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湖計劃新增10萬平方米水面 完工後湖水可繞華山一圈,明年五一...

2020-12-23 網易新聞

日鏡湖效果圖

作為泉城濟南的新地標,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備受市民關注。近日,新時報記者了解到,華山北側湖面確定繼續開挖,湖面上的秀澤橋開始樁基施工。同時,北臥牛山景觀提升工程也正在進行中。這些工程計劃明年五一前完工,屆時,市民可乘船環繞華山遊湖,也可在臥牛山上尋找野趣,並登上觀景平臺欣賞鵲華煙雨。

華山北側湖面計劃開挖新增10萬平方米水面

「目前,華山北側的湖面開挖工程已經完成施工招標,計劃開挖15萬立方米土方,新增10萬平方米的水面。同時,湖面上的秀澤橋已經開始樁基施工。」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二部主管張廣魯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工程預計明年五一前完工。工程完工後,華山湖水可繞華山一圈,市民可乘船環遊華山湖。

為提升華山湖水質,展現華山湖碧水、藍天、青山的優美畫卷,今年5月初,華山湖還啟動了最大規模水生態治理。計劃於今年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內容,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依據規範測定透明度達到0.5米。到2021年7月份,可實現一湖盈盈清水。下一步,再通過兩年的管養構建水生態系統,實現湖泊功能永續利用,打造「水下森林」景觀,滿足城市發展對水景觀的要求,實現「清水、近綠、怡人」的水生態環境新格局。

北臥牛山景觀提升登觀景平臺賞「鵲華煙雨」

華山東北側的北臥牛山,是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臥牛山整體景觀,保證華山山系與臥牛山山系景觀綠化的連通,對完善整個華山片區景觀有重要意義。

為此,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對北臥牛山67.1公頃的初步建成區進行了提升改造,該工程充分利用北臥牛山自然地質景觀,圍繞石、山、水三大特色資源,突出自然,呈現精緻野趣。其中,建設夕照峰、凌翠峰、迎日峰、環翠峰、伏龍峰(憶袖峰)五峰景觀和頑臥石、望鄉石、疊雲石、枕流石等七石景觀;山景觀營建上主要是建設野花谷,並建設山上觀景平臺,利用山的高度遠眺四周;水景觀營建上主要進行映山潭、清漪潭、月鏡湖、日鏡湖、香漫溪改造。目前,這些提升工程正在實施,預計2021年五一完工。

改造華山山頂平臺公園增1080個車位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市民及遊客前來遊覽觀光,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也成為了濟南網紅打卡新地標。因此,市政協委員就華山湖公園配套服務設施等市民關注的問題提了一些建議。對此,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在其官網回復稱,為方便遊客遊玩,公園逐步增加了垃圾箱、坐凳、自動售賣機等服務設施。目前,公園處於開放初期,且苗木種植時間較短,部分區域尚未形成樹蔭,下一步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將結合公園規劃、群眾遊覽路線,在適當位置增設遮蔭設施。同時,他們還將結合公園長期規劃增設直飲水取水點。

針對華山設置索道的問題,因華山海拔197米,總高度較低,山體結構表面多為鬆散的孤石,且華山上部山形沒有開闊空間,不能滿足索道建設的地質結構和空間需求,同時為保證華山歷史文化風貌,建議暫不設置山體索道。「儘管華山上不能建設索道,我們還是對山頂平臺進行了改造。」張廣魯表示,他們將整個登山道路形成了一個環線,使上山和下山的道路分開,避免擁擠,方便遊客通行,保障了遊客安全。同時,新建平臺與現狀平臺連接成一個整體,增加了景觀節點和觀景視角。同時,為了方便遊客停車,城建集團還在華山湖南廣場、臥牛山等處規劃了1080個車位。

