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世界的孩子》:中國父母留學擇校「三大法寶」未必有效

2020-12-16 北京新東方

「國外私立高中究竟是什麼樣的?」「美加英澳,這幾個地方的學校我怎麼選呀?」「擇校、申請、住宿這些流程,有更便捷的方法嗎?」

想要留學去的你,這些問題解決了嗎?今天,小京想給大家介紹一部留學紀錄片《世界的孩子》,先來看看家長們對這部片子的評價:

《世界的孩子》紀錄片豆瓣評價

紀錄片《世界的孩子》,是由中國內地著名的書評人樊登策劃並主持——他以一名「大齡高中生」的身份,帶著眾多中國家長關心的種種疑問,深入體驗了國外多所知名私立高中。

中國父母擇校的

「三大法寶」

作為一個外國人,如何在萬裡之遙的美國土地上挑選出理想的學校,確實令人有點不知所措。

通過走訪留美家庭,本紀錄片主人公樊登發現,中國父母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般有「三大法寶」學校排名、中介以及朋友推薦。不過,這些法寶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呢?

中介和學校排名應該是大部分家長和孩子都會參考的方式,而前者所提供的信息很大程度也是依賴於後者。

正如本片中哈佛前招生官薩拉所說:「排名絕不應該是判斷你該去哪裡讀高中、讀大學或讀研究生時所要考慮的最終決定因素。」而中介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樊登通過一系類的實地考察發現,中國父母擇校的「三大法寶」確實都有用,但也非常的局限。可見,任何「法寶」都只能參考,而不得依賴,想要找到理想中的學校,最根本的還是從自己的需求出發。

住宿這個大難題

人生地不熟,不管在哪個國家留學,住宿都是一個大難題。在國外留學,主要有三種住宿方式。

家長陪讀

開門見山地說:高中階段,家長陪讀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片子裡崔媽媽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

她放棄了在國內的一切,過來美國做全職陪讀,雖然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克服了很多困難,但「並沒有給孩子帶來太大幫助」。

不僅如此,她和兒子的隔閡也在不斷加深。後來,為了緩解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她終於決定把孩子送到寄宿家庭。

寄宿家庭

所謂寄宿家庭,即跟當地的人家籤訂一份長期合同,讓孩子加入其中,成為一名新的家庭成員。寄宿家庭將會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外出通勤等各個方面。

毫無疑問,這是了解正宗美國文化的最佳方式。可是現實的骨感之處在於:找到一處真正稱心如意的住宿家庭非常困難,很多時候都是看運氣。

影片中,有兩個小女孩為了找到合適的住家輾轉調換了數次,每一次換住家都是一次「折騰」,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寄宿學校

片中呈現的寄宿學校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以泰伯中學為例:學生每晚都要上晚自習,而且期間必須保證房門大開手機上交,老師會拿著手電筒到處「巡邏」,不僅要保證每位學生老老實實地待在宿舍,還要監督他們按時完成作業。電子遊戲、娛樂視頻則是被嚴格禁止

寄宿學校最看重的是學生的安全,好處也是安全。不過,這類學校的費用一般較高,過多的監管和限制恐怕也並不適合所有孩子。

到底如何擇校?

美國、加拿大是中國留學生選擇較多的國家。這兩個國家怎麼選?

美國高中留學

如果本科計劃上美本名校,那麼美高就是第一選擇,根據近幾年美本名校錄取中國孩子的數據,美高背景的孩子比國內高中的孩子爬藤成功機率更高。

美國初中和高中共6年,7-8年級為初中,共2年,9-12年級為高中,共4年

美國高中入學申請條件較高,需要提供過去3年的成績單,標化成績(託福、SSAT),推薦信等申請材料,並通過學校面試。

根據Prep Review網站公布的數據:

排名第一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學,常春藤、麻省理工、斯坦福錄取率竟達到了30%,10%的畢業生被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頂級大學錄取。

