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Talk 移動・設計講堂 #O2 香港站
Mobile Talk《移動・設計講堂》邀請亞洲設計師及創作者們作為演講嘉賓,於亞洲各國展開巡迴活動。 2016年的主題是「Independent/Collective」(獨立/跨界),在不同城市舉辦並邀請不同演講者,分享他們的作品、理念、以及他們的生活。活動先於大阪舉行(7月30日)、之後巡迴到香港(10月8日)、繼而巡迴到臺北(11月5日至6日)。
關於主題「#independent(獨立)#collective(跨界)」
Mobile Talk —《移動・設計講堂》2016年的主題為 「獨立/跨界」,遠於字面意思,主題是對現今因科技、社交媒體而出現的新協作模式作探討及回應。
簡而精、小而美;但群眾合作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因應不同的目的、規模,新的協作模式充滿智慧彈性,為每個項目帶來驚喜的化學作用與無限可能。「獨立」的準確性、「跨界」的互動性 — 均是創作過程的重要原素,亦對結果構成極大影響。「獨立」與「跨界」並不是反義詞,反而是相應相生的關連語,各自或一同在各方面大展所長。
「獨立/跨界」的興起,為「分享」、「共有」、「開放資源」、「共同工作空間」等關鍵詞添上了全新的定義,使協作的層次變得更深入更有效率;加上科技進步與移動成本日漸低廉,協作更加不受地域與邊界限制。為此,在這現況與基調之上,Mobile Talk —《移動・設計講堂》盼望與大家及各地創作人就「獨立/跨界」展開一連串跨地域、界別的對話及研討,剖釋、探索設計的新面貌。
5位來自亞洲的設計師、攝影師、策展人及藝術創作團隊,於10月8日在香港深水埗全新展覽空間「Common Room & Co.」舉行的《移動・設計講堂》聚首一堂,以英語、韓語、日語、國語四種語言背景以及廣東話與大眾進行演講分享及交流。
O1・講 者・Jaemin Lee・韓國
#獨立是生存。
#跨界是成長。
Jaemin Lee,平面設計師,韓國新晉AGI會員。畢業於韓國首爾大學,2006年創立平面設計工作室studio fnt。Jaemin Lee參與並出展多個國際設計/字體主題展覽,包括「第四屆國際字體設計雙年展Typojanchi 2015」、「瑞士Weltformat 15海報設計展」、「Korea Now! 韓國設計、時裝及平面設計展」、「Graphic Symphonia」及「CREATIVE©ITIES」等。studio fnt 客戶覆蓋多個領域: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市立美術館、韓國國立劇團、Seoul Records & CD Fair Organizing Committee等。2011年,更與韓國Junglim Foundation𢹂手合作,參與有關建築、文化、藝術、教育、論壇、展覽等研究項目,透過與公眾交流,探討建築在社會的角色及意義。Jaemin Lee於首爾大學和首爾市立大學教授平面設計。
首爾平面設計師 Jaemin Lee 在《移動・設計講堂》香港站分享了他創立的設計工作室「studio fnt」最新作品及回應了展覽主題的生活物品,包括了他家裡的小貓雕像及燒酌。
Jaemin Lee / 生活物品
Jaemin Lee / 設計作品
Typojanchi 2015
New Shelters
5th Record & CD Fair in Seoul
World of Xijing
O2・講 者・Gottingham + YCAM InterLab・日本
#獨立讓我變強。
#跨界使我更強。
Gosuke Sugiyama/杉山 豪州,攝影師 Photographer 。於日本茨城「ARCUS Project」擔任計劃、經營以後,攝影師杉山豪州於2012年以個人身分開始名為「Gottingham」的攝影項目,並專注於視覺指導與藝術研究。杉山豪州經常與研發、藝術、品牌與本地政府機構合作:山口媒體藝術中心、城崎國際藝術中心、東京大學生産技術研究所、無印良品、蔦屋書店等。Gottingham是第九屆FabLab國際會議 (FAB9) 的大會指定攝影師。
日本攝影師杉山豪州(Gottingham)與策展人西翼(YCAM Interlab)在《移動・設計講堂》香港站分享跨界(#collective)的多樣性與可能性,他們在展覽分享的物品,既帶有獨立(#independent)風格,亦互相輝映。
Gottingham + YCAM InterLab 展品
