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量訓練肩膀吃不消,到底是練肩還是毀肩?5步擺脫疼痛

2020-12-22 博浩說健身

導語

對於訓練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腹肌有幾塊,也不是臂圍有多粗,而是保護好關節,因為一旦關節出現了問題,健身生涯基本就宣告結束。就拿肩關節來說,其直接參與臥推、引體向上等上肢訓練動作,即便是在彎舉、臂屈伸等動作中,也會間接的受力。接下來,就說說關於肩關節的那些事。

肩關節的組成

骨骼:

由肱骨頭與盂窩組成,盂窩呈球窩狀,從而包裹住呈球狀的肱骨頭末端。

肌肉:

主要作用為穩定關節,次要作用為提供動力的肌肉,例如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及肩胛下肌,統稱為肩袖肌。這些肌肉力量欠佳時,會出現運動受阻的情況,還會使肩關節偏位。提供動力的肌肉,例如胸大肌、斜方肌等。此類肌肉的纖維較長,當它們的力量不足時,只會使肩關節運動受阻。既能穩定關節又能提供動力的肌肉,例如三角肌,當力量不足時,既會出現運動受阻,又會使肩關節偏位。

訓練時肩關節疼痛的原因:

1. 圓肩。肱骨頭的末端呈球狀,盂窩呈球窩狀,並且在肱骨頭的上方也有突出的骨骼,即肩峰,我們就稱它為「屋頂」,也就是說,要想完成某一動作,肱骨頭不僅要在球窩內滾動,還要加以向下的滑動才能避免撞擊到「屋頂」,而存在圓肩等不良體態時,肱骨頭過分靠前,使其在盂窩內不能正常滑動,造成肩峰撞擊。

2. 背闊肌過於緊張。背闊肌的體積很大,起於手臂背面,一直向下附著於脊柱上,止於下背,甚至部分纖維連接到了骨盆上。當背闊肌過於緊張時,手臂就不能順利的抬高,肩關節就會感受到疼痛。

3. 肩袖肌群力量不足。如上文所說,當肩袖肌群力量欠佳時,不能使肩關節保持穩定,而力量訓練可能會加劇其偏位,從而造成疼痛。

4. 胸椎活動度不足。這是導致駝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駝背會導致與圓肩類似的問題。

如何改善疼痛?

1.訓練負責肩部外旋的肌肉。

面拉

面拉是訓練肩部後側肌群以及上背部肌群的絕佳動作。在頂峰收縮時,肩膀會處於外展狀態,訓練者會感受到前側肌群強烈的拉伸感,後側肌群強烈的收縮感,不過由於其動作軌跡比較複雜,自由度高,所以不易掌握,其動作技巧如下:

將龍門架的滑輪固定在略高於頭部的位置,採用V形繩索握把。挺胸抬頭,雙肩盡力後展,不要聳肩。將繩索拉向面部,在動作的末端儘量將握把分向兩側,在肩膀活動度允許的情況下,前臂儘量後展,即前臂垂直於或接近垂直於地面,直至肩胛骨夾緊為止。

2.仰臥沉肩

此動作主要是針對肱骨頭前移,能夠通過外力的作用讓肱骨頭恢復到中立位置。動作技巧如下:

單手抓握較重的啞鈴或者壺鈴,平躺在訓練凳上。負重一側手臂向上伸直,保持其垂直於地面。在不彎曲手臂的情況下肩關節下沉,保持幾分鐘。3.拉伸背闊肌

如果經常進行背肌的訓練,例如引體向上,那麼背闊肌一定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再加上不少訓練者偏重於下肢的拉伸訓練,而忽略上肢的拉伸,所以,有必要進行針對於背闊肌的拉伸訓練,這可以幫你放鬆肌肉,提升肩關節的靈活度。

跪姿俯身,雙腿分開。用前臂抵住泡沫軸,通過伸直或者彎曲手臂來使其前後滾動。為了增加動作難度,可以用手掌抓住固定於前方的彈力帶。

4.訓練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的體積與三角肌相比小得多,對肩膀整體外觀並沒有太大影響,但卻不能被忽略,因為它關乎肩關節的穩定,可以間接的提升臥推、推舉等動作的訓練重量,也可以避免在動作中手臂搖晃、肩關節不穩的狀況。

俯臥畫圈

俯臥在平坦的地面上,雙腿伸直,雙臂舉過頭頂伸直,儘可能的使手掌遠離軀體,雙手掌心向下置於地面上。肩膀發力儘可能的將雙臂抬高,使手掌脫離地面。手臂保持伸直,向身後旋轉,直到觸碰到體側為止,在這個過程中,要使掌心從向下逐漸變為向上,這是為了儘可能使肩膀處於外旋狀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動作末端時可以通過曲臂來增加難度。

