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亮翅!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2020-12-22 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其中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既關係到生物安全、人民健康,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而在同一區域同時觀測到5種鳥類極危物種,極為罕見。青島市觀鳥協會會長薛琳表示,這說明膠州灣的生態保護非常好,適合各種鳥類棲息生活。

白鶴(薛琳 攝)

五種鳥類極危物種現身膠州灣溼地 中華鳳頭燕鷗一次性觀測到37隻

膠州灣處於全球三大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澳大利亞至東北亞遷徙線路上,每年遷徙季節都會有大量的遷徙鳥類在膠州灣停歇。

「近些年來,青島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先後建立唐島灣國家級溼地公園、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等一批自然保護地,環境的改善使得野生鳥類資源得到恢復和增長。」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孫大慶告訴記者,在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姜山溼地、太平山等傳統的候鳥棲息地,每年都有新的鳥類紀錄誕生,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如青頭潛鴨、小青腳鷸等相繼被發現。

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青島境內已記錄到的野生鳥類有21目72科398種,較此前新增加11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佔山東省鳥類種類數量的91%。在這些鳥類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如丹頂鶴、大天鵝等64種。新增鳥類主要為水鳥,如:遺鷗,漁鷗,褐翅燕鷗,斑臉海番鴨等,以及白頂鵖,棕眉柳鶯等其他鳥類。此外還有蛇雕,草原雕等猛禽類。

而這其中,膠州灣溼地區域的野生鳥類棲息地狀況最為令人欣喜。

曾經被認為在全球滅絕的神話鳥—中華鳳頭燕鷗,自從2016年夏季重新在膠州灣溼地現身後,如今已經是這裡的「常客」。「中華鳳頭燕鷗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只有120多隻,屬於極危物種。」薛琳告訴記者,大沽河口作為膠州灣最重要高潮歇息地,每年8-10月都是中華鳳頭燕鷗的主要擴散地,也是整個膠州灣水鳥種群最密集的區域。而據他們觀測發現,近兩年來此棲息的中華鳳頭燕鷗不斷增加。「去年夏天在膠州灣溼地一次性觀測到37隻,除了繁殖島,這在全世界可以說是唯一一次。」

中華鳳頭燕鷗(薛琳 攝)

除了中華鳳頭燕鷗,青頭潛鴨、黃胸鵐、白鶴、勺嘴鷸等野生鳥類極危物種也都可以在膠州灣溼地區域觀測到。「到目前為止,在膠州灣溼地區域同時記錄到5種極危物種,這是很罕見的。」薛琳認為,野生動物保護首先要保護棲息地,而近年來在膠州灣溼地區域發現的鳥類極危物種、瀕危物種不斷增加,正說明了這裡的生態環境保護良好,適合各種鳥類棲息生活,具有極大的保護價值。

17歲「高齡」野生銀鷗連續七年出現在極地觀測點 觀鳥人士盼一月再相聚

青島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珍稀野生鳥類的棲息樂園,而事實上,鳥類的到來也與城市的生態環境實現了良性互動。

「從鳥類的飲食習性來說,很多鳥吃蟲子 ,可以起到保護森林淨化美化環境的作用。」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高級工程師王希明說,以西伯利亞銀鷗為例,青島冬季常出現在濱海排汙口和河口、近海岸邊碼頭、大型水庫、河川等區域,取食魚類、海洋生物以及生活汙水中的食物殘渣和動物屍體等,有清潔環境的作用,「鷗類在自然界也被稱作『清道夫』」。

「在青島,城市跟鳥類的相處正在越來越和諧密切。」青島市觀鳥協會副會長徐克陽用他的親身經歷向記者說明了這一點。2014年1月,他在位於極地海洋世界外側巖灘的鳥類觀測點拍攝時,無意間記錄到一隻帶有翼標的銀鷗,「翼標上寫有AF53。」徐克陽說,翼標是世界上鳥類觀測科研人員常用的一種鳥類環志,上面刻有環志的國家、機構、地址(信箱號)和鳥環類型、編號等,便於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規律。他根據拍攝到的翼標信息確認後得知,這隻銀鷗來自俄羅斯貝加爾湖。而此後發生的事情,讓他的這次無意拍攝變成了一段佳話。

連續七年來青島的「AF53」(徐克陽 攝)

