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機智謀士,一天之內兩次讓曹操中計,可惜少有人知

2021-02-13 一段段文字

三國群雄中,論起權謀之道和用兵之才,曹操當之無愧穩居一流水準。他在東漢末年亂世中起兵,逐漸由弱到強,擊敗袁紹、呂布、陶謙、劉表、張魯、馬超等眾多強敵,一統中原,獨霸長江以北地區,成為三國時期實力最為雄厚的武力集團。如果沒有司馬懿家族的篡逆之舉,按照曹魏發展勢頭,魏國也必將成為又一個大一統王朝。

曹操為人機變百出,狡黠多智,以至於被稱為「一代奸雄」。諸葛亮人稱「千古人龍」,也對曹操的才幹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嘆弗如,在《後出師表》中稱讚「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認為曹操的才能可以和孫子吳起相提並論。

不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曹操雖然才幹卓越,但也並非天下無敵。俗話說「一物降一物」,曹操在徵戰生涯中,也曾中過別人的計。在鄴城之戰中,一個名叫李孚的謀士,一天之內兩次讓曹操中計,堪稱三國最機智謀士。

曹操擊敗袁紹後,袁紹勢力並未被徹底消滅,他留下的袁家軍,被他的三個兒子袁尚、袁熙、袁譚所瓜分。三人雖是兄弟卻彼此不和,各自稱霸一方,繼續與曹操對抗。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曹操帶領大軍渡過黃河進入河北,試圖殲滅三袁勢力。大敵當前,袁氏三兄弟依舊打得不可開交,袁尚帶領人馬離開老巢鄴城,前去攻打袁譚。曹操當機立斷,立即出兵直撲鄴城想一舉端掉袁尚的大後方。

鄴城守將名叫審配,審配原先是袁紹手下的主要謀士之一,袁紹死後,他效力於袁尚麾下。審配為人剛烈耿直,對袁氏集團忠心耿耿,此前與曹操多次交手,雙方此次是冤家路窄,又遇到了一起。審配一方面派人向袁尚求救搬兵,一方面整頓吏治,修繕城池,嚴陣以待,決心與鄴城共存亡。

鄴城當時是北方重鎮,城高池深防禦堅固,審配又精於用兵,曹操指揮軍隊強攻幾次,傷亡慘重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曹操當即改變策略,改強攻硬打為長圍久困,因為鄴城中畢竟兵力、糧草都極為有限,只要切斷內外聯繫,鄴城守軍糧盡援絕,必將難以支撐。

曹操指揮士兵在鄴城周圍開挖四十裡長的壕溝,灌入河水,曹軍圍繞鄴城紮下營寨,日夜巡邏,把鄴城包圍的如同鐵桶一般,真箇是鳥飛不過水潑不進。眼看鄴城形勢危急,袁尚聞訊後,急忙帶領數萬人馬回援鄴城。

袁尚想讓審配與他同時出兵,裡外夾攻,但卻無人能夠衝破包圍圈進入城中。他手下謀士李孚卻自告奮勇,願意當使者進城送信。在眾人半信半疑的眼光中,李孚只帶著三個隨從出發了。

李孚足智多謀,他穿著曹軍的官服,騎著一匹高頭大馬,隨身攜帶著繩索大棒,裝成曹魏的督察官,趾高氣揚來到曹魏大營外,一邊「巡視」一邊比比劃劃,大聲呵斥曹軍士兵。

李孚的氣勢果然鎮住了曹軍,根本沒人會想到這個「督查大員」會是敵方奸細,一個個俯首帖耳不敢造次。李孚來到城下曹軍最後一道防線前,故意暴跳如雷,把負責守衛的曹軍士兵捆起來一頓杖責,嚇得曹軍將士無一人敢吭聲。

李孚信馬由韁來到城下,大聲呼喊與城上人取得聯繫,在曹軍將士眾目睽睽之下進入城中。曹軍這才知道上了當,急忙報告曹操。曹操還不當一回事,說:「讓他進去容易出來難」。

李孚與城中守軍約定好進攻日期後,準備出城。因為城中缺糧,他讓守軍把城中婦孺老弱一千多人放出城來,自尋生路。曹操聞訊後,一看都是些老弱病殘的老百姓,就讓守軍放開一條路,讓這些百姓出了包圍圈。他做夢也料不到,李孚也換上百姓衣服混雜在其中,成功地混過包圍圈,順利出城。

雖然鄴城之戰以袁尚失敗告終,但李孚所表現出的大智大勇,足以堪稱三國最機智謀士。袁尚覆滅後,曹操特意把李孚招來麾下,任命為司隸校尉,李孚活到70多歲平安善終。了解更多李孚的史實,請閱讀經典史書《白話三國志》。

參考資料:《三國志》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文章推薦

諸葛亮去世前,為何執意要除掉魏延?

