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國之老少,先言人之老少。老既思過往,少常想將來」;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炎黃子孫心中自然有一個少年中國,因而能成就如今的少年中國,也造就出昂揚地立於世界的五星紅旗。
這面旗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中華兒女血與淚的過往。然而,在設計之初,支持這面紅旗的只有15人。可為何它最後卻能脫穎而出?
安居天下熄,治國先制旗。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在偉人的鼓勵之下,中華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順利渡過長江,徹底擊垮南京政府,解放中國大陸;從此後,中華民族邁進了新的時代。
新年新氣象,新國當然也需要新的國旗;為了儘快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黨中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徵求國旗設計稿件。
此事一出,全國沸騰,無數設計者都將這次徵稿看成一場全國性的設計比賽,一個個殫精竭慮,努力構思,想要在徵稿中壓倒眾生。因而,截止到1949年8月20號,負責研究草擬國旗方案的新政協第六小組竟收到多達2992幅應徵稿件。
獨木不成林,三木方是森。在中國人的觀念之中,「眾人拾柴火焰高」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傳統思想,中華民族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是依靠人民集體的力量完成的,恰如此次的國旗設計事件,如果沒有大眾的力量,就不會有2992幅稿件。
這對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發展道路和現代中國人的行事風格都有所啟迪:個人英雄主義不足以應對世界的變換,大家應該學會藉助集體的力量。
在這些稿件之中,「復字第一號」圖案系列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這種圖案的設計思路總體上趨於一致,都是使用紅色來作為國旗的底色;紅色熱烈,能夠突出中華民族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朝氣和繼往開來的精神;
不過在細節之處,此系列圖案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左上角繪製一顆巨大五角星,下面帶一道槓;第二類是加了兩條槓;還有一類是三條槓。
這些曾經的國旗設計稿,在2019年9月5日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國家形象設計展》中仍能夠看到一些。在這場展會中,出場的國旗設計稿共有四幅,其中第三號設計作品的畫面最為簡潔,思想表達清晰,構圖大方,紅與黃的配色相互突出,抓人眼球。
所以當初在對設計稿進行投票時,它的得票也最高,共得185票。如此出眾的作品,按照道理而言應是國旗定稿的不二選擇,但歷史總是在必然和偶然地交織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國旗的最終版本不是眾望所歸的三號作品,而是半路殺出的第32號作品。
筆筆看來皆是血,晝夜辛苦不尋常。
最終版國旗的設計者名叫「曾聯松」,是一名普通人,長期從事經濟工作,而非設計師。雖不曾參與過設計工作,但曾聯松憑著自己對於國家的熱情和敬愛,在家苦思冥想,進行國旗圖案的設計;
他反覆琢磨,再三考慮,決定以鮮紅作為背景色,在旗幟的左上方畫一顆大五角星,然後再點綴四顆小五角星圍繞其間,以突出五星紅旗的概念;除此之外,他還在大五角星中鑲嵌鐮錘標誌,來表現中國革命以工農聯盟為基礎。
縱觀古今,無數的歷史評論家訴說過「鋼鐵般的意志」的內涵。它是「糾糾老秦,共赴國難」;是「百二秦關終屬楚」;而在新中國中,它是一個普通工人苦心孤詣,為祖國設計一副國旗。曾聯松的這種意志值得大家敬佩,也值得大家學習。他用實踐告訴所有人,意志力具有無限潛力。
這幅五星紅旗樣稿雖是曾聯松廢寢忘食繪就的,可由於沒有抓住評選人員的喜好,它在參與評選的過程中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最終的得票只有15票。它之所以能夠在最後脫穎而出,是源於一個契機。
當時,三號國旗的選票雖然最高,但是國家領導人對於樣稿中的橫槓頗有異議:在鮮紅的國家旗幟中,加入一道橫槓,讓人感覺心情不適,像是領土被割裂似的。所以,大家一致認為畫面中不該有橫槓,應保持祖國大地一片紅色。
出於這種考慮,曾聯松的第32號畫作受到了領導人的關注。第一個對該作表示滿意的是總理。他在看到此作品後表示圖案很好,寓意也很好;不過,他並沒有武斷的予以肯定,而是又將畫作交給了偉人覽閱,偉人看後也大為讚賞。
後來,經過周密地考量,負責國旗方案的第六小組決定將32號畫作中,大五角星裡的鐮錘去掉,以免有抄襲他國國旗的嫌疑。
峰迴路轉成定局,五星紅旗迎風展。
1949年9月25日,主席和總理在中南海的會議室召開會議,以討論國旗的最終定稿情況。在大會上,偉人首先說明,大家票選出來的國旗很不錯,大多數人都同意以它作為國家旗幟,只有極個別人表示反對;雖然反對的人數很少,但還是不夠圓滿,大家需要尋找到一幅全體通過的旗幟才好。
然後,偉人將第三十二號旗幟拿出,一邊展示給大家看,一邊為大家介紹:大家都可以看看這幅五星紅旗,它很好地將工農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合表現了出來,還突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大團結狀態。大家都好好看看,怎麼樣?
對於偉人的詢問,參加會議的領導人們都表示這個圖案很好。就這樣,五星紅旗順利地成為了中國標誌性的圖案,也成為了中國的國旗。不僅如此,這次會議也深刻地闡述了五星紅旗的意義,令中華兒女對祖國抱以更加崇敬的愛意。
國旗的制定過程繁瑣,選擇過程幾經翻轉,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於革命先烈的尊重,也表現出國家無小事的民族精神。
回望過去,祖國是革命先烈的成就,紅旗是先烈們悲壯的鮮血染成;遙望未來,少年中國乃現代之中國,中國少年也終能將五星紅旗上革命先烈的鮮血重新染就成「為中國之崛起而奮鬥」的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