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丫老師
電影院復工之後,想像中的報復性觀影並沒有出現,臨近年底,今年票房突破十億的電影只有4部,均為國產片。
這也不能怪影迷只是嘴上喊得熱鬧,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復工後的中國電影市場,不管是上映影片的數量,還是規格,都遠不及往年同期。
除了《八佰》《我和我的家鄉》等國產電影,以及《信條》《花木蘭》兩部進口大片,幾乎再也沒有出現對票房有極大帶動能力的商業大片。放眼海外,大洋彼岸的院線日子更加難過。疫情的蔓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諸多大片紛紛撤檔甚至轉網,而這種情況可能要還有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八佰》劇照
所以,對觀眾來說,大家其實並不是喪失了觀影熱情,更現實的情況可能是,影迷空有觀影熱情卻無處揮發。截止當前,2020年的年度電影票房近184億,此前燈塔研究院預測,2020年的年度票房會達到200億,目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距離這一目標,還有一部大片的距離。
這種情況下,原定於明年大年初一和觀眾見面的《緊急救援》提檔到12月18日上映,對觀眾和中國內地市場來說,或許也稱得上是一次「緊急救援」。
春節檔種子選手空降賀歲檔,
影迷提前「過年」
《緊急救援》的提檔,相當於加入了中國電影市場衝刺年度電影票房200億的最後接力。
回顧近些年的票房成績領先者,無論是《八佰》《流浪地球》還是《紅海行動》,甚至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都能提煉出共同的特徵:製作上展現出高超的工業水準、內容上聚焦於中國故事。
以上特質《緊急救援》全都具備。
《緊急救援》由林超賢導演執導,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等主演。電影取材自真實救援事件,聚焦於一個不為大眾所知、名字還有點拗口的職業——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展現了真實熱血的海上救援故事。
導演林超賢,經過《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兩部影片的口碑沉澱,不僅成為大陸電影市場上最具認知度與認可度的香港導演之一,其代表性作品也成為華語電影在災難、戰爭、動作等類型片裡的工業標杆。
因此,不管是從類型的饑渴度和稀缺性上,還是導演的口碑鋪墊也好,即便在競爭最為激烈的春節檔,《緊急救援》也是一枚不可忽視的種子選手。
林超賢在《緊急救援》拍攝現場
情節上來說,《緊急救援》是靠四個救援任務推進的,觀眾隨主角進入一個比一個更緊張刺激的救援任務中,類似遊戲的行進感。
電影展現了海上油井平臺爆燃、飛機緊急迫降海面等動作場面,硬核逼真,不僅保持了林超賢導演一貫的水準,他和他的團隊還展現出更宏大的野心和更強的執行力。
相比《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緊急救援》中有更加複雜的海陸空調度。影評人西帕克評價:「鑽井平臺救險、峽谷激流、墜毀客機、天然氣輪船四場,一場比一場更有張力,真正的災難片大製作。」
文戲一向是林超賢的短板,在《緊急救援》中,儘管能看出林超賢想要彌補的嘗試,比如相比《紅海行動》,《緊急救援》留出了更多的文戲空間,用來描繪救援隊員在職業以外的個人生活,彭于晏還首度扮演了父親,不過文戲的內容並沒有匹配上動作戲場面的精彩程度,文戲和武戲並沒有互相推動,這是《緊急救援》的不足所在,也讓觀眾原本的期待值受到影響。林超賢導演未來的作品,需要進一步在這方面下功夫,希望可以做到更完美。
類型片加持,主旋律電影越來越好看了
雖然《緊急救援》口碑雖不能盡善盡美,但總的來看,近年來觀眾會有一個突出的感受——國產主旋律電影越來越好看了,票房就是最直觀的證明。
回顧年度票房冠軍的電影裡不乏所謂的主旋律電影,比如《戰狼2》《紅海行動》,包括2019年春節檔冠軍《流浪地球》也可以視為「主旋律電影」。
《流浪地球》票房高達46.8億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廣大影迷,尤其是年輕的影迷心中,國產主旋律影片是嚴肅、說教、乏味的代名詞。從2009年上映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開始,國產主旋律片的面貌有了改變,黃建新、韓三平兩位導演啟用全明星陣容出演,創下了讓年輕的觀眾在「數星星」的過程中吸收了正統敘事。
在這之後,主旋律電影一直沒有新的發展,更何況要想像《建國大業》這樣召集172位明星參加,除了影片本身具備的特殊獻禮意義,也非常依靠導演和製片人的行業積累和人脈關係,從模式上來說難以複製,《建國大業》引發的反響,本質上也不是行業升級的結果。
