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崗鎮位於懷集縣中南部,距縣城14公裡。以丘陵山地為主,四面山丘環抱,中間是一個窄長盆地,形似一隻花生殼。而也因屬丘陵地區,崗嶺遍布而得名「閘崗」。
閘崗鎮竹木,水力資源豐富,是懷集縣茶稈竹三大產區之一。盛產紫心番薯,被喻為懷集「紫心番薯之鄉」。
土特產有茶杆竹,紫心番薯等。
民間故事話說當年人們為獵殺橫行人間,傷害人畜的兇禽猛閘 而錯殺了一隻迷途飛入人間的天庭青鸞神鳥。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發雷霆,傳旨天兵天將於正月十五夜到人間放火 ,要把凡間的人畜燒死,為神鳥報仇。天庭心地善良的七仙女獲悉此事後,心生憐憫,便合計委派老七綠衣仙女偷落凡間,把消息告知凡人。人們得知消息後,便在正月十五這天,張燈結彩,懸掛燈籠,燃放炮竹。是夜,玉帝看凡間一片「火海」,以為凡間已遭報應,便收回旨間,不再派天兵天將下凡間放火,凡間從而逃過一劫。
凡間處處充滿情味關愛,綠衣仙女流連忘返,與凡夫俗子董永演繹了一段「百天好合」的纏綿情事。綠衣仙女和董永斷了姻緣之後,回到天庭。七仙女中的老五紫衣仙女和老六黃衣仙女聽七妹說起人間種種美好後,便按捺不住,要下凡間一探究竟。
紫衣仙女在人間一路遊玩。一日清晨,走到了閘崗鎮共和村,見到一晨起的老婦正在地上勞作著,便高興地走上前,說大娘,你在幹什麼?
老婦聽聞,抬起頭來,見眼前是個穿紫衣的美麗少女,便笑著說,姑娘,大娘在種番薯呢!
番薯?什麼是番薯?紫衣仙女好奇了起來,睜著一雙亮如辰星的雙眸往地上看。
這……姑娘沒吃過番薯?大娘見紫衣少女皮細肉嫩,貌如天仙,猜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吃的是山珍海味,沒吃過農家雜糧。
是……大娘。番薯長什麼樣的?是什麼顏色?
番薯有巴掌拳頭大,一般都是紅色和黃色的,也有白色。
紫色呢?有紫色的番薯嗎?
姑娘,哪裡有紫色的番薯的! 老婦被不諳世事的紫衣仙女逗樂了,拿起衣襟抹眼裡笑出來的淚花。
怎麼沒有?收薯時就有了。紫衣仙女被笑得臉紅,不服氣地嘟著嘴巴,一揮衣袖,一團紫粉便散落在地上。
老婦看著天空一團紫粉散落整個共和村的田地裡,不由吃了一驚,問紫衣仙女,姑娘,你撒了些什麼進地裡?
大娘,你眼花了。我能撒些什麼到地裡?紫衣仙女狡黠地笑著,在老婦跟前揮舞了幾下衣袖。
這……老婦揉揉眼睛,看紫衣仙女衣袖裡什麼都沒有,便也以為自己眼花了。
沒多久,地裡的番薯長出了薯藤,由綠變成了紫紅。人們不禁感到奇怪,往年的薯藤都是綠色的,今年的薯藤怎麼變了顏色?又沒多久,到了金秋時節,人們割禾後,開始挖掘番薯了。卻不禁大失所望。地裡的番薯不但收成少,個頭也小,每條都是兩三根手指大小。
失望的人們把挖出來的番薯挑回家中,煮熟吃,才發覺番薯是紫色的,芬芳撲鼻,香甜軟綿。這時見過紫衣仙女的老婦回想起紫衣仙女的話,這才意識到當天自己遇著的姑娘是個仙女,在仙女向地裡撒下一團紫粉後,把共和村的番薯質地都變成紫色了。老婦把這事告訴人們,農戶們嘖嘖稱奇之餘,便把這種蕃薯叫做紫心番薯了。
此後,千百年以來,共和村轄下的何屋、三多、墩頭、羅妹、軍全、反堂、鄧屋、羅鬥、松柏等自然村都在夏天種植這種紫心番薯,一到深秋,地裡便是一片紫紅粉綠的花海,在秋風中一浪推一浪,波濤洶湧般翻滾在地上,蔚為大觀。
而一些村也移種紫心番薯,卻只長藤不結薯。人們吃驚之餘,便對共和村自古流傳下來的紫衣仙女撒下紫粉,令地裡的番薯變種的傳說津津樂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