(來源:新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華山湖計劃增10萬平方米水面,明年五一可環湖遊賞鵲華煙雨
    作為泉城濟南的新地標,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備受市民關注。近日,記者了解到,華山北側湖面確定繼續開挖,湖面上的秀澤橋開始樁基施工。同時,北臥牛山景觀提升工程也正在進行中。這些工程計劃明年五一前完工,屆時,市民可乘船環繞華山遊湖,也可在臥牛山上尋找野趣,並登上觀景平臺欣賞鵲華煙雨。
  • 濟南華山湖計劃增10萬平方米水面,明年五一可環湖遊賞鵲華煙雨
    這些工程計劃明年五一前完工,屆時,市民可乘船環繞華山遊湖,也可在臥牛山上尋找野趣,並登上觀景平臺欣賞鵲華煙雨。香漫溪效果圖華山北側湖面計劃開挖 新增10萬平方米水面「目前,華山北側的湖面開挖工程已經完成施工招標,計劃開挖15萬立方米土方,新增10萬平方米的水面。
  • 疑似汙水混入雨水管道 華山湖黑臭水源頭在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7月10日,齊魯晚報A09版以《黑臭水排華山湖 排汙口至少兩處》為題報導了濟南市華山湖景區出現兩處排放黑臭水體排汙口的事情,其中一處仍在排水。反常:華山湖水位突然上漲數釐米「之前只能(華山湖的)水位下降,這兩個排汙口就暴露出來了,就能看到汙水往外排。」居住在華山瓏城小區的市民袁先生經常到華山湖景區遊玩,他說小區業主在兩三個星期之前就發現華山湖東北角出現了排汙口,而早期的時候只是聞著附近的水比較臭而已。
  • 追蹤:疑似汙水混入雨水管道,華山湖黑臭水源頭在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7月10日,齊魯晚報A09版以《黑臭水排華山湖 排汙口至少兩處》為題報導了濟南市華山湖景區出現兩處排放黑臭水體排汙口的事情,其中一處仍在排水。反常:華山湖水位突然上漲數釐米 「之前只能(華山湖的)水位下降,這兩個排汙口就暴露出來了,就能看到汙水往外排。」居住在華山瓏城小區的市民袁先生經常到華山湖景區遊玩,他說小區業主在兩三個星期之前就發現華山湖東北角出現了排汙口,而早期的時候只是聞著附近的水比較臭而已。
  • 華山湖夜跑節|每晚酷走一小時,繞華山湖走上兩圈
    「華山酷走團」的幾位團員,先後在夜跑節廣告牌前合影留念。網名「華山」的王友才介紹,每天晚上7點半,團裡的人都會在華山湖西門集合,統一行動,繞著湖走兩圈,大概一個小時,以走為主,主要目的就是健身,開著音樂,勻速前進。團裡有200人,每天有一百四五十個人進行酷走。
  • 濟南華山重現「鵲華煙雨」的「水中仙山」工程前路漫漫
    2013年時就聽說濟南市政府要上馬華山湖工程,打造面積有大明湖公園7倍的華山歷史溼地公園,其中僅華山湖面積就有大明湖4~5倍大,與杭州西湖相當;另外還將修復三座山體以及華陽宮,並打造環湖路工程,並對80多株古樹名木加以保護。工程一旦完工,將免費向大家開放!屆時呈現在公眾面前的華山,可就是名副其實的水中仙山了,可真有資格與陝西的華山叫板了。於是,心中對華山湖工程多了幾份期待。
  • ...華山片區華麗轉身,探訪濟南「網紅打卡地」——華山歷史文化...
    如今的華山片區變化巨大(圖片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提供)作為未來的城市東部門戶,華山片區以「一園一城」「一湖三山」「一心四廊」「一環多景」來進行總體控制,形成濟南北部新的城市綜合體和發展亮點。「一園一城」是以華山歷史文化公園為核心,城在園中,園為城繞,形成濟南城北一塊寶貴的生態宜居地。「一湖三山」是以華山湖做圖底,襯託華山、北臥牛山、南臥牛山的秀美。
  • 濟南華山街道:以平安建設提升居民幸福感
    黨建引領網格化模式為社區治理髮揮作用華山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擦亮「先鋒歷城」黨建品牌。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全街道設置127個基礎網格和55個專屬網格。投資800餘萬元,招聘124名專職網格員,整合政法、城管、環保、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多部門,打造「五心」合一的華山街道市域社會治理中心,實現「多網融合,一屏管理」。
  • 情定泉城,再識華山 2020泉城(華山湖)夜跑節完美收官
    500名泉城市民奔跑在湖光山色的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共同見證一場全民健身的狂歡盛宴。比賽開始後,有多年馬拉松經驗的劉偉並沒有著急提速。對於劉偉而言,在這一場不計時的比賽裡,除了欣賞華山美景之外,還有更為重要的任務:觀察其他跑者的狀態,如果出現危險及時上前救援。劉偉正是2020泉城(華山湖)夜跑節的一名急救跑者。
  • 去過才能體驗的華山湖四季之美
    華山湖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曾來濟南一遊,並寫下了這兩句流傳千古盛讚濟南華山的詩句。華山湖,這個濟南新晉的標誌性景區,不論你曾在腦海中幻想過多少次,都不如親自去感受一番它的美好。春春天的華山湖,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早春三月,桃花、櫻花、丁香、迎春,還有各種不知名的花次第盛放,將華山湖裝扮成了一片奼紫嫣紅。沉睡了一整個冬天的華山,正在春風的吹拂中慢慢甦醒,等你來開啟一場春天的約會。夏夏天的華山湖,則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 建新橋擴容湖區華山窪生態修復
