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陷入職業倦怠期?因為你少做了這件事

2020-12-16 向陽生涯

杭州 外貿業務員(ISTJ-CSI)

每天擠著早高峰的地鐵,趕著上班就不由自主地嘆氣,做不完的工作卻打不起精神,只想著下班……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找不到工作的意義。

而即使是認可自己工作價值的人,也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後,陷入無休止討厭上班的情緒中。

其實,人人都難免有不想工作的時刻,如何判斷自己討厭上班的情緒已發展成需要注意和調整的職業倦怠症?向陽生涯,作為一家十九年專注職業規劃諮詢和培訓的機構,接待過八萬多客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正遭遇職業倦怠。

結合運用廣泛職業倦怠量表,看看你自己是否有以下典型症狀或相似的體驗:

1) 頻繁地因為工作而身心疲憊,上班時總是精神不佳;

2) 持續的疲憊和焦慮引發身體疼痛,比如會感到肌肉緊張,甚至產生工作障礙;

3) 越來越頻繁地懷疑所做工作的意義,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貢獻越來越不關心;

4) 工作帶來的焦慮會延續到生活裡,很多時候甚至因為感覺疲憊、缺乏能量而拒絕和朋友進行其他社交娛樂活動。

向陽生涯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專家組提醒您:如果你發現以上很多症狀自己都能對號入座,那麼是時候重視起你的「職業倦怠」了。

為啥會陷入職業倦怠期?那是你少做了這件事。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要長達三十餘年,長期的職業倦怠勢必會影響工作情緒,工作越久越難受。這時不妨先停下腳步,給自己做個職業規劃,結合自己的職業性格和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再調整心態重新出發,關鍵是——不管在什麼行業從事何種工作,不管工作是辛苦還是忙碌,最根本的目的是讓自己快樂,能夠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案例:外貿公司業務員,每天上班下班工作力不從心

曾記得三年前有個杭州姑娘盧晴(化名)找到我,她所學專業是應用英語,大學畢業後進入當地一家外貿公司做業務員,當時工作兩年多的她毅然從公司請辭,原因很簡單:職業發展空間受限。盧晴說自己早上渾渾噩噩踏進電梯到下班糊裡糊塗地走出辦公室大樓,發現工作兩年多能力提高有限,天天在辦公桌前機械地完成著表單和文件,像個機器般工作著。工作卻越來越吃力,越來越力不從心,每天做得不開心,跟她差不多同時進公司的同事基本都已離職,辭職的念頭一直縈繞在她心裡。最近因為業績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越來越焦躁的她也辭職了。

邊思考著職業發展方向邊找工作的她並不順利,由於自我認知不夠清晰、缺乏對職業環境的了解,盧晴能找到的工作和以前的外貿業務員性質差不多,她也不想繼續做業務員的工作。她通過網絡找到向陽生涯,想找職業規劃師幫助自己。

作為盧晴的職業規劃師,我之前看過她的簡歷和職業諮詢表,從她的職業經歷和測評結果來看,她大學讀的是應用英語專業,具備良好的英文翻譯及函電書寫能力。她有極強的責任心,做事有條理,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並且臨場應變能力強,能夠基本勝任外貿業務員這一職位的核心素質要求。但她想轉行,因為從專業方面的考慮,轉行的話會較有壓力,工作經驗少又沒有技術積累。如果仍從事原先的工作的話,確實不太熱衷,很難有機會晉升。

為了儘早幫助迷茫中的盧晴找到職業目標,找到適合她的理想工作,我約她來上海進行面談。周六的下午,我們坐在向陽生涯的諮詢室,盧晴訴說著她這兩年的工作經歷,我和她朋友般交流著,聊聊對理想職業的想法。

與盧晴的攀談中,她發現她對職業發展有初步的想法,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外貿業務員的工作其實只是協助銷售完成業務工作,主管也想讓她嘗試著做銷售工作,但她的性格並不適合做銷售,所以她很想離開外貿行業。

「其實我對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工作很感興趣,我不是計算機專業出身,但我平時很喜歡網絡,常常利用搜索軟體,找到我想學的知識自行學習,我同學做外貿工作或是英語老師居多,我也只能和他們走同樣的道路嗎?」我發現眼前的這個女生與眾不同,對於網絡的熱愛程度不亞於男生,這其實是她的性格使然。

結合MBTI專業測評的結果,我發現ISTJ內向、實感、思考、判斷型的她具有樂觀、積極、進取等個性特點,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樂於助人,技術能力型的職業錨體現她明確的職業工作追求、需要和價值觀。

「其實更適合你的工作是技術或某項職能業務工作。因為技術能力型職業錨的你比較熱愛自己的專業技術或崗位工作,注重個人專業技能發展,比如說你可嘗試考慮市場營銷、財務分析、系統分析等工作。」與她深入探討後,盧晴找到適合她的職業方向。

