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文化的最好表達————南陽大觀網
http://www.nanyangdaguan.com
宛南舊事:翟官與蔓荊山
齊英傑
南陽人自古出門在外就特別顧念老鄉情誼,這個翟官老鄉觀念更甚。他第一次把蔓荊山融入了一個微妙的故事裡。
翟官,本名翟蜚聲,翟官是鄉鄰對他的親切稱呼。清同治年間,南陽縣瓦店鎮泉莊寺村(今八里舖村,也即漢光武帝劉秀故裡)人,官至廣東省清遠知縣,今瓦店鎮界中街尚留有房產,已傳至曾孫翟敬聲。
(界中街翟蜚聲故宅)
界中的白河對岸橫亙著一脈沙檁,叫蔓荊山,這座沙山遮掩著一片窪地,窪裡盤踞著一個村落,叫沙窩,屬新野縣歪子鎮。當年這個沙窩有個姓施的人因外債纏身,無奈遠走廣東,一個偶然機會,在清遠見到了翟官。千裡遇同鄉,翟官極盡同鄉之誼,並帶他進衙門當差。這人本來就麻利會事,加上與長官同鄉,不久就幹起了掌管監獄的肥差。人總是一得意就膨脹,從受賄、貪贓,到使鬼索賄,再到強行勒索、搶奪犯人財物。
這次,監獄裡進來了個豪紳囚徒,顯金擺玉,而對攻於伎倆的施獄吏卻不屑一顧。施獄吏惱羞成怒,一刀砍下了犯人的手臂,捋寶而去。這個豪紳的家屬一打聽,姓施的是知縣的親信,加上自己的案件還要求著知縣的寬恕,所以也不敢聲張。這邊姓施的也非常害怕,瞞著翟官主動賠了些錢息事私了。
過了幾年,廣東巡按下來巡察,囚徒家人攔驕伸冤,才再次把事情抖露了出來。巡按責令翟官嚴辦兇手,翟官只得升堂問案。事實確鑿,施無可辯駁,翟官也不便明面偏私,無奈只好按律當堂宣判:「施某身為獄吏,仗權謀私,肇事傷人,行為惡劣,按大清例律予以重刑,解配至河南南陽四十五裡蔓荊山,填腹狼蟲虎豹,即日起解!」
就這麼,翟官徇私,用公款安全地把施某送回了老家沙窩村。
(翟蜚聲墓冢位於宛城區瓦店鎮八里舖村南)
蔓荊山,古山名,也稱澨山。位於南陽南部白河西岸,北起臥龍區陸營鎮平洛村,南至新野縣歪子鎮崗頭村,南北綿延四十五裡,兩端離南陽和新野的距離也是四十五裡,故號稱四十五裡蔓荊山,該山以盛產中藥蔓荊而得名。《水經注》淯水篇中多次提到該山,有南澨山和北澨山的表述,是佐證範蠡故裡的參照地標。北部當地人稱之為繡鞋嶺,說是王莽攆劉秀,娘娘陰麗華跑丟的一隻繡鞋變成的。
新野縣歪子鎮史營村沙窩自然村東面的沙山是蔓荊山的一部分,此處緊靠白河西岸,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高30米,遠遠望去,只見一片白色沙灘似晴天落雪,雪後初晴,被世人稱之謂「蔓山晴雪」。界中與該段沙山隔河相望,舊時,界中西南門有「荊山映輝」石匾額。
在清朝時,在蔓荊山旁邊還有一座蔓荊寺,是水旱碼頭的交匯處,也是過往商客的落腳處,更是文人墨客尋幽覽勝的必去地方。當時香火鼎盛,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碧水環寺。。。。。觀育水,賞蔓荊,思雪山;飲佳茗,讀春秋,論禪機。真是一派人間仙景。後因白河改道,毀於水患,現依有遺蹤。
名人,名山,名水,名勝,膾炙人口的故事就這麼繪出了宛南一方獨有的美。
(通往沙窩村的穿山小路)
以上提及的文化點只是簡略信息,如果想了解更詳細,或者更多的點,那就上
南陽大觀網 http://www.nanyangdaguan.com在地圖信息庫裡找到你要尋找的文化資源 ,點擊紅點標註 就可進入該點的詳細介紹。
南陽大觀網 網觀大南陽
抱歉!南陽大觀網站還不夠健全,有些內容暫且還不便晾曬。但整個盆地的文化資源點我們已經上傳了第一批,千餘處。歡迎你盤旋盆地,品賞享受!
歡迎各界同仁在南陽大觀網上傳文化資源信息 或發往QQ93063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