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劉備不拖後腿,關羽張飛能贏嗎?

曹操兵敗宛城時,郭嘉為何見死不救?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頂級謀士排名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三國時期最強的謀士排名:第一名、老成謀國—司馬懿:魏國頂級謀士,能文能武,熟悉兵法,老謀深算,善於玩弄權術。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鬥智鬥勇,雖然略遜一籌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但是也擋住了諸葛亮六次北伐,最終用時間活活拖死了諸葛亮和蜀漢。
  • 三國最強謀士並非諸葛亮?正史揭曉三國謀士排行榜
    三國時期湧現出許多智勇雙全的「謀士」,最有名的當屬諸葛亮,民間亦有俗語如「三個臭皮匠抵得過一個諸葛亮」來形容他的聰明才智,然而你可知道,諸葛亮並不是三國最強謀士,下面就揭曉三國謀士排行榜。
  • 三國絕頂高手的十七大謀士
    倘若他像司馬懿那樣長壽,真正終結三國的並非司馬炎,那麼季漢就走向強盛的歷史舞臺! 5、晉祖冢虎:司馬懿 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也是他把曹家三代基業變成自己的,善謀奇策,多次徵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徵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 三國最被低估的4大謀士:尤其的第一位,絲毫不亞於諸葛亮、郭嘉
    根據《三國志》等相關史料的記載,小編認為:整個三國時期,最容易被忽視的頂級謀士當屬以下四位:
  • 為什麼赤壁之戰時,曹操那麼多謀士,卻沒有一個看出火攻之計的?
    熟悉三國的人,一定對赤壁之戰十分熟悉,這場戰爭對於三國鼎立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要是沒有赤壁之戰的發生,曹操可能就已經直接一統天下了,正是赤壁之戰的失敗,才促使原本勝券在握的曹操只能無奈三分天下。有人覺得十分好奇,明明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身邊有那麼多優秀的謀士,為何就沒有人看出來對方有詐,沒有人會考慮到火攻之計呢?實際上這個問題遠遠沒有那麼簡單,背後存在很多深層次的原因。
  • 三國時期賈詡,智計無雙才能不輸諸葛亮,三國時期最長壽謀士之一
    三國時期是我們多數人較為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因為它被編成演義,拍成電視劇反覆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三國時期有很多出色的謀士,但是達到臥龍鳳雛司馬懿這個等級僅寥寥幾人,就比如賈詡,一位被歷史淹沒的謀士奇才。最開始張繡最為中意的投奔對象是袁紹,因為袁紹畢竟是四世三公,名聲在外,但是身為頂尖謀士的賈詡,卻是十分清楚袁紹的真面目,於是勸說張繡,最終投奔了曹操,三國就是如此戲劇性,兩家本來還是敵人,但是轉眼之間,就成為了一家,讓人頗感覺哭笑不得。
  • 三國最厲害的謀士,一生輔佐多位皇帝,而且子孫並享榮華富貴!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之一,這個時代豪傑兵起,諸侯爭霸,出現了很多能人,其中優秀的謀臣也是數不勝數。在三國時候,一位厲害的謀士能趕得上千軍萬馬。一場戰爭勝敗與否,往往掌握在幾個重要的謀士手中。
  • 趣味三國之第一謀士
    上期趣味三國,對於武將排名的先後,雖然爭論很激烈,但第一名的呂布是全世界公認的,毫無爭議。可說到謀士,單單就第一名的桂冠,就各有各的說法。
  • 三國的謀士為何不自己單幹?而是選擇輔佐別人
    謀者,韜略也,漢書藝文志云:謀略,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小成靠術、中成依法,大成依道。有人說郭嘉多謀善斷,且料事如神,掌握天下大勢,為什麼自己不能單幹?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其實不只是三國,哪個時代都不缺聰明的謀士,亂世(包括三國)時期每個軍閥本身就是一個謀士,都想做軍閥老大,做軍閥老大不是單靠聰明就可以做到的的。首先要有一定的資源基礎,做事有魄力,目標明確意志堅定,能力不光只是計謀,還要能集眾人之智,方為上君。曹操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三國五大謀士排行榜,三國時期最強的五位軍師
    最終以曹操、孫權、劉備割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而在三國鼎立的背後,更是各大謀士雲集之場所,也是這些謀士智慧的交集。閱讀《三國演義》,我們無不為他們的智慧所折服。他們一方面各位其主,一方面為了展現自己的謀略,無不窮盡之智慧。排第五名 龐統 劉備的謀士龐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三國中最坑的謀士,出的全是餿主意,他叫誰主公誰就被滅亡
