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排名墊底的棒球隊,竟然有一個目標:進軍甲子園——日本棒球少年心中不可替代的夢。要想在一年之間實現這個目標,難度不亞於登天。最後他們竟然能逆襲成功,在這個背後,究竟有什麼奧秘呢?
讓我們走進《當棒球少女遇到德魯克1》這本書,在日本輕小說家巖崎夏海的輕鬆中,去看一看在管理之父的「指點」下,高中少女小南如何帶領棒球隊衝進甲子園,如何讓270萬人感動落淚。
01曾經,這是一支很糟糕的棒球隊
東京有一所普通的公辦高中,名字叫都立程久保高中,簡稱程高。程高有一個棒球隊,水平是「遇強不弱,遇弱不強」,唯一的好成績是進入全國十六強,卻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程高棒球隊新上任的經理川島南(小南)有一個目標:帶領棒球隊逐夢甲子園。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把全部成員動員起來,一起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可此時的棒球隊宛如一灘爛泥:球隊氣氛散漫低落,紀律渙散,超過75%的球員訓練時缺勤。對於逐夢甲子園,成員們都覺得是天方夜譚。
面對著成員們的質疑,小南展現出她的閃光點:越挫越勇,迎難而上。
02棒球隊的蛻變之路
作為棒球隊的經理,小南知道經理的職責在於管理好球隊。求知若渴的她在店員的推薦下,買了經典不衰的管理經典之作,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所著的《管理》。小南孜孜不倦的翻閱這本書,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並在管理球隊中遇到問題時,也從書中尋找靈感和方法,開始了棒球隊的蛻變之路。
01經理基本的品質是正直
德魯克說:「他要求自己和下級都要高質量的開展工作。他制定了高標準,並且希望人們能達到這個高標準。他在判斷是非時對事不對人,在評價別人時從來不把才華置於品格之上。……那不是天賦,而是正直的品格」。
初識管理,小南看著這句話陷入了疑惑,不覺間淚流滿面。雖然此刻還不懂其中深意,但這句話一直深深的紮根在小南心中,也為她後來的管理之路提供了很多方法上的建議。
02棒球隊情況大摸底
「知己知彼,百戰不怠」。在棒球比賽中,最大的敵人便是我們自己。所以小南從棒球隊員入手,從平日中觀察,也藉助大家去醫院看望好友夕紀的時機,了解到成員們的實際情況、需求和價值觀。
①王牌投手淺野:技能過人,訓練敷衍。好相處,因為夏季大賽被加地換下場的事一直耿耿於懷。
②教練加地:任由隊員發揮,沒有權威。曾經也想帶領棒球隊衝進甲子園,卻因為怕體罰丟工作而不敢認真教練。
③隊長星出純:為證明自己加入棒球隊,發覺潛能,覺得隊長一職是個負擔。
④替補隊員二階:技術最差,態度認真。為創業而加入棒球隊。
⑤高一女經理北條:程高的尖子生,不愛溝通。不想只當尖子生,更想和大家成為朋友,這也是她加入棒球隊的原因。
⑥外野手朽木文明:擊球防守不出色,但跑得快。
⑦首發隊員櫻井:出身棒球世家,球感很好,卻無法喜歡上棒球。夏季大賽時自己的失誤,讓淺野替換下場,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
在小南摯友夕紀的溝通下,成員們敞開心扉,小南也知道他們的心結和顧慮。
03推動組織管理化,明確各自責任,一起朝著目標努力
小南和二階對德魯克的討論後,將棒球隊定義為「為使顧客感動而存在的組織」
「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因此,企業有且只有兩項基本職能:市場營銷和創新。只有市場營銷和創新才能創造經濟成果」
小南也參考《管理》中:「管理需要使工作富有生產性,使員工有所成就。」思考著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如何讓隊員有所成就。
和夕紀討論後,結合德魯克的「建議」:「必須讓他們承擔工作責任。因此,富有生產性的工作、信息反饋、持續學習這三點必不可少。」小南首先讓夕紀感受到溝通工作的責任感和成就感,並推動多名隊員參與到棒球隊的管理當中,尤其是教練加地。
