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小學生如繞口令似的造句,連語文老師都被繞進去了,你繞進去沒?
對於很多小學生來說,語文是比數學難學的科目。僅僅一篇800字的作文,就比好幾張數學卷子上的字還要多。在語文考試的時候,遇到作文題,總是提筆拿下,思考50分鐘,寫作10分鐘是常態。除了作文不會寫以外,還有造句很多學生也覺得難。為了能造出完整的句子,無論什麼要求,常常把爸爸媽媽當成造句對象。
比如用成語造句:
用連詞造句:
用副詞造句
爸爸媽媽成了造句的擋箭牌,只可惜考試是非常嚴格的一件事情,對於一些用詞不準確的造句,爸爸媽媽也救不了你。對於造句題,首先需要明白所給字、詞的意思;其次,就是語法正確有邏輯;最後沒有錯別字。但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漢字更是極具魅力,想要把漢字的魅力發揮到極致,那自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小學生完全可以做到這件事,不信我們就來看看小學生如繞口令似的造句,連語文老師都被繞進去了,你繞進去沒?
1.用「上」字造句
用一個字造句的時候,可以先把它進行組詞,比如上的組詞可以為:上學、用上、上班等。這些都是一些常見字詞,是非常容易造句的。我們看看下圖中這位小朋友的造句,這句話用了四個「上」字,初讀的時候,估計有不少人有舌頭打結的感覺吧,這位小朋友準確的用了上的讀音跟詞性,可謂是文字功底十分厲害。
2.用「不」字造句
在語文或者英語學習當中,我們常聽老師說過一句話,那就是雙重否定等於肯定。這句話理解起來不難,但是把它真正地放到句子當中,有時還真有點難理解。第二位小朋友用了四個不字造句,用雙重否定表肯定的原理,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請同意下課的學生要舉手,如果學生不明白老師的意思,估計不敢舉手,這樣老師就繼續上課了。
3.用「把」字造句
我們小時候常常做過這樣的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或者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對於「被」跟「把」的意思也都理解。第三位小朋友是用「把」字造句,接連用了四個把字,很多朋友讀的時候可能被繞暈了,仔細分析會發現,其實第一個「把」是一下子的意思,第二個「把」是把字句的把,第三個「把」是車把的意思,第四個把是動詞,表示把控、控制的意思。
4.用「過」字造句
第四個是用「過」字造句,對於「過」很多人想到的是動詞,過去、過上等。但是第四位小朋友想到的是楊過,看來從小就喜歡看武俠題材的電視劇啊,是楊過跟小龍女的忠愛粉。這句話當中接連用了五個「過」字,把過的意思發揮到了極致,讀起來雖然拗口,但是表達的意思非常準確,不免讓人感慨,中國漢字果然博大精深。
5.用「行」字造句
第五個是用「行」字造句,眾所周知,它是一個多音字,對於這個多音字,第五位小朋友可謂是充分發揮了「行」字多音字的優勢,寫了很長的一句話,用了很多個「行」字,把它的詞性、多音字準確地結合起來,不免想對這位朋友說:「這語言功底不是一般的深厚啊」。更有調皮的網友說,那這個讓老外考漢語的四六級,估計他們會哭暈在廁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