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出動了九個軍,軍長分別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2020-12-22 大大大紅袍子

"特別是在形勢危急時,過分的勇敢和豪情,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英雄的氣概,使之成為後代景仰之物。"從古到今,英雄都是以榜樣的形式存在著世人的心中,遠古時期,荊軻等孤膽英雄曾是世人心中的榜樣。近代,那些為國家、為民族付出代價的革命者,才是真正的英雄,總而言之,在不同的時代,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英雄。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又發生了一次局部戰爭,即今天人們口頭上說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一方無止境地挑釁中國,中國不得不派遣軍隊回擊。但是,在中國軍民的反攻下,越南軍隊被擊退了,只剩下一個背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國有9支部隊參加了對敵作戰。而且,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以雷霆萬鈞的氣勢,讓越南感受到了大國的威嚴。於是,話又說回來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們出動了九個軍隊,軍長分別是誰?誰的級別最高?

一九二二年,朱月華生於江蘇贛榆,一九四○年加入八路軍,一九四一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團部隊列參謀,解放戰爭期間曾任第38軍113師338團副團長。一九五五年朱月華被授予中校軍銜,一九五五年朱月華被提升為上校軍銜。

值得注意的是,朱月華曾榮獲獨立自由三等功,解放三等功。一九八八年獲獨立榮譽勳章。擔任五十五軍軍長時,指揮所參與了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戰績極佳,而且五十五軍是參戰部隊中殲敵人數最多的部隊。

韓懷智生於河北省平山縣曹家莊,1937年參加八路軍,處於抗戰的關鍵時刻。1938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九八八年九月,新中國再次被授予中將軍銜。

值得注意的是,韓懷智被授予獨立自由三級勳章,三級解放勳章。建國後,他任團長、副師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四○年四月,率部在邊境進行自衛還擊。1980年5月以後,協助總參謀長負責全軍軍事訓練、院校教育和兵種建設。

一九九三年三月至一九九八年三月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阿根廷」友好小組副主席。一九二一年生於江蘇啟東,一九四○年加入新四軍,一九四二年入黨,一九四二年抗戰期間任蘇中軍區連長,解放戰爭期間在華野麾下任營長,一九五五年任中校軍銜。

