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兩種方法,讓你了卻煩惱,所有的「業障」消除

2021-01-20 法妙明心

煩惱是在塵世間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煩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眾生內心的無明所致,而這些無明導致人們愚昧中產生無盡的煩惱和業障。佛陀在開悟後遍觀世間,發現人皆有佛性,要想破開無明,首先得產生般若智慧。

因此佛陀講他的所證所悟的如意之法告知世人,希望人能夠向內尋找自己內心中的執迷,徹底的破開被塵世間假相的牢籠,只有將自己的內心徹底的轉變過來,人才能夠跳出物質的相併將之看淡,人的煩惱才會了卻,你的業障才能夠消除。

但是知易行難,清淨無憂相信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因人生活在塵世間需要生活和工作,雖然這一切都是緣起性空,都是因緣造成大家聚在一起。就因為這樣大家無法做到思想真正的清淨,就會無時無刻的在思想中產生各種意念活動,更是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思維。

時間一長,這些習慣就深入人們的內心甚至是無法識別,有人感覺到煩惱就通過轉移自己注意力的方式,發現壓根就無法產生作用,就是因為這些深入內心的意念已經植根,要想讓它們平靜下來,必須得先將它們給消除,一般的手段無法真正做到了卻煩惱。但是在心經中卻告訴人們兩種辦法,讓你了卻煩惱,消除所有的「業障」。

01一、行善和誦經

我們應該慶幸,能夠在這輩子生而為人,還能夠遇上自己喜歡的人和事。雖然是假相,儘管時刻在變化,沒有一種實體,但是卻也是人本身的有相的身體造成這一切的因緣。

如果我們帶著善意去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哪來的那麼多煩惱呢?我們的煩惱無非是怨恨和是非,我們只不過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面出發所以感到了痛苦和煩惱,那不過是我們內心生出來的感受而做出來的偏見而已。

心經中講過的空和色的關係就是在告訴人們物質的存在現象,就連我們的感受也是空性的。而要做到真正的空性,你如果行善積德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壓根就沒有煩惱。因為你在不斷行善的時候,就是在不斷地積累的福德,當你的「福德」非常大的時候,你的業障自然而然地被消除。

心經的秘密的妙訣在於用心來修復自己不純的心,因為你在念經的時候,就好像你在菩薩的身邊,你時時刻刻都是在和菩薩說話一樣,然後你就會慢慢的明白,原來自己的真心是無掛礙的,真正掛礙的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五蘊」,是我們沒有好好地將這個心放下,所以你才煩惱。

02二、懺悔

人們經常說到「一念南無佛罪滅恆河沙」,說的就是人的一顆懺悔之心,懺悔的真正意義就是讓人改變自己那些不好的行為,不好的思想,並且讓它們變好起來,因為這樣的心簡直太難得了,在無明中還能夠想到去向內改變自己。