「從2014年開始,我每年都會在極地的觀測點拍攝到這隻佩戴AF53翼標的銀鷗,今年已經是第七年了。」徐克陽說,每年一月份是銀鷗來青島越冬的季節,而這位「老朋友」從未缺席,如今在觀鳥圈提起「AF53」,已經是無人不知的「紅鳥」了,「佩戴翼標的鷗類,在青島每年都能拍到,這目前是唯一一隻。」徐克陽說,更加特別的是,根據監測信息顯示,「AF53」今年已經17歲了,這在野生銀鷗來說已經算是「高壽」。而眼看2021年的一月份即將到來,他十分期待,已經準備好再次迎接老友歸來。

「充足的食物和穩定的生態環境是銀鷗棲息的重要條件。」王希明說,連續七年在同一地點觀測到同一隻野生鳥類,正是青島良好自然生態的體現。

黃胸鵐(薛琳 攝)

另據青島市鳥類環志站統計顯示,全年野外監測與環志時間共42天,監測並記錄到野生鳥類166種共3533隻,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1種,瀕危物種以及青島市鳥類新紀錄--慄頭鳽1種,極危物種--黃胸鵐1種;環志放飛鳥類43種,共194隻,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新環志棕眉山巖鷚、遠東樹鶯2個新種。

生態改善野生動物救助電話逐年增多 專家建議科學救助科普應跟上

除了生態環境改善為野生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近年來青島各界野生動物保護救護意識和監管執法工作也在不斷加強。

今年11月,青島市發布《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通告》,禁止以任何方法和工具獵捕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陸生野生動物。

青頭潛鴨(薛琳 攝)

「我們幾乎每天都能接到救護野生動物的求助電話。」17日,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遲仁平告訴記者,據他粗略統計,今年已經接到258個救助電話,「這幾年城市環境生態日益改善,普通市民偶遇狐狸、刺蝟、猴子等一些常見的野生動物的情況也逐漸增多。」遲仁平說,隨著大家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救助電話也越來越熱。

據統計,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助方面,青島市動物園、青島市森林野生動物世界2個市級救護中心今年共救護獼猴、狐狸、刺蝟、蝙蝠、黃鼠狼、娃娃魚、鱷龜、鱷魚、蛇、各種鳥類等野生動物 270餘只(條),回復12345政務熱線、政民互動、群眾諮詢230餘件。

此外,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還與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執法處、市工商局聯合執法,查處清理野生鳥市場5次,放飛野生鳥120餘只,打擊非法鳥市交易,並對執法查獲的野生動物進行鑑定及妥善處置。

「公眾對於野生動物保護意識逐漸提高以後,更加科學合理的救助知識普及也應該跟上。」遲仁平說,從目前的救助實際情況來看,存在一些因為對於野生動物習性不清楚而造成的「誤區」,比如有市民認為把動物養起來就是保護它,其實除了嚴重外傷或疾病、沒有野外生存能力的動物,一般的小傷野生動物都能自己處置。「對野生動物來說,最好的生存環境就是野外,在加強對非法獵捕行為執法打擊的同時,對於野生動物救助科普也應該同步跟進,讓普通市民增加救助辨識知識,區分情況進行合理救助。」遲仁平建議。

勺嘴鷸(薛琳 攝)

