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宋濂為何被發配茂州,浙東四大才子之一,他沒好下場

2020-12-16 騰訊網

說起明朝初年的浙東四大名士,相信很多熟讀歷史的人對其都有所了解。劉伯溫,葉琛,章溢,宋濂。其中文學方面當屬宋濂的造詣最高,輔佐君王打天下的劉伯溫軍事才能最高,這二人都是各有所長;但是二人最後的結局卻不一樣,劉伯溫得到了善終,宋濂的孫子被牽連到了胡惟庸案,自己受到牽連本來被判斬首;後面馬皇后以絕食相逼,老朱無奈把斬首改為流放,死在了發配途中。

第一:人生經歷,中年跟隨朱元璋,後成為太子老師

1:小的時候智慧過人,記憶力驚人

根據史料記載,宋濂出生在元武宗至大三年十月十三日,因為和祖父同日生,首先改名為壽,後面又叫宋濂;他的母親懷孕七個月的時候生下了他,所以生下來體弱多病,放到現在來說屬於早產;不過長大之後為人聰明,記憶力極強,號稱「神童」。他一生刻苦學習,從小到老,沒有一天不去讀書,所以對三書五經倒背如流。

2: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跟隨明主朱元璋

元朝末年起義軍可謂是烽煙四起,元朝江山風雨飄搖,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至正十八年三月,朱元璋的軍隊攻取睦州,讓家人們四處逃難,自己則留下來獨自面對;至正十九年正月,朱元璋讓宋濂當婺州郡學的老師;第二年在李善長的推薦下,他和劉基,葉琛,章溢被朱元璋召到了應天府;七月份,被任命為江南等處儒學提舉。

3:早期教育世子朱標,傳授儒家傳統

早在至正十九年十月,朱元璋讓宋濂教育世子朱標,首先告訴他五經;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立都南京,建元洪武。同年讓王禕宋濂二人編修元史,歷時兩年到了七月初一,元史宣告完成;七月份由於一些細節方面的失察,被降為翰林編修

第二:金樽同汝飲,白刃不相饒,宋濂牽連到了胡惟庸案中,被害

1:老朱曾經說過金樽同汝飲,白刃不相饒,早期對宋濂很好

宋濂是浙東四大名士,朱元璋對於這樣的人格外敬重。自己也曾經寫過這麼一首詩,金樽同汝飲,白刃不相饒。意思就是說,我作為皇帝和你們大臣一起喝酒。有一次宮裡舉辦宴會,老朱閒情雅致寫了一首詞。宮中大臣連聲叫好,都放開口痛飲。朱元璋看到宋濂沒有動口,有點不高興,第一杯喝的有點勉強,第二杯的時候臉都紅了,醉意讓人開懷大笑;君臣二人很開心,碰到宋濂生病的時候,朱元璋都會讓太醫前往查看,君臣二人一心。

