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棲息鳥類超60種

2020-12-27 瀟湘晨報

展翼能達2米寬的蒼鷺、婀娜多姿的白鷺……今年,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組織了多場觀鳥科普活動,揭開了這個鳥類天堂的神秘面紗。目前,該溼地公園共有鳥類62種,鳥類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國家級和省級保護物種。

該溼地公園位於佛山三水新城核心區,卻保留著優異的溼地環境和生態資源,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相得益彰。在這背後,是雲東海街道始終堅持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

作為三水新城主陣地,一直以來,雲東海將城市發展回歸人本邏輯,以人為本建設人、城、境、業和諧發展的公園城市,讓城市新標杆充滿宜居宜業宜遊的新魅力。

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中,白鷺紛飛。/雲東海街道供圖

群鳥紛飛 公園棲息鳥類62種

冬日,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依然青翠欲滴。在連片綠色中,白鷺三五成群,或立於枝頭,如同一樹梨花,或輕點水面翩躚而起,如同英姿颯爽的俠客。

這些白色小精靈是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的常住居民,是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之一。「根據今年的動植物監測,白鷺是公園裡數量增長明顯的鳥類物種。」雲東海街道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潘國富介紹。

白鷺不是該公園的唯一居民。根據溼地公園提供的數據,公園裡有鳥類62種,包含黑翅鳶、鳳頭鷹等國家Ⅱ級保護物種,以及白鷺、黃斑葦鴴等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這裡已逐漸成為鳥類天堂。

鳥類的物種和數量不斷增多,是公園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的風向標。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位於三水新城核心區,公園溼地率80%以上,包含有7000畝水體的雲東海北湖,是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單位,將在2022年迎來驗收。

潘國富說,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該公園通過恢復溼地植被、加強水質治理等手段,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同時,科普展館等多項基礎設施加速建設,將在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建設。

今年以來,該溼地公園多次舉辦觀鳥等科普活動,讓市民們進入溼地、認識溼地。通過望遠鏡,在湖光瀲灩的生態背景中,展翼能達2米寬的蒼鷺、有「養不過夜的張飛鳥」之稱的白鶺鴒、立在稻穗上的斑文鳥等多種鳥類進入參觀者的眼中。這片位於城市中心的鳥類天堂逐漸美名遠播。

在觀鳥活動中,市民通過望遠鏡觀察鳥類。/雲東海街道供圖

花園環抱 城市核心區綠化近2.4平方公裡

城市中心中建溼地公園,受益的不只有鳥類。隨著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裡逐漸成為三水人享受自然生態的好去處。

每逢周末,三水及周邊城市的人們來到這裡,或戲水觀鳥,或環湖跑步,到處充滿歡聲笑語。「從家裡開車過來半個小時都不到,家門口就有這麼大的生態公園,真的很舒心。」市民林冬琴開心地說。

如果將觀察的鏡頭拉遠,可見雲東海街道以綠色為底色,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僅是其中的一個綠色景觀群落。

雲東海生態稟賦優越,森林覆蓋率高,坐擁三水森林公園、三水荷花世界兩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沿著西南湧等水系,荷香湖公園、城際溼地公園等綠色景觀錯落分布,連成一片富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濱水公共活動空間。

作為三水新城主陣地,雲東海街道在推進城市建設中,沒有以失去青山綠水為代價,而是堅持「向水要綠」,用水點亮城市,建設「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綠中」的生態家園。這裡正在成為一座被公園包圍的城市。

雲東海街道提供的數據顯示,三水新城規劃控制範圍為128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57平方公裡,而目前建成的城市景觀及綠化面積接近2.4平方公裡。

綠色發展 城市回歸人本邏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美好生態環境成為美好生活的內容之一。從在極具價值的城市核心區劃出生態紅區,到實現城市建設和綠色生態相融合,這樣「大手筆」背後,是雲東海街道堅持人本邏輯走綠色發展道路,以公園城市的發展理念打造城市新標杆。

公園城市不局限於「花園+城市」,而是將「人」提至最重要的位置,實現「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發展。這是城市發展邏輯的一次「升維」。

自三水新城啟動建設以來,雲東海街道以綠色生態為底板,在公園中營建城市,以人為本導入教育、醫療等城市公共服務配套,注入總部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新型產業項目,讓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並重,實現城市人口、生產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合理布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新標杆。

