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老師: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有這幾個習慣,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

2020-12-26 騰訊網

無論是小考,中考亦或是高考,平時的學習習慣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都至關重要,往往直接決定了考試的成與敗。

因此,相信接下來要分享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真正地幫助學生們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1、試題在於精不在於多

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做題,「熟能生巧」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題不是搞題海戰術,要通過一題聯想到很多題。

你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繫又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一節課與其抓緊時間大汗淋淋地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複的題,不如深入透徹地掌握一道典型題。

例如深入理解一個概念的多種內涵,對一個典型題,盡力做到從多條思路用多種方法處理,即一題多解。

對具有共性的問題要努力摸索規律,即多題一解。不斷改變題目的條件,從各個側面去檢驗自己的知識,即一題多變。

一道題的價值不在於做對、做會,而在於你明白了這題想考你什麼。

從這個角度去領悟題,不僅可以快速地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而且不容易進入出題老師設置的陷阱。

2、分析試卷總結經驗

每次考試或多或少會發生些錯誤,這並不可怕,要緊的是避免類似的錯誤在今後的考試中重現。每次月考或是測驗結束了,可以藉助試卷對自己進行一下分析:

平時注意把錯題記下來,做錯題筆記包括三個方面:

(1)記下錯誤是什麼,最好用紅筆劃出。

(2)錯誤原因是什麼,從審題、題目歸類、重現知識和找出答案四個環節來分析。

(3)錯誤糾正方法及注意事項。根據錯誤原因的分析提出糾正方法並提醒自己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應注意些什麼。

你若能將每次考試或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記錄下來分析,並盡力保證在下次考試時不發生同樣錯誤,那麼在中考時發生錯誤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

3、把好的做法形成習慣

好的習慣終生受益,不好的習慣終生後悔、吃虧。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於求成?

可採取「一慢一快」戰術,即審題要慢,要看清楚,步驟要到位,動作要快,步步為營,穩中求快,立足於一次成功,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搶著做,寄希望於檢查的壞習慣。

另外將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平時考試當作中考,從各方面不斷地調試,逐步適應。注意書寫規範,重要步驟不能丟,丟步驟等於丟分。

根據解答題評卷實行「分段評分」的特點,你不妨做個心理換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平時做作業「全做全對」的要求中,轉移到「立足於完成部分題目或題目的部分」上來,不要在一道題上花費太多時間,有時放棄可能是最佳選擇。

平常學得紮實的同學到了考試的時候也是充滿信心;平常學得不夠好的同學則是戰戰兢兢。

眾所周知,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數學都是很多同學心目中難以逾越的「鴻溝」,也成為了他們提升成績路上的「攔路虎」。

數學成績好的同學自然有良好的習慣特徵,但是對於數學成績不好的同學,大都擁有這幾個特點,看看你有沒有?

1、基礎薄弱

事實上,很多同學數學成績上不去,並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紮實,甚至是連最基本的公式、定理都記不住。

在考試當中,很多數學題目都是對於學生基礎知識的考察。所以,如果你連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都難以記清楚,自然數學成績也是難以提升的。

針對這部分同學來講,先強化書本知識,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去攻克一道道數學難題,提升成績。

2、應用力差

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基礎概念、公式都知道,可就是不會用,也就是應用能力差。

這類學生往往缺乏舉一反三的應變能力,老師講了一道題就會一道題,換種說法即便是同類型的題目也依舊不會。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把題目進行歸類統一練習,才是提高他們數學成績的關鍵。

3、上課開小差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課程,即便是你只錯過了幾分鐘,也會對你後面的理解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又是很多同學的通病,所以數學學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久而久之,碎片化的知識很難進行邏輯性的串聯。所以很多知識點似是而非,看著熟悉但又不確定,無法將知識點連到一起,數學題就很難做出來。

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要儘量集中注意力,緊跟老師的授課進度,讓知識能夠在自己的大腦中能夠形成一個系統化的記憶。自然在做題時就能體會數學的魅力啦!

