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康熙傳位給他,清朝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或許不是對手

2020-12-26 騰訊網

中國有句古話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目光也必須長遠。一旦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國家便會走向衰敗。而清朝之所以會衰敗,到後期頻繁被列強侵略,就是因為閉關鎖國,失去了最好的發展機會。可以說,清朝的衰敗,與皇位的繼承人有很大關係。

康熙

而大家也都知道,清朝在康乾盛世之後,國力便開始衰敗,所以乾隆皇帝必須要為此負責。而在乾隆之前,其實有一次改變清朝命運的機會,可惜被康熙皇帝給錯過了。如果康熙傳位給十三阿哥胤祥,清朝很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後來的八國聯軍,可能根本不是對手。為何這樣說呢?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深受康熙器重

胤祥於康熙二十五年出生在紫禁城,由於他的生母章佳氏出身低微,所以他被交給雍正皇帝的母親德妃撫養,這也為胤祥後來成為雍正一黨打下基礎。由於胤祥聰明伶俐,所以從康熙三十七年,第一次跟著父親到盛京謁陵後,康熙每次出京,必帶胤祥前往。

胤祥

康熙對胤祥的喜愛,滿朝文武皆知。如康熙四十三年,皇八子允禩的老師何焯在給家人的信中便提到:「十三殿下為皇帝喜愛,前途無量。」作為八阿哥允禩的老師,何焯肯定屬於八阿哥一黨。十三阿哥能得到何焯這樣的評價,可見胤祥已經給八阿哥造成了威脅。而據史料記載,胤祥能文能武,不僅在朝堂當場與四哥胤禛比賽寫對聯,而且在打獵時,幾乎百發百中。

胤祥劇照

滿族人是以騎射起家,胤祥能在騎射上有如此造詣,自然深得康熙喜愛。但不幸的是,胤祥後來受到第一次「廢太子事件」的波及,被康熙圈禁府中。自此以後,康熙對諸皇子的信任大減,胤祥也是一樣。再加上胤祥本人對皇位沒有太大的野心,所以他就安心地輔佐四哥胤禛爭奪皇位。康熙死後,胤禛登基稱帝,胤祥也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

胤祥比雍正強在哪裡?

雍正在歷史上也是一位勤勉的皇帝,為何說胤祥當了皇帝就一定比他好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胤祥處理政務的能力超過雍正,雍正繼位前後的事宜,基本都是胤祥在辦。康熙晚年,政治、經濟、軍事、刑獄、稅務,很多方面都出現了危機。雍正接手時,完全是個爛攤子,根本無從下手。

雍正

但胤祥擔任總理事務大臣以後,處理起來卻得心應手,每一件事都辦得井井有條。雍正忍不住讚嘆道:「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而除了處理政務之外,胤祥還參與西北軍事的運籌,辦理外國傳教士事務等。

國內發生水患,也是他親自實地考察,參與治理。正因為他會得多,懂得多,所以最後才積勞成疾,累死了。當然,腿部的毒瘡也是他早亡的原因之一。但若他當了皇帝,將這些具體政務分配給其他大臣去幹,不一定會在44歲病逝。

胤祥劇照

其次,胤祥重視火器和西方技術的發展。其實早在康熙時期,便有傳教士到中國。但康熙和雍正父子二人,只是將洋人的高科技當作自己獵奇的玩意,他們個人欣賞過就好了,根本不允許向民間推廣。但胤祥在管理內務府和傳教士的過程中,卻對洋人的東西很感興趣,而且他十分注意火炮和新式武器的發展。在雍正五年,便命人打造了「威遠將軍」鐵炮十尊。如果是他當了皇帝,加大對熱武器的研發,早沒八國聯軍什麼事了。

胤祥劇照

最後,胤祥重視人才,且手段較雍正溫和。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上位後發動了文字獄,後來繼位的乾隆也是如此。很多人才因此喪命,且加劇了民族矛盾。而胤祥為人謙和,如果是由他繼位,以他高明的政治手段,能輕鬆化解矛盾,再加上他重視人才,國力將會蒸蒸日上,成為超級大國也不是沒有希望。可惜,歷史沒有如果,胤祥也沒有當皇帝的野心,清朝註定會走向衰敗。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