人一旦做到這樣的時候,佛陀就會將他的煩惱給消除,甚至是將他們的「業障」消除,那麼這個人的煩惱自然無影無蹤,這個方式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從外部去消除自己的煩惱和業障,但是卻是需要你先從內心改變,通過改變你的心念來達到消除各種「業障」和煩惱的目的。另外值得一說的是,煩惱即菩提看透了也就放下了。願大家六時吉祥,感恩閱讀和分享,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有2種方法,可消除業障,看看你能做到嗎?
    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佛法修學,貴在了生死,出三界。若能斷煩惱,自然了生死;煩惱是因,了生死是果。煩惱用佛教的話講就是業障,萬事萬物皆離不開因果業力。煩惱也由自己心造成的。一個人能將自己的心轉變,煩惱自會遠離,所謂境隨心轉。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我們身語意如果造下惡業,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障礙,這就是佛教中常講的業障。業障就會障礙我們的命運,求財不得,看似很簡單能做到的事,卻總是多磨難。對於消除業障,比較方便容易做的事,莫過於放生誦經了。學佛人消業障,比較喜歡形式就是念佛誦經了,當然很多人誦經,也是心有所求,比如求婚姻,求財富,求孩子,求工作等等,但是有人沒求到,有人也確實如其所願,其實讀經求福報也是在消業障,佛教八苦中有一種苦叫求不得,求不得是一種業障。
  •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做到這2點,可消除業障,福報自來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一個人的煩惱,也是由自心造成的,佛教講:「一切法由心想生,」要想降伏煩惱,只要能將自己的心改變過來,煩惱就會減少。我們作為世間凡夫,在日常生活中都免不了會受外界影響,形成各種惡習。當然人內心的煩惱,其中一部分,也是由無始劫來積累的業障造成的,從表面看是因為外境的幹擾,其真正原因,是因往昔業力所造。《華嚴經》云:「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人生想要順風順水,趨吉避兇,首先要消除自己業障,在佛教講,有2種方法,可降服煩惱,消除業障。
  • 怎麼消除業障呢?
    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業,現在它發生作用了,來障礙我們的需要了,這就叫做業障。業障怎麼樣消除呢?第一種叫做聞法,就是聽經聞法。要聽經,要明白道理,要開悟,要做一個明白人,不能做一個糊塗人。不聽經不明理,都不知道世界的規律是什麼,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學習佛陀的智慧,是可以消業障的。
  • 佛教:想把無明、煩惱、業力等垢障消除,只能靠這個法門!
    眾生心中有無明,有煩惱,有業障。如此有無明有煩惱的人,自自然然心就不和諧了,自己不和諧,家庭、社會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和諧先要從改變自我開始。要改變自我,必須心中有光明,有希望,有歸宿,有依靠,有被佛救度的喜悅。心中有了光明、喜悅,心地才會柔軟、善良。阿彌陀佛這十二種光明,就是給我們眾生帶來利益的。
  • 佛教:什麼是業障病?
    『業障』乃佛教術語,意為『罪孽』,皆因無明愚痴所造。對修行人而言,指得是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障礙。影視劇或小說中也屢被提起。比如西遊記中,神、佛、菩薩收服妖怪之時,「業障」,「孽畜」之類的詞語就會出現。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僅字義就能理解出大概意思來。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看看有你嗎?
    佛教徒每當誦完功課,都會念這首回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修行的人無論讀經念佛,做晚功課之後,都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就是要把念佛誦經的功德匯集到一個目的上去,這一點學佛同修一定要懂。
  • 佛教:尊勝佛母,能去除一切煩惱業障,能除滅百千劫中一切罪業
    人生在世,學習任何宗教的文化,首先便要從其歷史文化開始著手,正如佛教學說,若是了解得不夠全面,那麼燒香拜佛亦會鬧笑話,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尊勝佛母,能增長壽命福慧,消除無始以來一切罪業,免除一切兇災:尊勝佛母簡稱尊勝母,乃是佛教之中的長壽三尊之一
  • 一個人有這三種徵兆時,說明你的業障消除了,你有嗎?
    人生要想有好的命運,一切順利,平安吉祥,首先要消除業障,消業還債,才會苦盡甘來。業障就是妨礙我們修行證果的罪業,一個人業障深重,就不會有清淨心,所以我們才無法出離三界,遠離痛苦。每個人的業障有深有淺,當你身上出現這三種徵兆時,恭喜你,說明你的業障正在消除,正在減輕,看看你身上有沒有出現過?第一種徵兆:煩惱減少了,快樂增多了。
  • 心經賞析:念心經可以消除業障嗎
    心經的作用有很多,經常念誦不僅會讓人感覺到身心清淨,還能消除人們的業障。但是你要消除業障,並不是說你一念心經,自己的業障就會消除了,而是心經能讓你轉變自己的心念,從根本上解脫煩惱業障。佛陀為什麼會帶給我們這麼多的經典和佛法?
  • 消除業障用什麼方法比較好,你把《往生咒》全名讀一遍就知道了!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經》簡稱《往生咒》,持此咒須身口意悉皆清淨。焚香跪拜佛像,合掌念誦此咒,日夜各二十一遍,能滅五逆、十惡、謗法等重罪。持誦此咒,現世心生歡樂,喜悅無比,消除一切煩惱;臨終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 正確的懺悔方法,才能消除業障,達到期望的目標