加拿大高中留學

加拿大屬於北美的教育體系,畢業證在世界上認可度很高,學生畢業後可以憑此申請任何國家的本科大學。

加拿大各個省的學制不太一樣,大多數省是6年小學、3年初中和3年高中,安大略省是2年初中和4年高中。

留學生目前申請最多的是加拿大公立高中,因為公立高中申請門檻低,不需要提供標化成績,學費相對低廉,但是其名校錄取率不是很高。

公立高中和私立國際學校:向教育局進行申請,不需要語言成績,不需要面試,申請時需要提供最近2-3年的成績單。

高中畢業率90%-100%,大學升學率90%以上

看完這部紀錄片,有什麼想說的,隨時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留學泰國:瘋狂而荒誕的擇校
    據媒體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近些年開始流行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了,尤其是一些二線城市還不足夠富裕的家庭。看報導,原因與目的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比在國內和英美讀國際學校要便宜;二是享受更好的國際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三是為逃離國內的應試教育。  這是中國式瘋狂擇校的又一荒誕故事。
  • 與其拼命擇校 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這種現象背後依然帶有擇校的影子,可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默認這樣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可能上好大學。即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
  • 與其拼命擇校,不如努力做個好家長
    【網言】據媒體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一些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原因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二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三是為逃離激烈的教育競爭。這種現象背後依然帶有擇校的影子,可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其實,學習永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人大附中很好,每年考上清華北大近200人,但每年大部分孩子也是考不上985院校的。
  • 低齡兒童留學,孩子的父母千頭萬緒
    「國民老公」王思聰,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獨子,在5歲的時候就去新加坡讀小學,在13歲時就遠赴英國接受私立學校教育,就讀於溫徹斯特公學,一所在英國乃至於世界上都大名鼎鼎的寄宿制貴族男校。 很多考慮低齡留學的家長,也會糾結該不該送我孩子去英國留學,真是千頭萬緒,無法做決定。
  • 英國留學擇校: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怎麼樣?
    留學擇校很糾結?出國留學需要做的學業準備固然重要,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也是個大學問。學校的地理位置,專業排名,學術氛圍,教授的資歷都是要考慮的。1.世界排名領先,院校實力強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在最新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26位!
  • 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再創新高!擇校,到底是在選同學還是選學校?
    12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再創歷史新高。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6.25%;1978至2019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
  • 紀錄片《人生七年》:苟且的父母,養不出孩子的詩和遠方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01它的因,在家庭。《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被英國第4頻道電視臺評為全球50部最偉大紀錄片之一。父母總是會說你看別人家孩子多優秀,自己家的孩子比不上,可是您沒有沒有去想過,您跟他們的父母有沒有差別呢?如果你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是沒有資格要求孩子有詩和遠方的.......
  • 集體留學 中國足球最有效的舉措
    中國足球發展至今無論是對球員的培養、聯賽的組織,以及發展的規劃都是完全失敗的!尤其是為了延誤比賽時間各種的臥草,就是我們傳承最成功的經驗,不僅國足在用、聯賽在用,連少年足球也在用,幾乎就是中國足球的法寶。看看聯賽我們本土球員的表現,粗糙的腳下技術、簡單的戰術思維以及所謂的比賽經驗。難道中國足球走到今天就沒有過什么正確的舉措嗎?並非如此!往遠說,老白隊就是非常好的案例。雖然由於經費的原因,集體留學的時間並不長,但收穫頗豐。
  • 中國三大「法寶」無人敢碰,美俄意見一致:誰動等於引發世界三戰
    雖然說現在的世界格局強調的是經濟政治一體化,但是如今的局面更像是三足鼎立,這三個足自然指得就是如今公認的三大軍事強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軍事力量的排名只是他們傑出成就中的一個代表領域,在其他領域他們也是獨樹一幟,各領風騷,比如美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世界各國都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俄羅斯的軍事武器尤其是在超高音速飛彈和防空反導系統中更是佔據了壟斷地位
  • 孩子長高三大法寶:第一個防患於未然,最後一個NBA球星有發言權