相關焦點

  • 康熙如果傳位給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或許不是威脅
    根據這一個觀點,曾有學者提出,當年康熙皇帝時代,其實有另外一條發展之路,那就是傳位給十三爺,可能大清王朝會更加鼎盛,甚至可能避免法國聯軍。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據史書記載,自從康熙25年出生以來,其實這位13阿哥就很得康熙皇帝的喜歡,據記載,他在12歲的時候,就第一次被帶著和康熙皇帝去盛京謁陵。此後一直到廢太子事件時,康熙皇帝無論去哪裡都會帶上他。因此,這位13阿哥曾經非常受寵,是能夠貼身跟著康熙皇帝的。
  • 倘若康熙傳位於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或許不是對手
    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的,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崗位上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或許有些人更為拼命,只為家人能夠過上優越的生活。但是有些人或許天生就不凡,他們利用「靈敏的嗅覺」聞到商業氣息,能夠以毒辣的目光窺到商機,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經營方式,運用自己的智慧打造了不朽的商業傳奇。
  • 倘若康熙不貶此人,清朝的兵器可能領先世界,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戴梓是清朝康熙年間的重臣,是少有的火器製造者,他在火器研究方面的造詣可以說領先於當時國家的發展,甚至比西方一些小國的技術還要先進。戴梓出生於1649年,當時正值清朝強盛時期,與西方有著友好的交流,在這種環境下,戴梓青年時期就對機械製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 清朝晚期,八國聯軍攻打紫禁城,為什麼民眾都來幫聯軍搬梯子?
    在中華民族近代史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可謂是最恥辱的一筆。當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一開始聯軍人數才不足2萬,竟然就把擁有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更令人奇怪的現象是,不但百姓沒有拼死相搏,相反他們成了八國聯軍的領路人和糧食運輸隊。難道他們不愛國嗎?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清朝幾百萬的軍隊為何敗給八國聯軍?總結如下
    清朝幾十萬的軍隊為什麼打不贏八國聯軍: 第一、當時的清朝,鴉片泛濫,很多軍人和農民都在抽鴉片,一旦吸成癮,就很難戒掉,鴉片不但能夠摧殘人的身體,還能摧殘人的意志,導致戰鬥力下降,沒有心思戰鬥,當時甚至有的軍人連刀都拿不起來,怎麼可能會打贏,八國聯軍侵略清朝,早就是蓄謀已久的,從鴉片流入國內就可以看出
  • 當年侵華的八國聯軍今如何?有個國家已滅亡,被分裂成四國
    直到清朝建立之後, 清王朝 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了中國慢慢和世界發展脫軌,而西方國家卻通過工業革命完成了國家工業化。從那之後,西方國家的國力超過清王朝,隨之開始侵略中國的歷史。
  • 清朝時期,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當時清朝的先進武器怎麼不用?
    18世紀末,清朝國力逐漸衰微,最後成為歷史。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爆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次以鎮壓義和團為名發動的八國聯軍,實際上是想瓜分清朝,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在這場戰爭中,皇家園林圓明園也遭到了破壞。同時,侵華戰爭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災難。八軍兵力達五萬人,裝備精良。同年8月14日,北京城被攻陷。八國聯軍甚至直接衝進紫禁城,拍下皇帝的龍椅。
  • 1900年,八國聯軍打北京,清朝百姓為何幫著洋人搭梯子?
    歷史上,晚清政府的實際統治者是慈禧,由於她的貪生怕死和優柔寡斷,讓中國一步步的走入了被殖民統治的深淵之中,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更是早已經倉皇逃離北京。歷史上八國聯軍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攻打下了北京,很多人對於這個情況就非常疑惑,即便是慈禧逃走了,北京城也有守城的士兵,為什麼會敗得這麼快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清政府不得人心。
  • 199年前,8個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列強,如今怎麼樣了
    這段歷史的我國人民永遠的痛,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已經成為了經濟、軍事、科技大國,不再弱小的像清政府時期那樣可以任人宰割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國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清政府了,那麼,119年前,組成八國聯軍侵略過我們的8個列強,它們的現狀如何?
  • 120年前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八個列強,如今怎麼樣了?
    晚清政府的軟弱引發中國人民的反抗在康熙等帝王的勵精圖治之下,清朝統治下的中國也經歷過數百年的繁榮時期,但正所謂盛極必衰,封建專制制度這種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的事物,最終必定會退出歷史舞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1900年5月28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喬裝成農婦的慈禧太后在出逃前將罪責全部推到義和團身上,並讓清軍對義和團發起攻擊,就這樣,在中外勢力的聯合絞殺之下,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走向了失敗。
