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視頻直播欄目《海報探營》持續更新中。7月9日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主播與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的工作人員一起,探訪了位於華山片區的核心景觀區域——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感受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美景,領略《鵲華秋色圖》中的「青崖翠發,望同點黛」帶給每一位遊客的視覺盛宴。闊別已久的華山湖美景,正以史上最美的面貌展現在濟南市民面前,無愧成為火爆泉城的「網紅打卡地」。
華山風景(圖片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提供)
一磚一石精雕細琢,還原全新的旅遊景觀和城市名片
「華山變化太大了,簡直不敢相信,華山公園是我們在濟南幾十年來見過的建設最好的公園了!」7月9日,在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市民劉先生與趙先生對公園的景觀讚不絕口。作為在濟南工作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華山公園已經成為他們打卡濟南的首選地。
雨中華山風景
作為濟南市的重點開發建設項目之一,華山片區位於濟南市東北部,西至二環東路,北至濟青高速,東南至小清河,總用地面積14.6平方公裡,兼具山、泉、湖、河、城五大要素,將建設成為集歷史文化、生態景觀、旅遊休閒、商務居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片區。
如今的華山片區變化巨大(圖片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提供)
作為未來的城市東部門戶,華山片區以「一園一城」「一湖三山」「一心四廊」「一環多景」來進行總體控制,形成濟南北部新的城市綜合體和發展亮點。「一園一城」是以華山歷史文化公園為核心,城在園中,園為城繞,形成濟南城北一塊寶貴的生態宜居地。「一湖三山」是以華山湖做圖底,襯託華山、北臥牛山、南臥牛山的秀美。「一心四廊」是指保障華山與周邊鵲山、黃河、千佛山、新東站等城市視線聯繫,留出四條視線廊道。「一環多景」即在環湖路上設置若干景點,猶如眾星捧月般襯託秀美華山,詮釋出華山古今,風雲歲月。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作人員介紹,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作為華山片區的核心景觀組成部分,佔地面積約6.25平方公裡,是國家級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作為濟南城市山水空間結構的北部重要節點,是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護自然、改善生態、發揚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華山風景(圖片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提供)
談到公園建設,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作人員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自2016年開始建設以來,嚴格按照「泉城新名勝、國家5A級景區」的標準來規劃施工,是綜合了山、泉、湖、河、城、人、文、娛、景、綠等要素,統籌空間尺度,運用傳統園林手法打造新的旅遊景觀和城市名片。景區內每一處景點的設計與建設,都凝聚了建設團隊大量的心血與努力。以崇正橋為例,為了最大限度的還原《鵲華秋色圖》中的原始景色,從設計到定稿,方案改動了不下20次。為了與華山的莊重感協調一致,僅是橋面鋪設所用的石材一項,就經過了多處原材料的尋找與替換,最終選定了最接近「濟南青」的「章丘青」。在具體的施工工藝中,橋面的雕刻工藝採用了古代的手法,以龍紋的雕刻圖案,修舊如舊,力求與鵲華秋色的題字風格形成統一。如今展現在市民面前的崇正橋,壯麗又不失古樸,站在橋上遠眺鵲山方向,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幅全新的城市建設風景圖躍然眼前。
據透露,目前,園區的景觀已經基本建設完成,今年將進行華山東側驢山、臥牛山景區的生態修復工程和景觀規劃施工,目前景觀設計已經基本完成,明年年底將完成景觀綠化施工。改造完成後,將與華山溼地公園的風景連貫成為一體,帶給市民更好的景區遊園體驗。
