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素來崇尚喜愛佛學文化,因為我認為在佛教門派的文學知識中存在著參悟人生的真理存在,故此平時喜歡遊歷天下廟宇,廣結佛友。
這不前段時間在我們佛學愛好者的一個微信群裡,就經常看到有人聊到有關於業障的話題。
群裡很多剛剛接觸佛學的人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到底什麼是業障?希望知者能夠為他們略解一二。
其實,所謂「業障」,從佛家門派的專業角度來講就是指妨礙人修成正果的罪業,是佛學門派中的專詞,它主要代表的就是佛教常言的因果關係。
在佛家眼中,人有好壞之別,業有善惡之分,善業給人帶來是是福報,反之惡業所帶來的就是惡報,也可以稱之為「業障」。
在佛教的觀點中,一個人如果能消除自己身上的業障,就可以修成正果,獲得更多的福報和好運。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存在業障,又或者業障是否深重呢?
其實很簡單,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往往有這四個徵兆,有一個,你就要警惕起來了。
01邪淫重,諸事不順
在佛教各種門規中,倘若有僧人居士犯了「邪淫」之罪,那是最為嚴重的。為何?
佛說:「萬惡淫為首,百障萬門開」,作為所有罪行罪業中最為嚴厲的,在很多信佛崇道的人眼中,淫慾是最損慧根福源的一種行為。
何謂「邪淫」?
從字面上淺顯的意思來說就是非正常夫妻關係的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或行為。往更深層的含義來說,邪淫心屬於人內心的一種貪嗔欲望,欲望重了,自然而然的自身氣運也就越差。
在佛教著作中的《楞嚴經》中,經文通篇更是有數十處提到「邪淫」二字,可見其問題的重要性。
如: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淫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慾......
曾經有不少佛友跟我說過邪淫帶來的壞處,譬如:
婚內出軌,家庭眷屬爭鬥吵鬧,婚姻愛情不順。被人知道後,人緣奇差,事業一無所成。
所以佛教才有「邪淫使人墮落無知、顛倒妄想,若不斷除,六道苦海不斷輪迴,是為最苦」的觀點。
02好殺業,嗔恚心重
佛經上說:
若人種種修諸福德,而無不殺生;戒斷眾生法身慧命者,為殺生。
大概意思就是說,如果說一個人德福源很大,但是生平喜歡踐踏生靈,那麼即便在大的福報對他來講也沒有多大的作用。福報不是層出不窮的,越是戾氣重好殺生的人,福報消磨得越快。
殺生結的是惡緣、冤債,你為一時痛快而殺生,就是在給自己的未來種下惡果,來日果報成熟,惡果終要自償。
在《聖德雜誌》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農夫去趕集,在牲口市看到一位賣母牛還附帶一頭小牛的人。相談的結果他認為價錢還可以,就將母牛和小牛一起買回。
農夫的打算是將母牛殺掉煮了賣肉留著小牛另有他用。可是當他買回來要殺母牛的時候,那小牛跑過來向他跪下了,他就先將小牛趕走,回來要殺的時候小牛又跑來向他跪下,他就將小牛拴住,回來將母牛殺死。
母牛還是要煮了賣錢,當他夜晚用一個大鍋在煮牛肉的時候,他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在下面玩耍,鍋水正在滾動的時候,那小牛奔過來將小男孩一頭撞進正在煮牛肉的鍋裡,最後結局可想而知。
這一鍋的牛肉也不能賣了,農夫傷心成疾,沒過多久也離世了。
故事雖然無從考究,但是也反映出佛教觀點中殺生的果報之慘烈。
電視上得那些殺人縱火的作奸犯科的人,你仔細端詳便可得知,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嗔恚相,面目兇狠,眼帶殺氣,令人厭惡,沒有福相。
這種便是大兇大惡最常見的外在表現,當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存在的時候,切記要和他保持距離,因為他們性情惡劣,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他們傷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