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舞臺上,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流動更加頻繁。而堅持綠色發展的城市建設理念,將有助於城市在聚才引智中釋放更多能量。

雲東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統籌利用好生態、區位、交通、產業等多方面優勢,以人為本持續探索城市、產業、生態等融合發展路徑,吸引越來越多人才到此安家、奮鬥。

【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萬鳥棲息青海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
    人民網西寧12月7日電(甘海瓊、郭曲太、巴圖那生)隆冬時節,位於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境內的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數十隻大天鵝在水中悠然覓食。每年11月底,大天鵝陸續來到都蘭湖過冬,來年3月份遷徙;2019年數量最高達到100多隻。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幾隻青頭潛鴨在水中嬉戲。作為我市水源地保護區,這裡一直保持著原生態,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沉水挺水植物豐富,吸引了大量珍稀水鳥棲息,可謂是鳥類的天堂。
  • 打造鳥類棲息繁殖美好家園
    民權縣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檢測鳥類活動情況。 馬 超 攝 世界頻危鳥類青頭潛鴨在鯤鵬湖飛翔。馬 超 攝 「接群眾舉報,現在秋水湖北岸有人在挖沙取土,請大家今晚一定要服從領導、聽從指揮、統一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取土行為!」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溼地,是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豐富營養能夠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溼地,也是候鳥長途遷徙中棲息的地方。土壤浸泡在水中,孕育了豐富的魚蝦,成為鳥類能量補給的來源。許多水生植物,又成為了鳥類天然的遮蔽所。因此,這些位於遷徙路線上的溼地,又被譽為「鳥類的樂園」。
  • 環秀湖國家溼地公園常見鳥類(一)
    天津下營環秀湖國家溼地公園是經國家林業與草原局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溼地公園
  • 廣西來賓市三利湖國家溼地公園 野生鳥類眷戀的家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蒙春 攝廣西新聞網來賓12月11日訊(通訊員 梁萍 蒙春)「來賓市三利湖國家溼地公園是野生鳥類眷戀的故鄉!」從2017年開始建設的來賓市三利湖國家溼地公園,歷經近四年的建設現在怎麼樣了呢?帶著好奇筆者來到當地一探究竟。
  • 近百種十餘萬隻鳥類棲息,津東60裡的候鳥驛站「七裏海」
    2013年,打著「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溼地之一」的響亮名頭,總投資10億元的4A級七裏海國家溼地公園開業納客,僅第一周就接待遊客20萬人次……然而,七裏海實際上還有另一個「身份」——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這裡被確定為「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變身為溼地公園,顯然「踩了紅線」。
  • 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而在同一區域同時觀測到5種鳥類極危物種,極為罕見。青島市觀鳥協會會長薛琳表示,這說明膠州灣的生態保護非常好,適合各種鳥類棲息生活。「近些年來,青島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先後建立唐島灣國家級溼地公園、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等一批自然保護地,環境的改善使得野生鳥類資源得到恢復和增長。」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孫大慶告訴記者,在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姜山溼地、太平山等傳統的候鳥棲息地,每年都有新的鳥類紀錄誕生,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如青頭潛鴨、小青腳鷸等相繼被發現。
  • 昌江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溼地生態美 引來候鳥棲
    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 2020年11月23日傍晚,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候鳥成群結隊在溼地裡棲息,萬鳥雲集的壯觀畫面,成為一道靚麗的生態景觀。
  • 大天鵝飛抵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12月11日,成群的大天鵝在石羊河溼地公園或棲息徘徊,或飛舞盤旋,或悠然自得地在紅崖山水庫覓食、嬉戲,在清澈泛藍的水面和白雪覆蓋的冰面上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醉人美景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隨著一批溼地保護恢復工程的實施,石羊河溼地面積不斷擴大,溼地生態系統穩定性逐年增強,溼地生態環境持續不斷改善,從每年11月開始,大批大天鵝都會從遙遠的北方遷來,在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內棲息越冬,來年3月才會遷徙北返,在溼地公園停留棲息時段長達近5個月時間。
  • 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60隻小天鵝