7月9日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與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的工作人員一起探訪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
遊園攻略:從公園西門進入遊覽更為便利,這些亮點不要錯過
據濟南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講解員趙冬介紹,目前,華山公園共開放了西門、南門(正門)等主要進園入口,按照遊園路線設計,更多市民更願意選擇從西門進入景區。
另外,考慮到華山溼地公園面積較大,步行遊玩耗時長,需要耗費較大體力。進入景區後,市民可以選擇乘坐電瓶觀光車環湖遊,觀光車環湖一圈收費10元,有環山和環湖兩條線路,招手即停,可以隨時上下車。
景區亮點方面,趙冬特別推薦了華山、華山湖、華陽宮古建築群、崇正橋、兒童、觀景挑臺、花海等觀景點,市民可以抽出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環遊其中,細細品味華山之美。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南門(正門),吳良鏞院士題字(資料圖)
(資料圖)
華山:歷史悠久,歷代文人騷客都曾登臨此山。山上藤攀蔓連,盤根錯節。草中亂石橫亙,蹊徑蕪塞。山體陡峭,由鳥道而上,多憩方能登其巔。頂峰倚天卓立,長風嘯嘯作聲,紫煙繚繞,白雲卷紓。極目遠眺,泰岱連綿,雲氣蒼茫;黃河逶迤,大橋飛架;「齊煙九點」,遠近點綴。
華陽宮古建築群:佔地9萬平方米,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一處古老的道教官觀,遺有五百餘平方米的古壁畫。周邊有道觀棉花殿、龍王廟、三皇宮、三元宮、關帝廟、泰山行宮及佛教的淨土庵等寺觀,殿宇眾多,神像各異,被古人稱為「濟南巨觀」。
兒童沙灘:親子遊的首選地點,大人可以同孩子們一道,在此挖沙坑,堆沙雕,享受陽光草地的自然樂趣。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的華山視角
華山觀景臺視角
觀景挑臺:可以看到華山湖面「小蠻腰」的秀美風景,《水經注》中的華山原貌的最佳觀景視角,在這裡,感受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華山的精彩描述:「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
(資料圖)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正門牌坊,修於上世紀90年代,建設方在保留了原來老牌坊建築的同時,進行了整修,增加了彩繪等元素,使之與周邊的景觀協調統一。
崇正橋:橋南頭立有重修崇正橋碑記的石碑,明嘉靖年間華陽宮曾改名為崇正祠,崇正祠前面的橋所以命名為崇正橋,橋長108米,橋面淨寬14米,三孔橋,可以看到西側鵲山,相傳是扁鵲煉丹之地。
晴日裡,站在崇正橋上,可以看到西北的鵲山及已經初具規模的景區周邊建設住宅(資料圖)
華山景區特色文玩和文創產品售賣點(資料圖)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遊玩交通攻略:
公共運輸方面:市民可以乘坐B218路公交車在光華大道濟華路站牌下車,即是公園東門。另外,每周六、周日和節日期間,濟南公交遊778路環湖觀光線都會準時開過來,沿湖設置9個觀光站點,更好地滿足市民的觀光遊覽需求。遊778路線由華陽宮發車沿光華大道、臥牛山路、光華大道單向循環運行。沿途設置華陽宮、金輿粲霞、詠華閣、運動廣場、桃花境、臥牛山地質公園、南臥牛山、煙雨橋(驢山)、遠香榭9處觀光站點。華陽宮發車時間為9:00-18:00,每半小時一班,每半點發車,票價二元,執行公交IC卡優惠政策。遊778路線採用復古式鐺鐺車運行,融合了濟南畫舫的泉水特色,車內有中式屏風、仿古家具、古典頂燈、木製座椅,寬敞明亮,古樸至臻;駕駛員、乘務員均身著民國風服飾,與車輛風格融為一體,為乘客提供穿越的視覺享受;車內設有專業導遊或語音播報講解景點特色及歷史文化,讓市民乘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景區、融入景區。
水路方面:從去年9月份起,市民可以到公園內乘船遊玩,單程票價20元,往返票價35元,華陽宮東門等處有上船點。華山湖作為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面面積約3700畝,湖岸線長約15公裡。遊船通航後,將重現歷史上「山在水中立、橋在水中臥、船在水中行」的山水勝境。華山湖已成為展現泉城濟南特色和市民遊客休閒遊玩的「網紅新地標」。華山湖遊船的運行,標誌著華山溼地公園由全面建設階段轉入建設、經營同步推進階段。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