相關焦點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湘陰縣橫嶺湖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CR)物種青頭潛鴨在橫嶺湖現身。青頭潛鴨。紅網時刻嶽陽1月12日訊(通訊員 郭雨滴)1月10日,記者從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獲悉,16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保護區青山島內湖現身。
  • 「地方動態」鳥類「活化石」白鶴做客桃江
    秋冬時節,白鶴南飛.近日,桃江羞女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白鶴。這隻大鳥高約40釐米,上體羽毛呈黃褐色,腹部呈白色,體形修長,處於幼鳥階段。據當地村民介紹,這隻大鳥每天上午8點左右都會在村莊周邊的田野裡覓食,閒庭信步、並不懼人,已在這裡停留了4天。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幾隻青頭潛鴨在水中嬉戲。作為我市水源地保護區,這裡一直保持著原生態,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沉水挺水植物豐富,吸引了大量珍稀水鳥棲息,可謂是鳥類的天堂。
  • 青島市溼地保護顯成效!野生鳥類398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  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近年來,青島市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天津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每年春秋兩季經天津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天津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鶴」飛臨玫瑰湖上空
    2020年4月5日,正值鬱金香進入了最為燦爛的季節,被新冠疫情禁足已久的小編按捺不住雀躍的心情,終於可以戴著口罩,出來感受春天的氣息了。這天早早來到山東黃河玫瑰湖溼地公園,拍攝生機盎然、亭亭玉立的鬱金香花。突然間抬眼望向天空,一群鳥在玫瑰湖上空飛翔,來不及猶豫舉起相機就拍了幾張。
  • 珍稀鳥類現身泉州!走,一起去看!
    11月26日,白鶴首次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這一新聞登上央視《新聞聯播》,此前福建從未記錄到白鶴,白鶴這次「破冰 之旅」,打破了「鶴不入閩」的歷史。此前,泉州市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當中,僅有黑鸛、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3種,如今隨著白鶴的加入,使之增至4種。
  • 從「東大荒」到「鳥類天堂」:一場25年的「退耕還溼戰」
    難以想像,這裡曾經是一片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的「東大荒」。25年來,黃河「幾字形」的底端,一直持續著一場「退耕還溼戰」。在封丘縣陳橋鎮陳橋村黨支部書記劉繼恩和鄉親們的努力下,一片4600多畝的黃河溼地生態恢復與保護初現成效,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一個珍稀鳥類頻頻出現的「鳥類天堂」正在形成。
  • 山西陶清河溼地迎來越冬大天鵝 成野生鳥類棲息樂園-中新網
    山西陶清河溼地迎來越冬大天鵝成野生鳥類棲息樂園 (2/6) "← →"翻頁
  • 溼地環境不斷改善 天津成鳥類「五星級驛站」
    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很多消失多年的近危鳥類也重返天津,甚至一些旅鳥選擇在天津長期停留,有利於鳥類種群的繁育。 天津「驛站」環境好 旅鳥也都留下長居 天津流傳一句經典的話:「環境好不好,候鳥用翅膀來投票。」 在古海岸溼地自然保護區(俗稱七裏海溼地),鳥類數量種類增加,曾在七裏海溼地消失10餘年的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重返七裏海。
  •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經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經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找到爸媽?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這隻珍稀的幼鶴能安全越冬嗎?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溼地,是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豐富營養能夠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溼地,也是候鳥長途遷徙中棲息的地方。土壤浸泡在水中,孕育了豐富的魚蝦,成為鳥類能量補給的來源。許多水生植物,又成為了鳥類天然的遮蔽所。因此,這些位於遷徙路線上的溼地,又被譽為「鳥類的樂園」。
  • 「佛山」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棲息鳥類超60種
    展翼能達2米寬的蒼鷺、婀娜多姿的白鷺……今年,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組織了多場觀鳥科普活動,揭開了這個鳥類天堂的神秘面紗。目前,該溼地公園共有鳥類62種,鳥類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國家級和省級保護物種。該溼地公園位於佛山三水新城核心區,卻保留著優異的溼地環境和生態資源,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相得益彰。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
    原標題:【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 珍稀鳥類來京記
    除了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也在北京溼地內相繼被發現。「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說。得益於生態功能的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溼地成為北京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 寧夏銀川鳴翠湖|近100種鳥類,300畝荷塘,20裡蘆葦迷宮任你遊
    百鳥鳴翠-鳥兒自在的樂園從溼地公園名稱的來歷,就足以見得將該景點排名第一是當之無愧的。到此遊覽過的人們都深有感觸地說,鳴翠湖簡直就是一個江南的水鄉、百鳥的天堂。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是這裡的貴賓,大天鵝、小天鵝、鴛鴦、蒼鷺等十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則是這兒的常客,特別是蒼鷺已然是鳴翠湖的主人了。每逢春夏之交,成群結隊的鳥兒們就會從南方陸續來到鳴翠湖,在密集的葦叢、翠綠的柳樹林築巢安家,繁衍育雛。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首次現身攀枝花
    冬季宜人舒適的攀枝花,因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氣候條件,成為了遷徙性鳥類棲息的好地方。
  • 兩會時間丨則悟法師:珍稀候鳥白鶴正面臨著種群延續危機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則悟法師提交了《關於建立極危珍稀鳥類白鶴國際遷徙通道中途棲息保育區的建議》。則悟法師指出,目前全球白鶴種群數量存量約4000隻,其中在中國鄱陽湖越冬的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研究發現,遷徙路線上的危險是目前白鶴物種保護亟待解決的問題。
  • 鬧市綠林鳥啾啾,全球易危鳥類「安家」增城!
    鬧市綠林鳥啾啾,全球易危鳥類「安家」增城! 易危鳥類「安家」增城 今年6月 區愛鳥協會會員在增城發現了
  • 蔡甸沉湖國際重要溼地越冬的白鶴數量創新高
    1月30日,蔡甸沉湖國際重要溼地一次性監測到白鶴13隻,創歷年監測記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