣,這本書也帶給我三大收穫。
01 了解現狀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
棒球少女川島南上任球隊經理時,她做的第一件事是認識球隊,包括球隊隊員,人際關係,球隊歷史,現存問題等。
隨著了解的越多,她也越發迷茫。她甚至不明白,棒球隊的存在到底是幹嘛用的?
她帶著問題,看了德魯克的《管理》。
書中給她的答案是:企業是什麼,由顧客來定義。
如果把棒球隊比作企業,這個企業是做什麼的,就由它的客戶來定義。
那麼棒球隊的客戶是誰?
帶著問題,川島南才逐漸搞清楚棒球隊存在的意義。
她之所以能解決問題,因為她做了最重要的一步,從接手棒球隊後,先審視現狀,熟悉情況,找到問題後,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
這一點看似簡單,很多人也覺得不值一提,其實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恰恰忘記了這最簡單卻也最重要的一點。
碰到問題,只知道畏難退縮,逃避痛點,是永遠無法解決問題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抽絲剝繭,把現狀仔細理順,敢於直視問題的本質,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巖崎在書中,按照時間推移,把川島南面臨的問題,逐一展示出來,引導這個少女自己去探究答案。
02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
川島南發現球隊中,教練和隊員之間似乎存在某種問題,她並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問題,所以,她需要找人來談話,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她遇見了學霸少女北條,結果對方內斂且敏感,面對川島南的每個提問,她的回答都是「嗯,是的」,然後就沒有更多信息了。
這讓川島南很頭疼,北條知道很多事情,但是不願意開口多說,這就意味著川島南得不到有效信息。
她顧慮直接找教練或者隊員,被拒絕的概率更大,所以,她找了閨蜜夕紀,傾吐自己的苦悶。
當她把事情都吐露出來,夕紀告訴她北條其實是一個很樂意幫助他人的姑娘,只是性格沉悶,不願意主動敞開心扉罷了。
夕紀還提議,她和川島南一起約見棒球隊的每個人,和大家開誠布公地聊一聊,包括沉悶的北條。
一番溝通之後,川島南徹底明白了棒球隊中的種種問題。
她也知道了,一個球隊想要成為頂尖隊伍,一定要發揮隊員的力量,作為經理,她要和球員保持暢通的交流,球員的問題,都可以和她溝通。
一個團隊中,沒有溝通,就沒有管理。
這一點對於企業,對於球隊這樣的組織,甚至是生活中,我們和其他人打交道,都顯得至關重要。
有人曾疑惑,覺得管理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其實非也。
做好溝通工作,組織內部信息暢通,溝通無阻,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只有一個人,能把心聲和需求吐露出來,我們才知道他的想法,才能順應或者是協商出共識。
03 管理是一種生活智慧
看了巖崎的《當棒球少女遇見德魯克》,我發現,管理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生活智慧。
川島南要管理棒球隊,需要知道如何管理。
職業經理人要運營一家企業,也需要管理知識。
我們每個人,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學習和人生,都需要懂得管理。
如同德魯克在《管理》一書中說的那樣:
管理有三大任務,分別是:
完成組織自身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讓職員有所成就;處理好組織隊社會的影響,為社會做出貢獻。棒球少女川島南,把她管理棒球隊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社團,還給其他組織提供管理方面的諮詢服務,為學校和社會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仔細看這三點,其實和每個人都有關係。
認識組織,我們個人何嘗不是組織的最小單位?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們要做什麼事,想實現什麼樣的結果。
讓工作充滿活力,讓員工有成就感,放在我們自己身上,一樣適用。
我們要學會讓自己的生活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我們也需要實現自我的成就。
最後一點,處理好組織對社會的影響,為社會多做貢獻。放到個體身上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在社會中和他人和環境和諧相處,被社會和身邊人影響的同時,我們也在影響它們。
所以,管理離我們一點都不遙遠,它不是企業管理人士的專屬,它是每個人都需要懂得的生活智慧。
管理看似高大上,其實並沒有晦澀難懂。
搞懂管理的三大任務,對應到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如果你也成為管理高手,讓人生多一些順遂和成就,不妨讀一讀巖崎夏海的《當棒球少女遇見德魯克》這本書,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滿滿的收穫和心得。
棒球隊逆襲靠管理,你的人生成就何嘗不是?
共勉。
------End------
文/魚白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