    文/三國中最坑的謀士,出的全是餿主意,他叫誰主公誰就被滅亡 東漢末年,戰亂不斷,各股勢力群起,其中最突出的三股勢力便是魏蜀吳,不得不說,他們三國能夠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離不開身邊的謀士。在亂世之中,有一個厲害的謀士真的很重要,如果遇到一個很坑的謀士,那就只能滅亡了。
  •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第九名徐庶,第六名諸葛亮,第一名竟是他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意思的時期,建安風骨和謀略計策是三國的代名詞,除了常勝將軍趙雲,古之惡來典韋,錦帆賊甘寧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武將之外,還有諸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心中前十的三國謀士,此排名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代表歷史準確排名。第一名我覺得是他。
  • 三國謀士荀彧
    三國時期,可謂是謀士如雲,武將似雨,今天來給大家講一下曹魏集團的謀士:荀彧(讀音:xun 二聲 yu 四聲 音譯過來為:尋玉);為什麼標一下讀音
  • 他才是曹操擊敗袁紹的首席謀士,卻是曹操五大謀士裡名氣最小的
    文|夏彥(讀史專欄作者)大家都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大謀士,分別是荀彧、郭嘉、賈詡、荀攸、程昱(二荀郭賈程)。這五個人在曹操剪滅各方勢力、統一北方的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五個人裡邊,名氣最大的當屬「王佐之才」荀彧,他屬於張良一樣的人物,在後方運籌帷幄,保障前線軍隊的吃喝拉撒,是曹操的國務院總理、內政部長兼曹軍後勤部長。
  • 三國真正得其輔佐可以得天下的四大謀士,他們是誰呢?
    三國謀士星漢燦爛,而被宣傳得最厲害的莫過於諸葛亮和龐統,因為有言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是根據實際史載來看,顯然過於誇張了。而且縱觀三國歷史,能夠得一安天下的四大謀士,絕對不是臥龍和鳳雛。而是以下這四位。第一:周瑜。孫策帶著很少幾百人用計逃離袁術,東渡長江,來到江東。
  • 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名到第10名)
    這篇介紹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第10位)第10位:賈詡(147-223)善終洛陽,終年77歲。曾任董卓、張繡、曹操謀士。賈詡之所以能坐上:十大謀士末班車,其實智慧不容小覷,排位再升幾名亦不過份。
  • 「溯源甘肅」賈詡:出自隴上的漢末三國謀士
    【溯源甘肅】賈詡:出自隴上的漢末三國謀士賈詡效力涼州兵團,為李傕、郭汜謀士連環畫。本文特約撰稿人 李元輝他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曹魏初年的著名謀士,智謀超群,「算無遺策」,名聞天下;他獻計涼州兵團反攻長安,東漢王朝從此走向衰亡,吹響了三國時代的前奏;他半世飄零,幾易其主,遊走於兵荒馬亂的時代,周旋於群雄之間,工於戰略,出謀則轉變戰局,精於謀身,遇險則逢兇化吉;他輔佐曹操平定北方,暗助曹丕,影響了整個三國時期的局勢走向,成為曹魏開國功臣,位列三公之首;他洞悉人性
  • 臥龍吟:三國兩位頂級謀士,卻都看破曹操,寧死也不肯出山輔佐!
    不讀三國,不識英雄!大家好,這裡是臥仔~在很多遊戲中,玩家都能夠通過滿足特定條件,招募自己心儀的武將,比如在策略遊戲《臥龍吟》中,玩家能夠自由登用各種在野的名將謀士,組建自己獨屬的百勝軍團!但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出山輔佐國主,三國時期有這麼兩位頂級謀士,就因為看破了曹操的狼子野心,到死也不願意出山輔佐曹操!這第一位名叫婁圭!他是什麼人呢?
  • 曹操集團的第一謀士是荀彧還是郭嘉?
    那麼曹操的知名謀士,曹操使用最多的就要數荀彧和郭嘉了,這兩個人誰更厲害一些呢?首先我們我們說說荀彧,荀彧,子文若,跟隨曹操多年,為曹操打贏過大大小小的仗,就連曹操本人也說:"知我者,文若也」,曹操從不輕易誇人,如此可見,曹操對於荀彧可謂是十分器重的。
  • 三國中到死都沒有出山的兩位頂級謀士,究竟有多厲害?
    三國中有許多謀士,如我們熟知的臥龍、鳳雛、小麒麟、冢虎、鬼才、毒蛇等,其中最頂尖的六個謀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姜維(或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除了這6位高手外,還有陳宮、徐庶、荀彧、荀攸、田豐、許攸、李儒等眾多一流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