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供當中有一句叫「四障消除的淨四自在」,這一句是什麼意思?(下)
能夠斷除報障,那就能夠善得人身。怎麼善得人身?我們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並且父母、家庭、周圍這些人都信佛,我們到一定年齡段以後能夠聽聞佛法,能夠遇到三寶,所以叫「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否則的話,「一失人身,萬劫難逢」,所以這樣子的話,既得人身,又有暇,這樣子的話叫暇滿人生。要得暇滿人生,那就要斷除報障。
業障斷除了,我們通過修行以後,遠離業障以後,我們就能夠如法地皈依三寶,從三皈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這些如法地修行,現身從資糧道,加行道,能夠證悟見道,能夠轉凡入聖,現身當中能夠證無漏道,能夠證聖道,那麼這個就是要斷除業障。斷除業障的話,現身當中有這個可能,有這個機會能證得聖道,否則的話業障礙我們。
若把煩惱障斷除了,那就能證聲聞緣覺。聲聞緣覺就是把煩惱障斷除了,迷理的八十八種煩惱和迷事的九九八十一品煩惱,這些都屬於煩惱障。這些煩惱障斷除了,能夠通達人無我,證得聲聞緣覺的四果聖人;那麼證了阿羅漢果,或者證得聲聞緣覺,這個只是把煩惱障斷除了。為什麼還不能成佛?還有所知障,所知一切法不通達。
所以成佛叫遍知,他們雖然把煩惱障斷除了,但所知障沒有斷除,不能通達一切法,不能遍知一切法。怎麼叫遍知?佛是證了遍知,周遍了知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內和外,內,要通達無我;外,要通達無法。所以內無我外無法,內外皆空,這個時候「等知無上知,圓滿大覺知」,那就是佛。
所以從阿羅漢後面,就是菩薩,菩薩要斷這個所知障的話,要行菩薩六度萬行,發起菩提心,行菩薩道,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一剎那間斷無量煩惱,一念當中度無量眾生,所以這個時候圓滿菩薩的六度萬行,破除一切煩惱,遠離一切障礙,所以通達一切法,這就證遍知,斷除所知障,證無上菩提,《心經》裡頭講「無智亦無得,亦無所得,菩提薩埵」,什麼原因?把所知障斷除了。
所以這個時候佛,「如來行在定,如來坐在定,如來臥在定,如來行走坐臥皆在定」,處處皆在定,什麼原因?心無處不在定,完全在智慧、空性當中,遠離一切障礙,這就叫「四障消除得淨四自在」。那麼成就四種自在,具體的法相我記不住了,總的來說,成佛了,那一切都自在,神通自在,業力自在,作業自在,或者智慧自在,利益眾生的這些事業自在了。
總的來說,一切都沒有障礙了,都能夠通達無礙,自在無礙,是不是?特別生死自在,佛叫「善逝世間解」,「善逝」就是在世界當中隨大悲心而來,依大悲心而去,就是隨類應化,普門示現。眾生,應以何身而得度,就現何身而說法。比如說地獄身、惡鬼身、龍身、畜生身、人身、天身。
或者長者身,男身、女身、比丘、比丘尼身,各類各類這些身,佛都可以化現,所以菩薩遍六道,什以原因?得自在了。在我們的眼目當中看他好像在生死當中,跟我們差不多,但是在他的智慧境界當中自在無礙,應以何身說法能得度,即現何身而說法,遍六道,普門示現,隨類應化,度化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