側臥外旋

採用側臥的姿態,一側手臂可以接觸地面已做支撐,將毛巾墊於另一側手臂與胸腔之間,(此步驟非常重要,其可以讓肩袖肌群的活性提高20%。以儘量減少補償動作的發生)。保持另一側手臂與地面平行,之後以肘部為軸讓小臂做軌跡為圓弧的運動,儘可能的增大動作幅度。

5.改善胸椎活動度

由於經常低頭看手機或者坐姿不端正,胸椎很容易形成向後拱起的形態,這樣不僅影響外在形象,降低身高,還會引起一系列的病痛。我們可以通過外力來改善這個狀況。

採用跪姿,俯身,將雙肘支撐在訓練凳上。上半身下壓,臀部下沉後移,同時彎曲手臂,使大臂逐漸平行於地面。

事實上,對於熱愛力量訓練的健身愛好者來說,關節損傷很容易發生,如果再不注重細節,就會使訓練生涯早早結束,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毀肩」動作與對肩部友好的動作。

常見的「毀肩」動作

直立划船

直立划船的目的是刺激三角肌中束以及斜方肌上部,很多訓練者喜歡在練肩日收尾時加上這個動作,但它對身體的損害要遠遠大於收益:

在動作的頂部,肩膀呈內旋狀態,此時的岡上肌肌腱會與肩部骨骼相互摩擦,引起肩關節疼痛,甚至肩周炎。槓鈴的壓力會將雙手向下向內拉,肘關節必然會上翹,也就是說,雙手和肩膀在低處,肘關節在高處,這樣容易導致肩峰撞擊。

替代動作

雙手握距為肩寬的兩倍。寬握對肩關節以及腕關節更加友好,並且能夠更好的激活斜方肌上部以及三角肌中束。

在動作頂端加以限制。肘關節的高度不要超過肩膀。手的高度不要低於肩膀,而是要與其平行。

當然,最安全的訓練動作還是針對斜方肌的槓鈴聳肩以及針對三角肌中束的啞鈴側平舉。

頸後推舉

推舉是常見的練肩動作,能夠有效的促進肩部肌群發展,不過,頸後推舉卻不值得多數訓練者去做:

盂窩與肱骨頭組成的肩關節呈前傾的球窩狀,所以與雙臂在體前伸展相比,雙臂向後伸展通常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再加上負重,會增大肩關節承受的壓力。在日常生活中,肩膀大都處於內旋狀態,例如寫字、敲鍵盤時,多數人也沒有進行過針對肩膀外旋的訓練,肩關節的活動度必然受限。在做頸後推舉時,為了使槓鈴落在腦後,雙肩需要很大程度的外旋,但此時肩膀的靈活性並不能滿足現實要求,再加上槓鈴的重量,肩關節會承受額外的壓力,並且脖子會前伸,造成頸部肌肉緊張。

替代動作

頸前推舉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訓練者的需求,其目標肌群與頸後推舉一致,並且頸前推舉時,斜方肌上部和前鋸肌可以相互配合保證肩關節內有足夠的空間,以供肱骨頭運動,相對來說更安全,也能夠讓訓練者在有保證的前提下挑戰大重量。不過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採用1.5倍肩寬的握距,太窄會使腕關節不適。

2. 保持核心肌群收緊,下背部中立,不要前拱。上半身不要後仰。

3. 為了避免頭部阻礙槓鈴的運動,可以在推舉過程中頭部配合後仰,等槓鈴過頂後再回到中立位置。

4. 當你的核心肌群力量比較弱時,可以採用史密斯機推舉,帶有靠背的訓練凳可以保證穩定性。

頸後高位下拉(頸後引體向上)

為了完成動作,雙肩也處於過度外旋狀態,訓練者的肩膀通常會感覺到不適,如果此時強行進行訓練,不僅會損傷肩關節,還會使肩部周圍的肌群成為主要發力肌群,從而改變了動作的初衷。

替代動作:

頸前高位下拉,此時肩膀不需要完全展開,其處於比較合適的位置,因此它們能夠作為傳力部分而不是受力部分。

1. 挺胸抬頭,雙肩下沉後縮。

2. 上半身微微後傾,將握把拉至胸前。

3. 有控制的使握把上升,不要讓配重自由落體,同時肩關節不要上移,斜方肌不要發力。

結語

在訓練中保證關節不受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一旦損傷就很難修復,所以,我們要防患於未然,從深層次上分析動作的好與壞,多做些對肩關節友好的訓練動作,這樣才能在確保健康的情況下練就強壯的身體。