    懺悔也是要講究方法的,只有採用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期望的目標。要懺悔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過錯,因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過錯,才能改過。但是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是沒有清楚自己過錯的,即使是長期的修行人,自己天天在犯錯造業,而自己卻不知道。
  •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佛教中業障現前有哪些表現,如何消業障
    第二種、無事而常煩惱。莫名其妙的不高興,想給自己找一個不開心的理由,都找不到,也就是咱們平常說的「無名火」。第三種、見到正人君子反而不高興。看到君子做善事,你的心裡就會產生不高興,乃至於精神頹喪,就是看到人家的善行讓你心裡不歡喜。
  • 佛教:如何把心中煩惱解脫出來,默念這3句話,煩惱自然離你而去
    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人生之事,不可預料,煩惱和不順也是常態,這並不是就有人活倒黴,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心中對於煩惱的困頓和迷茫,在這個時候,內心比較脆弱,人生道路也會躊躇不前。而自然,導致煩惱橫生的不如意的事情,也是有前因後果的。如果需要做到消除業障,最先想到的不應該是外界影響,而要從內在修心,因為個人因果問題,才是導致個人業障的根本原因,這心靜需要自身修心,這業障,需要個人消除。記住第一句話:一切唯心造。
  • 佛教把疾病劃分成四大類,有兩種很好解決!
    2020年是一個不平之年,是一個處處彰顯偉大國家、維護人民生命利益的一年,今年的瘟疫,讓所有人感覺到了中國的偉大,同時更讓人們體會到了生死就在眼前!病苦既然是眾生的『八苦』之一,那麼也就是無論如何都要受的,只不過是根據個人的福報、業障的大小,而呈現出不同的顯現而已。那佛陀教導我們如何看待疾病呢?應當如何面對疾病呢?
  • 誦讀什麼經書可以快速消除業障?
    總有善知識問到,誦讀什麼經書,可以讓業障消除得更快,讓福慧增長得更快。有沒有這樣的經書,能幫忙推薦一下嗎?這個問題,我們先不回答,先來講一下,什麼是業障。在佛家來講,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之惡業,皆可稱為業障,或者罪孽。這種惡業、能量,會一直伴隨著自己,給自己的生活、工作、婚姻、家庭和子女造成不順,氣運敗壞、生活困頓、疾病纏身,甚至災難降臨,即便現在沒有發生,也會在未來等著你。
  • 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為什麼很少人相信?
    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為什麼很少人相信? 佛不是一個光照你,是一一隨行好都放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的眾生。佛光遍照,對我們有攝受加持的功能,能幫我們消除業障,啟發智慧,我們一定要深信不疑,一心稱念,必定業障一天天消除,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心地一天比一天清淨。我們在佛光注照中,為什麼見不到?障礙就是你不信,如果你深信不疑,障礙就沒有了,能老實念,老實就是一心念,佛光遍照、佛力加持就感受到了。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相信許多學佛的人應該常聽到「業障」這個詞,它是佛教專用語,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造惡業所感召來的果報、障礙、不順。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皆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質疑因果。《增一阿含經》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斷惡修善才能消業增福,自己的因果唯有自己了,自己的業障自己消。「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一、內心散亂,執念太重佛家言: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人最苦的就是大腦,走不出自我的執念,到哪裡都是囚徒。
  • 《心經》讓你了卻煩惱外,還有哪些「看得見」的好處
    心經能夠讓你了卻煩惱外,還有很多看得見的好處。了卻世間煩惱 經文的開始觀世音菩薩就以般若智慧去觀察世間的人們的五蘊,發現這些不過是虛妄的假象罷了,這些東西終將歸於空。這個就是心經中般若空性的理論基石,所以叫做緣起性空。在菩薩看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緣生成的,所以並沒有真正的實體,哪怕是四諦、十二因緣等等,都是無相的,一切皆空。
  • 佛教:有沒有業障,一眼就能看出來,看看你有業障相嗎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出家僧人見到皇帝都不需要行跪拜禮,由此你也能夠感受到皇家對佛教的尊重與支持。但是到了現代,人們對佛教、佛法以及僧人卻有著非常兩極化的態度。而這個兩極化的態度,一下就能暴露人們有沒有業障。有沒有業障,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