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2020-12-23 騰訊網

導語

秋風送爽,天高雲淡。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幾隻青頭潛鴨在水中嬉戲。作為我市水源地保護區,這裡一直保持著原生態,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沉水挺水植物豐富,吸引了大量珍稀水鳥棲息,可謂是鳥類的天堂。

現場聲鳥鳴聲。

一大早,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就熱鬧起來,各種鳥鳴聲此起彼伏。這裡定期棲息有約3.2萬隻以上的水禽,監測到的鳥類就有15目47科159種。

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 李傑:今年又新監測到了這10種新鳥種,有壽帶鳥、棉鳧鳥、黑翅鳶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四種,有青頭潛鴨、東方白鸛、大鴇、黑鸛。

攝影愛好者 高清獻:現在的黃河故道水清了,天藍了,岸綠了,各種鳥兒都飛過來了,現在我拍到的有大雁、天鵝、青頭潛鴨。

說起青頭潛鴨,它可是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的「明星」,全球僅存數量不足1000隻。在這裡,2017年1月首次監測到4隻青頭潛鴨,2019年1月監測到186隻。2019年6月,溼地公園裡還首次發現青頭潛鴨繁殖巢,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為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地,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 李傑:省林業局每年都撥付有一定的保護(青頭潛鴨)和監測經費。我們還採取了聘用周邊群眾作為巡護員進行24小時的巡護(青頭潛鴨)。今年利用項目資金我們又安裝了智能高清的監控系統,能夠保證整個溼地公園內無死角。

溼地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被稱為「地球之腎」。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是黃河故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鯤鵬湖、秋水湖、龍澤湖,東西長23.5千米,南北寬1至2千米,平均水深3米,總面積2303.5公頃,溼地率高達98.1﹪。由於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棲息鳥類眾多,日前,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與天津北大港、內蒙古畢拉河等7處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河南省第一個國際重要溼地。