    揚子晚報網11月8日訊(記者 張凌發 通訊員 王維 周宜祥)7日,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巡查中發現了一大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總數達到60隻,是近年來發現的最大小天鵝種群。工作人員稱,除了小天鵝之外,豆雁、野生鸕鷀、蒼鷺、鴛鴦、鵲鷂、針尾鴨等珍稀鳥類也在近日來到赤山湖越冬。每年來赤山湖越冬的鳥類總數在3萬羽左右。近年來,隨著溼地修復與監測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在赤山湖及周邊觀測到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從2017年創成國家溼地公園時的128種,升至現在的150餘種,這個數據還在不斷攀升。
  • 60隻!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發現最多一批小天鵝過境
    昨天(11月7日)中午,作為候鳥遷徙重要「中轉站」的江蘇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一批60隻的小天鵝隊伍過境
  • 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 建設遼中蒲河國家溼地公園
    本報訊 遼瀋晚報主任記者經淼報導 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遼中蒲河、康平遼河、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 關於《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建設遼中蒲河國家溼地公園」內容,瀋陽市人大代表、遼中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局長富穎表示,遼中已對蒲河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護與恢復項目進行研究。
  • 蒲河國家溼地公園今年建成
    據了解,瀋陽已全面開展《瀋陽市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2020-2035年)》《瀋陽市溼地保護規劃(2020-2035年)》等相關規劃編制工作,對全市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沙漠公園、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地進行了全面摸底,並且建設完成了康平遼河國家溼地公園、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遼中蒲河國家溼地公園項目,完成了康平臥龍湖溼地申報列入國家重要溼地和《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溼地環境不斷改善 天津成鳥類「五星級驛站」
    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很多消失多年的近危鳥類也重返天津,甚至一些旅鳥選擇在天津長期停留,有利於鳥類種群的繁育。 在古海岸溼地自然保護區(俗稱七裏海溼地),鳥類數量種類增加,曾在七裏海溼地消失10餘年的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重返七裏海。今年秋季以來,來此棲息的除了有5000多隻東方白鸛外,還有白琵鷺近千隻,多年很少見到的灰鶴也有上百隻之多,此外還有大鴇、反嘴鷸等鳥類近百種,共計10餘萬隻。
  • 萬鳥翔集 數萬隻越冬候鳥飛抵內蒙古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地處內蒙古毛烏素沙地東南部的薩拉烏蘇河,擁有豐富的水域和溼地資源,是我國候鳥遷徙中轉、越冬和繁殖地之一。這幾天,隨著氣溫下降,數萬隻候鳥飛抵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越冬。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鳥島東邊常年不凍水域,經工作人員監測到共8隻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3萬多隻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赤麻鴨和綠頭鴨。它們或在河面上棲息、覓食,或展翅騰飛翱翔天空,讓冬季寒冷靜默的薩拉烏蘇河充滿了勃勃生機。
  • 國內最美的4個公園,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點讚,憑什麼?
    秋冬季的溼地,水色淺了,草色濃了;蘆花似雪花,浩浩蕩蕩形成一片「花海」;遷徙的候鳥,從湖水上掠過飛向更高遠的青天~4個最美的溼地公園推薦,從江南到華北,從東北到西北,去看一看溼地的獨特詩意。,而在北京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
  • 霧霾散了 結伴去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繪畫出你心中美麗的小鳥吧
    12月09-10日, 在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首屆觀鳥季活動進入尾聲之際,將在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科普館門前,舉行《繪出你心中美麗的的小鳥》少兒繪畫大賽。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是滻灞生態區乃至西安市溼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西安東北部灞河入渭口三角洲區域,水分相對充足,水資源量較多,為生物的生長、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得溼地公園成為西安地區物種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 打卡貴陽市啊哈湖國家溼地公園
    關山湖公園第三站貴陽市aha湖國家溼地公園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貴陽市南明區,他是一個國家級溼地公園,建成於河城市溼地公園基礎上內,與阿哈水庫溼地申報融為一體,總面積1218公頃,分為保護區、恢復重建區、科普教育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溼地和人工溼地五大功能區。
  • 中國「最奇特」榕樹:佔地20畝已有500年樹齡,還有百種鳥類棲息
    #90後旅行#中國「最奇特」榕樹:佔地20畝已有500年樹齡, 還有百種鳥類棲息想要在廣州尋找一處景色超美的旅遊景點,最理想的地點就是遊客數量少,而且景致一流,即不要牢神費力的登山,又不想在炎炎夏日,大太陽的暴曬下,還要下海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