相關焦點

  • 避開練肩誤區,大重量練肩很「受傷」!
    我現在對於肩部的訓練已經不再用大重量了,因為在長期的實踐中我發現,想要把肩部練得好看有形狀,不一定要用大重量,相反大重量訓練肩部還會非常容易導致受傷。對於肩部的訓練,我們選擇合適的重量即可,不必過於強求力量而損失了動作的標準度,實際上肩部是非受力肌肉。
  • 大重量訓練肩膀疼痛,練肩可能越練越糟!3個動作打造強大肩膀
    肩膀是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幾乎所有的上肢訓練都需要它的參與,即便是在下肢訓練中,如果肩膀出現問題,也很難採用大重量負重,但大部分人對肩關節的重視程度都不夠,就算在力量訓練中出現輕微疼痛或者晃動不穩定也不以為意,甚至想通過三角肌的訓練來改善這些問題,但實際上,對於肩關節起決定作用的是肩袖肌群,而肩袖肌群與三角肌沒有重合點,只進行三角肌訓練可能會加劇疼痛。
  • 練肩到底是大重量好,還是中、小重量好?組數不到位,重量都白費
    練肩到底是大重量好,還是中、小重量好?先說觀點:中小重量配合高組數訓練,練肩效果更好;但是從「上肢力量提升」的角度來看,大重量訓練也要做。我們所說的練肩主要包括哪幾部分肌肉?日常提到的肩部訓練,主要是三角肌和斜方肌上側,再加一個肩袖肌群吧(來自肩受傷人群的慘痛教訓)。大多數人的肩部訓練,主要目的是練大三角肌,然後再考慮斜方肌的訓練。因為三角肌不發達斜方肌卻很大,整個人看上去會更加粗獷。
  • 臥推肩膀疼痛,小問題不能被忽視!1個技巧讓你擺脫疼痛
    臥推是最常見的健身動作,臥推重量也是衡量一個人健身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過,大部分人在臥推時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肩膀疼痛是最普遍的,也是最難解決的,這不但嚴重影響訓練感受,同時也制約了訓練重量的提升,而如果疼痛感比較強烈,還容易對肩關節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傷。
  • 圓肩、溜肩如何改善?這4個練肩動作來拯救你的肩膀!
    該文為原創作品,抄襲視侵權舉報最近許多小夥伴給小脂留言:圓肩或者是溜肩,顯得肩膀很窄很難看,怎麼改善?怎麼練?溜肩與圓肩會讓你穿衣難看,拉低了整個人的氣質,先來一組圖片感受下吧!仙女菲就是典型的溜肩,顏值再美也拉不回肩膀的缺憾哈!
  • 練肩時選擇大重量還是小重量?這個動作讓你練肩效果更好
    說到肩部肌肉的強化訓練,小編我相信大家應該是不會陌生的,而在我們很多人的觀念中,就可能會有這樣的一種觀念,那就是會認為在練肩的過程中,是不需要去進行大重量訓練的,只需要去進行的小重量肩部肌肉訓練動作,就能夠給我們的肩部較好的訓練效果,從而讓我們的肩部肌肉去得到較好的增長。
  • 做繩索麵拉練肩時,5個訓練技巧,讓練肩效果更上一層樓
    繩索麵拉是個溫馨又動人的動作,但是很少人接觸它,它的好處有很多的小夥伴並不知曉,這個動作在練肩的過程中,我經常使用,它的效果確實很給力,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動作,主要講述5個訓練技巧,掌握了,會讓你練肩效果更上一層樓!
  • [健身訓練篇]女生練肩,會越練越醜嗎?5個動作讓你放心練肩
    作者 小歐經常會聽到女生在訓練時會抱怨「我才不要練肩呢,肩練寬了穿衣服顯胖。」 「我不敢練肩,那樣胳膊看著粗。」女生用不用練肩呢?女生為什麼要練肩肩膀就是一個行走的衣架子,肩膀練好了,穿衣自然就會好看,能練出漂亮的線條,和立體的肩型,從視覺效果上看,
  • 窄肩溜肩撐不起衣服,練肩找不到發力感?學會方法才能練出南瓜肩
    三角肌的體積雖然小,視覺感受也沒有胸大肌那樣直觀,但其作用卻不容小覷:1.三角肌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肩膀的寬度,因為人的骨骼是無法改變的,但肌肉大小卻可以有所變化,而想要撐起衣服就得有飽滿的三角肌。有些訓練者塊頭很大,臂圍也很大,但整體看起來不協調,就是因為三角肌的體積與其他肌群不成比例。
  • 訓練效果好,替代直立划船的練肩動作!
    我們先來了解直立划船這個動作 直立划船,它是訓練肩和斜方肌的經典動作,但有一部分練習者在進行直立划船時,經常出現肩部疼痛的問題,因此,它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動作,主要原因是:
  • 進行槓鈴肩推,把這2個點做好,助你有更好的練肩效果
