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翼能達2米寬的蒼鷺、婀娜多姿的白鷺……今年,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組織了多場觀鳥科普活動,揭開了這個鳥類天堂的神秘面紗。目前,該溼地公園共有鳥類62種,鳥類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國家級和省級保護物種。
該溼地公園位於佛山三水新城核心區,卻保留著優異的溼地環境和生態資源,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相得益彰。在這背後,是雲東海街道始終堅持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
作為三水新城主陣地,一直以來,雲東海將城市發展回歸人本邏輯,以人為本建設人、城、境、業和諧發展的公園城市,讓城市新標杆充滿宜居宜業宜遊的新魅力。
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中,白鷺紛飛。/雲東海街道供圖
群鳥紛飛 公園棲息鳥類62種
冬日,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依然青翠欲滴。在連片綠色中,白鷺三五成群,或立於枝頭,如同一樹梨花,或輕點水面翩躚而起,如同英姿颯爽的俠客。
這些白色小精靈是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的常住居民,是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之一。「根據今年的動植物監測,白鷺是公園裡數量增長明顯的鳥類物種。」雲東海街道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潘國富介紹。
白鷺不是該公園的唯一居民。根據溼地公園提供的數據,公園裡有鳥類62種,包含黑翅鳶、鳳頭鷹等國家Ⅱ級保護物種,以及白鷺、黃斑葦鴴等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這裡已逐漸成為鳥類天堂。
鳥類的物種和數量不斷增多,是公園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的風向標。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位於三水新城核心區,公園溼地率80%以上,包含有7000畝水體的雲東海北湖,是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單位,將在2022年迎來驗收。
潘國富說,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該公園通過恢復溼地植被、加強水質治理等手段,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同時,科普展館等多項基礎設施加速建設,將在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建設。
今年以來,該溼地公園多次舉辦觀鳥等科普活動,讓市民們進入溼地、認識溼地。通過望遠鏡,在湖光瀲灩的生態背景中,展翼能達2米寬的蒼鷺、有「養不過夜的張飛鳥」之稱的白鶺鴒、立在稻穗上的斑文鳥等多種鳥類進入參觀者的眼中。這片位於城市中心的鳥類天堂逐漸美名遠播。
在觀鳥活動中,市民通過望遠鏡觀察鳥類。/雲東海街道供圖
花園環抱 城市核心區綠化近2.4平方公裡
城市中心中建溼地公園,受益的不只有鳥類。隨著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裡逐漸成為三水人享受自然生態的好去處。
每逢周末,三水及周邊城市的人們來到這裡,或戲水觀鳥,或環湖跑步,到處充滿歡聲笑語。「從家裡開車過來半個小時都不到,家門口就有這麼大的生態公園,真的很舒心。」市民林冬琴開心地說。
如果將觀察的鏡頭拉遠,可見雲東海街道以綠色為底色,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僅是其中的一個綠色景觀群落。
雲東海生態稟賦優越,森林覆蓋率高,坐擁三水森林公園、三水荷花世界兩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沿著西南湧等水系,荷香湖公園、城際溼地公園等綠色景觀錯落分布,連成一片富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濱水公共活動空間。
作為三水新城主陣地,雲東海街道在推進城市建設中,沒有以失去青山綠水為代價,而是堅持「向水要綠」,用水點亮城市,建設「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綠中」的生態家園。這裡正在成為一座被公園包圍的城市。
雲東海街道提供的數據顯示,三水新城規劃控制範圍為128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57平方公裡,而目前建成的城市景觀及綠化面積接近2.4平方公裡。
綠色發展 城市回歸人本邏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美好生態環境成為美好生活的內容之一。從在極具價值的城市核心區劃出生態紅區,到實現城市建設和綠色生態相融合,這樣「大手筆」背後,是雲東海街道堅持人本邏輯走綠色發展道路,以公園城市的發展理念打造城市新標杆。
公園城市不局限於「花園+城市」,而是將「人」提至最重要的位置,實現「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發展。這是城市發展邏輯的一次「升維」。
自三水新城啟動建設以來,雲東海街道以綠色生態為底板,在公園中營建城市,以人為本導入教育、醫療等城市公共服務配套,注入總部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新型產業項目,讓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並重,實現城市人口、生產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合理布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新標杆。
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舞臺上,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流動更加頻繁。而堅持綠色發展的城市建設理念,將有助於城市在聚才引智中釋放更多能量。
雲東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統籌利用好生態、區位、交通、產業等多方面優勢,以人為本持續探索城市、產業、生態等融合發展路徑,吸引越來越多人才到此安家、奮鬥。
【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