    #孩子吃什麼健康#是很多父母在乎的大事!大家都知道,個子高的孩子一般有三個特徵:腿長、胳膊長、腳長!所以,小孩子一出生就能判斷將來是高還是矮,這是先天顯性基因所致。但當發現自己家孩子的身材比例不是很好,腿、胳膊、腳都比較短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讓我來分享三大法寶給你!!讓我們開啟拯救孩子小短腿的旅程!腿,影響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只要腿夠長,身高就不會很矮,但是腿短的話,就是受到了遺傳基因的影響!
  • 體制內專家談留學退潮、公民同招:拐點已至,家長需要「叩問靈魂」了
    比方說從一個小縣城出來的孩子,和一個省會城市以及和北京上海長大的孩子,你對世界的認知、對自己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見世面的重要價值。 從一個人的發展角度來看,只要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都應該出國來看看。 但我反對中小學生留學,尤其是初中畢業前後出去的。
  • 2020菁北京國際學校博覽會:後疫情時期擇校不迷茫
    本屆JISE的主題為「從北京走向世界」。鑑於2020年疫情的特殊情況,目前絕大多數人仍無法隨心所欲地在世界「行走」,但是家長們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未來人才的初心沒有變,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育的初衷沒有變。連續8年的辦展經驗,多年來與國際社區建立的深度聯繫,JISE深諳對國際化教育感興趣的中國家庭及在京居住的外籍家庭對子女擇校方面的需求,也更切身地感受到了家長們在特殊時期之下對國際教育乃至留學前景的擔憂。因此,家長們不但可以在JISE了解國際教育的第一手信息,更能夠通過與校方、教育專家的直接交流,更加明晰未來對孩子的擇校與留學規劃。
  • 日本高中留學如何擇校
    智課選校帝小編整理日本高中留學擇校問題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準備留學日本的同學們能夠有所幫助。要點一,首先要檢查自己現在的學力在決定希望報考的學校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把握好自己目前的學力在什麼程度。想要獲取更多關於日本留學的詳細介紹。請關注智課選校帝留學欄目。
  • 老極(徐承華):帶8歲孩子世界三極旅行 把經歷拍成教育紀錄片
    為了完成兒子看世界的夢想,全家在2014年途經12國到北極,2016年縱穿南美洲到南極,2020年帶著八歲的兒子在青藏高原上旅行並拍攝5集紀錄片《辛巴奇遇記》,12月16日在愛奇藝首播。著有教育書籍《他是行者辛巴》,紀錄片《別叫我寶貝》《南極學前班》等作品。
  • 什麼樣家庭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留學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明明媽媽自己也能夠理解到孩子出國是為了可以收穫到更多的見識,多了更多的選項。留學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擴展自己的眼界。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留學就開始變得慢慢的火熱起來,面臨也即將是市場化,家長和學生也會對「留學」更加的熱衷。
  • 連嶽老師: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應該把家當公司來經營
    文/康衛軍最近陸續閱讀連嶽老師關於高考、就業、留學方面的文章。人在事中,往往比較困惑,自己拿捏不準,向外界求助就變得尤為重要。幾個事例都比較典型,連嶽老師的回答也較為客觀、克制。是呀!無論是剛剛參加過高考的學生,還是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又或者打算出國留學的學生,即將面臨眾多選擇。考上大學,面臨擇校,考不上大學面臨就業;畢業了,想繼續考研、就業、還是出國深造?這是眾多家庭都要面臨的困惑。當人們遇到困惑或難題時,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畢業了進入更好的行業。當然還有二次進修,或考研或出國留學。
  • 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現實:低眼界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用時6年,記錄了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三個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讓大眾看到了社會的殘酷、人生的殘酷。這部紀錄片叫《出路》,從2009年拍攝到2015年,一共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才製作完成。
  • 豆瓣9.1分紀錄片《高考》: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林蘭蘭進入中專後,又通過了英國世界聯合大學中國區的考試,決定畢業後繼續深造。劉燕霞換了幾份工作後,去了一家網絡公司做客服。一群沒有資格在上海進行高考的孩子,似乎每個人都得到了最好的安排。但這並不是全部的故事。
  • 還在愁給孩子看什麼電影?陪孩子一起看紀錄片吧
    在觀看影片的同時,父母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選擇看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不僅能增進親子感情,也能讓孩子和父母都從影片中受益,豐富自己的思想生活。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幾部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紀錄片供大家參考!1.
  • AAE留學問答|28:孩子喜歡醫學專業,該送他留學美國嗎?
    導讀:最近有一些家長諮詢孩子喜歡醫學專業,但高考成績不太理想(沒考上心目中的大學),該送他去美國留學嗎?今天,AAE(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就為你分享針對這類家長的心聲答疑:家長心聲:孩子文科一本線,去美國能讀個更好點的學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