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丹頂鶴仍然是「瀕危」!

2020-12-27 澎湃新聞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丹頂鶴仍然是「瀕危」!

2020-12-16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5日,中國綠髮會國際部工作人員收到來自國際鳥盟的最新通知,《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現已公布。

「如您所見,我們已經更新了《鳥類紅色名錄》,其中包括對許多鳥類評估的更改。最新的評估和物種概況已經在國際鳥盟數據區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網站上公布。」來自國際鳥盟的信息告知綠會工作人員。

(國際鳥盟全球瀕危鳥類論壇-丹頂鶴專區。來源/BirdLife官網)

「除了《鳥類紅色名錄》的更新外,我們還發布了最新版本的《鳥類生物分類清單》,並提供下載。該清單在更新後包含了亞種和生物分類注釋,以及所有公認物種的2020紅色名錄狀態。

在最新一輪的討論中,我們要再次感謝在GTB論壇上收到的所有文稿和發表的評論。我們所收到的意見對於進行《紅色名錄》的評估至關重要。不僅如此,前幾輪收到的意見同樣也幫助我們在2020年更新中完成了推薦的物種分類。」

(最新數據表明,在我國的丹頂鶴的西部種群,近20年數量急劇下降,由2000年的1200隻,減少到目前不到400隻。上圖是被圈養的丹頂鶴——2020年端午前夕,綠會政研室收到志願者舉報:北京郊區發現某地養了約20隻丹頂鶴。供圖/志願者)

全球鳥類紅色名錄是一份世界上最權威的關於鳥類瀕危狀態的科學參考名錄。今年夏天,綠會國際部工作人員曾經針對丹頂鶴等鳥類的降級事宜向國際鳥盟提出了反對意見和論證。(因為有人希望將丹頂鶴受威脅等級從「瀕危」調整為「易危」。其所持主要理由是,近年來日本丹頂鶴種群數量在上升,全球野生丹頂鶴數量超過3000隻。對此,綠會工作人員明確反對降級。)

綠會國際部此番努力已獲成功,在新名錄中得到體現。目前,丹頂鶴仍然是「瀕危」(Endangered)。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長期關注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並且成立了觀鳥會、以及鳥類生物多樣性研究院。筆者希望,我們共同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能因為我們的共同努力,變成一個對所有生命都更為美好的世界。

編譯/王上寧 審/Linda 編/Angel

【往期連結】

綠會致函國際鳥盟,反對紅色名錄意將丹頂鶴降級(2020/7/27)

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937/13278.html

十三陵「隱秘的角落」 :高爾夫球場內藏丹頂鶴養殖場 | 綠會政研室現場調查(2020/7/3)

