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就有別人來幫助你,成就別人就有別人來成就你|淨空老和尚開示

2021-02-19 淨空法師專集網

幫助別人就有別人來幫助你,成就別人就有別人來成就你|淨空老和尚開示『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後面說,這個事情誰知道?只有佛知道。綜合《會疏》及義寂師的意思,解釋說,「善人者,種善因之人,來世生尊貴家,身形端正,緣境和美,身心適悅,是為樂」,這三善報。一個種善因的人,心善行善一生都能夠守住,他要出不了三界,來生一定是生尊貴之家,他不失人身。如果行的是大善,這個世間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他就到天上去了,四王天、忉利天這種人很多。身形端正是說他的身體好,我們今天講身心健康,精神飽滿。緣境和美,緣是人事環境,境是物質環境,人緣、物質環境都好,人很柔和,境非常優美。身心適悅,他的生活快樂。「復又明達,樂善好施,是為明」。明是什麼?他有智慧,他聰明,喜歡善行善事,喜歡布施,喜歡幫助別人。他家富有,別人家庭貧苦有缺乏的,他常常布施人家、幫助人家,這是聰明,這是智慧。「若更多作善業,勤修福慧,乃得生天。」這剛才講過,他的善業太大、善福太大,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報,他就到天上去了,天人的福報比人間大。所以十善業佛說得很清楚,中品十善是不失人身,來生還到這人間來,就前面講的生尊貴家,他一生享福;如果是上品十善,這就生天;還有一個下品十善,到哪裡去?到阿修羅,羅剎去了。什麼叫下品十善?實際上下品十善他們所修的十善真的是上品,上品為什麼叫它做下品?因為他有驕傲、傲慢、好勝、好強,他有這個習氣,也就是今天講的他滿懷著競爭,不肯在人家下面,一定要出人頭地。這個念頭不好,這個念頭與性德相違背。所以他也能夠生天,生天變成阿修羅。阿修羅有天人的福報,沒有天人的德行,天人慈悲善良,他沒有,他很兇惡,他好強好勝,這樣的心所修的善就變成修羅道。福報最大的天阿修羅,福報其次的人阿修羅,再其次的鬼、畜生阿修羅。在畜生裡面那就是毒蛇猛獸,在鬼道裡面那也是有福報的鬼,鬼王。這鬼王非常兇惡,他沒有善心待人,他有這個惡的習氣。所以樂善好施,好!喜歡幫助別人,喜歡成就別人,喜歡提拔別人,這個功德都非常非常大。人能夠幫助別人,就有別人來幫助你,你能成就別人,就有別人來成就你。如果處處是障礙、是挑剔、是阻撓,那我們自己將來得的這個果報就是愚痴,為什麼?斷人法身慧命。縱然修福,有福沒有智慧,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記住這四個字。你要真正明了這個事情,我們人生苦短,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好事?何必要處處去障礙別人?做好事肯定有好報。下面說,「其更善者,則念佛生西等等」,這是最善,沒有比這個更善。幫助人念佛,幫助人聞佛法,成就一個人往生極樂世界作佛,這個福報大了。世間有沒有?有。幫助這個人成就了,但是他自己沒有智慧,他只修了福,沒有修智慧。怎麼沒有智慧?自己自私自利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自己還是搞自己的名聞利養,雖然做了很多不善的事情,福報很大。那什麼原因?他護持佛法,那福報在保佑他,但是要知道,福報享盡了,麻煩就來了。福享盡了,你這個惡業報就現前,我們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他自己不知道。像梁武帝在中國歷史上,這是最有名的佛門的大護法,修福不修慧,修福德不修功德,沒有功德。實際上說聽經太少,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都搞不清楚,以為自己修這個福就是功德,佛菩薩將來就保佑你生天,錯了,福德出不了六道輪迴,功德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福德、功德差別在哪裡?福德著相,功德不著相。同樣是一樁事情,你用清淨平等心去修,做這個事情是功德;裡面還有私心在裡面,這是福德。一樣的事情,兩種果報,用心不同。

文摘恭錄 —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三一集)檔名:02-039-0531

✨配圖概念:一手是自己,一手是別人,助人者循環而得人助之,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的性德。