建國後,張志禮先後任第三野戰軍二十三軍六十七師二○團參謀長、參謀長、副團長。一九五四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基礎系。此後,他先後擔任過148師副師長、代理師長、50軍參謀長、副軍長、軍長、成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張志禮為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志願軍出動了九個軍,軍長分別是誰?有幾個軍長成...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取得勝利 在這次反擊戰中,我國共出動了九個軍的兵力,分別是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擔任11軍軍長一職。對越反擊戰之後,陳家貴的軍銜沒有發生變化。2016年,陳家貴在昆明總醫院去世,享年98歲。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出動了九個軍,分別消滅了多少敵人?
    1979年2月17日,在越南方面的一再挑釁下,我國邊防部隊奉命自衛還擊,短短28天就達到了戰略目標,迅速撤退。此次我國共出動了九個軍,分別為:第11、13、14、41、42、43、50、54、55軍。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拉開戰幕。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火,雙方停止戰鬥。其後,又不斷產生邊境摩擦,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才真正偃甲息兵。 戰爭自然免不了死亡。中越戰爭期間,中國和越南各自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職務和軍銜是什麼?
    在建國後,雖然沒有發生什麼大規模的戰爭,但我國還是參與了幾次局部戰爭,這其中就包括對越反擊戰。對於我國來說,那個時候建國的時間還不長,社會的經濟和各方面的發展還處在恢復的階段,需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但是,為了維護我國的領土主權完整,避免再次遭到外國勢力的侵略,我國還是毅然對越南發起了進攻,徹底打消了越南企圖侵略我國的野心。那麼在對越反擊戰中,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犧牲」的最高長官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為了保衛國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於是1979年2月時,中國軍隊開始進行自衛反擊,這也就是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了。 在戰爭爆發之後,我軍在廣西以及雲南兩個方向同時對越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軍就攻佔了越南的20多座城鎮,並且殲敵57000多人。但是與此同時,我軍也有7000人犧牲,並且15000人負傷。
  • 最年輕現役中將劉振立:22歲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現任陸軍參謀長
    前面我們講述了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高級將領李作成上將,今天小編繼續為各位講述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他在作戰中十分勇敢,後來成長為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他22歲的時候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30年後成為解放軍現役中將中最為年輕的,他就是陸軍中將劉振立。劉振立,1964年8月出生,河北欒城人。劉振立1983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年劉振立19歲。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犧牲的將士都安葬在哪?與綠水青山相伴
    中越戰爭,又稱對越自衛反擊戰,從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在中越邊境1300多公裡的土地上,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面對越南的不斷挑釁,中國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中央政府立即下達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於是為期一個多月的中越戰爭拉開了序幕,此戰以中國的全勝而告終。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解放軍14集團軍軍長的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歷任解放軍14集團軍的軍長都有誰,是什麼軍銜?蒙進喜、中將軍銜蒙進喜出生於1944年,重慶市人。蒙進喜自參軍入伍後 ,便長期在第32師中服役,並在1980年進入了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蒙進喜率部參與了老山輪戰,他是我軍中為數不多擁有實戰經驗的優秀將領。
  • 1985年合併後的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此次裁軍不僅要減少人數,編制也要精簡,當時全國共有十一大軍區,最終合併為七大軍區,那麼這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1988年恢復軍銜,他們又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瀋陽軍區,司令員劉精鬆瀋陽軍區當時並未調整,司令員是劉精鬆,他出生於1933年,湖北石首人。
  • 中原野戰軍改編後,下轄9位軍長分別是誰?後來有1人是大校軍銜
    那麼在這次改編裡,二野下轄的九個軍軍長分別是誰,最後又是什麼軍銜呢? 解放戰爭中最開始擔任晉冀魯豫軍區三縱副司令員,跟隨劉鄧挺進大別山,後來任11軍軍長參加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 同樣的也在朝鮮戰場上大展身手,先是擔任志願軍12軍軍長參加第五次戰役,後又擔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 1955年曾紹山被授予中將軍銜。
  • 解放軍31集團軍軍長都有誰?他們都什麼軍銜?誰軍銜最高(上)
    解放軍31集團軍軍長都有誰?他們都什麼軍銜?誰軍銜最高(上)1985年,解放軍31軍改編為31集團軍,駐地在廣州軍區。那麼解放軍31集團軍成立以後,都有誰任31集團軍的軍長呢?他們都什麼軍銜呢?誰最高呢?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個團首任團長分別是誰?誰軍銜最高?
    八路軍最初下轄了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師長和旅長想必大家要熟悉一些,那你知道這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分別是誰,最後誰軍銜最高嗎? 解放戰爭中是解放軍第19兵團司令員,後來抗美援朝是志願軍第三任司令員,對越反擊是西線總指揮,對內對外都戰功赫赫。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
  • 對越反擊戰,我軍兩位總指揮分別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2月17日,我軍決定進行對越自衛反擊戰,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當時分為兩個方向作戰,一個是廣西邊境的東線集團,一個是雲南邊境的西線集團。那麼這兩線的總指揮分別是誰呢?當時年齡多大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 大校軍長和少將師長,兩者有什麼區別?誰的級別高?
    可當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後,我軍由於沒有軍銜,出現了指揮系統散亂,部隊容易暴露等諸多弊端。因此,恢復軍銜制刻不容緩。1985年,我國經過百萬大裁軍後,整體軍容和制度都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我國也於1988年正式恢復了軍銜制。眾所周知,我國在恢復軍銜制之初,對軍銜的高低還是比較重視的,畢竟軍銜是代表一個軍人等級的高低。
  • 解放軍第12軍軍長都有誰?他們都是什麼軍銜?誰最高壽
    那麼1949年到1985年,解放軍第12軍的歷任軍長都有誰呢?他們都什麼軍銜,誰最高壽呢?一、軍長:王近山;軍銜:中將王近山,1915年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區(今高橋鎮)程河村許家灣。土地革命時期,王近山曾任紅4軍第10師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副師長,紅31軍第93師師長等職務。
  • 最後撤離朝鮮戰場的五個軍,軍長分別是誰?55年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最後撤離朝鮮的五個軍,軍長分別是誰?回國後軍銜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第23軍,軍長鍾國楚鍾國楚,1912年出生,江西興國人。他18歲就參加了紅軍,歷經中央蘇區反「圍剿」、南方三年遊擊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2年8月,鍾國楚擔任志願軍第23軍軍長,率部入朝參戰。
  • 對印自衛反擊戰,負責前線指揮的軍長張國華,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對印自衛反擊戰,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當時印度強佔了我國藏南地區9萬多平方公裡的領土,不僅如此,還繼續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邊境,屢次挑起事端。1962年10月,印軍悍然在中印邊境全線發動了大規的模武裝入侵。
  • 程子華指揮的宜沙戰役,參戰的四野4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宜沙戰役中,參戰的四野第38、第47、第49、第39軍的軍長分別是誰呢?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38軍軍長梁興初。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解放戰爭時期,梁興初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師師長、第六縱隊副司令員兼第16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在遼瀋戰役中,梁興初指揮了著名的黑山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