2:後面的那一句白刃不相饒才真正誅心,孫子牽連到胡惟庸案中,自己也要被殺

很多人都知道前面那一句的金樽同汝飲,殊不知白刃不相饒。老朱農名出身的皇帝,更加看重自己的皇權,可不能讓它大權旁落。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謀反,一下子殺掉了上萬人。此案前前後後牽連甚廣,就連宋濂的孫子宋慎由於之前和胡惟庸來往密切,被抓起來殺頭;按照律法朱元璋想要把他殺死,馬皇后太子一再苦苦相逼,沒辦法朱元璋服了一點軟,把斬首改為流放,宋濂本人客死他鄉,讓人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朱標為救宋濂跳河,侍衛脫衣下河救他,卻被朱元璋處死
    「胡惟庸案」爆發後,來自浙東的明朝文臣第一的宋濂,也因為自己的孫子宋慎牽連進胡惟庸案,宋慎、宋璲叔侄相繼被殺。因為牽連進宋家子弟,已經告老還鄉的宋濂,也被朱元璋捉拿問罪,朱元璋原本計劃殺掉宋濂的。但是由於馬皇后和太子朱標求情,所以改判宋濂發配四川茂州,已經七十二歲的宋濂病死於半路的夔州。
  • 為朱元璋打工16年的宋濂,72歲時卻慘遭流放,真的是因為胡惟庸嗎
    晚年慘遭流放據《皇明名臣記》記載,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和宋濂談話時說道:「朕以布衣為天子,卿亦起草萊列侍從,為開國文臣之首,俾世世與國同休,不亦美乎?」言外之意即宋濂於大明開國有功,當恩蔭子孫。於是宋濂向朱元璋推薦了自己的兒子宋璲和孫子宋慎,他們分別被朱元璋任命為中書舍人和殿廷儀禮司序班。宋濂沒想到的是,後來自己的孫子宋慎捲入了胡惟庸案,導致自己和兒子宋璲一起受到牽連,雖然已經是72歲的高齡卻還要遭受流放。然而,宋濂晚年之禍,真的是來自胡惟庸嗎?
  • 傳奇的功勳老臣宋濂的一生:刻薄寡恩的帝王之術
    位極人臣的一代學士,教授了十幾年太子的一代帝師,受萬人敬仰的一代儒學宗師,奠定開國文治基業的功勳老臣,就這樣落魄的帶著枷鎖,被一群兵丁押解去往茂州。或許是朱元璋的刻意交代,艱辛的一路,宋濂沒有受到絲毫的優待,長途跋涉的宋濂受盡了苦楚,而那厚重的枷鎖始終沒有被卸下來。
  • 此人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卻發瘋自殘殺妻入獄,晚年窮困潦倒死去
    這三大才子,都是才華出眾,卻又下場極慘,說來確是怪事。今天單說徐渭,本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卻為何發瘋自殘殺妻入獄,晚年窮困潦倒死去呢?    徐渭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大家族,但是出身不太好,是庶出,他的母親是他爹在晚年的時候納的妾。徐渭出生百日後,他爹就去世了,十歲時他的生母被嫡母趕了出去,母子被迫分離。因此,徐渭在家中的地位低下,常有寄人籬下之感。
  • 藍玉:一代開國元勳,為何最後落了個剝皮實草的下場
    藍玉作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開國元勳,為何到最後反而落得個剝皮實草的地步?是朱元璋大業已成鳥盡弓藏,還是藍玉膨脹了,居功自傲?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明朝開國元勳藍玉的跌宕一生。史料記載,藍玉原來在名將常遇春帳下效力,因做事很有膽識,禦敵有勇有謀而得主將常遇春推薦,被朱元璋提拔,由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戶和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 春天裡,賞江南四大才子書法,風格各異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個時候的江南風景美如畫,在這樣的美好的日子裡,一起欣賞江南四大才子的書法,也是美的享受。「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他們都是誰呢?他們是: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一起來欣賞江南四大才子的書法,風格各異。
  • 集思廣益 各抒己見 義烏舉行宋濂文化研討會
    義烏自古名人輩出,不乏勤奮自律的能臣廉吏,明代開國文臣之首、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就是突出代表。其「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以孝悌為本,以忠信為主;以廉潔為先,以誠信為要」的家規在後世廣為流傳,廉潔為官、清政為民的品格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義烏人。
  • 四大才子,四大才女,太齊全了,漲知識了!
    2、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 唐寅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是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寅出身於商人家庭,地位比較低下,在當世「顯親揚名」主導下,刻苦學習,11歲就文才極好,並寫得一手好字。16歲中秀才,29歲參加南京應天鄉試,獲中第一名「解元」。
  • 御璽家:和田玉與「四大才子」有何關係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尤為喜歡用數字,像唐宋八大家、四大美女、四大才子等。而我們常說君子如玉,溫潤而澤,那麼和田玉是怎麼與四大才子扯上關係了呢,今天與大家說一說吧。1.唐伯虎——羊脂玉在民間,唐伯虎是個天賦異稟的才子,那個經典的「唐伯虎點秋香」說的正是他,唐伯虎16歲中秀才考試第一,轟動蘇州城;29歲中鄉試第一。唐伯虎,才華橫溢,擅長繪畫、詩書,不拘小節,灑脫,如羊脂玉一樣,一出現就名聲在外。