主旋律電影真正實現行業層面的升級,是從林超賢導演執導的《湄公河行動》開始的。
2016年,《湄公河行動》與《爵跡》《王牌逗王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電影同檔期競爭,既沒有知名IP,也沒有流量明星加盟,在先期並無優勢的情況下,《湄公河行動》憑藉口碑發酵,最終一舉拿下11.83億票房,逆襲成為當年國慶檔期的票房冠軍。
更重要的是,《湄公河行動》開創了以最高工業水準拍攝主旋律電影,以類型片元素和主旋律敘事相結合的先河,讓觀眾和業界看到,國產主旋律電影也可以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既具有觀賞性、娛樂性,也能弘揚主流價值觀。
2018年上映的《紅海行動》可以視為林超賢對自己的全面升級,除了故事格局更大、場面更宏大,動作戲和爆破戲更激烈,《紅海行動》的票房之路也幾乎複製了《湄公河行動》低開高走的路徑,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中從第二梯隊突圍而出,最終獲得了春節檔乃至全年的票房冠軍。
可以說,《湄公河行動》不止讓林超賢和其背後的博納影業一起找到了主旋律商業片的可複製模式,也啟發了很多後來的創作者。不管是從創下票房奇蹟的《戰狼2》,還是今年上映的電影《八佰》裡,都能看到類似的思路。
《湄公河行動》劇照
除了進一步與戰爭、災難等最能集中展現電影工業水準的類型相結合,給觀眾以視覺和感官的衝擊以外,近年來,主旋律電影也在其他類型和題材方面做出了探索。
比如接連在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兩部影片,開始把鏡頭對準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普通人,通過描繪事件投射在他們身上的影子來反映大時代的變遷。雖然這兩部電影也都是眾星雲集,只有一個鏡頭、幾句臺詞的配角也由大明星來扮演,但講述故事的方式已經和《建國大業》時期的主旋律電影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今的主旋律已經告別了空洞、乏味的說教內容,摸索出了能和高成本、高概念的重工業類型片相互加持,也能和現實主義或者喜劇類型相互交織的創作方式。
主旋律電影已經不再是勸退觀眾的因素,恰當地融入愛國主義和當代主流價值,反而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也會使得作品更加厚重。
講好中國故事,激發國產片能量
《緊急救援》的強類型,再一次將主旋律作品的震懾力拉到了觀眾面前。從這次《緊急救援》背後的出品方來看,除了人民交通出版社這樣的國營企業作為把關人之外,還有博納這樣的民營影業和騰訊影業這樣的網際網路影企。
博納影業近些年來對於主旋律影片的商業化運作非常成功,而這次的《緊急救援》它也沒有缺席。
《緊急救援》劇照
目前,商業主旋律電影已經成為了博納影業在內容板塊的最強支柱,也幫助博納影業經歷了美股五年的沉寂後,重回國內影視企業第一梯隊。上月5日,博納影業IPO申請成功過會,成為三年內第一家首發通過的影視公司。
回顧主旋律電影類型化的進程,離不開北上的香港電影人和博納影業在背後積極地推動。得益於其獨特的背景和商業軌跡,博納影業和香港電影人從2000年初就開始合作,最初博納只是引進港片到內地發現,後來開始延伸到上遊,深度參與投資出品,一步一步建立起穩固堅實的合作關係。當博納影業的總裁於冬認識到主旋律商業化的巨大市場潛力之後,他們可以替手中的題材找到合適的香港導演。
第一次讓香港影人和主旋律相結合,就是由博納影業開啟的。2014年,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出人意料地邀請香港知名導演徐克來改編紅色經典《智取威虎山》,沒想到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本片一舉斬獲8.81億票房,成為當年的賀歲檔冠軍。
有了《智取威虎山》的振奮開局,博納影業又找到了劉偉強拍攝《建軍大業》、請來林超賢一鼓作氣出品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和正在上映的《緊急救援》。2019年一年,博納影業推出了「中國驕傲三部曲」《決勝時刻》《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累計票房超過47億元。
《紅海行動》以36.5億拿下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冠軍
香港電影研究專家魏君子曾說:「內地導演沒怎麼受過類型化訓練,但香港導演在這方面就很有經驗。所以當我們決定主旋律類型化後,要找的人就是香港導演。」香港電影工業和主旋律影片的結合,是主旋律影片在商業化、類型化的過程中順理成章的選擇。
