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2021-01-18 妙音聞聲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有緣遇到佛法,乃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作為學佛修行人,這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消除業障,第二就是要廣結善緣。

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此循環不休。在《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人一生的吉兇禍福也都源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佛教中講得更為明了,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我們身語意如果造下惡業,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障礙,這就是佛教中常講的業障。業障就會障礙我們的命運,求財不得,看似很簡單能做到的事,卻總是多磨難。對於消除業障,比較方便容易做的事,莫過於放生誦經了。

學佛人消業障,比較喜歡形式就是念佛誦經了,當然很多人誦經,也是心有所求,比如求婚姻,求財富,求孩子,求工作等等,但是有人沒求到,有人也確實如其所願,其實讀經求福報也是在消業障,佛教八苦中有一種苦叫求不得,求不得是一種業障。

很多學佛人也非常用功,能讀上百部《地藏經》《金剛經》,非常了不起,但是消業障和讀誦經典數量沒有關係,主要是跟自己的心有關係,當然讀的數量多了,對降服自己的心有很大幫助,這裡我說的只是讀經不要追求數量,關鍵還在自己的心。

一般情況,有以下4種表現,都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第一、出離心生起,是業障消除的徵兆。對這個世界看淡,有了出離心,那麼貪心與執著就會減少,因為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了不可得,佛教教我們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在這個世間,要把人生過得有滋有味,但是並不執著於任何人事物,這樣自己的身心就會很愉悅。

第二、自己的智慧現前,是業障消除的徵兆。智慧是每個人本有的,智慧與知識是不能對等的,智慧是不用向外求的,當自己的業障減少後,自己就會很清楚的感覺到,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很順暢。

第三、慈悲心慢慢生起,是業障消除的徵兆。人之初,性本善,慈悲是人人本有的,我們無法慈悲,只因執著於一個我,對於自己的執著,障礙了自己的慈悲。很多人雖看了很多經書,對慈悲的含義也懂,但是慈悲不是嘴善說的,而是要落實到生活中的。

第四、恭敬心生起,是業障消除的徵兆。有了恭敬心,才能成長得更快,恭敬心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忍受一切,把每個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未來諸佛。恭敬心要從實際行為去做才能提起來,並不是說我想提高就能提高得了,必須要降伏自己。如果總覺得自己很有修行,這說明我們業障並沒有消除,只有看到自己沒有修行時,那時你的業障才減輕。

