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8 等於多少?等於多少?」耳邊冷不丁炸雷似的響起一聲大吼!
「啊!這麼簡單你不知道?你上課的時候幹什麼了??」
路邊麵包店裡,一個媽媽樣的女人,揪著一個小男孩的耳朵在大吼……
這個看起來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在不停地抽泣著。
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一幕,同樣,這一幕也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
有相當一部分小學生(一二年級居多)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困擾,不明白數學為什麼要這樣學。從大腦發育角度而言,屬於一種正常的狀態。但對於不了解大腦發育機理的家長而言,就很難理解,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
數學——是一種相對比較抽象的概念,而對於6~8歲左右的孩子,對於這種相對比較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老師在引導過程中方法不當,孩子就無法建立抽象模型和實際物體之間的關聯,從而對孩子後期學習數學留下隱患。
正如前面的那個孩子,之所以在計算錯誤,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粗心所致,另一方面則因為在大腦中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模型。
那麼,如何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數學呢?
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認識一位數學家——劉薰宇先生,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特別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數學教育家——劉薰宇先生,曾任多所大學和中學數學教師或校長,擔任過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審定過我國中小學數學教材,出版了中小學數學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發表了大量數學教育方面的論文,對楊振寧、谷超豪、豐子愷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今天,程老師向大家推薦由數學教育家劉薰宇先生撰寫的:《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一共有3冊。
這套書分為《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和《數學園地》三冊。這三本書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圖,用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數學題材,向孩子們充分展現了數學的美,揭開了數學後面的邏輯。只要認真看過一遍,並且按照要求完成書籍裡配套的練習,就一定會明白小學階段數學的所有類型。
淺顯的文字,嚴密的邏輯,有趣的題目,精美的插畫,還有實實在在的效果——就是這套《數學三書》的魅力!
本期原價99元,限時優惠價59元,請點擊下方直接購買。京東發貨,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