「那我現在怎麼能這樣的工作呢,我之前外貿業務員的工作經驗很難運用到新工作中。」她焦慮地看著我,我也能理解她辭職後找不到工作的心情。

「你可嘗試找電商運營專員這塊的工作。杭州的網際網路公司較多,而電商運營專員的工作是利用有關軟體,進行對商品關鍵字的SEO處理,研究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優化對應商品描述文案。你需要突出自己的軟技能,如學習能力,邏輯思維,提煉出和崗位相關的工作經驗亮點去有目標地投簡歷,同時利用找工作面試的機會,了解自己對於電商運營這個職位的認知及差距,近一步明確自己的需求,明晰自己的職業遠景;有機會選擇參加相關的培訓課程提高職場技能;通過網絡或培訓等各種可能的機會,拓展在目標領域的人際關係網絡,相信找到適合的工作並非難事。」

「謝謝您的幫助,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比起剛才愁眉不展的盧晴,微笑著的她很美。

「找到職業目標後再找新工作會有工作熱情,但電商運營的日常工作也是非常枯燥,所有工作都是需時間磨練技能,要保持積極情緒,學會與上班和平相處。」在諮詢的最後,我分享給她我的多年工作的想法。

前段時間,向陽生涯諮詢部的老師對以前客戶的職業狀況進行簡單回訪,我從回訪郵件中了解到盧晴如願進入杭州某網際網路企業做運營助理,她很感激職業規劃師的專業指導,讓她清晰地掌握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並且有信心在未來做到更好。

End

你一定也有職業倦怠期吧,跟我們聊聊,你是怎麼處理的呢?