但正如前文所說,隨著華語電影最高工業水平逐漸轉向內地,主旋律電影商業化、類型化也不再是香港電影人亦或者博納影業的獨門絕技。
今年上映的《八佰》樹立了華語電影戰爭片的新標杆,在口碑和票房兩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且由於今年特殊的市場形勢,《八佰》也是目前累積31.09億票房成績,穩居中國全年票房之首,也是今年的全球電影票房冠軍。
和《緊急救援》一樣,《八佰》身後除了華誼兄弟這樣的老牌影視公司,也能看到騰訊影業的身影。
回看今年騰訊影業的戰績,它不只是《緊急救援》的主要出品方、《八佰》的出品方之一,今年電影院影院復工後,第一部挺身而出、為行業一試涼熱的影片《第一次的離別》,也是騰訊影業參與出品的。
騰訊影業掌舵者程武,在多次對外發言中表示,「在騰訊影業六大文化系列中,最主要的是時代旋律。」而在前不久的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的三方發布會上,主投主控主旋律作品,成了一致的核心輸出,「時代旋律」系列項目就佔到了整個對外片單的近40%。
新麗傳媒·騰訊影業·閱文影視2020年度發布會上《1921》作為重點推薦項目
今年除了電影方面有《緊急救援》為代表的主旋律作品,劇集方面,騰訊影業也積極支持、參與主旋律影片和弘揚當代主流價值觀的影視作品作出類型。今年播出的《燃燒》《三叉戟》《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等獲得了高口碑,並且都相應地在類型上有所創新。以《三叉戟》為例,雖然故事講述了三個中年警察的故事,卻讓一眾年輕觀眾追到停不下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三個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男演員吸引。
另外一部早已吊足粉絲胃口的劇集《我們的西南聯大》也即將播出。對於當代的年輕觀眾來說,愛國熱情和民族情懷已經成為最能引發共鳴的價值觀念。當騰訊影業以青春題材、熱血風格和主旋律題材相結合,其中極有可能會出現主旋律題材和青春、校園類型相結合的新範例。
《緊急救援》的這一槍已經打響,而在接下來,騰訊影業對於主旋律現實題材的重視只增不減,其中包括主投主控明年建黨一百周年紀念的重頭戲《1921》。
2021年是一意義重大的特殊年份,多家影視公司都會在這一年圍繞主旋律題材積極發力,但最值得關注的仍然是直接講述建黨故事的電影《1921》。從參與主旋律商業大製作,到能夠主投主控如《1921》這樣意義重大的頭部獻禮大片,雖然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騰訊影業還是影視製作公司中的後起之秀和新興力量,但是已經不滿足於只是融入中國電影行業發展大趨勢,而是嘗試著能夠自己站出來,像程武多次強調的那樣——講好中國故事。
目前,中國觀眾已經多次用票房證明,製作水準高、完成度高的主旋律商業大片完全可以在市場上擊敗傳統好萊塢商業大片。目前正在上映的《緊急救援》從票房、上座率和排片比上都領先於進口大片《神奇女俠1984》。因此,騰訊影業不論自身利益的角度,還是從擔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的角度,想必都會繼續重視和支持主旋律內容。
2020年的最後一個——賀歲檔,除了已經上映的《緊急救援》,還會有《拆彈專家2》《晴雅集》《心靈奇旅》和《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具有票房刺激能力的電影陸續加入,為衝擊200億目標添磚加瓦。
《送你一朵小紅花》劇照
上述影片除了《心靈奇旅》是進口動畫,其餘都是國產電影。而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主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也是由騰訊影業參與出品。該片講述了兩個抗癌家庭的溫情故事,導演韓延五年前就曾執導抗癌故事《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這次依舊聚焦於患癌的青年人,但輻射範圍更大,除了兩個主角的成長之外,還展現普通的中國家庭會如何處理愛和生命的課題。
儘管距離影片上映還有一周,《送你一朵小紅花》預售已經突破5000萬,希望這個好兆頭能和這部電影一起,既能給艱難的2020年帶去慰藉,也能為2021年的電影市場開個好頭。
伴隨著國營企業、傳統影業和網際網路影企共創「時代旋律」的努力,相信未來的影視市場也將出現越來越多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中國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