編輯:線妮兒 審核:盧姝妤

法律顧問:彭大江律師

相關焦點

  • 故道齊萬物 天地任逍遙——訪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
    在正在建設的濱河公園工地內,一位鳥類專家介紹說,上千隻崖沙燕正在這裡搭窩築巢,進行繁殖。他還詳細介紹了崖沙燕的生活習性及保護措施。他是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簡稱溼地公園管理局)的副局長,叫李忠信,原本對鳥類並不了解,只是近年來在溼地公園的建設過程中,才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鳥類,在不斷學習實踐中,逐漸成了專家。
  • 「白天鵝飛回來了」民權黃河故道水暖天鵝棲
    2月19日,二百餘只白天鵝飛回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它們時而在水中結伴遊弋,時而振翅翱翔於天空,給早春的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溼地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被稱為「地球之肺」。據了解,2013年2月經國家林業局和草原局發文批准建立的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水面寬闊且水位常年穩定,水質清澈透明無汙染,良好的生態環境引得眾鳥棲息停駐。
  • 「鳥中熊貓」震旦雅雀落戶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張增峰3月1日,民權縣鳥類攝影愛好者張天義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採風拍攝時,記錄到被譽為「鳥中熊貓」的全球瀕危鳥類震旦鴉雀,現場觀察記錄到10餘只。
  •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日前,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國家林草局發布公告,我省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全省第一個國際重要溼地。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為「國際重要溼地」 河南省唯一
    記者9月8日從省林業局獲悉,國家林草局近日發布公告,我省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與天津北大港、內蒙古畢拉河等7處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全省第一個國際重要溼地。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白天鵝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河南省民權縣境內。2013年2月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覆,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升至「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民權黃河故道是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遺留下來的舊河槽,今屬淮河水系,長52.4公裡,水面平均寬約1000米,平均水深3米。這裡的溼地總面積達4000餘公頃,生物多樣,自然條件優越。
  • 國際重要溼地又添新成員?我省民權黃河故道正式升級
    大河報記者從河南省林業局了解到,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試點)位於民權縣東北部,距縣城4公裡,屬黃河故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庫塘、水產養殖場及其相連其間的永久性河流等溼地組成,包括鯤鵬湖、秋水湖、龍澤湖,規劃總面積2305.5公頃,溼地率98.1%。民權黃河故道發揮著怎樣的生效效應?為什麼能夠順利入圍國際重要溼地呢?
  • 保護好黃河故道的珍稀「翡翠」!「國際重要溼地」落戶民權
    據悉,今年的9月4日,對民權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際重要溼地」,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國際重要溼地。早在一個月前的10月9日,民權縣就邀請了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鄭州師範學院、商丘師範學院、河南省野生鳥類觀察學會和河南省環保聯合會等20餘家大專院校和社會組織的專家蒞臨民權,這些「大咖」們在「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
  • 我國64處溼地列為國際重要溼地,民權黃河故道是其中之一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楊青 通訊員瞿瀟) 9月11日,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國家林草局日前發布公告,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全省第一個國際重要溼地。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河南首個國際重要溼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溼地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被稱為「地球之肺」。今天是第24個國際溼地日,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日前我國新增了7處國際重要溼地,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名列其中。
  • 打造鳥類棲息繁殖美好家園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花兒謝了,果實收了,而人類的朋友鳥類就進入了大規模遷徙的季節。為確保鳥類在民權黃河故道國際溼地安全越冬,民權縣溼地管理部門採取得力措施,為鳥類棲息繁殖創造良好安樂環境。縣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在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出動宣傳車等傳統媒體宣傳的基礎上,又利用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新媒體搞好宣傳,提升廣大群眾保護溼地、保護鳥類的意識。
  • 千餘只崖沙燕落戶民權
    千餘只崖沙燕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棲息繁殖。 張天義 攝    本報訊(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王玉華)5月6日,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一處斷面崖壁上,迎來大批崖沙燕築巢棲息孵化幼鳥。
  • 躲在深閨無人識:黃河故道對商丘旅遊的價值思辨
    2商丘黃河故道景觀價值梳理黃河故道五座水庫分別是秋水湖、龍澤湖、天沐湖、天泉湖、王安湖。這些天然湖泊,一方面作為溼地為野生動物(珍貴鳥類有天鵝、丹頂鶴、白鷺、鴻雁等數十種)提供棲息之所;另一方面緩解了商丘缺水現狀,調節豫東局部氣候。
  • 遼寧瀋陽:構築生態屏障 恢復三大國家溼地公園
    中國網3月12日訊 今年,遼寧省瀋陽市將加強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對全市15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開展勘界立標,開展棋盤山地區生態修復,完成遼中蒲河國家溼地公園、康平遼河國家溼地公園和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護與恢復項目建設。
  • 河南省溼地保護率過半 生態如畫 鳥兒安家
    近年來,該縣持續推進溼地生態改善,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謝萬柏 攝12月20日,幾千隻大雁、野鴨等候鳥在寧陵縣黃河故道溼地五屯水面自由嬉戲。 呂忠箱 攝12月19日,鄭州市惠濟區黃河岸邊,生態廊道一望無際,鬱鬱蔥蔥的防護林保護著漫長堤岸。
  • 「壯美黃河行③」打造沿黃綠色生態屏障 讓鳥兒在黃河邊有個家
    黃河溼地保護區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黃河溼地保護區主要是以保護溼地的生態,維護生物多樣性為主,並且也是為鳥類提供一個優美適宜的棲息環境。」孟津縣黃河溼地保護區相關負責人孟科峰告訴大河網記者。9月4日,「壯美黃河行」媒體採訪團來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的黃河溼地保護區,近距離接觸這片原生態的鳥類棲息天堂。保護區的大門隱藏在小徑深處,走進保護區,只見棧道兩旁草木鬱鬱蔥蔥,雖然看起來沒有十分規整,但它們卻生長得自由,不受拘束。走上觀景高處,望見溼地緊鄰黃河,河面水波不興,與一望無際的草木叢共同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畫面。
  • 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一行到民權調研國土綠化和溼地公園建設工作
    3月19日,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民權縣調研國土綠化和溼地公園建設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姬脈常、副市長張家明陪同調研。   原永勝一行沿縣鄉道、S324省道和黃河故道生態走廊查看兩側綠化情況。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原永勝聽取了該縣國土綠化、溼地公園生態保護、打造森林鄉村工作的匯報,實地參觀了溼地公園。
  • 國家溼地公園「隊伍」再壯大!鄧州、淅川、唐河3處試點成功「轉正」
    >唐河國家溼地公園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項城汾泉河國家溼地公園臺前金水國家溼地公園息縣淮河國家溼地公園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部分溼地保護區和溼地公園通過開展溼地保護與修復,區域溼地生態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提高。民權通過近年來溼地公園的建設與保護,2017年1月首次監測到4隻青頭潛鴨,2019年1月監測到186隻,佔全球種群數量的15%以上;2019年5月首次發現青頭潛鴨繁殖巢,民權溼地成為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地,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樣本。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丨河南溼地保護率過半生態如畫...
    溼地公園綠意空間截至目前全省受保護溼地面積為489萬畝溼地保護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51.93%今年申報的27個省級溼地公園批覆後全省國家級、省級溼地保護區和溼地公園數量將達到115個溼地保護體系基本形成
  •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小城「顏值」高
    從2013年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花落民權,該縣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首個縣級城市;到2018年8月榮膺「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健康小城」稱號,再到2020年8月獲批河南省省級森林城市,民權縣這座活力新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日新月異的黃河故道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