  • 百年前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時間一晃過了100多年,我們已經不是那個大清朝,而八國聯軍還是那個8國聯軍麼?所以今天讓我們重回1900年,對比2020年,看一下我們以及八國聯軍的變化!給大家展示一下一個偉大中國的重新崛起!!記住,我們是又一次崛起!1900年,剛好是我們甲午日戰爭慘敗之後,國內一片蕭條,各種不平的的條約,把國家賠的一貧如洗!國內還有義和團鬥爭,所以國家動蕩!
  • 清朝末期,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有沒有對中國平民進行過屠殺?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5月28日(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清朝的武裝侵略戰爭。八國聯軍初期統帥是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起初總兵力約2萬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法軍800人、德意志帝國軍隊、俄軍4800人、日軍8000人、奧軍50人、意軍53人),後增兵到5萬人,另有50艘軍艦助攻登岸,不是網上流傳的,八國聯軍幾千人就攻進了北京城。而清軍有多少人呢?義和團10萬以上,清軍正規軍約8萬人。
  • 當年的八國聯軍下場如何?三國滅亡 四國沒落 僅剩一國長盛不衰
    說起中國近代史上的恥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絕對是奇恥大辱!3萬人組成的聯軍,竟然只用3個月的時間就打敗了清政府。 他無顏面對祖國,也許死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解脫。 那大家是否好奇,當年的八國聯軍今天過得怎麼樣呢?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清朝的大英帝國(英)、美利堅合眾國(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德意志帝國(德)、俄羅斯帝國(俄)、日本帝國(日)、義大利王國(意)、奧匈帝國(奧)的八國聯合軍隊。
  • 八國聯軍進北京,也談清朝火器的發展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自1900年的5月份起,以保護各國使館、剿除義和團為名,逐步增兵,聯軍強佔火天津老龍頭,在攻陷大沽口炮臺後,自天津出發,於8月14日攻入北京城。其間在6月21日,清政府正式向十一國宣戰,並對斬殺行為進行懸賞。
  • 清朝能打敗人數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擋不住幾千人的八國聯軍?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晚清軍隊在面對西方的軍隊時,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便有人批評晚清當權者都是酒囊飯袋,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連散勇團練都不如,當年太平天國百萬太平軍都被清朝軍隊剿滅,為何到了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卻打不過幾千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晚清局勢之後,總結出三點原因,請大家品鑑。
  • 曾是八國聯軍的一員 一戰後分裂成十一個小國 領土還被四國瓜分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但是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說出這八個國家。今天給大家說說八國聯軍的那些事,以及其中一個國家的現狀。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清朝的大英帝國(英)、美利堅合眾國(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德意志帝國(德)、俄羅斯帝國(俄)、日本帝國(日)、義大利王國(意)、奧匈帝國(奧)的八國聯合軍隊。這8個國家當中,有3個國家已經滅亡。它們分別是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和奧匈帝國,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曾經的歐洲第二大國奧匈帝國。
  • 打開清朝武器庫,八國聯軍當場愣住,害怕道:難道清軍故意放水
    西方列強眼看自己的人民在國外遭到如此待遇,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在幾次與清王朝的交涉後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措施, 於是西方列強便組建了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名義上是打著消滅義和團的口號,但實際目的是為了侵略中國,以獲取更多的利益。當時清政府的領導是慈禧太后和傀儡皇帝光緒,慈禧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於是毅然對著這八和列強宣戰。
  • 如果秦始皇帶領他的秦軍出現在清末,能打得過那時的八國聯軍嗎?
    即便當年秦軍將士站在大沽口,應該也阻擋不了八國聯軍的入侵。不管是秦軍還是清軍,除了步兵就是騎兵,都不會懂得陣地攻防戰,同樣也都抵擋不住火炮和步槍射擊。這是兩個時代的戰爭,冷兵器的巔峰也不可能戰勝熱兵器。打遊擊的話有可能。翻山越嶺在秦人眼裡是常見的小事。只要化整為零搶到兵器就好說。主場作戰還是有優勢的。
  • 秦始皇的秦銳士天下無敵,如果穿越到清末對抗八國聯軍,勝負如何
    秦軍弩陣 秦始皇的秦銳士天下無敵,如果穿越到清朝末年對抗八國聯軍,勝負如何? 八國聯軍侵華已經離秦國滅亡有2106年,這一年是公元1900年,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不要總以八國聯軍進入了熱兵器時代,就以為滿清政府軍使用的還是冷兵器,事實上當時的清軍使用的同樣是熱兵器,而且部分武器裝備比八國聯軍還要先進得多,即使如此,清軍還是打輸了。再重複一次,清兵已經進入熱兵器,不是拿著大刀長矛與八國聯軍作戰,那是義和團。
  • 清軍和義和團人不少,為何抵擋不了八國聯軍?真相不簡單
    特別是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更是中華人民屈辱的巔峰。而我們很多人也會有疑問。為什麼佔有非常大人數優勢的義和團與清軍。卻打不過人數稀少的八國聯軍呢?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是武器的差異嗎很多人都會認為清軍和義和團打不過八國聯軍,是武器的原因。認為清軍義和團的裝備非常的劣勢,打不過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