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榮譽真是太珍貴了,我們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她呵護她,竭盡全力地保護好這塊珍貴的自然資源!」11月9日,民權縣溼地公園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李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告訴記者。
據悉,今年的9月4日,對民權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際重要溼地」,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國際重要溼地。
李傑介紹說,民權縣緊緊抓住黃河故道被認定為「國際重要溼地」的機遇,為了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的溼地保護工作。該縣成立了溼地公園建設保護領導小組,加強了各職能部門和周邊鄉鎮的協調配合,形成了強有力的工作合力。在利用傳統媒體搞好宣傳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加大對溼地保護的宣傳,提升廣大群眾順應自然保護溼地的認識;在保護方面,他們加大了巡護力度、提高了巡護頻率、擴大了巡護面積,對重點地區和重要時段鳥類棲息繁殖的重要場所實行24小時巡護和值守。同時,該縣還進一步提高了保護的科技化水平,在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安裝了高清監控攝像頭10臺套,實現了全域24小時監控,切實提高了監測保護的效果,做到了人工巡護和智能化監測監控的有機結合。眼下,他們正積極謀劃「十四五」時期民權黃河故道溼地的保護發展思路和方案。
早在一個月前的10月9日,民權縣就邀請了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鄭州師範學院、商丘師範學院、河南省野生鳥類觀察學會和河南省環保聯合會等20餘家大專院校和社會組織的專家蒞臨民權,這些「大咖」們在「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對這次民權獲得「國際重要溼地」的榮譽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記者採訪了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原副廳長、河南省環保聯合會會長王爭亞。王爭亞說,溼地是「地球之腎」,它的自然風情、美麗風光讓來過的人都充滿了遐想,浪漫色彩也應運而生,溼地有種類繁多的動物,這裡是他們理想的生存環境,要實現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溼地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五個到位的原則,暨「認識到位、規劃到位、責任到位、投入到位、監管到位」。鄭州師範學院教授、河南省野生鳥類觀察學會會長李長看說: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這塊金字招牌的取得,對我省生態保護工作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填補了我省國際重要溼地的空白,彰顯了我省在溼地生態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們要倍加珍惜,同時民權在今後的工作中嚴格按照國際重要溼地的標準,進一步加強保護和管理,使其真正成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典範。
李傑告訴記者,取得這塊牌子後我們感到肩上的壓力更大了,在今後的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切實搞好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大保護、推動大發展。
「我從小生活在黃河故道岸邊,親身經歷了民權黃河故道多年來的變遷,特別是近幾年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大了保護力度,水清了、岸綠了、鳥多了,人們的保護意識增強了。」今年56歲的任莊村村民高清獻說。
「近幾年來,我們累計投入資金2.7億元,在溼地公園南側開挖了寬5米長23公裡的截汙溝,加強了溼地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對溼地公園保育區的2.3萬畝魚塘實施了退塘還溼工程;在溼地公園兩側栽植了300-500米的生態涵養林。眼下,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棲息並成功繁殖,種群數量穩定,達到266隻,佔全球總量的1200隻的22.1%,2020年新發現鳥種10種,溼地公園內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馬超如此說。
今年10月15日,副省長、商丘市委書記王戰營到民權考察生態保護工作時指出:「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切實加強溼地保護,原汁原味體現黃河故道風情,譜寫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民權經驗。」(民權縣縣委宣傳部 閆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