    22日,在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的華山北側,華山窪生態修復及功能提升項目中的秀澤路道路工程開始建設秀澤路位於光華大道與北陳路交叉口北側,向南與環山路相通,道路全長約438.51米,道路寬度為14米,其中新建一處橋梁,距離華山的環山路約109米,橋梁寬度為20米,道路改擴建的同時,進行照明、雨水、通信、電力等工程施工。
  • 五大綜合體落地武漢後湖 新增商業體總量達85萬方
    中美大都會、美聯·石橋永旺夢樂、凱信ZAMA PARK、綠地漢口中心等等,多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已在此投入建設,片區內新增商業總體量將達到85萬方。   五大商業綜合體落地後湖 片區新增商業體總量約達85萬方   「我年紀大了,住在後湖也不覺得不方便。就是我家孫女,總嫌這裡不好玩,喜歡往菱角湖、江漢路跑。」家住後湖塔子湖的陳大爺說道。
  • 華山窪生態修復建設中
    12月22日,在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的華山北側,華山窪生態修復及功能提升項目中的秀澤路道路工程開始建設。秀澤路位於光華大道與北陳路交叉口北側,向南與環山路相通,道路全長約438.51米,道路寬度為14米,其中新建一處橋梁,距離華山的環山路約109米,橋梁寬度為20米,道路改擴建的同時,進行照明、雨水、通信、電力等工程施工。
  • 2020泉城(華山湖)夜跑節首場比賽12日開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玉停9月7日下午2點30分,2020泉城(華山湖)夜跑節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新聞中心舉行。作為新冠疫情以來濟南市舉辦的首場路跑賽事,2020泉城(華山湖)夜跑節首場比賽將於9月12日晚6點30分鳴槍起跑,由一汽-大眾探嶽冠名支持。賽事計劃參賽規模500人,賽程約6公裡,不計名次。
  • 生態濟寧丨一環八水繞濟寧 十二明珠映古城
    針對這一現狀,濟寧市創新開展環城生態帶建設,著力打造「一環八水繞濟寧,十二明珠映古城」的城市大生態空間格局,濟寧人「300米見綠、500米見園、3公裡進林帶、5公裡進溼地」的目標正逐步實現。龍湖溼地成泗河岸的生態名片秋日時節,天剛微涼,正是外出遊玩的好季節。
  • 北京冬奧會首個改造場館完工
    近日,中國建築旗下中建一局承建的冰立方冬奧會冰壺場館改造項目完工,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個實現完工的改造場館。該項目將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壺項目比賽場館,成為世界首個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雙奧場館、世界首個冰上和水上項目均可運行的場館。
  • 明年五一前 賈魯河明倫島有望開放
    12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一標段,如今,該標段內最大的島——明倫島已初具規模,島上各種建築主體已經完工,預計明年5月1日前,市民就能來這裡愉快地玩耍了。  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一標段將按5A級公園標準打造  2016年10月,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正式啟動,幾年過去,賈魯河「顏值」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往那個大家口中的「臭水溝」早已變成了「桃花源」。  據了解,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共有六個標段,當下,除了一標段部分建築和三標段一棟建築未完工外,其餘標段都已完工。
  • 2020泉城(華山湖)夜跑節鳴槍起跑
    2020泉城(華山湖)夜跑節組委會工作人員表示。此次夜跑活動選址在位於歷城區的華山溼地公園。整飭一新的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是泉城濟南的一個新地標,也是濟南市著力推進「體育+公園」建設,深入推進15分鐘健身生活圈的重要標誌性區域樣本。
  • 這條10公裡長的綠道完工了!
    這條10公裡長的綠道完工了!分別新建岸坡綠化15.2公裡,步行綠道10公裡,景觀綠化面積9.78萬平方米。古蕩河流域三期景觀工程以水系連通、清淤疏浚、打通斷頭河為主,配以生態護岸、水生植物等,將生態景觀、文旅保護與河道整治自然融合,營造沿湖、沿河水景觀帶,使城東片區形成一個防洪排澇包圍圈和水清岸綠景美的人水和諧景觀。
  • 武漢新增大批中小學幼兒園,15個區的學校定了!
    2020年完工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所:塔子湖街道的江岸區匯悅天地二期配建幼兒園開辦建設項目;後湖街道的江岸區金橋庭院配建幼兒園開辦建設項目;新村街道的江岸區二七裡配建幼兒園開辦建設項目。預計共提供幼兒園學位5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