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的花朵,盛開過就凋落;再亮眼的星,一閃過就墮落。
全都是泡沫,只一剎的花火…
如果說以前,危險中伴隨著機遇,投資選對了賽道,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那麼如今,危險中99%伴著巨鱷,不及時規避,那麼你勢必會被吞的渣都不剩!
特別是投資P2P的,2020年都過大半了,千萬不要再對它心存一絲幻想了好吧!
你看中的是騙子的利息,騙子看中的卻你的本金!
這幾年上演了太多的理財悲劇,在P2P爆雷潮下,死傷無數:善林金融737億元、e租寶581.75億元、愛投資502億、錢寶300億元、愛錢進227.6億.....千億平臺小牛退出,3000億頭部平臺微貸網退出。
不明真相的投資人,或被明星代言所吸引,或被理財平臺包裝出來的雄厚實力所吸引,他們總是抱著暴賺的心去開戶,最終在血虧中離場。
從崛起、興盛,到爆雷、清退,烏煙瘴氣13年的P2P的大幕徐徐落下,硝煙殘餘間,依稀可辨那些年人性與財富交織的瘋狂故事。
好在如今,P2P敗局已現,迎來終局。
壹
投資需謹慎,理財要小心!
金融騙局是所有騙局當中最高端的一種,從1919年美國人查爾斯·龐茲發明了「龐氏騙局」以來,在這100年間,「龐氏騙局」歷久彌新。龐茲用人性的弱點設計的這種簡單騙局獲得了大量的不義之財,大肆揮霍。
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龐氏騙局」出現,每年也會有大量的投資者上當受騙。騙子們無非都是利用人的貪慾,許諾高額回報,借新還舊,直到最後再也借不到錢,最後暴雷。
如今,100多年過去了,時代在變,人性卻從未變,騙局也一直存在著。
金融騙局年年有,今年好像特別多!
連續兩天,兩起百億大案在上海宣判:
7月23日,旌逸集團集資詐騙案一審宣判,老闆孔祥友被判無期。2.7萬人被騙了130億,仍有1.9萬多人44億無法收回。
7月24日,備受矚目的善林金融非集案一審宣判,兩名主犯周伯雲、田景升被判無期。涉案金額達到驚人的737億,超過62萬人被捲入其中,案發後25萬人實際經濟損失217億。
兩起爆雷,27萬人被埋,261億血本無歸!
單單7月份,光在深圳就有大麥理財、普匯雲通、三農金服等超過13家P2P平臺爆雷,涉案金額個個過億,超15萬投資人慾哭無淚。
不敢想像,全國還有多少人的血汗錢栽在P2P上而徹夜難眠。
到底是韭菜太傻,還是鐮刀太精?
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貪婪,畢竟人性是禁不起利益誘惑的,而騙子又深諳你這點心理,不割你割誰。
貳
騙子是個古老的職業,而金融詐騙是其中的「最高段位」。
各類藏汙納垢的龐氏金融騙局,手法詭異,但有一點很相近,那就是騙子們精心為自己編織神秘的光環,穿著一件件「華麗的衣裳」。
但常識和邏輯告訴我們,「故事大王」們裝神弄鬼的「系列劇」、「連續劇」其實經不起推敲。
騙局之所以有市場,是由人性的弱點創造的需求所決定的。這註定故事都以喜劇開場,最終都在淚水漣漣中劇終。
這幾年就上演了太多的理財悲劇,P2P爆雷潮下,一地雞毛:
先是1171億借貸平臺小牛在線退出,緊接著近3000億P2P頭部平臺微貸網也扛不住撤離;
被立案甚至跑路的平臺更是不計其數,善林金融737億元、e租寶581.75億元、愛投資502億、錢寶300億元、愛錢進227.6億.....
