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黃河故道溼地—白天鵝

2020-12-23 銅鐘攝影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河南省民權縣境內。2013年2月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覆,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升至「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

民權黃河故道是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遺留下來的舊河槽,今屬淮河水系,長52.4公裡,水面平均寬約1000米,平均水深3米。這裡的溼地總面積達4000餘公頃,生物多樣,自然條件優越。

2020年2月,200餘只天使般美麗的白天鵝飛臨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它們時而在水中結伴遊弋,時而振翅翱翔於天空,給早春的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水面寬闊且水位常年穩定,水質清澈透明無汙染,良好的生態環境引得眾鳥棲息停駐,每年都有大量候鳥在這裡棲息過冬。

白天鵝等候鳥棲息地對生態環境要求較高,只有水質足夠清潔,空氣品質足夠清新,它們才會造訪或安家,白天鵝已連續多年飛臨棲息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2020年2月16日,開車到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遊玩,由於疫情期間景區暫停開放。很幸運,在岸邊的小路上,發現遠處水面上有數隻白天鵝。

謝謝您的瀏覽!

用我的視野發現美麗,

用我的相機定格瞬間,

關注銅鐘視野,

會有更多精彩與您分享!

相關焦點

  • 「白天鵝飛回來了」民權黃河故道水暖天鵝棲
    2月19日,二百餘只白天鵝飛回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它們時而在水中結伴遊弋,時而振翅翱翔於天空,給早春的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溼地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被稱為「地球之肺」。據了解,2013年2月經國家林業局和草原局發文批准建立的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水面寬闊且水位常年穩定,水質清澈透明無汙染,良好的生態環境引得眾鳥棲息停駐。
  •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日前,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國家林草局發布公告,我省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全省第一個國際重要溼地。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為「國際重要溼地」 河南省唯一
    記者9月8日從省林業局獲悉,國家林草局近日發布公告,我省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與天津北大港、內蒙古畢拉河等7處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全省第一個國際重要溼地。
  • 故道齊萬物 天地任逍遙——訪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
    他是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簡稱溼地公園管理局)的副局長,叫李忠信,原本對鳥類並不了解,只是近年來在溼地公園的建設過程中,才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鳥類,在不斷學習實踐中,逐漸成了專家。  這使我們對該溼地公園充滿了好奇,在這曾經風沙成災的地方,為什麼能吸引很多鳥類棲息?於是我們又專門趕到溼地公園管理局,對當地的溼地保護建設工作進行了採訪。
  • 保護好黃河故道的珍稀「翡翠」!「國際重要溼地」落戶民權
    據悉,今年的9月4日,對民權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際重要溼地」,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國際重要溼地。同時,該縣還進一步提高了保護的科技化水平,在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安裝了高清監控攝像頭10臺套,實現了全域24小時監控,切實提高了監測保護的效果,做到了人工巡護和智能化監測監控的有機結合。眼下,他們正積極謀劃「十四五」時期民權黃河故道溼地的保護發展思路和方案。
  • 國際重要溼地又添新成員?我省民權黃河故道正式升級
    公告提到,為有效履行《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以下簡稱《溼地公約》),根據《溼地公約》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我國於2020年2月3日指定天津北大港、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內蒙古畢拉河、黑龍江哈東沿江、甘肅黃河首曲、西藏扎日南木錯、江西鄱陽湖南磯共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已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生效日期為指定日——2020年2月3日。