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13027.htm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綠會國際部成功阻止丹頂鶴降級
    12月15日,中國綠髮會國際部工作人員收到來自國際鳥盟的最新通知,《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現已公布。「如您所見,我們已經更新了《鳥類紅色名錄》,其中包括對許多鳥類評估的更改。最新的評估和物種概況已經在國際鳥盟數據區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網站上公布。」來自國際鳥盟的信息告知綠會工作人員。「除了《鳥類紅色名錄》的更新外,我們還發布了最新版本的《鳥類生物分類清單》,並提供下載。該清單在更新後包含了亞種和生物分類注釋,以及所有公認物種的2020紅色名錄狀態。
  • 綠會致函國際鳥盟,反對紅色名錄意將丹頂鶴降級
    近日,中國綠髮會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院致函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反對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意將丹頂鶴降級。
  • 鳥類攝影作品精華|鳥類大觀(3)列入保護名錄的野生鴨
    翹鼻麻鴨在中國的種群數量一直是很豐富的,是中國主要狩獵對象之一2020年10月,國家林草局發布了《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該動物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琵嘴鴨是中國傳統狩獵鳥類之一,由於狩獵和環境條件惡化,數量已很少,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
  • IUCN紅色名錄發布更新,32000個物種瀕臨滅絕之危
    2020年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涵蓋了其所監測的120000個物種的變化命運。這份最新名錄顯示,目前,有超過32000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 讀《重慶鳥類名錄》看它們的故事
    讀《重慶鳥類名錄》看它們的故事 中華秋沙鴨是全球瀕危的鳥類 李玫霖 攝紅頭咬鵑 危騫 攝  原標題:重慶431種鳥 你認識幾種?  商報記者 劉曉娜  說起鳥類,你或許知道麻雀、鴛鴦、喜鵲這些「常見」品種,但是你聽過「東方白鸛」、「鷦鷯」、」藍磯鶇」這些稀奇的鳥名嗎?你知道重慶的鳥類究竟有多少種嗎?昨日,重慶觀鳥會首次發布《重慶鳥類名錄》,當中收納了431種鳥,據介紹這431種鳥是重慶目前已觀察到的或是有過記錄的鳥類。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著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31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包括主要在菲律賓拉瑙湖及其出海口發現的全部17種淡水魚。本周的報告中至少有一些積極的消息。歐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動物--歐洲野牛,已經從易危物種轉為近危物種。
  • 趣鶴城帶你走進丹頂鶴的世界——扎龍自然保護區
    說起齊齊哈爾,大家最能想到的就是丹頂鶴了吧,今天小趣就帶大家看看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鶴城著名景區——扎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以鶴類等大型水禽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區,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
  • 群鳥飛舞的紅色名錄
    黃胸鵐雄性被稱作「禾花雀」的黃胸鵐自2002年以來被認為減少了超過80%,在當時它們被視作無危(LC)物種,而僅僅十幾年後,就上調到紅色名錄的最高等級-,2017年紐西蘭年度鳥類-啄羊鸚鵡(Nestor notabilis)卻情況不妙,新的信息顯示它們正在減少,以至於到了瀕危的境界,科學研究發現;遊客會經常給這些好奇的高山鸚鵡餵食不健康食物(如麵包和薯條之類),但這無意間是在阻礙保育工作的實施。
  • 雲南發現白腹針尾綠鳩,已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雲南發現白腹針尾綠鳩,已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時間:2020-10-15 06:25:02  來源:新華社
  • 嘉蔭縣疫情期間救助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瀕危鳥類「金雕」
    2月24日,嘉蔭縣烏拉嘎鎮團結社區居民救助了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瀕危鳥類「金雕」。當天17時許,嘉蔭縣烏拉嘎鎮團結社區居民王巖在自家院內聽見異常聲音,好像有什麼東西從倉房頂掉落。他尋著聲音前去查看,發現一隻很大的「鷹」掉在地上。
  • 寓意「吉祥」的丹頂鶴,也在逐漸消失!
    2016年,一篇發表在鳥類學專業期刊《鳥類學研究》(Avian Research)上的論文通過實地調查和查閱文獻發現,截至2013年,在國內16個保護區和83家動物園內,總計飼養了1520隻丹頂鶴(保護區有603隻,動物園裡有917隻),其中以扎龍和鹽城保護區為代表的五個保護區內就飼養了
  • 廣東珍稀瀕危鳥類數量大幅增加,野外資源種群穩步增長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在全國第二次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工作中,廣東發現丹霞梧桐、鬣羚等多個新分布物種和新種;而在鳥類同步調查中發現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鴛鴦、青頭潛鴨、小青腳鷸、勺嘴鷸等珍稀瀕危鳥類數量大幅增多;黃腹角雉、莽山烙鐵頭現身南嶺地區,黑臉琵鷺、黃嘴白鷺頻現粵西沿海溼地,黑臉琵鷺、白鶴、白眉鴨在珠三角地區相繼發現。
  • 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 我市發現鳥類新記錄種「噪鵑」 系國家「三有」保護鳥類
    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副主任陳浩告訴記者,至此,保護區內已發現並記錄到的鳥類增至18目54科404種。今年6月,在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的中實驗區內,科研人員經常可以聽到一種聲音響亮,且晝夜不停的鳥叫聲。這種鳥叫聲單一、獨特,是從高大茂密的樹林裡發出的。趙永強連續跟蹤多日,終於觀察到一隻嘴巴鉛灰色、眼睛紅色、全身黑色,類似於烏鴉的鳥類,並拍攝到了此鳥的照片。
  • 用好物種名錄 促進自然保護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完善,紅色名錄已經成了全球的權威性物種評估名錄,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府、組織和研究機構廣泛參考,用於評價物種的瀕危程度,指導保護工作。先後出版了《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第一冊)》、《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分為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鳥類、獸類四冊)、《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2008年,我國啟動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的編制工作,《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分別於2013年9月和2015年5月正式對外發布。
  • 陝西首次發現瀕危鳥類鉗嘴鸛 與朱䴉同框悠然覓食
    近日 ,攝影愛好者在陝西洋縣的黨河邊拍到了鉗嘴鸛和朱䴉同框覓食的珍貴畫面,這也是這種生活在熱帶的瀕危鳥類第一次在陝西被發現。 拍到鉗嘴鸛的地方在洋縣黨河邊一處廊橋的屋脊上。它的羽毛呈灰白色,翅膀邊緣黑色。
  • 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6.0(2018)發布
    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6.0以IOC全球鳥類名錄8.2版為討論基礎,涉及了一年多來中國境內的新分布記錄鳥種和因為分類變動而增加的鳥種,及一批鳥種的學名
  • 動物園工作人員毆打丹頂鶴,面對斥責卻說:「去吧,隨便投訴!」
    阿光今天在網上看到有網友爆料在3月23日網友去石家莊市動物園遊玩途經丹頂鶴觀賞區先聽到有隻丹頂鶴刺耳的叫聲隨即就看到籠裡的工作人員拿著棒子(不確定是木棒還是鐵棍)狠狠的打在那隻發出尖叫聲的丹頂鶴身上開始沒有注意到那位工作人員為何出手傷鶴就在受傷丹頂鶴再次變換姿勢時才發現翅膀下已經留有大片鮮血!
  • 轎子雪山2019年新發現61種野生鳥類
    2020年1月6日,轎子雪山景區工作人員迎來了新年的一個驚喜:在景區連續降雪3天後,白茫茫的雪地裡出現了40多隻血雉。據了解,血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每年冬天都有成群的血雉出現在轎子雪山景區。不僅如此,2019年轎子山觀鳥節期間,在轉龍鎮——轎子山共記錄到182種野生鳥類,較保護區原鳥種記錄新增61種。
  • 為何不是丹頂鶴
    國鳥的概念源於美國,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將白頭海雕定為美國國鳥,由此拉開了世界各國選定國鳥的序幕。白頭海雕又叫白頭鷹,是一種大型猛禽,僅分布於北美沿海,曾是瀕危鳥類。在保護了40多年後,白頭海雕的族群又重歸龐大,如今在美國國徽上、以及軍隊的軍服上,人們都能看到白頭海雕威猛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