願大家常生歡喜心,與眾生廣結善緣,深信因果,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必得無量諸佛,佛光普照。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有這三種徵兆時,說明你的業障消除了,你有嗎?
    每個人的業障有深有淺,當你身上出現這三種徵兆時,恭喜你,說明你的業障正在消除,正在減輕,看看你身上有沒有出現過?第一種徵兆:煩惱減少了,快樂增多了。業障深重的人,人生處處是荊棘,諸事不順,煩惱最多,煩惱多時會有以下幾種表現:第一、內心不安寧,業障太重的人,心思不定,經常胡思亂想,不是驚恐就是擔心,無法讓念頭清淨下來,經常擔心害怕,活得戰戰兢兢,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擔心什麼,這正是業障重。
  • 佛教:有2種方法,可消除業障,看看你能做到嗎?
    佛教之所以帶給我們很多神秘感,也是因為很多方面有些奇怪儀式。就拿生活中的某些事情來講,比如說洗衣服,衣服需要洗嗎?洗的是衣服上的汙垢。學校擦黑板,黑板需要擦嗎?擦黑板就是把黑板的黑色擦掉,讓他變成白色,只因我們習慣了這些錯誤的觀念,就誤以為是對的,這裡只是舉這個例子讓大家好懂。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福氣都是人積德行善修來的,業障都是人作惡自作自受召感來的。這世上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都是該發生的事,因為因果從來不誤人。
  • 「業障」重的人,都有這1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關注更多佛教知識、因果故事,請您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佛門中的一個詞,叫做「業障」,當一些佛弟子遇到了困難和坎坷時,就會常常說道「我業障太重了」、「我業障顯現了」等話。那麼「業障」是什麼?業障重的人,通常有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一起了解一下吧。什麼是業障呢?
  • 「走運之前有徵兆」,佛教說出現這2種徵兆,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
    那些混的風生水起的人,都非常擅於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因為機會往往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或許現在你正經歷著極為艱難的生活,可是也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因為出現這兩種徵兆,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自古以來忠實的佛教徒,都會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希望佛祖、菩薩可以保佑自己。可是菩薩只是一種比較虔誠的信仰,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保佑自己。
  • 佛教:有沒有業障,一眼就能看出來,看看你有業障相嗎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出家僧人見到皇帝都不需要行跪拜禮,由此你也能夠感受到皇家對佛教的尊重與支持。但是到了現代,人們對佛教、佛法以及僧人卻有著非常兩極化的態度。而這個兩極化的態度,一下就能暴露人們有沒有業障。有沒有業障,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有嗎?
  •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佛教中業障現前有哪些表現,如何消業障
    ,小善小惡在所難免,很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也肯定會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惡事,那造了惡業了,怎麼辦,那這就需要懺悔,消除我們的業障。04業障現前的種種表現,業障消除又是什麼狀態那業障現前都是突然出現,那它出現之前,會不會有前兆呢?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千萬要小心!
    佛教常說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即因果,因緣果報即因果緣法,世間一切事物皆因緣聚散而生滅變幻,成住壞空皆不離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的命運如何全在於自己,你種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報。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看看有你嗎?
    佛教徒每當誦完功課,都會念這首回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修行的人無論讀經念佛,做晚功課之後,都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就是要把念佛誦經的功德匯集到一個目的上去,這一點學佛同修一定要懂。
  • 佛教:一個人「福氣」來臨,會出現這4大「徵兆」,你有嗎?
    你的善心、善念、善行,是你人生最好的福氣,真信佛,就要轉心、轉業。無論我們當下正在遭遇多麼難過的坎,都要相信善念的力量可以化解一切災厄。「苦」是自己的業障,學佛是要我們明白苦的根源,懂得懺悔,修慈悲心,慈悲心是福,心存善念的人,吉人自有天相。不必向外去尋找什麼改變命運的好「風水」,「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把心修好了、德行好了,福氣自然就來了。
  • 出現這兩種徵兆,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看看你有嗎?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都想知道佛菩薩有沒有保佑自己,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惑,佛菩薩如果保佑自己,自己要如何才能知道?很多人認為這世間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佛菩薩,然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這世間每一個人眾生,都見過佛菩薩,當你身上出現這三個徵兆,就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有這5大表現,你有嗎?
    業障,佛教語,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詈詞。它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出自南朝梁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業」,梵語為羯磨,有造作之意。指我們人類以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善惡是非的一切行為。所謂「障「,即是障蔽。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往往會出現這4個徵兆,一個也要小心
    我素來崇尚喜愛佛學文化,因為我認為在佛教門派的文學知識中存在著參悟人生的真理存在,故此平時喜歡遊歷天下廟宇,廣結佛友。這不前段時間在我們佛學愛好者的一個微信群裡,就經常看到有人聊到有關於業障的話題。群裡很多剛剛接觸佛學的人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到底什麼是業障?
  • 你能發這3種心,「業障」一定消除,福報自來!
    「業障」是佛教中的專有名詞,學佛想要成道,一定要諸多障礙,阻止我們的前行,這就是業障,而所謂業障並非來自於外界,乃是自己自心的變現而已,若無此心,絕無此障礙,因此佛說「一切唯心造」,學佛之後,你若能發這三種心,業障一定消除,福報自來!
  • 佛教:一個人開始轉運,會有這4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佛教講因果,世上萬事萬物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無惡因,自然不會感召惡果。佛菩薩再慈悲,也不會幫你逃避你該受的果報。我們信佛學佛,不是為了求得感應,不是為了走捷徑、坐享其成。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須謹記佛菩薩之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佛教:一個人開始「轉運」,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身邊常常會有人抱怨自己總是運勢不好,做事多有障礙,心急如焚,又不知如何化解逆緣。毋庸置疑,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啊,都要經歷無常變幻,順境有之,逆境也是常有之事。不順多因業障,缺福報,需要斷惡行善消業,才能逐漸消解惡緣、轉逆為順。
  • 什麼是業障?業障深重的人,一般會出現這5大徵兆,一定要小心!
    首先,先弄清楚什麼是業障?業障,在佛教認為,是一個人由於身、口、意,這三種所造的蔽障正道的惡業。通俗講,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語言表達等不善良,不管你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會給自己積累惡的業力與能量。
  • 佛教:有這3種面相的人,往往命好福深,看看有你嗎?
    佛教裡說,一個人最好的相貌是修成菩薩相,不是讓你整天面對佛菩薩像,而是時刻讓自己的心與佛菩薩相近,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如佛菩薩般心善慈悲、平和寧靜,與人為善、包容大度,自然而然就成就了莊嚴之相。福報是修來的,心有多善良、多清淨,福氣就有多深。有這3種面相的人,往往命好福深,看看有你嗎?
  • 佛教:兩種方法,讓你了卻煩惱,所有的「業障」消除
    煩惱是在塵世間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煩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眾生內心的無明所致,而這些無明導致人們愚昧中產生無盡的煩惱和業障。佛陀在開悟後遍觀世間,發現人皆有佛性,要想破開無明,首先得產生般若智慧。
  • 佛教:這幾種人不必燒香拜佛,佛也會保佑,看看有你嗎?
    拜佛絕不能採取表面形式,更不能用世俗的交易和賄賂來揣摩佛陀的含義,這是一種極大的不敬。佛菩薩福慧圓滿,無二之分,清淨不染,怎能缺你的那一根香?不是因為你提供的越多,功德就會越大。《六祖壇經》說:所有的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苦苦的用這種方式去求佛,不如學佛菩薩的慈悲智慧,改變自己的命運。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