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故事體現了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

2020-12-23 岸邊青石

國外有個專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密封的房間裡放了一隻鐵籠子,籠子的頂部掛著一串香蕉,掛香蕉的鉤子連著籠子外面的噴淋開關,只要有人碰到香蕉,噴淋頭就會噴水。

專家們知道猴子愛吃香蕉,但是猴子也最怕水,於是專家第一天關進了一隻猴子,第一隻猴子進入籠子後就迫不及待的跳起來抓掛在籠子頂部的香蕉,結果第一隻猴子剛碰到香蕉,香蕉就帶動了噴淋開關,噴淋頭開始全方位的向籠子裡噴水。第一隻猴子被這突如其來的噴水嚇的大喊大叫,並在籠子裡上竄下跳,但結果還是被淪的一身水,就這樣,第一隻渾身是水的猴子躲在籠子的角落不敢再次亂動,甚至看到香蕉就渾身發抖。

第二天,專家又放進去了第二隻猴子,籠子的門剛被打開,第二隻猴子就看到了籠子頂上的香蕉,它一躍而起就去抓,有於第二隻猴子速度過快,還沒等第一隻猴子去攔著,第二隻猴子就已經抓到了香蕉,可想而知,香蕉帶動開關,籠子裡又開始噴水,此時兩隻猴子被噴出來的水嚇的到處亂躲。噴淋停止後,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因為噴水的問題就打了起來,第一隻猴子說:誰讓你一進來就抓香蕉的,如果你不抓我們就不可能淋一身的水。第二隻猴子說:你明知道抓香蕉就會噴水,那我進來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告訴我,不攔著我呢?第一隻猴子說:你剛進門就搶香蕉,還沒等我去攔你呢你已經衝到籠子裡的香蕉下面了,你那麼快的速度誰能攔的住。兩隻猴子各不相讓又打了起來,最後打累了就商量著以後該怎麼辦。

第三天,專家又放進一隻猴子,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連忙把第三隻猴子攔住,並告訴第三隻猴子不要動籠子上面的香蕉,如果動了它就會挨打,但並沒有具體說明動了香蕉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猴子愛吃香蕉那是天性,白天剛進來的第三隻猴子雖然沒有動香蕉但是兩隻眼睛不停的在香蕉上打轉轉,到了晚上,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都睡著了,第三隻猴子還在想著香蕉的事,於是第三隻猴子就趁著第一隻和第二隻猴子都睡著的機會就跳起來動了籠子頂部的香蕉,結果香蕉帶動噴淋開關開始噴水,噴淋的突然噴水把第三隻猴子嚇了一跳,噴淋噴水的同時再加上第三隻猴子亂跑亂叫,很快第一隻和第二隻猴子被驚醒,並且三隻猴子因為都怕水所以都在籠子裡跳來跳去。噴淋停止後,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就把第三隻猴子按在地上狠狠的揍了一頓,於是第三隻猴子挨了一頓打之後才知道為什麼香蕉不能動的原因了。為了引以為戒,三隻猴子再次商量怎麼才能約束其它猴子不動香蕉。

後來這三隻猴子做了明確分工,第一隻猴子白天守在香蕉底下,不讓任何猴子靠近,第二隻猴子白天睡覺,晚上接替白天看香蕉的猴子,也就是值夜班,而第三隻猴子就守在籠子的門口,隨時向其它猴子宣導觸碰香蕉的嚴重後果。

