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是在塵世間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煩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眾生內心的無明所致,而這些無明導致人們愚昧中產生無盡的煩惱和業障。佛陀在開悟後遍觀世間,發現人皆有佛性,要想破開無明,首先得產生般若智慧。
因此佛陀講他的所證所悟的如意之法告知世人,希望人能夠向內尋找自己內心中的執迷,徹底的破開被塵世間假相的牢籠,只有將自己的內心徹底的轉變過來,人才能夠跳出物質的相併將之看淡,人的煩惱才會了卻,你的業障才能夠消除。
但是知易行難,清淨無憂相信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因人生活在塵世間需要生活和工作,雖然這一切都是緣起性空,都是因緣造成大家聚在一起。就因為這樣大家無法做到思想真正的清淨,就會無時無刻的在思想中產生各種意念活動,更是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思維。
時間一長,這些習慣就深入人們的內心甚至是無法識別,有人感覺到煩惱就通過轉移自己注意力的方式,發現壓根就無法產生作用,就是因為這些深入內心的意念已經植根,要想讓它們平靜下來,必須得先將它們給消除,一般的手段無法真正做到了卻煩惱。但是在心經中卻告訴人們兩種辦法,讓你了卻煩惱,消除所有的「業障」。
01一、行善和誦經
我們應該慶幸,能夠在這輩子生而為人,還能夠遇上自己喜歡的人和事。雖然是假相,儘管時刻在變化,沒有一種實體,但是卻也是人本身的有相的身體造成這一切的因緣。
如果我們帶著善意去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哪來的那麼多煩惱呢?我們的煩惱無非是怨恨和是非,我們只不過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面出發所以感到了痛苦和煩惱,那不過是我們內心生出來的感受而做出來的偏見而已。
心經中講過的空和色的關係就是在告訴人們物質的存在現象,就連我們的感受也是空性的。而要做到真正的空性,你如果行善積德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壓根就沒有煩惱。因為你在不斷行善的時候,就是在不斷地積累的福德,當你的「福德」非常大的時候,你的業障自然而然地被消除。
心經的秘密的妙訣在於用心來修復自己不純的心,因為你在念經的時候,就好像你在菩薩的身邊,你時時刻刻都是在和菩薩說話一樣,然後你就會慢慢的明白,原來自己的真心是無掛礙的,真正掛礙的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五蘊」,是我們沒有好好地將這個心放下,所以你才煩惱。
02二、懺悔
人們經常說到「一念南無佛罪滅恆河沙」,說的就是人的一顆懺悔之心,懺悔的真正意義就是讓人改變自己那些不好的行為,不好的思想,並且讓它們變好起來,因為這樣的心簡直太難得了,在無明中還能夠想到去向內改變自己。
人一旦做到這樣的時候,佛陀就會將他的煩惱給消除,甚至是將他們的「業障」消除,那麼這個人的煩惱自然無影無蹤,這個方式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從外部去消除自己的煩惱和業障,但是卻是需要你先從內心改變,通過改變你的心念來達到消除各種「業障」和煩惱的目的。另外值得一說的是,煩惱即菩提看透了也就放下了。願大家六時吉祥,感恩閱讀和分享,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