4、負面心理作祟

長時間的數學成績差會讓孩子產生負面心理暗示,而負面的心理暗示對於孩子的數學學習影響是非常大的。

他會讓孩子在面對數學學習的時候產生自我否定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就是學不好數學了,無論怎麼努力都是沒有效果的。而這樣的想法是非常不好的,孩子若是給自己過多的心理負擔和暗示,過早地定下結論,覺得自己做不到的話,要想在日後的數學學習中有所突破和進步就很難了。

所以,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尋找問題所在,一步步解決問題。同時可以讓孩子先從基礎題入手,在孩子會做並且做對時積極鼓勵,不會做或是做錯時不要責備孩子,而是與孩子一同尋求正確答案。長此以往,孩子自然會建立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以上幾點是大多數數學不好的孩子的通病,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相關焦點

  • 班主任:「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及時培養
    數學,是被學生公認為最難學的科目之一,從我上學再到孩子上學,見過太多被數學為難的孩子。一提到數學,不僅孩子表示【頭疼】,家長也很【苦惱】。當然,文文爸也見過一部分「不怎麼學」,數學成績就非常好的孩子。為了給文文做好數學啟蒙,文文爸專門登門拜訪了當班主任且數學教齡達20年的好兄弟。
  • 數學特級教師吳正憲:家長要給孩子「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教育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用功」了、補課了,數學成績還是上不去,有些家長有些家長直接將數學成績和孩子「智商」掛鈎,開始幫孩子找其他出路,有些忙著給孩子找「更好」的補課班
  • 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有這4個「特點」,學渣是裝不出來的
    作為家長的都希望孩子學習好,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特別注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但是往往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成績就變得普通了,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 要知道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在其他學科上也不會差,根據多年的觀察,數學成績好的孩子,身上大多有4個特點,學渣是裝不出來的。究竟是哪4個特點呢?
  •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家長想很多辦法卻沒有效果,怎麼辦?
    有個家長和我聊天,說起她的孩子,心裡很是著急,孩子數學學習成績一直不怎麼好,家長也想了很多辦法,卻沒有什麼效果,怎麼辦?數學考試考不好,有很多原因,一張試卷考核的知識點畢竟有限,有時候幫孩子輔導了很多知識,但考試不一定會考到,或者說只考一點,孩子成績還是沒有進步,其實他已在慢慢進步了,家長不要過於著急,當然家長也可以分析一下什麼原因。
  • 我孩子上三年級,數學成績很差,怎麼提高孩子數學成績?
    這學期輔導了兩個孩子,讓她們分別從二十多分、三十多分提高到七十多分、八十多分(滿分是120分),雖然這成績依舊不是特別好,但對於這兩孩子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下面說說我的輔導方法:首先,提高信心是關鍵每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都存在著一定的自暴自棄的想法。
  • 數學成績好的孩子,一般都有這3個共同特徵,普通學生難做到
    仔細觀察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孩子,他們基本上都會有一些共性,而這些特徵也就是他們能夠學好數學的很大原因。一般來說,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普通的學生很難做到。1.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數學和所有科目都一樣,要想學好,都要靠主動的學習。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學數學的主動性會比一般的學生強,同時還喜歡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總結,保持極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小學二年級期末數學87,語文93,老師:孩子成績拖後腿,要轉學!
    老師是什麼意思?從我的班級管理經驗看,一般情況下孩子成績差不應該是老師讓學生轉學的理由,而且老師也沒有這權力,甚至沒有任何底氣來開這個口,其實這和你妹夫是哪兒人,有沒有買房之類的都沒有關係,既然就讀了,學校就是要負責到底的。
  • 孩子初中數學成績不好,跟小學沒上奧數班有關?數學老師說出實話
    文/小晨 很多父母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報很多的輔導班,特長班,比如說奧數班就受到很多家長的青睞,家長們都覺得奧數有助於孩子的智力提升,對學習數學很有幫助。
  • 教育專家: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有一些共同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最令家長頭疼的往往就是數學,在小學的學科中,數學可以說是最難的一個科目,因此在幼升小的過程中,面對難度迅速提升的數學,家長和孩子都非常無奈。
  • 3-5歲喚醒數學思維,家長用這5個方法,孩子數學成績想不好都難
