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和李女士攜手走過了二十七年,如今婚姻卻亮起了紅燈。李女士要和劉先生分開,她說原因只有一個:什麼都是我獨立,賺錢、養家,天倒下來都不會來管一下。然而,劉先生卻認為,李女士要離開是另有隱情。李女士究竟為什麼要離婚?我們的調解團隊能否從他們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找到他要離婚的真正原因,幫助他們化解矛盾呢?
為了讓大家了解劉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李女士說出了自己的心酸往事。二十七年前經歷了喪偶之痛的李女士帶著年幼的女兒,嫁給了同樣喪偶的劉先生。劉先生比李女士大十二歲,從事會計工作。原本以為這樣的結合會為她和女兒帶來新的依靠。可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結婚後不久,劉先生當起了甩手掌柜。
不僅不工作、不養家,還寄希望於李女士這個繼母來處理他親生兒子的事,這讓她尤為惱火。那時候繼子找了一個女孩,年三十的時候,事情都還沒有談妥,丈夫就直接威脅她,讓她給彩禮錢,這讓她有些不能接受。更過分的是,居然還說要拿刀砍死她。
劉先生反駁道,妻子的話都是騙人的。他是個不愛管事的人,什麼東西一直都是妻子一手操辦的。不管是賺多賺少,幾乎所有的錢都是給妻子的。可這錢到了妻子手裡後,就是故意沒有拿出來給兒子相親,這讓他怎麼可能不生氣。
面對丈夫的不擔當與任性妄為,李女士選擇了原諒。這份寬容的背後,除了她士口中所說的湊活,更多的是心存期待。如果丈夫能就此讀懂她的用心,扛起家庭的重任,他們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好。然而讓她大失所望的是,丈夫不但沒有改變,反而做出了一件讓她更加震驚的事情。
那時她們是外出打工的,老闆出於好心,給他們買了一個密碼箱保管財物。可一天回家之後,她竟發現密碼箱開了,一翻之後,果然一張兩萬塊錢的存摺不見了。當時她就逼問起了丈夫,一直吵到最後丈夫才說出了一句:我撿的,這讓李女士是氣得不行。
一旁的劉先生急忙說道,並不是那樣的,那張存摺是妻子親手交給他的。那年包工地,他投進去了三萬塊錢,對方表示要再交兩萬,於是他就找妻子借了這些錢,這些問當事人就知道的,不存在編故事一說。
在生活和經濟上,丈夫沒有一點支持。在感情上,丈夫依然是很有欠缺。李女士舉例道,那年她過生日的時候,就叫丈夫給她買一條項鍊當禮物。丈夫直接就是:我不買。她氣道:我拿錢,你去買。可丈夫還是不懂她的意思,說:不買就是不買,憑什麼要我去買。這樣的一種態度,讓李女士心裡很不舒服。
劉先生解釋道,事情哪裡是妻子說的那樣,他買的東西妻子都覺得不合適。老是指責他買的東西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的,這讓他能怎麼辦。他的意思就是,既然他買不好,那妻子自己去買不是更好,反正誰買不都是一樣的嗎,省得到時候不滿意還要回去退貨。
劉先生直言,妻子其實是另有目的,她巴不得把他一腳踢開。那一年情人節的時候,妻子謊稱要去繼子那裡住,結果卻帶著一個男的去和朋友過生日,聚會去了,這讓他一直都很是憋屈,而這就是妻子要和他鬧離婚的原因。李女士解釋道,當時聚會的都是朋友而已,又不是單獨相處過情人節,現場還是有很多人都在的。
觀察員徐晨剛想要提醒劉先生,他的不擔當不照顧,只會讓妻子沒有安全感。同時劉懷博表示,夫妻之間情感缺失是矛盾的根源之一,要想家庭安寧,必須自己付出。另外谷越想說的是,自私容易讓對方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最後胡劍雲建議劉先生,能力有限,但是情感是無限的。要是能力不足的話,可以學會用情感去彌補。
調解結束了,李女士最終選擇籤下這份協議,是對二十七年共同歲月的不舍,更是對劉先生再一次的期待。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兒,這個伴兒意味著情感上的相互寄託,也意味著生活中的彼此依靠。我們也想再次提醒劉先生,無論是生活還是感情,真正的依靠都是相互的。對於伴侶也好,對子女也好,要想讓對方成為自己的依靠,就得自己先真誠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