Gottingham + YCAM InterLab 展品全貌
YCAM (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 |
山口媒體藝術中心 | www.ycam.jp
Think Things, photo by Gosuke Sugiyama
Local Product Keys, photo by Gosuke Sugiyama
FAB9, photo by Gosuke Sugiyama
O3・講 者・田修銓・臺灣
#獨立是主觀。
#跨界是可能。
田修銓,生於1990年,臺灣新生代平面設計師,畢業於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代表作品包括《來逛龍山寺》、《天上聖母六十甲子籤》及《臺北捷運宣導文宣》等。田修銓目標是成為一位能改變臺灣視覺環境的設計師,去年與幾位好友建立了創意空間「 graphic design LAB」,不定期舉辦與平面設計相關的
展覽與講座。
臺灣平面設計師田修銓在《移動・設計講堂》香港站分享他對設計與教育的抱負及工作室「每一口人」的最新作品,全都與臺灣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從他於展中覽分享的個人物件裡,可隱約看到臺灣生活的熱情與可愛面。
田修銓 / 展品
田修銓 / 生活用品
田修銓 / 設計作品
"30 graphic designers in Taiwan" Exhibition / graphic design LAB
臺北捷運宣導文宣
O4・講 者・Anata ga hoshii藝術團隊・日本
#獨立是縱。
#跨界是橫。
Anata ga hoshii,藝術團隊 Art Collective ,以日本關西為基地的藝術從業員。anata ga hoshii (i want you) 既是多個個體形成的組合,整體亦是一個獨立單元;活動內容沒有明確的界線,標榜物事的多重意義。2016年9月的成員為植松琢磨(藝術家)、後藤哲也(設計師/監製)、小林公(策展人)與林勇氣(藝術家)四人。Anata Ga Hoshii 重視思考實驗,活動由會議、企劃等架空的抽象概念延伸至現實中的實體展覽。他們2013年於德國杜塞道夫的展覽多次在各地巡迴,其成果及報告將在2016年10 月收錄於他們首次出版的刊物之內。
日本藝術團隊Anata Ga Hoshii (I want you) 內有藝術家有設計師有創作人,他們在《移動・設計講堂》香港站分享跨界別跨媒體跨思想的作品(#collective),他們於展覽內分享的物品顯示了團體各方面的性格與思考。
藝術團隊Anata Ga Hoshii 展品
藝術團隊Anata Ga Hoshii 展品
The end of eveything, photo by Takuma Uematsu
noosphere-platform, 2014_©Takuma Uematsu,Courtesy of Yumiko Chiba Associates
The end of eveything, photo by Takuma Uematsu
FLAG ART EXCHANGE – Düsseldorf × OSAKA, Designed by Tetsuya Goto
客席主持・《IDEA》主編・室賀清德・日本
#獨立築於跨界。
#跨界建於獨立。
室賀 清德 Kiyonori Muroga,設計雜誌《IDEA》總編輯。1975年生於新瀉縣長崗市。2002年開始於誠文堂新光社出版的殿堂級設計刊物《IDEA》擔任總編輯,亦編撰設計與字體設計等關連書籍。常橫渡於「design」與「設計」之間。
日本殿堂級設計雜誌《IDEA》總編輯室賀清德在《移動・設計講堂》香港站分享他與編輯團隊及設計師在獨立(#independent)的立場與職責之上如何展開跨界(#collective)合作、互相理解。他於展覽內分享他工作生活必備的物品外也為大家帶來其合作成果――《IDEA》雜誌與各種出版物。
室賀清德與觀眾分享他最喜歡的書籍
室賀清德 / 展品
日本殿堂級設計雜誌《IDEA》 369/372/374期
Mobile Talk Exhibition
移動・設計講堂展
展覽空間|Common Room & co.|香港 深水埗 大南街198號
展覽時間|2016年 10月9日—10月26日|12:00pm - 8:00pm
(星期一休息|Closed on Monday)
策展理念