相關焦點

  • 工作無精打採,陷入「職業倦怠期」,3種方法助你擺脫失業危機
    ,也很難把領導的指令放在心上; 到了下班時間,你只想飛回家,不管那些工作上的瑣事; 如果,你也曾有過上述經歷,那麼可能你已經進入了「職業倦怠期」。而個人不切實際的自我期望、認知偏差及性格的影響,也會決定一個人是否易於陷入「職業倦怠」之中。 長期處在「職業倦怠」中的人們,會因此情緒低落、情感衰竭、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消極地自我評價,不僅不利於個人的身心健康,也會因此錯失升職加薪的機會,面臨失業的危險。
  • 年輕人,你可能是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02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問題來自哪,這三個原因,是你產生職業倦怠的根本上班或許令人厭煩,它可能一成不變,也可能麻煩百出,因此,上班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會感受到痛苦。如果想要解決這種痛苦,首先就是要弄清楚痛苦的原因。在現代職場中,讓人變痛苦的原因無非是以下這三種。第一,因為心態不對,在日復一日的上班中產生了職業倦怠。
  • 人微言輕的時候,儘量少做這四件事,做了,別人就會嘲笑你
    但是,當我們陷入人生的低潮期的時候,我們就會成為一個人微言輕的人,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人微言輕的時候,我們就要懂得低調一點,有些不該做的事情,儘量少做。特別是以下四件事,一旦做了,別人可能就會來嘲笑我們了。第一件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看熱鬧。農村有句老話:人窮休入眾,位卑莫勸人。一個人,在人微言輕的時候,往往就是自己陷入某種危機的時候,而經濟危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
  • 7成中國職場人厭班,我們為什麼會陷入職業倦怠?
    而即使是認可自己工作價值的人,也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後,陷入無休止的厭班情緒中。「不想上班」的「絕症」,真的還有救嗎?我們結合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MBI職業倦怠量表,總結出了一些典型症狀,快來看看你有沒有相似的體驗:1)頻繁地因為工作而身心疲憊,早晨起床不得不開始工作時會感到很痛苦,上班時總是精疲力盡2)工作壓力非常大,經常失眠,每天早上醒來都感到焦慮3)持續的疲憊和焦慮引發身體疼痛
  • 「我實在是不想上班了」:職業倦怠,謀殺了80%員工的工作熱情
    長期處於職業的倦怠期,不僅無法創造工作價值,而且也對自身的健康、人際關係均會產生一定的危害,甚至會對其他事物感到心灰意冷,絲毫提不起興趣。 那麼處於這種階段該如何自救呢?換一份工作是不是就能解決?其實不然,要想解決這種困境,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我們會進入職業的倦怠期。
  • 親歷者支招:破解職業倦怠從這4方面出發(附自測表)
    面對職業倦怠,高校教職員工應如何處理,高校管理者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近些年,職業倦怠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危害著不少教職員工的身心健康,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質量。尤其是新冠肺炎突發的2020年,當職業倦怠襲來,高校教職員工應如何處理,高校管理者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狀況,看看是否存在職業倦怠。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我們許多人都出身一般,人微言輕,需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改變命運,繼而水到渠成,大器晚成!
  • 有抱負的窮人,在陷入低谷的時候會做這3件事,離混出頭也不遠了
    有抱負的窮人,在陷入低谷的時候會做這3件事,離混出頭也不遠了 俗話說得好,再窮不能窮志氣。窮人代表了什麼?窮人其實就代表了我們在社會上的地位。
  • 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時間:2020-12-15 23: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職業倦怠是人們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競爭時可能出現的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缺乏職業滿意度的症狀。
  • 很煩躁,不想上班,4招教你緩解職業倦怠
    這就是典型的職業倦怠。在工作的重壓下產生了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各行各業的人都會產生職業倦怠,但是老師的職業倦怠應該是最強烈的。在日復一日的的重複機械的工作中,漸漸的產生了一種疲憊甚至厭倦的心理。01為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1.社會對老師的約束「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麼美的稱號,這麼高尚的職業,當然不能有半點瑕疵,不僅是自己內心的約束,社會對老師的約束更多。不允許有償家教;不允許有第二職業。
  • 石中英:教師職業倦怠的一種哲學解釋
    例如有的人認為,教師職業倦怠是因為經濟收入和工作待遇低,一些地方教師的經濟收入確實比不上外出打工者的經濟收入。因此,要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先要大力提高教師的收入,改善教師的工作待遇。有的人認為,教師職業倦怠是因為在當前教育改革形勢下,教師的工作壓力加大,工作時間長,所擔負的責任重,而且壓力一直得不到疏解的緣故。
  • 相看兩相厭,是感情倦怠期,還是貪新厭舊?
    常常陷入感情不順利的狀況,換了很多對象,沒有一個堅持下來,是天生情感淡漠,感情進入倦怠期,還是本性貪新厭舊,安定不下來?所以愛會消失,對嗎?感情倦怠期是客觀存在的。戀愛經歷過一段時間後,感情會逐漸趨於平淡,突然發現沒那麼愛對方了,也不像之前一樣能強烈地感到被愛。溝通減少,敷衍增多,抱怨時有發生,沉默無處不在。
  • 與別人相處,少說這三件事,會少災禍,多福氣
    一個人,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才會少災禍,多福氣,走得更遠。1少炫耀自己的才華和成績。不要一味地炫耀自己的成績,因為當你真正有實力的時候,無需任何炫耀,自會吸引來欽佩你、追隨你的人。看清自己,心懷謙卑,低調處世,才是為人處世最好的姿態。2少隨便批評別人。
  • 3步教你破除職場倦怠魔咒
    如果你有這些感覺,說明你已經進入了職業倦怠期。為什麼會厭倦工作?很多時候,並不是工作本身導致職業倦怠,而是我們自己的適應性出現了問題。再高端的工作,只要做的足夠久、足夠熟練,也就變成了重複性工作。人類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歡新鮮刺激的事物。與人性相悖的重複性工作、不適配的人際關係常常導致人們厭倦上班。所以,如果沒有找到有效刺激的方法,無論你更換多少份工作,都會反覆陷入職業倦怠的魔咒。
  • 運動後千萬別做這6件事,否則只會讓汗水白流
    運動後不能做的6件事 1 運動後立刻休息 很多人運動結束後感覺到累了,就會蹲下或者坐下休息,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 陷入職業迷茫和倦怠,找不到方向,我應該怎麼辦?
    銀行裁員,自己因此失去了工作,但未有一技之長,未來要做什麼呢? …… 生活中,有太多人在進入職場後,越來越迷失自己,或者厭倦了一眼望到頭的未來,找不到任何的激情與動力,我們容易將其定義為職業迷茫、職業倦怠等等。 不少來訪者因為這類問題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 該如何應對網課學習倦怠期
    有可能是同學們進入了網課學習倦怠期。倦怠是美國心理學專家弗魯頓伯格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研究職業壓力時提出的一個概念。學習倦怠的概念是從工作倦怠引申而來,是指「在學習壓力下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多指學生個體因不能有效地緩解學習壓力或妥善地應付學習中的挫折所經歷的身心疲憊的狀態,並有以消極或者逃避的態度對待學習的一系列行為」。
  • 一個男人對你動了真情,會情不自禁做這幾件事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很多時候,在感情裡男人的確會給人一種理智的印象。事實上,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隻說明你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愛情,也沒有遇到真正愛你的男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上一個人,更多的肯定會是情不自禁,欲罷不能。
  • 佛教:經常做這四件事,就註定會黴運纏身!
    佛教認為凡事皆有因果,無論你是富貴還是貧窮,皆有因果。無論你福報大,還是運氣差也皆有因果。如果你在生活中,經常去做這四件事,就註定會黴運纏身。讓我們倒黴或遇到災禍的原因,往往來自於生活中這四件事,這四件事是一切災禍和黴運的惡因,要想遠離災禍,一定不要去做這四件事。##第一件事:殺生。佛教認為,諸罪業中,殺業最重。佛經上說:「殺生果報,於人中得短命、多病二種果報。」
  • 為何患癌的人越來越多?「3件事」最好少做,多半人或許控制不住
    我們都非常的害怕癌症,這個疾病都不想和癌症牽扯上什麼關係,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卻是在世界上居於高位,那麼為什麼現在癌症發病率變得越來越高,那事實上主要是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的大國,雖然說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和完善,飲食也比之前變得更加多樣化,但是這就導致很多食品當中都有一定的致癌物質,再加上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如果你想遠離癌症,這三件事請不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