第四天,專家放進第四隻後,剛到門口,第三隻猴子就對剛進來的第四隻猴子進行宣導,並讓第四隻猴子和自己輪流在門口值班,隨時隨地向新進來的猴子宣導觸碰香蕉的後果。

最後專家相續放進去了第五隻第六隻等很多猴子,只要有猴子接近香蕉那麼負責看香蕉的猴子就會發出警告的聲音,從此以後籠子裡再也沒有噴過水。

故事雖然很簡單,但是故事裡面猴子代表什麼?籠子代表什麼?香蕉代表什麼?噴淋代表什麼?水代表什麼?為什麼是密封的房間等等,這些問題無不反應了一個企業的模式。

相關焦點

  • 馬雲的企業管理之道:兩個小故事,透露大道理
    馬雲喜歡演講,喜歡在各大高校講一些他和阿里巴巴的成功之道,其中在他母校的演講中就分享了兩個小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也道出了馬雲和阿里的企業管理的成功之道。兩個故事,折射出了很多企業目前都存在這種情況,筆者整理出來,並做了企業管理運營的心得,供大家學習。
  • 生產管理學小故事分享—猴子與香蕉,你會講故事嗎?
    今天在書上看到一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有6隻猴子關在一個實驗室裡,頭頂上掛著一些香蕉,但香蕉都連著一個水龍頭,猴子看到香蕉,很開心去拉香蕉,結果被水淋的一塌糊塗,然後6隻猴子知道香蕉不能碰了。讀完這個故事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裡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這個實驗室如果比作我們的車間,猴子比作我們的員工,吃不到的香蕉就是我們車間的規定和要求。
  • 民間故事:猴子受騙
    猴子的屁股是紅的,臉是紅的,手掌也是紅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土族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兄弟二人,哥哥又壞又懶,而弟弟卻是個善良的人。他的名字叫納音。兄弟倆分居的時候,給納音只分了一塊最貧瘠的土地。
  • 為什麼中國企業學不會豐田管理模式?
    人們在學習「豐田生產方式」時,往往忽視了其「現金流」管理的內核(由於傳統的財務「損益表」不能真正體現成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半成品等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有的日本「豐田生產方式」研究專家建議從「現金流」的角度考慮降低成本的問題),忽視這一管理模式將生產管理與財務管理融為一體
  •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編者按:在管理學中有則《5個猴子和香蕉的故事》,但皮夾克的故事更讓人深思,這是猴子還是人?
  • 嵊州市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模式 打造管理升級版
    近日,嵊州市國有企業年度預算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據悉,今年嵊州市財政局(國資辦)以預算管理為抓手,結合全市重點投資計劃,提前做好預算工作,確保年度投融資計劃順利實施。作為開年第一場「重頭戲」,所有嵊州市管國有企業圍繞年度經營目標,積極開展業務經營預算、成本費用預算、項目投資預算、資金(籌資)預算,充分預計企業自身可調配資源,使投資規模與企業資產規模、資產負債水平與籌資能力、投資預算與資金預算相銜接。
  • 《三隻猴子》一個值得深思的故事
    土耳其的本土導演NURI.BILGE.CEYLAN在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近景,長鏡頭,局部的特寫,大量鏡頭的淡入淡出,融入溶出展現了一個有關人性,有關政治,有關家庭的故事。影片情景交融,以景喻情,在視覺受到強烈衝擊的同時,心境也受到強烈的震撼。電影的名字為「三隻猴子」,日本宗教中有所謂《三猿像》,三隻猴子分別捂耳,掩嘴,蒙眼,寓意不看,不聽,不說。
  • 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猴子撈月亮,空忙活一場,比喻辦事情出力沒結果,到了一場空。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出自於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君欲建一座高大奢華的仙閣,希望在仙閣上可以接引神仙,能夠與神仙對話,以此學習仙道,並得到神仙的護佑強國富民。
  • 「NLP育兒系列」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規條的存在,完全是為了取得事情中所體現的價值和實現一些信念。這三者共同構成了我們的整個信念系統,也就是所謂的BVR(Beliefs,Values&Rules)。BVR操縱著我們人生裡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決定原因。簡單的說,一個人的BVR加上他的態度,就是這個人的性格。
  •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激勵模式