《Mobile Talk—移動・設計講堂展》是《移動・設計講堂》的延伸項目,有別於作品或是作品集,展品是講者的私人物品或是帶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它們不僅是對主題的回應,背後亦反映「獨立/ 跨界」的精神。《移動・設計講堂》講者來自不同成市、背景,各有獨一無二的經歷與體驗,展品敍述每個「獨立/ 跨界」故事以外,亦同時勾劃了其文化及社會輪廓。
參展人 Exhibitors
Mobile Talk #01 大阪站
Na Kim
平面設計師|韓國
歐 寧 OU Ning
策展人|中國
林欣傑 Keith Lam
新媒體藝術家、製造空間「LAB」創立人|香港
言 由 YAN You
獨立出版社《假雜誌》創立人|中國
Mobile Talk #02 香港站
Jaemin Lee | studio fnt
平面設計師 | 韓國
Gottingham (杉山 豪州 Gosuke Sugiyama) +
YCAM InterLab (西 翼 Tsubasa Nishi)
攝影師 + 策展人(山口媒體藝術中心)
(YCAM, 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 | 日本
Anata Ga Hoshii
(植松 琢磨 Takuma Uematsu / 林 勇氣 Yuki Hayashi)
藝術團隊 | 日本
田修銓 Neil Tien
平面設計師 | 臺灣
室賀 清德 Kiyonori Muroga
設計雜誌《IDEA》總編輯 | 日本
展覽現已對外開放
現場展品供觀眾翻閱
Na Kim / 展品
言由 / 展品
歐寧 / 展品
林欣傑 / 展品
《移動・設計講堂》接受香港雜誌《Milk》的專題採訪
《移動・設計講堂展》 - 策展人分享
日期 :2016年10月23日 (週日)
時間 :3:00pm - 4:00pm
地點 :Common Room & Co.
地址 :香港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98號地下 G/F
參與人數:20
費用:免費(但需預先登記)
登記網頁:www.putyourself.in/mobiletalkexhibitionsharing
《移動・設計講堂展》其中一位策展人 - 毛灼然(Javin Mo)將現身展覽現場與20位參加者分享《移動・設計講堂展》各個參與設計師/藝術家以「獨立/跨界」主題所展示物品的背後故事。
Mobile Objects 移動・設計物
移動・設計物(香港) Mobile Object (HongKong)
《十六座公共小巴水牌》
公共小巴(俗稱van仔)是本港其中一款特色交通工具,分紅/綠兩種;有固定與非固定路線之分,馳名於速度與變化靈活、走遍港九新界。與其他交通工具不一樣,小巴的「水牌」(車頭擋風玻璃內用來標示目的地與車資的塑膠牌)全是人手寫上、中英並列、字體秀麗、注目又易讀。這種風格為香港小巴獨有、漸成為大家的生活文化標誌。隨機械製的「水牌」日漸普及,手寫「水牌」也成為港人集體回憶。
移動・設計物(大阪) Mobile Object (Osaka)
《大阪章魚燒木船》
章魚燒(Takoyaki)源於大阪,是日本街知巷聞、受大眾喜愛的街頭小食或食桌上點心,圓圓的丸子既可獨自享用也可以與人分享。章魚燒通常會用由檜木薄片製成的小木船盛著,是其主要特色。章魚燒的味道與特別形態很快得到大家的歡迎,熱潮直捲亞洲各地,其後更出現不同變奏以迎合當地口味。這條小木船揚帆海外,為食物文化與交流打開了新一頁。
Mobile Talk 《移動・設計講堂》#O2 - 香港站
Mobile Talk #02 Hong Kong
《移動・設計講堂》#02 - 香港站
--
主題 Theme
#independent #collective #獨立 #跨界
--
主辦 Presented by
OOO Projects (大阪 Osaka)
Milkxhake (香港 Hong Kong)
協辦 Co-presented by
Dimension Plus
紙張贊助 Paper Sponsor
竹尾 / TAKEO CO., LTD. + Tai Tak Takeo Fine Paper 大德竹尾花紙
場地支持 Venue Support
common room & co.
票務夥伴 Ticketing Partner
Putyourselfin
Milkxhake設計工作室
-
由香港平面設計師毛灼然(Javin Mo)創立,主力從事文化品牌視覺形象、編輯設計及展覽策劃,
-
www.milkxhake.org
-
電子郵箱: mix@milkxhak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