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不少武漢市民還會將武漢後湖片笑稱為「宿舍區」,片區內眾多住宅項目扎堆,然而大型商業卻長久以來都處於缺席狀態。這也就導致了後湖片功能顯得較單一,除了居住外,辦公、娛樂似乎都和後湖搭不上邊。
不過,近幾年來,不少開發商正是瞅準了後湖片的這個特點——居民多,商業少——於是紛紛選擇在此布局大型商業體。中美大都會、美聯·石橋永旺夢樂、凱信ZAMA PARK、綠地漢口中心等等,多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已在此投入建設,片區內新增商業總體量將達到85萬方。
五大商業綜合體落地後湖 片區新增商業體總量約達85萬方
「我年紀大了,住在後湖也不覺得不方便。就是我家孫女,總嫌這裡不好玩,喜歡往菱角湖、江漢路跑。」家住後湖塔子湖的陳大爺說道。陳大爺已經退休多年,住在後湖養老,談起商業,平日裡他並不覺得有多麼不便,畢竟社區底商相對齊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尚可。但是他家的孫女,卻耐不住寂寞,時常抱怨後湖沒什麼好玩的地方,雙休總愛往江漢區跑。
不過,未來後湖片區也會留得住年輕人的心。據悉,後湖將再添5大商業綜合體(具體為綠地漢口中心、美聯·石橋永旺夢樂城、中美國際大都會、國際百納、ZAMA PARK),其新增商業總體量將高達85萬方。未來,後湖在很多人印象中商業薄弱,沒有大型商業中心可逛的局面將大大扭轉,後湖商業將迎來井噴期。
美聯·石橋永旺夢樂城
據悉,美聯·石橋永旺夢樂城於14年9月底正式動工,由1棟4層永旺夢樂城購物中心,1棟27層剪力牆結構LOFT組成,其總建築面積167746㎡,總用地面積46200㎡。。
筆者不久前曾前往美聯·石橋永旺夢樂城項目工地實探,現場工作人員透露,該項目或將於明年正式開業。據傳,日本最大家具&家居連鎖NITORI武漢第二店漢口首店、日本知名手錶專賣店The Clock House海外首家店鋪、優衣庫、日本最大女裝飾品品牌店MUK等多家日本品牌店鋪將入駐石橋永旺夢樂城。
綠地漢口中心
此外,綠地漢口中心也是片區內有望在近兩年開業的重點項目。該項目含住宅、商業、辦公樓三個板塊,其中商業面積逾18萬方。
筆者在此前探訪時發現,綠地漢口中心商業街已開始建設,最高的一棟商業樓已建至二層。據置業顧問介紹,綠地漢口中心商業街或將於2018年開業,現階段招商工作還未啟動。
中美大都會效果圖
此外,中美大都會也是備受眾人矚目的商業項目,該項目靠近金山大道,選址「市民之家」西側,項目佔地14公頃,建築總量約47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商務總量約33萬方平方米。該項目是武漢竹葉山集團與美國潘娜品諾公司合作,集國際知名品牌零售、商貿旅遊和主題娛樂於一體的國際大型商業綜合體。不過筆者在項目工地走訪時發現,該地塊依舊還在「曬地」,暫時還未開工建設。
這三大商業巨頭的入駐,勢必為後湖商業打上一針強心劑,或將吸引品類豐富層次不等的各色品牌,同時也將成為後湖片區的新地標,匯聚片區人氣,吸引市民來此娛樂。
後湖片區商業將迎全面開花 價值窪地或將上演商業大戰
漢口城市廣場
後湖這片「大社區」其實並不是被各路開發商給忽略遺忘了,新生活摩爾城作為片區內首個商業綜合體早在2010年便已開業。此外,片區內的大型商業體還有漢口城市廣場。然而,兩家大型商業體的經營現狀卻並不好。搜狐焦點在今年六月探訪這兩大商業體時,便發現眾多店鋪都處於空置狀態。不單如此,距新生活摩爾城僅600米的華潤蘇果後湖大道店也於2016年4月13日正式閉店,距其開業僅2年時間。
東西後湖區劃
一邊是居民眾多卻商業稀缺,另一邊卻是「關門潮」現象頻發,這讓後湖商業局勢陷入了一種奇怪的悖論中。然而,熟悉後湖的市民知道,以金橋大道為界,後湖分為東後湖與西後湖。新生活摩爾城和漢口城市廣場這兩大商業體均在東後湖,此外由眾多零散門面形成的百步亭商圈也屬於東後湖。
緊靠江岸區的西後湖一直缺乏大型商業體,也沒有發展出較成氣候的社區商業。同時,因為早些年間,地鐵等公共運輸發展並不完善,導致東後湖商業區及漢口老金融重鎮區江岸區間缺乏商業過渡,也因此無法吸引廣大漢口市民前往東後湖。這一尷尬的處境,使得東後湖的商業長期只能依靠片區內的居民支撐,而無法持續擴大自己的人氣。
不過,隨著西後湖商業的崛起,後湖片區商業將迎來全面開花,石橋永旺夢樂城以及中美國際大都會或將起到商業過渡的作用,將客流從漢口引流至後湖。
後湖片區內眾多樓盤積極布局
此外,後湖的建設腳步並為停滯,整個片區的發展空間還十分巨大。一方面,不少房企依然在此積極布局,建設住宅項目,如綠地漢口中心、凱旋名苑等;另一方面,片區內的交通近幾年來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除了地鐵1號線及3號線,未來地鐵8號線也將惠及該片區。
可以想像,商業體的扎堆落地會部分推動後湖片區的整體發展,曾經的價值窪地或將變成日後的商業熱土。然而,對於單個商業體及商業品牌而言,除了憧憬片區未來的商業價值外,更多的應該著眼於日後將要上演的商業大戰。如何實現良性運營,以收穫長久的成功,是擺在每一個商業項目面前的關鍵問題。尤其在武漢整體商業呈現萎靡之勢的當下,各項目更應積極尋找對策以應對不利的市場環境,創新經營策略,力求打造自己的競爭壁壘。
本文轉載來自:搜狐焦點網 劉希瑤,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