小南翻閱《管理》這本書,發現加地扮演著「老師」和「教育者」的角色,專業知識紮實,能耐心講解,卻因為專業術語太多而讓人無法理解。小南明確自己的職責,搭建起教練和隊員們溝通的橋梁,尤其在秋季大賽失敗總結大會上,加地吼出每一個投手的心聲:「沒有人會故意投出四壞球」,消除加地和淺野等隊員之間的隔閡,讓棒球隊有了新的轉變。
04人員是棒球隊最大的資產
德魯克說:「管理意味著發揮人員的力量。……一個組織的目的就是在生產中發揮人員的力量,同時克服其弱點。」
小南開始轉變不麻煩人的心態,開始認真發現成員們的優點,並對人員進行優化配置。
北條聰明好學,可以協助教練加地,一起設計出讓隊員們喜聞樂見的團隊制訓練方案,讓隊員們感受到訓練的樂趣、責任感、成就感和團隊榮譽感。通過北條耐心的溝通和堅定溫和的執行,隊員們度過開頭的適應期,隊員們積極配合。
小南開始細化責任,在團隊制訓練中,將隊員分成幾個小組,並賦予小組長管理運營的職責,其他隊員也承擔不同的任務:攻擊、防守、跑壘三大類,並讓他們為自己的成果負責。
在訓練過程中,小南了解到二階的想法,並讓他加入到棒球隊的管理當中。二階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想法,提出了很多種訓練方法。正式建立起「高層管理團隊」,讓管理者在自己領域裡承擔主要的責任,並掌握最終決策權,這樣子避免了交叉管理,也減少了管理者的負擔。
05唯有創新,才能突破
德魯克說:「創新不是科學或技術,而是價值。創新不是發生於組織內的某種事,而是為組織之外帶來的某種變革。創新的衡量標準是它對外部世界的影響。」
小南明白創新是目前唯一的路,而創新是對舊事物的淘汰,不僅是棒球隊內部,更在於整個高中棒球界。
小南和加地、北條一起討論,發現當前舊的便是「犧牲觸擊」和「誘餌球戰術」,不僅阻礙投手水平的提高,也難以讓觀眾從棒球比賽中收穫到感動。
在小南的鼓勵下,加地公布了棒球隊新的作戰方針——「零犧牲觸擊」和「零誘餌球」
06組織存在的意義
棒球隊不僅讓成員和觀眾收穫感動,更有義務江棒球隊的管理經驗推廣到其他社團。
同時在二階的建議下,小南將「社會貢獻」從校內拓展到校外。棒球隊也拜訪當地的少年棒球聯盟,讓隊員們擔任教練,指導這些孩子練習,也提高自身的實力。並和附近的私立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學習到他們的經驗,並讓隊員能對「打進甲子園」這一目標有更大的感觸。
03衝進甲子園
在近一年的訓練,他們終於迎來了衝進甲子園的首戰,也是檢驗他們訓練成果的時刻。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按照「進軍甲子園」目標而準備,並進行了很多演練和訓練賽。
在「不懼失誤」的戰術下,程高棒球隊在首戰中失誤3次,但最終以12:2完勝。
在首戰告捷下,小南根據二階的貢獻,結合棒球隊重視的精神和二階的情況,給他以隊長一職,帶領大家衝進決賽。同時也告訴大家,只要取得成果,管理團隊一定會給予相應的獎勵,從而激勵士氣。
在決賽開始前一天,一直陪伴球隊的夕紀因為久病在身而撒手人寰,這件事給了小南以沉重的打擊,讓她一下子沒了帶領球隊的動力。
北條堅持把小南拉回賽場,看到隊員們毫不鬆懈、全神貫注的和冠軍種子隊一起決戰甲子園的入園資格。雖然到了比賽最後時刻,他們的比分還是3:4落後於對方,可大家發揮出日復一日的練習成果,以朽木撲倒在本壘上贏得了這場比賽,也是程高棒球隊有史以來第一次奪得冠軍,拿到了進軍甲子園的「門票」,達成了他們最初的夢想。
《當棒球少女遇到德魯克1》這本書中,小南和棒球隊花了一年的時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激發起全員的力量,給大家帶來一場又一場有價值有需求的比賽。
棒球隊的管理方式,也可以投射到我們的人生當中,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在事業上。
我們要確立起人生的目標,在事業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給身邊人傳播更新的能量;在家庭生活中,樂觀積極,給家人們以溫馨和呵護。
我們總會遇到困難,更應該動員身邊的力量,積極溝通,分析局勢,用創新的方法,及時給予獎勵,一起攻堅破難。
當我們受挫時,可以翻開《當棒球少女遇到德魯克1》這本書,從小南和她的隊員朋友身上,學一些樂觀的心態和管理上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