圓代表循環,內圓表自性,自他一體。

幫助別人就有別人來幫助你,成就別人就有別人來成就你|淨空老和尚開示『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後面說,這個事情誰知道?只有佛知道。綜合《會疏》及義寂師的意思,解釋說,「善人者,種善因之人,來世生尊貴家,身形端正,緣境和美,身心適悅,是為樂」,這三善報。一個種善因的人,心善行善一生都能夠守住,他要出不了三界,來生一定是生尊貴之家,他不失人身。如果行的是大善,這個世間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他就到天上去了,四王天、忉利天這種人很多。身形端正是說他的身體好,我們今天講身心健康,精神飽滿。緣境和美,緣是人事環境,境是物質環境,人緣、物質環境都好,人很柔和,境非常優美。身心適悅,他的生活快樂。「復又明達,樂善好施,是為明」。明是什麼?他有智慧,他聰明,喜歡善行善事,喜歡布施,喜歡幫助別人。他家富有,別人家庭貧苦有缺乏的,他常常布施人家、幫助人家,這是聰明,這是智慧。「若更多作善業,勤修福慧,乃得生天。」這剛才講過,他的善業太大、善福太大,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報,他就到天上去了,天人的福報比人間大。所以十善業佛說得很清楚,中品十善是不失人身,來生還到這人間來,就前面講的生尊貴家,他一生享福;如果是上品十善,這就生天;還有一個下品十善,到哪裡去?到阿修羅,羅剎去了。什麼叫下品十善?實際上下品十善他們所修的十善真的是上品,上品為什麼叫它做下品?因為他有驕傲、傲慢、好勝、好強,他有這個習氣,也就是今天講的他滿懷著競爭,不肯在人家下面,一定要出人頭地。這個念頭不好,這個念頭與性德相違背。所以他也能夠生天,生天變成阿修羅。阿修羅有天人的福報,沒有天人的德行,天人慈悲善良,他沒有,他很兇惡,他好強好勝,這樣的心所修的善就變成修羅道。福報最大的天阿修羅,福報其次的人阿修羅,再其次的鬼、畜生阿修羅。在畜生裡面那就是毒蛇猛獸,在鬼道裡面那也是有福報的鬼,鬼王。這鬼王非常兇惡,他沒有善心待人,他有這個惡的習氣。所以樂善好施,好!喜歡幫助別人,喜歡成就別人,喜歡提拔別人,這個功德都非常非常大。人能夠幫助別人,就有別人來幫助你,你能成就別人,就有別人來成就你。如果處處是障礙、是挑剔、是阻撓,那我們自己將來得的這個果報就是愚痴,為什麼?斷人法身慧命。縱然修福,有福沒有智慧,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記住這四個字。你要真正明瞭這個事情,我們人生苦短,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好事?何必要處處去障礙別人?做好事肯定有好報。下面說,「其更善者,則念佛生西等等」,這是最善,沒有比這個更善。幫助人念佛,幫助人聞佛法,成就一個人往生極樂世界作佛,這個福報大了。世間有沒有?有。幫助這個人成就了,但是他自己沒有智慧,他只修了福,沒有修智慧。怎麼沒有智慧?自己自私自利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自己還是搞自己的名聞利養,雖然做了很多不善的事情,福報很大。那什麼原因?他護持佛法,那福報在保佑他,但是要知道,福報享盡了,麻煩就來了。福享盡了,你這個惡業報就現前,我們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他自己不知道。像梁武帝在中國歷史上,這是最有名的佛門的大護法,修福不修慧,修福德不修功德,沒有功德。實際上說聽經太少,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都搞不清楚,以為自己修這個福就是功德,佛菩薩將來就保佑你生天,錯了,福德出不了六道輪迴,功德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福德、功德差別在哪裡?福德著相,功德不著相。同樣是一樁事情,你用清淨平等心去修,做這個事情是功德;裡面還有私心在裡面,這是福德。一樣的事情,兩種果報,用心不同。

文摘恭錄 —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三一集)檔名:02-039-0531

✨配圖概念:一手是自己,一手是別人,助人者循環而得人助之,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的性德。

圓代表循環,內圓表自性,自他一體。


淨空老法師專集網站:http://www.amtb.tw/

淨空老法師專集鏡像站:http://www.amtb.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mtbtw/