  • 明星大偵探第六季第三案《新四大才子》上線
    明星大偵探第六季新一期《新四大才子》。文人齊聚甄府以詩會友,四大才子之一的甄才子竟然命喪詩會!代筆疑雲,死因成謎,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陰謀?燒腦推理全新上線, 與《新四大才子》一起共赴共曲水流觴~這一次戚薇是:茶藝大師—戚茶。。。石榴姐還是米老鼠,傻傻分不清楚。甲子甲戌癸巳,癸巳坐下天乙貴人,在事業發展的道路上處處都有貴人扶持。
  •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一個因為這句話悲苦一世的女人:張愛玲
    #歲月靜好#張愛玲,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小說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沒聽過她的人那也一定聽過一句話: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說的便是張愛玲。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張愛玲出生在富豪世家,家世顯赫,祖父清末名臣,祖母李鴻章的長女,所以即便是在亂世也並不缺乏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名副其實的才女。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出國深造後卻全都留在美國,現狀如何?
    北京大學的數學系一直以來都是王牌專業之一,這裡集中了來自全國的數學天才,廣大學子也以能考上北大數學係為榮。在21世紀伊始的時候,北京大學的數學人才更是呈井噴式浮現,一時間這裡甚至成為了全國的數學人才中心。
  • 荷蘭「金裝四大才子」情史 下篇 範佩西與範德法特誰比誰更狗血?
    雕塑家爸爸可沒那麼多精力帶孩子,於是範佩西成了班上只會玩足球,又不好好學習的「皮孩子」。儘管老師再三警告如果再不好好做作業你就很難畢業了,但範佩西依然把這話當耳旁風。他覺得自己應該能成為荷蘭新一代克魯伊夫。
  • 江南四大才子,最後的真實結局如何?
    江南四大才子,在各種電視劇和電影中都有多種演繹,但是都是我們認同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周文賓。但是在真正歷史上的「吳門四才子」是沒有周文賓這個人的。也就是周文賓是一個虛構的人物,而另外一個真正的才子名叫徐禎卿。在這四個人中曾經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那這四個人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 橙衣飄揚,荷蘭四大才子的四次相遇
    於是,在新世紀剛剛來臨的2002年,荷蘭足球的四大才子,第一次在頂級聯賽中相遇。發光的金子自然會吸引淘寶的人,崛起的新星很快就引來豪門的關注,等待荷蘭四大才子的,是更大的世界和更高的殿堂,只是, 2003-04賽季,就此成為這不世出的四大才子留給荷甲為數不多的禮物。
  • 當今中國四大才子都有誰?馬未都?高曉松?
    最被我們熟知的四大才子,是明代時期生活在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他們四人都是在仕途上坎坷,但在詩書畫上才氣縱橫,被後人所熟知。祝枝山雖然少有才名,十九歲中秀才,但直到他兒子都考上了進士,他都未考取,最後以舉人選官,為官沒有多久,他便稱病辭官。他以書法著稱於世,擅長楷書和草書。文徵明也是屢試不第,最後以貢生進京,任翰林院待詔,沒過幾年,不習慣官場的傾軋,也以病辭官,回到蘇州以山水自娛。他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
  • 息烽鄉鎮丨養龍司與宋濂《天馬贊》
    息烽養龍司與宋濂《天馬贊》文 / 李敬忠  息烽養龍司為貴州有文字記載的古老地名之一
  •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一手書法精湛凝練,是張狂還是嚴謹?
    祝枝山為何許人也,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生於長洲,因長相奇特,常自嘲醜陋,又因右手生枝,故字號枝山,熟不知祝枝山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祝枝山一生所作書法頗多,他的代表作《赤壁賦》、《箜篌引》更是具有標誌性的作用。祝枝山名動海內,擅詩文,在書法寫作上自然有著深厚的功底。
  • 每人一句話,看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各自的立足之本
    但正如歐陽昱所言,曾國藩實際上並不是韓信、戚繼光那種天生的帥才,他不善用兵,常打敗仗。著名的「屢敗屢戰」典故,便可以作為這一結論的有力論據。話說,湘軍連連戰敗,作為統帥,曾國藩在給朝廷寫戰報時犯了愁:如實匯報吧,肯定要受罰,虛報瞞報吧,又是欺君大罪。好在曾國藩智商不高情商高,他最終想到一個完全之策,大筆一揮,在戰報中寫道:「臣屢敗屢戰,愈挫愈勇!」
  • 淮西勳貴與浙東集團:鬥得過政敵,鬥不過皇權!
    劉伯溫乃是浙東青田大族,朱元璋佔領金華等地後,為了穩定當地秩序,決定將這些浙東大族收為己用,這其中就包括劉伯溫、宋濂等。 浙東集團的加入不僅讓朱元璋的後方得到了穩定,還增加了一股抗元力量。劉伯溫也靠著自己的才能為朱元璋制定了長遠的戰略規劃,還指揮了多場堪稱經典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