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村在清明節前後吃薴葉粄的習俗由來已久。眼下,正是薴葉嫩綠之時,不少村民便到房前屋後採摘用來做薴葉粄。薴葉粄香氣可口,軟而不膩。能耐饑渴、長力氣,除皮膚疾患,強身健骨,是老少鹹宜的天然食品。
在懷集,小編只見過有人是用它來搓麻繩的,並未見過用來做吃的。
薴麻最初還是用來搓麻繩,綑紮東西。之後是編織麻布。因此,披麻戴孝是紀念先祖以披麻布取代裹樹葉茅草的進步。
薴麻還有一個很大的用處是搓鞋底繩。這是麻繩加工業的細化。搓鞋底繩的原料一般是四月麻,質地好、結實。搓繩是婦女的活兒,她們手捏麻皮在大腿上搓繩子,再納鞋底,做成布鞋。只可惜膠鞋底一出,布鞋因人力成本太高而淘汰。
但搓粗大的繩一般不用薴麻。若要沾雨水的大繩,如壽索、纖纜,因薴麻比棕絲吸水不易幹,一般採用棕絲。如在不沾水的地方用的索,如吊葫蘆的索、拉石滾的索則採用廉價一些的黃麻。雖可用薴麻,但不急用時不用,可見薴麻也是一高貴之品。
隨著社會的進步,編織被紡織取代,用薴麻可紡織出薴布。但是,薴麻沒有棉花的吸溼性好,作為內衣不保暖且粗糙,只能作外套。
然而薴麻纖維比棉花結實耐用,用來加工線、繩比棉花更有優勢。尤其用來織蚊帳,那絕對是槓槓的。但世間風物此一時彼一時,當尼侖、錦綸蚊帳橫空出世,薴麻蚊帳就失去了顏值優勢和價格優勢,很快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原來,薴麻不僅可以織布,製作高級面料,開發汽車高檔坐墊,殊不知,它的嫩葉還可以加工成為一道美食——薴麻粄。
傳統薴葉粄是這麼來的↓
▲薴麻的葉子,客家人叫薴葉。
採摘回的新鮮薴葉去梗,洗淨,濾幹備用。
鐵鍋燒開水,將薴葉放入鍋中過水煮,使薴葉粗纖維變柔軟後撈起,過濾掉多餘的水分,放涼。放入石臼中舂成濃稠狀後,加入糯米粉和少量粘米粉、適量白糖一起舂成均勻、細膩、軟糯的狀態。(如果舂的太幹了,可以加入適量水。)
▲這舂可是個力氣活
新鮮焦葉鋪底,這樣薴葉粄就不會粘鍋了。將舂好的薴葉粄用手揉捏成大小合適的圓扁狀。如果揉捏過程中粘手,可用水稍微抹一下表面。
水開後,將做好的薴葉粄放入蒸鍋中,大火蒸上30分鐘左右即可。
出爐的薴葉粄青帶綠色,就像翡翠一樣,散發著清香~
你有多久沒吃薴葉粄了呢?
薴麻葉窯雞:用薴麻葉包裹醃好的雞,再用錫紙包裹放入泥窯裡,窯出來的雞特別好味,你試過嗎?
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懷集人網站(www.hjren.com)懷集至高人氣網站,每日新聞爆料,懷集直播,吃喝玩樂美食,同城二手、招聘、房源、交友、團購活動……上懷集人網站,知更多懷集大小事!聯繫編輯:13377580265(爆料、廣告、合作)今日頭條🔥兩廣交界懷集地區有個名鎮有「小佛山」之稱,這麼勁秋你知道嗎?
🔥厲害了,我的家鄉!懷集竟有6件「國保」...
🔥好消息!宮頸癌疫苗在懷集開打啦!
🔥懷集閘崗鎮:關愛貧困山區孩子,讓愛心繼續接力!
🔥懷集誰有這種書?原價2毛,現在一本值11萬!
🔥懷集體育館夜景,你看過沒?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懷集人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