優酷:http://i.youku.com/amtbhz
微信號:amtbhz

長按左圖,點選「識別二維碼」
即可連結至專集網微信主頁關注

相關焦點

  • 吝財吝法墮惡道|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吝財吝法墮惡道|淨空老和尚開示中國人對老師的品德是非常尊重,老師都希望學生超過自己,教學真正有成就。
  • 傷害別人三分 傷害自己七分 | 大經專修
    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真害怕,我們還敢造業嗎?還敢任性嗎?還敢發脾氣嗎?發脾氣傷害別人,別人傷害少,對自己傷害大,我常常講三七分,傷害別人三分,傷害自己七分。累積這些惡業就是三途果報,決定不能做,不能忍也要忍,為什麼?我不想到三惡道去。忍辱就是功德,是好事,愈是嚴重的辱,愈能持功德愈大,所以中國人所說的小不忍則亂大謀。什麼樣的傷害,像忍辱仙人被人冤枉,凌遲處死,一點怨恨都沒有,所以他提前成佛了。
  •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淨空老和尚主講
    初地菩薩跟二地菩薩來比較,初地還有過失,好像二地沒過失;二地跟三地比,二地也還有過失。一定要到究竟如來的果位,無明煩惱真的斷盡了,才可以說沒有過失,那是真的沒有過失。這時候無不是倒駕慈航,應化在十法界幫助眾生,幫助什麼?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改過,幫助眾生斷煩惱、成佛道,他們來做這個事情。
  • 矜孤恤寡 敬老懷幼|淨空老和尚開示
    他所做的是屬於福德,福德還不是圓滿的福德,圓滿的福德裡頭是有真誠的愛心,真正的布施照顧、慈悲救濟。 他為什麼會受這些苦難?我們學佛的人清楚、明瞭,人到這個世間來是兩種業力,一種是引業,引導我們到人道來投生、來投胎的,這是五戒,過去生中五戒持得不錯,我們憑這個得人身。
  • 不昧因果|淨空老和尚主講
    百丈禪師講經,這個老狐狸變成一個老人常常來聽經,百丈大師認識他,知道他不是人。有一天,他就把他過去生中這一段事情,向百丈法師陳述,求百丈法師為他開示。百丈法師說可以,明天我講經你來聽,當眾你把問題問出來,過去人家問你的問題。到第二天在大眾之下,就提出請教百丈大師︰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師答覆︰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就改一個字。所以叫錯答一個字的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他只給他改一個字。
  • 懂得因果報應不敢做壞事|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懂得因果報應不敢做壞事|淨空老和尚開示到最近這些年來,才發現真要緊,倫理道德不能規範人心。
  • 閻羅王有沒有權力把你的罪加重一點|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閻羅王有沒有權力把你的罪加重一點|淨空老和尚開示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眾生業報』,「業報指業因與果報」。
  • 學習大勢至菩薩 一心持名成就道業|淨空老和尚開示
    學習大勢至菩薩  一心持名成就道業|淨空老和尚開示  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與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助手
  • 如何超度自己的家親眷屬|淨空老和尚開示
    恭錄自 淨空老和尚講演  在我國,農曆七月有超度祖先亡靈的民間習俗。超度的道理與事實的真相,《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很清楚。「如何超度自己的家親眷屬」,大家對此事都很關心。事實真相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必須要肯定人的生命決定不止一世,決定是有過去世,有未來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 分分秒秒念阿彌陀佛,別管閒事|淨空老和尚開示
    對於別人的指責,我們感恩,沒有怨恨,好好想一想,指責是對的,我們要改過;指責是錯誤的,要原諒他,他沒有學過,不要跟他計較,也感謝他。唐太宗就有這個雅量,有人當面指責他,說他的過失。太宗旁邊的人說,他這個人對你有誤會,你沒有這個過失,他誣賴你。唐太宗笑笑,他是好人,他敢講話,我們好好承認,為什麼?如果我處分了他,將來沒有人敢在我面前講話。這是高明,這人度量大,所以他能成為一代聖君。