    3-5歲喚醒數學思維,家長用這5個方法,孩子數學成績想不好都難數學思維也就是人們通常所指的數學思維能力,即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能力強的人,基本體現在兩種能力上,一是聯想力,二是數字敏感度。
  • 學好數學,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數學成績差,想要逆襲怎麼辦?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學生:「我告訴你,別把我逼急了,不然我什麼都做得出來!」老師:「好的,麻煩把這道數學題解了。」學生:「除了數學題!」所以,關注孩子學習的家長和父母,都會著重為一些數學成績差的孩子尋找彌補差距的機會,幫孩子補課,替孩子報班等等,希望孩子的數學不要太拉分。但是,這個過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想要學好數學,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數學成績差,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給孩子「魔法棒」,網課數學老師硬核提分40
    李老師說,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學習態度、交流方式等行為細節是一起學網校老師們先於教學本身要做的工作。了解學生的特點,才可能啟發學習興趣,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提高分數。天下沒有笨孩子,一定要幫家長和孩子找到成績落後的根源,才能有效推動後期的學習成績,讓補課補出高分,也能補出孩子的興趣和自信。
  • 3—6歲數感思維萌芽期,家長們要用對數學啟蒙開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昨天看到姐姐在教已經上幼兒園的侄女學數學,大概是被孩子氣到,臉色鐵青,隱隱要發怒的樣子嚇到了孩子,孩子在旁邊哭。姐姐走過來向我抱怨道:"2+3=5,孩子都算不出來,就算掰手指頭也該掰出來了吧。以後繼續這樣下去肯定會趕不上別的孩子,要考慮給孩子上補習班了"。
  • 中低年級孩子要怎麼學數學?輕知識,重思維,興趣和習慣是關鍵
    為了能讓孩子考出高分,不惜對那麼小的孩子展開題海戰術,在你的高壓下,孩子成績確實是有所提高,可孩子孩子對數學漸漸產生恐懼,長期這樣下去,最後數學還能學好嗎?一二年級你孩子可能還有優勢,一到高年級,隨著思維含量的增加,隨著孩子自主意識的覺醒,學習興趣沒有培養,學習習慣沒有養成,成績還能繼續保持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如何打造孩子的數學腦?5個方法鍛鍊孩子數學思維,娃以後錯不了
    一次偶然機會,跟我初中的班主任也就是教我們數學的老師一起聊了會天,我就無意當中提到了孩子數學這個問題,以我老師的多年經驗就告訴我如何提升孩子的數學腦,並告訴了我四個方法能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我覺得挺有效果,我就想分享給我的粉絲們。
  • 孩子數學總學不好?建議從這兩點入手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於是很多家長就會產生困惑:孩子學不好數學,是因為笨嘛?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數學呢?第一,要擴展孩子思維的靈活性,而不是靠簡單機械的刷題來提高成績。這個過程會鍛鍊孩子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並且編程過程也會不斷運用到數學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這些都會幫助孩子融會貫通,將書本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應用中。第二,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訓練激發孩子的數學感覺我們會發現,數學成績好的孩子,他的數感也會特別好。
  • 孩子學不好數學?聰明的家長會用這些方法,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
    「難」似乎是大多數人對於數學的看法,而且相對於其他只要多背知識點就可以取得不錯成績的學科,數學顯得格外特別。在數學上面,努力好像遠沒有天賦來的重要,無論有多麼努力,好像都是收效甚微。這是因為很多家長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那些結論、公式,而忘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那麼到底該怎麼樣才能培養好孩子,從小的邏輯思維或者說數學思維呢?
  • 特級教師吳正憲:讓孩子愛上數學的4個經驗,值得家長參考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的學習好。但是現實就是大多數孩子的學習都很普通,從孩子上學起,家長就特別重視孩子的學成績,但是也有很多家長犯愁,因為自己家孩子有很嚴重的偏科現象,其中偏科最多的就是數學,導致一科拉低整體分數。
  • 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舉一反三是關鍵,巧用工具幫助孩子輕鬆實現
    寶寶快四歲了,從來沒有做過純試卷樣子的題,雖然我上學的時候數學成績一般,但是我知道這個道理,如果你想讓孩子儘早對數學失去興趣,那你就讓他做題!做題!做題!笨媽媽先教會寶寶,數學都是有規律的1、從具體實物中找規律。
  • 想讓你的孩子數學取得好成績,這個方法幫助孩子愛上數學
    如果能讓孩子一出生就對數學感興趣,愛學習數學,那麼到了孩子上學的時候,自然會比別的孩子學得好。《父母的語言》這本書介紹了這樣一個科研成果:父母的語言可以影響孩子在數學、空間推理和讀寫能力的發展。比如在給孩子看繪本的時候,可以專門挑一些有關數學的繪本。家長直接按著繪本進行閱讀就可以。也可以指著繪本上的圖案示範如何數數。這些都是與孩子很好的互動方式。還有一種更有趣味性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買有關數學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