由於2014、2015年的瘋狂,P2P 網貸平臺自 2016 年開始便出現了大面積死亡的局面,許多企業借款也在2017年迎來集中回款期。
2017、2018年年隨即出現集體爆雷,大小爆雷潮不斷,侵犯隱私、暴力催收更是屢見不鮮。
2019年,信而富、陸金所更是接連宣布退出P2P;第三方評級網站評為A級的網貸頭部平臺團貸網在運營6年後資金鍊斷裂,帳上待還款金額約150億,85後億萬富翁唐軍入獄,64套房產被查;42歲比特易創始人惠軼去世,疑似自殺,曾踩雷P2P、爆倉BTC。
從2006年萌芽,2013年爆發,2014年危機初顯,2015年之後爆雷頻發。短短十幾年,P2P發展至今,留下一地雞毛。
叄
僅2018年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裡,就有108家P2P平臺爆雷,相當於每天爆雷2.6家。這其中,不乏P2P「精神領袖」投之家,以及唐小僧、牛板金、投融家等頭部平臺。
「P2P和股市不同,股市大家不會投入全部身家,P2P大家會當成儲蓄。」每個爆雷的平臺,背後都是數以萬計的家庭:
2015年7月,昆明泛亞出事,22萬投資人被騙了430億;
2015年12月,e租寶東窗事發,上線505天,吸金747億,涉及90萬投資人;
2016年4月,上海中晉突然爆雷,13萬投資人涉案300億;
2017年12月,錢寶網老闆張小雷向警方自首,全國註冊用戶超過2億,300億無法兌付;
2018年7月,規模高達860億的草根投資人去樓空,涉及投資人數達85萬;
2019年3月,千億平臺團貸網也雷了,老闆唐軍投案自首,22萬投資人145億待還;
2019年12月,美利金融崩盤,多地警方同時行動,1600多人被抓;
2020年1月2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對外發布通告:已對P2P平臺瑪瑙灣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進行立案偵查。
截至12月8日,平臺累計借貸417.76億元,累計交易人數97萬,借貸餘額25.89億元;
5月8日,北京市金融局透露,公安機關已經立案調查愛錢進平臺。
愛錢進官網披露,截至2020年5月31日,愛錢進借貸餘額本金約227.6億元,當前出借人數量約37.6萬人;
5月9日晚間,小牛在線官方多渠道相繼發布《平臺網貸業務良性退出公告》,小牛在線決定退出網貸行業,逐步結清存量網貸業務。
據小牛在線官網顯示,截止目前,平臺累計成交額1171億7374萬元,累計註冊人數達607萬,目前借貸餘額104.2億元;
5月31日,杭州第一大P2P平臺、紐交所上市公司、成交近3000億的微貸網正式宣布退出網貸行業。
微貸網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2月,平臺借貸餘額85.83億元,累計借貸金額2986.63億元;
7月11日,在網利寶爆雷被立案偵查一年多後,受害者希望其代言人杜海濤能幫忙要回他們的血汗錢。
部分受害者在杜海濤姐姐的直播間留言希望要回血汗錢,杜海濤姐姐直言「受害者活該」,引發網友熱議。
7月21日晚,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通報稱,已於今年6月1日對「大麥理財」涉嫌非法募資立案偵查。
據警方初步調查顯示,從2014年至今,大麥理財累計向68266人非法募集29.84億元,逾期待還2.75億元;
肆
還有涉案502億,註冊用戶568萬的愛投資,85後女老闆趙春霞更善於包裝,風投機構、上市公司都傍上了,爆雷前夕還畫出了IPO的大餅。一看事態不妙,直接跑路國外,如今已經被警方全網通緝。
大環境之下,清退、轉型對於網貸行業來說是大勢所趨。
究其根本在於,即使是頭部平臺,也難以擺脫「暴力催收」的「原罪」:2019年初,微貸網因暴力催收被法院罰款;10月21日,杭州警方以委託外包催收涉嫌尋釁滋事為由,進入51信用卡公司總部,帶走CEO孫海濤等多位員工。
如此局面下,監管的「一刀切」不難理解:截至目前,內蒙古、山西、甘肅、河北、雲南、四川、河南、重慶、山東、湖南等17個省級行政區均已表明全面清退P2P,杭州僅剩的幾家P2P平臺也已在6月30日前退出。
作死了13年的P2P,2020年迎來了它的終局。
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都在告誡我們:
像這些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普通家庭,你千萬可別碰,不要為蠅頭小利就衝昏了腦袋,你貪的可能是人家給的高息,但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
無論打著什麼美妙的旗號,什麼網際網路+、什麼AI+,投資要取得高收益,背後一定是高風險、高波動。
對那些承諾高收益而低風險的投資,一定要瞪大眼睛,更不能指望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不要自欺欺人,再大的平臺,再光鮮的履歷,也沒人敢保證它就是搖錢樹。
伍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示公眾,近年來,一些機構和平臺打著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等金融創新旗號,或假借扶持中小微企業、養老服務、網際網路新零售之名,通過虛構項目標的、承諾高收益、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等手段,觸碰非法集資底線。公眾應樹立科學理性的金融投資消費觀念,切勿投資業務不清、風險不明的項目。
一幕幕慘劇背後,無外乎貪婪的人心。殊不知你貪圖高息時,別人正盯著你的本金。正如茨威格所言: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天地萬物,皆有定數。投資能帶來高收益,但也意味著高風險。
年化收益率超過6%就值得警惕,超過8%就很危險,超過10%就要準備本金全部打水漂了。你說它風險高不高?
從本質而言,這就是一場冒險。最後請大家以此為戒擦亮雙眼,還是那句話,世間從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
煙花再炫,不過一瞬;爆竹再響,驚雷即逝;
觀網貸如海,聽雷聲滾滾,讓人不禁感慨萬千,悔不當初晚!
參考資料:
B座12樓《P2P網貸大敗局:硝煙中的杭州》、
獵雲網《短短十幾年,P2P網貸是怎麼被做死的?》、
證券日報《6家老牌P2P平臺宣布退群 網貸行業清退加速》、
鳴金網《兩起驚天騙局告破,27萬人損失261億,老闆小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