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個專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密封的房間裡放了一隻鐵籠子,籠子的頂部掛著一串香蕉,掛香蕉的鉤子連著籠子外面的噴淋開關,只要有人碰到香蕉,噴淋頭就會噴水。
專家們知道猴子愛吃香蕉,但是猴子也最怕水,於是專家第一天關進了一隻猴子,第一隻猴子進入籠子後就迫不及待的跳起來抓掛在籠子頂部的香蕉,結果第一隻猴子剛碰到香蕉,香蕉就帶動了噴淋開關,噴淋頭開始全方位的向籠子裡噴水。第一隻猴子被這突如其來的噴水嚇的大喊大叫,並在籠子裡上竄下跳,但結果還是被淪的一身水,就這樣,第一隻渾身是水的猴子躲在籠子的角落不敢再次亂動,甚至看到香蕉就渾身發抖。
第二天,專家又放進去了第二隻猴子,籠子的門剛被打開,第二隻猴子就看到了籠子頂上的香蕉,它一躍而起就去抓,有於第二隻猴子速度過快,還沒等第一隻猴子去攔著,第二隻猴子就已經抓到了香蕉,可想而知,香蕉帶動開關,籠子裡又開始噴水,此時兩隻猴子被噴出來的水嚇的到處亂躲。噴淋停止後,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因為噴水的問題就打了起來,第一隻猴子說:誰讓你一進來就抓香蕉的,如果你不抓我們就不可能淋一身的水。第二隻猴子說:你明知道抓香蕉就會噴水,那我進來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告訴我,不攔著我呢?第一隻猴子說:你剛進門就搶香蕉,還沒等我去攔你呢你已經衝到籠子裡的香蕉下面了,你那麼快的速度誰能攔的住。兩隻猴子各不相讓又打了起來,最後打累了就商量著以後該怎麼辦。
第三天,專家又放進一隻猴子,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連忙把第三隻猴子攔住,並告訴第三隻猴子不要動籠子上面的香蕉,如果動了它就會挨打,但並沒有具體說明動了香蕉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猴子愛吃香蕉那是天性,白天剛進來的第三隻猴子雖然沒有動香蕉但是兩隻眼睛不停的在香蕉上打轉轉,到了晚上,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都睡著了,第三隻猴子還在想著香蕉的事,於是第三隻猴子就趁著第一隻和第二隻猴子都睡著的機會就跳起來動了籠子頂部的香蕉,結果香蕉帶動噴淋開關開始噴水,噴淋的突然噴水把第三隻猴子嚇了一跳,噴淋噴水的同時再加上第三隻猴子亂跑亂叫,很快第一隻和第二隻猴子被驚醒,並且三隻猴子因為都怕水所以都在籠子裡跳來跳去。噴淋停止後,第一隻猴子和第二隻猴子就把第三隻猴子按在地上狠狠的揍了一頓,於是第三隻猴子挨了一頓打之後才知道為什麼香蕉不能動的原因了。為了引以為戒,三隻猴子再次商量怎麼才能約束其它猴子不動香蕉。
後來這三隻猴子做了明確分工,第一隻猴子白天守在香蕉底下,不讓任何猴子靠近,第二隻猴子白天睡覺,晚上接替白天看香蕉的猴子,也就是值夜班,而第三隻猴子就守在籠子的門口,隨時向其它猴子宣導觸碰香蕉的嚴重後果。
第四天,專家放進第四隻後,剛到門口,第三隻猴子就對剛進來的第四隻猴子進行宣導,並讓第四隻猴子和自己輪流在門口值班,隨時隨地向新進來的猴子宣導觸碰香蕉的後果。
最後專家相續放進去了第五隻第六隻等很多猴子,只要有猴子接近香蕉那麼負責看香蕉的猴子就會發出警告的聲音,從此以後籠子裡再也沒有噴過水。
故事雖然很簡單,但是故事裡面猴子代表什麼?籠子代表什麼?香蕉代表什麼?噴淋代表什麼?水代表什麼?為什麼是密封的房間等等,這些問題無不反應了一個企業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