  • 我國64處溼地列為國際重要溼地,民權黃河故道是其中之一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楊青 通訊員瞿瀟) 9月11日,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國家林草局日前發布公告,民權黃河故道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也是全省第一個國際重要溼地。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河南首個國際重要溼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溼地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被稱為「地球之肺」。今天是第24個國際溼地日,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日前我國新增了7處國際重要溼地,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名列其中。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幾隻青頭潛鴨在水中嬉戲。作為我市水源地保護區,這裡一直保持著原生態,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沉水挺水植物豐富,吸引了大量珍稀水鳥棲息,可謂是鳥類的天堂。
  • 「鳥中熊貓」震旦雅雀落戶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張增峰3月1日,民權縣鳥類攝影愛好者張天義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採風拍攝時,記錄到被譽為「鳥中熊貓」的全球瀕危鳥類震旦鴉雀,現場觀察記錄到10餘只。
  • 躲在深閨無人識:黃河故道對商丘旅遊的價值思辨
    ▲ 商丘黃河故道(穀雨 攝)黃河故道流經商丘境內的有民權、寧陵、梁園、虞城4個縣區,涉及26個鄉鎮、5個國有林場及5座水庫,在商丘境內總長136公裡。2商丘黃河故道景觀價值梳理黃河故道五座水庫分別是秋水湖、龍澤湖、天沐湖、天泉湖、王安湖。這些天然湖泊,一方面作為溼地為野生動物(珍貴鳥類有天鵝、丹頂鶴、白鷺、鴻雁等數十種)提供棲息之所;另一方面緩解了商丘缺水現狀,調節豫東局部氣候。
  •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小城「顏值」高
    從2013年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花落民權,該縣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首個縣級城市;到2018年8月榮膺「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健康小城」稱號,再到2020年8月獲批河南省省級森林城市,民權縣這座活力新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日新月異的黃河故道之畔。
  • 千餘只崖沙燕落戶民權
    千餘只崖沙燕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棲息繁殖。 張天義 攝    本報訊(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王玉華)5月6日,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一處斷面崖壁上,迎來大批崖沙燕築巢棲息孵化幼鳥。
  • 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一行到民權調研國土綠化和溼地公園建設工作
    3月19日,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民權縣調研國土綠化和溼地公園建設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姬脈常、副市長張家明陪同調研。   原永勝一行沿縣鄉道、S324省道和黃河故道生態走廊查看兩側綠化情況。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原永勝聽取了該縣國土綠化、溼地公園生態保護、打造森林鄉村工作的匯報,實地參觀了溼地公園。
  • 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雲」上啟幕
    4月25日,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在有著「河南塞罕壩」之稱的黃河故道申甘林帶內開幕,甜香瀰漫的萬畝槐林又迎來了最美時節。活動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讓社會各界群眾足不出戶就能「雲」賞萬畝槐林槐花美景。 本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由中共民權縣委宣傳部、國有商丘市民權林場主辦,民權農商銀行冠名,民權國家生態公園管理委員會、民權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商丘廣播電視臺、盛世名門協辦。
  • 【我眼中的十四五】:「水美鄉村」——民權任莊
    「我眼中的十四五」集中採訪活動近日在河南舉行,期間,我們的記者採訪團一行來到了坐落在黃河故道南岸大堤下的商丘民權任莊,一個曾深受風沙鹽鹼之苦的中原小村,如何蝶變為具有濃濃的江南水鄉之韻水美鄉村呢,讓我們跟隨我們的記者一起來探尋。
  • 民權第四屆槐花節開幕!萬畝槐花線上共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張增峰 薛皓  4月25日,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節在有著「河南塞罕壩」之稱的黃河故道申甘林帶開幕,甜香瀰漫的萬畝槐林又迎來了最美時節。
  • 生態建設丨民權林場:10餘萬畝人工林帶讓沙丘變綠洲
    民權林場宣教科負責人鄧廣軍站在這片沙土地上,向記者介紹,幾千年來黃河在這塊土地上的決溢改道,引起了華北平原地理面貌的巨大變化,從而嚴重影響了下遊地區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正常進行。 最近一次黃河改道發生在清鹹豐五年六月(1855年),黃河在蘭陽(今蘭考)銅瓦廂決口,挾大清河由渤海灣入海。從此在華北平原上留下了千裡黃河故道。
  • ...起「綠色長城」 被稱為「河南塞罕壩」的民權林場如何實現「蝶變?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位於商丘市的民權林場是河南省最大的平原國有林場。從窮鄉僻壤、黃沙漫天到金山銀山、生態林帶,民權如何森林「尋寶」實現「蝶變」?11月8日,大河網記者跟隨「我眼中的十四五」採訪團來到商丘民權縣對此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