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從歷史中我們看過去,總認為偶然性第一,總覺得英雄可以造時勢。但在了解了唯物論以後,我們這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時勢造英雄,歷史的趨勢很難改變。
不過大家也不要忘了,在唯物論裡面,其實也強調了,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有很深的關聯,必然性需要無數的偶然來組合,同時在一些條件之下,偶然也可以變成必然。也就是說,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歷史的方向。
根據這一個觀點,曾有學者提出,當年康熙皇帝時代,其實有另外一條發展之路,那就是傳位給十三爺,可能大清王朝會更加鼎盛,甚至可能避免法國聯軍。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拼命十三郎
這位十三爺就是愛新覺羅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13個兒子,出生於1686年11月。
客觀的來說,在當年九龍奪嫡的時候,十三爺還真沒有太大的優勢。因為首先他的年齡就很尷尬,他既不在最大也不在最小,更不在中間,在普通家庭裡面想要引起關注都很難。
而且,在諸多皇子之中,像大家所熟知的太子,四阿哥以及八阿哥,那都是頂風人物,似乎十三爺在當年的鬥爭中不具有當皇帝的機會。
那麼為什麼這個人有著扭轉乾坤的力量呢?
首先我們來看下此人在九龍奪嫡中的表現。據史書記載,自從康熙25年出生以來,其實這位13阿哥就很得康熙皇帝的喜歡,據記載,他在12歲的時候,就第一次被帶著和康熙皇帝去盛京謁陵。此後一直到廢太子事件時,康熙皇帝無論去哪裡都會帶上他。
因此,這位13阿哥曾經非常受寵,是能夠貼身跟著康熙皇帝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13阿哥也不是一個小白臉,而是一個非常勇猛的人,因為他的勇敢和和擅鬥,因此曾經被康熙皇帝親口稱為拼命十三郎。
不過可惜的是,因為廢太子事件,結果他失去了寵幸,而且後來在九龍奪嫡之中,徹底的被踢出舞臺,而且還被自己的父親囚禁了起來。
二、歷史的能力
不過他並沒有在歷史中消失,而是在雍正皇帝上位以後迎來的機會。別的孩子父親會十分傷心,但是十三爺失去了父親,卻失去了禁錮,他終於從監獄裡面走了出來,並且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在當時位極人臣。
那時候的雍正皇帝拔劍四顧心茫然,唯一能夠擁靠的就是這位十三爺,於是兄弟倆開始合作,並且展開了對於清王朝的一系列改革。
如果看過雍正王朝,應該會知道,自康熙皇帝結束以後,康熙皇帝晚年帶來的弊政危險重重,這個龐大的帝國內憂外患,國家差點面臨崩潰。
因此雍正皇帝想要改革,又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就是這位十三爺一直堅挺著雍正皇帝,並且親自著手去改革,這才有了雍正皇帝改革的成果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客觀的來說,雍正皇帝當年的改革成就,至少有1/4是這位13爺出的力,當年如果沒有他的話,雍正皇帝的改革極有可能胎死腹中,至少不會推行的這麼完美。
據史書記載,雍正皇帝曾對自己的弟弟感慨:「朕弟怡賢親王,天資高卓,穎悟絕倫。如禮樂射御書數之屬,一經肄習,無不精妙入神,為人所莫及。」
這句話的含義可就有意思了,雍正皇帝公開表示,自己遠不如這個弟弟,自己的這個弟弟簡直就是通才。雖然可能有一定的感慨成分,但能讓高傲的雍正皇帝低頭,可見當時十三爺做出的貢獻應該不小,而且作用很大。
不僅如此,這位十三爺一方面在改革上出了大力氣,另一方面還在針對西方文化上,也有很好的態度。
當時有很多傳教士在清朝領土,為十三爺對他們一直很客氣,而且他和康熙皇帝一樣,對於西方的科技十分感興趣,但在閒暇之餘還會去進行實驗。據說,這位十三爺還想要在中國搞一支洋槍隊,當然這一說法並未被證實。
不過,在西方傳教士的文獻中有記載:「這位位十三世子很尊重歐洲宗教和人士,特別是對巴多明神父特別寵愛。但他從來不想得到該神父自願表示為他寫的宗教書和韃靼文著作。」
從這一段記錄可以看出,十三爺非常的尊重傳教士,而且他擁有的務實精神,從來不講究虛榮心,而在當時可謂十分難得。而且這位13爺在西方世界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此外,乾隆皇帝這麼一個不靠譜的人,也曾經由衷感慨:「自己的皇叔怡賢親王公忠體國,其爵位亦應世襲罔替。」能夠讓這位喜歡吹牛的皇帝承認叔叔的厲害,可見這位叔叔絕對非同一般。
三、若歷史能重來
從以上這些記錄,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這位十三爺在歷史上擁有著很強的能力,而且還擁有著無窮的變數。僅從能力上來說,雍正皇帝感覺自愧不如,乾隆皇帝對他高度評價,連西方世界都高度讚賞他。所以這個人的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若他當皇帝可能會比雍正皇帝更加優秀。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此人身上的變數真的很大。雖然雍正皇帝在歷史上也屬於難得的有為之君,但是雍正皇帝太過於保守,他在政治上不敢打破文字獄,而且在科技之上不敢去推廣西方技術,就如同康熙皇帝一樣,把這些奇技淫巧當做是貢品。
但是這位十三爺卻對西方科技很感興趣,而且還動過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雖然可能與當時中國的經濟狀態脫離,但假如他真的去嘗試和推廣,去打破文字獄,那麼此人絕對能夠讓大清帝國煥然一新。
另外,據史書記載,清朝在雍正年間還未和世界差距太大,因此若當時能夠從思想上扭轉中國,那麼,當時極有可能由東學西漸現象變成西學東漸,且還是在中國擁有絕對武力的狀態下進行。那麼當時的西方世界極有可能會改變中國,而且還會保持中國的強大。
所以說,假如歷史能重來,這位十三爺身上擁有很多的奇蹟,至於後來什麼八國聯軍,恐怕會在歷史上消失。畢竟如果清朝科技起來了,再加上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當量,將會沒有任何國家敢於挑釁中國。
只是可惜,歷史沒有假如,而且,當年的偶然沒有變成必然,一切都走上了那條不該去的路。
結語
因此當我們回看歷史的時候,總會發現有很多的無奈。歷史的潮流的確是浩浩蕩蕩,但總是會出現一些偶然的變數,他們都有改變一切的機會,不過卻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慢慢的丟失。這就是歷史的無奈,而這也就是歷史的教訓。
我們無法穿越時空,也無法去把曾經的偶然變成必然,我們可以把這一切當成教訓,以史為鏡來反思未來。曾經我們丟掉了那麼多偶然因素,導致自己的墮落,那麼如今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加謹慎的小心周圍的一切呢?答案是肯定的。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未來的事情還有的期待,與其抱怨十三爺的無奈,還不如現在更好的去抓住一切的偶然,讓他們變成必然,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