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聯想之父」柳傳志正式榮退。過去35年,聯想屬於柳傳志時代。他在40歲的時候參與創辦了聯想,一手打造了這家世界500強公司。
外界對聯想的評價毀譽參半,且往往傾於極端。有人認為它是民族品牌的代表,有人認為它缺乏核心技術正在走向沒落。
無論如何,柳傳志參與並見證了大半部中國科技和網際網路的商業史。這是一部新舊體制劇烈衝突、舊秩序瓦解新秩序重建的歷史。而柳傳志,就是那個在新舊秩序間,尋找到平衡點的人。
柳傳志是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聯想的歷史告訴我們,夢想和現實,究竟是何面目。柳傳志則用行動指出,夢想和現實的橋梁,究竟該如何搭建。
柳傳志35年創業過程中,五個決定聯想命運的關鍵決定。這是五個歷史的橫切面,能夠讓我們看清,為何聯想會是今天的模樣。
第一個決定:棄仕從商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柳傳志
1984年秋,北京中關村(8.700, -0.01, -0.11%)的一間小平房裡,11個來自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中年人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宣告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正式成立,這就是聯想公司的前身。40歲的柳傳志是其中一員,正是「人到中年」的年紀。
第二個決定:進軍海外
「自己不騙別人也不能被別人騙。」——柳傳志
1988年1月,張祖祥按照柳傳志的指示,第一次來到香港。他對這片充滿資本主義氣息的土地感到陌生,他聽不懂當地人的廣東話,也不會說英語。但他肩負使命——柳傳志要在這裡啟動「海外拓展計劃。」
第三個:「貿工技」路線
「你得明白自個兒是誰。」——柳傳志
從2004年開始,批評聯想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批評的焦點大部分集中在:聯想沒有核心技術,不重視科研,過於偏重貿易和投資。相比之下,華為成為中國企業重視研發、自力更生的典範。這就像是一個汙點,在聯想身上揮之不去,也成為柳傳志心頭一塊落不下的石頭。
翻開聯想厚重的歷史,我們會發現,「貿工技」路線的確定並非偶然。
聯想曾經重視過自主研發。「柳倪之爭」爆發前,柳傳志負責市場和運營,倪光南負責技術和產品,兩人分工明確同仇敵愾。聯想漢卡和「286微機主板」的研發過程,足以證明柳傳志對技術的尊重。1989年新年,柳傳志曾親自率隊到機場等候從香港研發歸來的倪光南。
聯想創辦之初,柳傳志最大的渴望,就是找到一條道路,把計算所裡躺在實驗室的技術方案,做成產品賣出去,變成實實在在的利潤。事實上,當初他邀請倪光南加盟時,最終打動倪光南的點,就是他說「我保證把你的一切研究成果都變成產品」。「成果躺在獎狀上」,正是倪光南當時最大的遺憾。
第四個決定:聯想改制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計得過高。」——柳傳志
1998年,計算所改制,千餘人縮減到百人,大部分人併入聯想集團。聯想員工持股會(640人參與)成立,並在這一年獲得了35%的分紅權,可以分享企業經營的淨利潤。
2001年,聯想再次改制,聯想員工持股會出資2.3億元購買了35%的聯想股份,中科院持有65%股份。此舉讓聯想員工也成為了股東。 柳傳志通過這三次改制,讓聯想從一家國有企業,變成了一家市場化運作的民營企業。正是因為這一系列「鋌而走險」的改制,才讓聯想能夠至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五個決定:確定接班人
「辦公司就是辦人。」——柳傳志
柳傳志曾兩度卸任聯想集團職務。2005年,他卸任聯想集團董事長,少壯派楊元慶接棒。但是,2009年聯想集團首次出現虧損,柳傳志出山再次擔任聯想集團董事長,直到2011年才再次卸任交棒。
確定接班人是個嚴肅的問題。某種程度上,它將直接決定這家大船未來的航向。以柳傳志和朱立南為代表的老一代,都將在這次調整中宣布卸任退休。
柳傳志40歲創業,1994年香港聯想公司上市時,他已經50歲。他在聯想的威望無人能敵,時至今日他一直牢牢把握著這家公司的航向。或許早在20多年前,柳傳志就已經開始物色接班人選。
最終接班人的位置是寧旻、李蓬新組合,成為聯想控股新的領導核心。對於企業傳承,聯想的創始人和締造者柳傳志推崇「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聯想就是一個屬於原來的國企改造成為股份制的企業,我們希望辦成一個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柳傳志認為,這樣既可以擁有家族企業的事業感,又可以避免其帶來的風險。
「今天的聯想控股戰略明確,班子成熟,傳承計劃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是在董事會的支持下,我和朱立南精心設計、長期準備的系統規劃。此次人事安排,充分符合公司的現實與長遠發展訴求,很高興今天得以落實。」在12月18日聯想控股公開信中,柳傳志表示。
「我和柳總一致認為,聯想控股的核心領導團隊應該是一支年富力強、更具創新精神、更為國際化的生力軍。」朱立南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寧旻出生於1969年,現年50歲。根據聯想控股官網信息,寧旻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1年加盟聯想,現任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兼財務長、執行董事、執委會成員,主要負責公司的財務與資金、資本運作、風控與審計,以及資本市場和公共關係等相關工作,並主持財務投資業務的運營管理。
在聯想控股的管理團隊信息介紹中,寧旻排在朱立南與趙令歡之後。
據悉,寧旻在近年來才真正一步步踏入最高管理層之列。2018年12月1日,聯想控股董事會宣布寧旻出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執行董事,這也使其成為繼柳傳志、朱立南和趙令歡後的第四名聯想控股執行董事。
聯想控股官網信息也提到,寧旻歷任聯想控股總裁助理、助理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副總裁、高級副總裁兼財務長、執行董事。此番柳傳志的卸任,標誌著聯想系一個時代的正式謝幕,同時也意味著聯想控股迎來了「寧李時代」。
在12月18日公開信中,聯想控股新任董事長寧旻表示,「我們當把握好宏觀形勢以指導戰略決策,解決好關鍵課題,進一步構建未來戰略格局。」
聯想控股新任執行長李蓬也表示,「當前,新變局、新技術、新模式使得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充滿變數,頗具挑戰,但其中也有著豐富的想像空間。聯想控股將結合外部環境,審時度勢,不斷完善、優化戰略,充分發揮『雙輪驅動』的獨特優勢,一方面深耕既有業務,進一步優化資產,提升回報,另一方面,通過對宏觀行業的深入研究及合理的資源配置,動態把握機遇,持續打造支柱型資產。」
未來,具有豐富經驗財務背景的寧旻,加上具有充沛戰略投資經驗的李蓬,又將開啟聯想控股怎樣的帝國新徵程,又會帶來怎樣的「投資棋局」?人們在期待。
綜合於投中網、新浪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