  • 滿招損,謙受益|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滿招損,謙受益|淨空老和尚開示我們的心,這個心裏面是裝滿了邪知邪見。中國古人常說,「滿招損,謙受益」。
  • 總之起念即非,並起念之非亦非.經雲則非,如是如是.此「則非」之究竟了義|淨空老和尚開示
    此「則非」之究竟了義|淨空老和尚開示  【總之起念即非,並起念之非亦非。經雲則非,如是如是。此「則非」之究竟了義。】  十段跟十一段好,非常非常好,文字不多,講得很圓滿、很透徹、很究竟。他要沒有相當功夫,他要不是過來人,這個話說不出來的。江居士他怎麼樣成就的?我們在他整個講義裡面,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看出他是怎麼成就的。他教宗般若,用般若這個方法,結合念佛法門。用般若什麼方法?
  • 二六時中就一句佛號(淨空老和尚開示)
    他有道場,他有那麼多學生。智者大師往生的時候說,學生向他請教,您老人家往生什麼品位?他說我因為領眾的關係,只得五品位。五品位是凡聖同居土往生,換句話說,他要是不領眾,他往生的品位高。因為領眾,這也是值得,領眾犧牲了品位。極樂世界,實在講,不在乎這些,凡聖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四十八願裡並沒有說同居土例外,不是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沒有說什麼例外的,只要往生就是阿惟越致。
  • 不彰人短 不衒己長|淨空老和尚開示
    別人講是非我趕快離開,我聽都不想聽,聽了怎麼樣?心地被汙染。別人有破壞我的,有說我是非的,有同修拿著這些錄音帶,或者記下來一些文字拿來給我看,我從來沒有看。錄音帶把它拿去錄別的東西,文字的部分丟到垃圾桶裡去,不希望阿賴耶識裡頭落下這些種子,這不好的種子。別人造謠生事、毀謗是冤家,冤家宜解不宜結,讓他去造作去,我們不要聽。
  • (淨空老和尚開示)
    四十五歲這個期間當中,自己一定要有一個成就。這個成就,就是決定要能夠往生淨土,我把目標定在這裡,自己要有個打算。可是到四十五歲那一年,果然我害了一場病,病了一個月。我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因為我自己明白,醫生可以醫病,不能醫命;命到了,你找醫生有什麼用處?所以就關起門來念佛,求生淨土。每天有幾個學生替我做一點東西送給我吃,吃稀飯、醬菜。一個月之後,身體慢慢就好了。
  • 感慨佛法衰微災難頻臨-勉學僧大眾勤修弘法|淨空老和尚主講
    我們從客觀的立場來觀察,用心非常的善良,令人敬佩,可是效果到底有多少,誰也不敢說?只能夠說是盡人事而聽天命。這些事情,只有佛法說得透徹、說得明白,可是今天的社會非常不幸,大家對佛法沒有信心。佛法能夠消除災難,但是大家沒有信心,不能夠接受,災難依舊不能避免,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一樁事情。我們自己雖然明白,但是人微言輕。只有相信的人,自己幫助自己,只能夠自度,而沒有辦法幫助別人,這是很遺憾的一樁事情。
  • 共修第五十九天:錦州北普陀寺監院大贊大和尚開示【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主禮《金剛經》消災除疫線上祈福法會大贊大和尚為大家開示「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大贊大和尚的精彩開示吧!如果有這個念頭,就著了我相,有救度別人的念頭,就有了人相。有救度眾生的念頭,就有了眾生相。救度眾生的念頭不斷,就有了壽者相。佛在這分說道,「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就是希望我們破除我執,即著相、分別心。破除了我執,其它障礙迎刃而解。那麼,如何破除我執呢?首先要明白「我」。我們可以反問自己,名字是我嗎?社會地位是我嗎?身體是我嗎?
  • 小茅篷的殊勝|淨空老和尚主講
    我們在美國達拉斯這個道場,自然成就的,我們沒有化緣,沒有問人要錢,那個道場是自然成就的。我們對這個道場成就了,這是地方的福報,是德州人的福報。我們幫助它,我們成就它,我們對它毫無留戀;你要對道場有留戀,你就不能往生。真正修行人道場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道場,你說多自在!我今天的道場,就是你們同修帶著這些機器,這些機器就是我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