    在我們的健身訓練中,如果我們想要通過健身訓練去增肌的話,也就是想要去把自己練得更加壯實的話,那麼我們就勢必需要去進行一些肌肉的力量訓練,其中,在我們的肌肉力量訓練中,肩部肌肉的強化訓練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訓練。
  • 健身練肩有多重要?一組虐肩動作,讓球形肩膀撐爆T恤
    健身訓練的時候,你練肩了嗎?男人練肩有多重要,你知道嗎?我們來看看,練出球形肩膀的男人有多帥?加強三角肌的訓練,可以幫你改善窄肩、溜肩,提高上半身的線條感。1、肩部訓練的時候,很多人會出現其他部位借力或者代償的行為發生,我們需要把握動作的標準軌跡,減少代償的發生。2、肩部關節比其他關節更加脆弱,進行肩部訓練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進行充分的熱身,進行肩內旋跟肩外旋熱身。
  • 健身練肩有多重要?一組虐肩動作,讓球形肩膀撐爆T恤!
    健身訓練的時候,你練肩了嗎?男人練肩有多重要,你知道嗎?我們來看看,練出球形肩膀的男人有多帥?男人的球形肩搭配一雙麒麟臂,可以給人有足夠的安全。而女生加強肩部肌群的訓練,可以幫你改善溜肩,讓你整個人的氣質飆升。
  • 被忽略的三大誤區,不要再這樣練肩了
    練肩的訓練有很多,像啞鈴側平舉、高位下拉、直臂下拉、多槓鈴划船、俯身飛鳥、面拉等動作都可以訓練打造完美肩膀。但是健身是為了造就更好的自己,追求長久的運動,有些肩傷是慢性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顯現出來的。這裡對三大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
  • 器械練肩找不到感覺?學會自重訓練,徒手練出寬肩細腰!
    對於男生來說,寬肩細腰是最理想的身材,這樣不僅能夠撐起衣服,還能夠給女生必要的安全感,但現實是:長肉先長腰腹部,年紀輕輕竟然有了遊泳圈,並且,肩膀也總是那麼不如人意,怎麼也找不到練肩的感覺,就算採用健身房的器械,練肩卻常常變成練斜方肌。我建議可以嘗試採用自重訓練的方法來打造寬肩細腰。
  • 每周練肩2個小時,但三角肌依舊很弱,健身論文帝:肩膀不該這麼練
    練完了之後我們聊天,然後他跟我說,每周練一次肩,每次兩個小時,但是練了一年肩膀還是練不大。「盡人事,聽天命唄!」我當時是這樣說的。但在背後,我就要說他兩句壞話了,他的練肩方式極具代表性,但效果其實很差。肩膀不應該這麼練!
  • 臥推不提高肩膀還受傷?做好肩袖熱身和保護,強壯肩膀讓你推更重
    時間一長,肌肉增長遇到了瓶頸,肩膀卻感到了疼痛,而且疼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影響到了日常生活,更不要說繼續訓練,這也是很多人放棄臥推的重要原因。為什麼很多能推200KG以上大重量的力量舉選手的肩膀不但健康而且很強壯呢?歸根結底還是訓練方法上出了問題。由於平時對動作的標準規範度要求不高,不注重對關節和肌肉的熱身,以及不重視肌肉之間的協調平衡,這些都是導致問題出現甚至嚴重的因素。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肩膀這個重要的部位和關節。
  • 家庭版啞鈴練肩教程,5個動作足夠了!
    ,特別是當你穿上衣服的時候,寬闊健碩的肩膀絕對會分分鐘提升你整個人的氣質!同時如果你把肩練好了,體脂較低腹肌顯現的時候,絕對就是倒三角的感覺:雖然我平時都是自重訓練為主,也有很多動作都會輔助練到肩,比如各種平板支撐,伏地挺身,但是我絕對會單獨用啞鈴再次練肩!
  • 三角肌總練不大,到底該怎麼辦?怎麼樣才能練出來寬厚的肩膀?
    2,鍛鍊三角肌,到底是大重量少次數好,還是小重量多次數好。三角肌和胸背腿不一樣,三角肌屬於羽狀肌,小重量多次數效果會更好。胸背腿等肌肉,一個動作我們做8到12次,增肌效果會比較好,但三角肌不一樣,三角肌的話可能15次以上的次數會更好一點。如果你經常看健身視頻,你可能會看到有大神用小重量做坐姿啞鈴推舉,一組做20個。
  • 3步循序漸進糾正訓練,快速修復肩關節損傷,消除健身肩關節疼痛
    肩關節損傷是運動健身中最容易發生的運動損傷,損傷後不但會出現肩膀疼痛,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據調查數據顯示,健身的人群中,發生過肩關節損傷的多達45%,而損傷的人群中又有40%的人肩部疼痛持續至少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