    一:目標管理—指明企業方向1,企業最根本的定義,及其目的、使命、必須轉化為目標。否則,它們只停留在你的見解上,只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良好的願望。2, 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準,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方法。
  • 楊少傑:關於合弄制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旦多數人的創造力體現出來,企業的創造力水平就會有極大提升,這在傳統企業及管理模式中根本無法實現的,也是合弄制率先在矽谷這種創新企業聚集地誕生的主要原因。  當市場變化不明顯時,傳統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一旦市場頻繁變化,那些少數關鍵人才的創造力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企業希望看到更多的人發揮創造力,可惜為時已晚。
  • 猴子理論: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概念:猴子理論從管理,尤其是時間管理的角度看,A,和B都不是正確的答案。為什麼?因為你把本應由下屬照料的猴子,抱到了自己身上。這就是著名的「猴子理論」。猴子理論,是由威廉·奧肯發明的一個有趣的理論。他在他著名的暢銷書《別讓猴子跳回背上》裡面,把責任或者「下一個動作」,比喻成猴子。一件事,本來是下屬的責任,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逃避責任」的天性,他們遇到困難時,在家依賴父母,在公司依賴老闆。「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
  • 以古老智慧 搭建現代管理思維——崑山慧贏通企業管理模式詳解
    第一個境界是儘自己的能力做事情,這是基礎,但也成為了目前大多數管理者的誤區,有的管理者個人能力很強,事事親力親為,反而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沒有體現出團隊的價值來,也限制了團隊的發展,因為管理者本人就是團隊的「天花板」。如果管理者只是盡己之能去做事,而不是去做更重要的事,不能讓更多人有創造力,最後會陷入一個死循環。
  • 7個質量管理小故事,給你不一樣的啟示
    這個故事是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方法呢?做質量的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動的,只是延續出現問題然後再去解決問題的模式,如果能主動查找問題並解決問題那才是完美的質量管理模式。 這也就顯示出了一個質量管理者的精髓所在 。一切都屬於那些天天做好準備的人。不要光想著天上能下鈔票雨,那是不可能的,凡事靠腦子去想,用雙手去做,把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提前預防,把不良的缺憾扼殺在萌芽狀態。
  • 創新模式+體系化管理 凡普金科探索企業社會責任新思路
    不走凡路,把企業責任演化為社會公益當下,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不只是社會對企業的要求,也是企業體現品牌內涵的方式。在國家提倡創新驅動發展的號召下,企業順應國家導向,探索創新社會責任新模式,有利於自身品牌的打造,同時對於提升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也有重要作用。螞蟻金服推出的「螞蟻森林」公益活動便是企業社會責任創新的成功範例。
  • 犀牛與猴子的故事
    從前,犀牛與猴子是天生的好朋友,這一天犀牛對猴子說:「咱倆出去散散心?」。猴子對犀牛說:「好啊,我正要出去呢」。犀牛和猴子一起從它們家出發來到了一條小河邊,猴子看著小河對犀牛說:「你看這河水多清澈啊!」。犀牛對猴子說:「嗯嗯,確實非常清澈」。
  • 人單合一:未來管理模式龍躍於淵
    追索人類對組織管理的探索歷程不難發現,管理模式無不是時代集體念相(thought form)的凝聚,體現著當時的信息流動方式和社會分工模式,折射了彼時對價值創造和人性假設的認知。網際網路時代湧現無數巨無霸企業,為什麼沒有貢獻代表時代精神的管理模式?以海明威的書名來類比,這20年像是一場「流動的盛宴」。「流動」一詞隱喻了人在管理理念中的角色——從工具人到流量人,始終是一種異化的存在。
  • 少兒英語故事:調皮的猴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故事:調皮的猴子 2012-04-23 15:3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naughty
  • 熟睡的猴子的故事
    ——珍妮·赫士菲德 中央動物園的一個角落,十幾個遊客在那兒指指點點,輕敲玻璃。兩隻猴子蹲坐在石頭上棲息。他們竟在熟睡,垂軟著小小身軀,深色的腦袋依靠對方。更妙的是,小巧玲瓏的兩隻手掌竟然十指交扣。就是這樣強大的支撐,給了他們安眠,仿佛只要觸碰著彼此,他們就能安心。 我羨慕他們的信任與單純,毫無偽裝。
  • 原來殺雞儆猴的故事中,猴子才是被殺死的!
    這一天,農場主因為資金匱乏,也因為口袋中的餘糧不多了,於是他打算殺死一隻猴子來準備大家的晚餐。經過一番慎重的思考,農場主才抓起一隻最瘦小的猴子,把它做成了其它猴子們與那隻公雞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