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幹部,經理萌新想學管理,卻看不進一板一眼的管理學巨著?
好奇於赫赫有名的德魯克,現代管理學大師,但面對900頁的鴻篇巨作只能打退堂鼓?
看了很多管理學書,感到不會應用?
可以先從這本《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看起。這是一本閱讀輕鬆,情節豐滿,以小說為體裁,棒球隊為主題的日式輕小說。
《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的作者巖崎夏海在拜讀了德魯克的《管理》後,十分震撼,感動地甚至流下眼淚。他靈光一閃,《管理》中的內容如果由棒球隊經理運用到球隊管理上,又會如何呢?歷經四載寒暑,他寫下這本輕小說。銷量超過300萬,一年內被加印24次。
以下有關鍵情節透露
故事講述高中生小南受重病好友委託加入棒球隊當經理,目標是帶著棒球隊進軍甲子園——日本棒球少年心中不可替代的夢。面對的現實卻是人心不齊的隊員,不敢管教的教練,似有隱瞞的同僚(另一位棒球經理)。
因緣巧合下,小南買了德魯克的《管理》一書,這本書成了她帶領棒球隊走進甲子園的寶典。在經歷了了解人心,消除隔閡,重整旗鼓,創新賦能,內部重組,外部聯動,迎來首戰的各個階段後,小南所在的棒球隊奪得冠軍。
故事情節中穿插著德魯克《管理》的經典內容,配合著故事情境,小南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一次管理學的學以致用。哪怕是看起來和管理學毫無聯繫的棒球隊,都能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現實中的你還有什麼藉口說不會用呢?是否用心罷了。
今天來分享讓我感觸最深的3點。
在我職場生涯中,有一次,我們團隊新上任了一位經理。上任初期,她找了所有組員進行一對一談話。她仔細地了解我的職業發展計劃,我上班的需求,我對現在工作和團隊的看法,時不時用筆記錄。那是我們第一次正式談話,破冰之餘馬上拉近了我和她的距離。她讓我感到被尊重,我的需求被重視。
《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裡也有這樣的情節,小南初到棒球隊,對大家的想法和需求一無所知,儘管小南抱著「打進甲子園」的夢想,卻沒有單向地把想法塞給他人。小南的好友,夕紀是上任的棒球隊經理,因病退出,和隊員有著良好的信任關係。於是小南找了夕紀,和她策劃了一場病房探訪計劃,讓隊員一個接一個地去探望夕紀。夕紀則藉此機會了解大家的心裡話,小南從旁記錄。通過這次探訪計劃,小南終於知道了教練訓練隊員時縮手縮腳的原因,王牌投手其實也沒有表面上的叛逆不羈,同僚文乃其實聰慧善良。
這裡小南的做法和我前經理的做法如出一轍,都獲得了極佳的效果。德魯克對此是這麼說的:
而真正的市場營銷應該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即從顧客的實際,顧客的需求,顧客的價值觀出發。它提出的問題不是「我們要賣些什麼」,而是「顧客要買些什麼」。它不講「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有這樣一些效用」,而講「顧客追求,重視和需要的是這樣的滿足」。
為了使員工能夠取得成就,首先必須讓他們承擔工作責任。因此,富有生產性的工作、信息反饋、持續學習這三點是必不可少的。
小南以此為參照,對夕紀的工作進行了規劃。
第一步,是讓夕紀的工作富有生產性,於是把「市場營銷」的工作,即定期的探病面談活動,交給了夕紀。充分發揮她熟悉隊員的優勢,讓其持續跟進,了解隊員的心理狀態。
小南還督促夕紀學習《管理》相關書籍,為達成更好的面談效果收集資料。小南的舉措,激發了夕紀對工作的責任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隨著棒球隊訓練的展開,小南也委任了二階,負責球隊的管理工作。二階是德魯克的忠實粉絲,球技一直吊車尾的他卻有很多關於管理球隊發展的奇思妙想。
二階的點子層出不窮。比如請田徑隊隊長來指導球隊隊員跑壘,指點短跑技巧;讓球隊投手定期去柔道社特訓,練習下盤力量和腰部柔韌性;請管樂隊編排一首加油歌;為學校外部的少年棒球聯盟提供免費指導;與附近的私立大學棒球隊建立合作等等。
小南從始至終,都是全力以赴地支持二階,從不判斷二階提出的方案好壞。
原因有兩點:
一、創新的階段需要不斷行動,試錯。
二、誰在某一領域中承擔主要責任,就應該擁有實際上的最終決策權。
就這樣在小南的支持下,二階不斷地為棒球隊帶來創新,這體現在訓練方法,回饋社會和增強凝聚力上。
看著《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裡的小南將球隊管理一點一滴地和《管理》串聯,邊學邊用,帶給我很多感觸。看到球隊從籍籍無名到一舉奪冠,不禁心情澎湃。
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閱讀體驗,帶著看小說的心情,吸收著德魯克的精華, 酣暢淋漓。
流櫻 書評人
前500強HR,6年外企鵝,做到HRM,拿到畢業十倍的月薪後,才發現原來這不是我想要的...
這是在逃社畜的腳步,不止有好書分享,也希望帶給你思考和靈感,人生不只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