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2020-12-12 美詩美文

有多少詩詞名句、俗語典故以及成語,被我們用著用著就用錯了?隨便舉個例子,比如有個成語叫「無奸不商」,本來明明是「無尖不商」,是一個褒義詞,形容賣米的商人量米時故意讓鬥裡的米冒尖,讓買米人受益。不知道為何流傳時,「尖」變成了奸詐了。

這種在流傳過程中,誤傳了一個字,讓大家理解錯的情況我們也尚且能接受。但杜甫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明明是諷刺朝中大臣逾越禮制,用皇帝才能用的樂制,如今卻常被人用來誇人彈得好、唱得好。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詩聖這個詩寫得太含蓄了,諷刺意思從字句上根本看不出來,用錯了也是能接受的,沒什麼不對。

好吧,這樣的解釋也算是說得過去。但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詩被用錯,則有些說不通了。這句詩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到這8個字,有多少人和曾經的我一樣,傻乎乎地以為是用石頭去打敗玉?要理解這8個字的真正意思,我們要先找到它的出處,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詩,看看它到底什麼意思:

《詩經·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很多人看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是得用另一方的事物,來打敗眼前令自己為難的事物。所以這裡的「他山之石」便成了一件利器,而「玉」則成了石頭要打敗的對象,石頭和玉是對立關係。但事實上,從一開始這句詩就不是這個意思。很多人經常用,也是用錯了的。

這是一首來自《詩經》中的經典四言詩,因為來自民間,所以對於作詩的背景,目前有不同的說法。但最為大家接受的一種解法是認為,詩人是希望君王能招各方賢才為朝堂所用。全詩可分為兩節,運用了大量的比興手法,兩節的意思相差不大。

把第一節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大概就是:仙鶴在沼澤地裡鳴叫,清脆的聲音傳遍四野;魚兒在水裡遊,時不時停在岸邊;檀樹有濃蔭,灌木葉飄落,園林裡如此歡樂;他方山上有塊不錯的石頭,可以用它來打磨玉石。

詩人在前幾句用了大量的篇幅,就是為了引出最後的「他山之石」,希望大家能意識到石頭可以用來打磨玉器的功能。《禮記》裡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的說法,但是在古代玉器的打磨方式卻是多種多樣的,其中用石頭來打磨就是最普遍的一種。正如後來朱熹在《詩集傳》中曾說的:「以石磨之,然後玉之為器」。

大家讀懂了這段詩的意思後,就能明白了這首詩中石頭和玉不是對立關係,石頭的存在是來幫助玉石成器的。這句詩引申一下,就是指別的地方有才華的賢者,可以用來幫助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人改掉缺點,成為一個更加完美的人。

這句詩流傳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錯誤的理解大量地應用於各種小說、影視劇中,導致很多人理解錯了。既然大家現在已經知道正確意思,筆者認為還是尊重一下前人,正確使用吧!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攻」作何解釋?理解成「攻擊」就錯了
    比如常見成語「曾幾何時」,就容易被人們用錯,不少人都望文生義,將其理解為「想當初」或「在以前」等等,但其實它的正確理解,應該是「時間過去沒多久」。玉器「曾幾何時」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祭盛侍郎文》,距今不過1千年左右就常被用錯,那些更久遠的成語,豈不是更加容易讓人望文生義?
  • 意思被曲解的成語,「上下其手」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用錯了
    但也有比較特殊的成語,人們只是按照表面的理解在誤用,不知其真正的含義,比如成語「上下其手」,人們認為是對異性不檢點的行為,形容一個人十分「猥瑣」時,就經常用「上下其手」這個詞。就連有的媒體也將錯就錯,喜歡用這個詞形容圖謀不軌的人。時間長了,人們看到這個成語,就自然而然地和騷擾行為聯繫起來。一旦意思被多數人曲解,想要糾正就很難。
  • 企業文化牆標語創意設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一個企業就如同我們社會上每一個人一樣,都是有著不同的氣質或者企業特質與形象。如何給用戶展現自己企業獨特的企業形象,主要還是要通過企業本身的文化來表現。企業文化表現除了企業員工的行為舉止方式之外,企業文化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展現手段。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美國農業的秘密武器,中國農業開始轉變
    農業的發展和人類歷史的進步息息相關,糧食安全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對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來說更是如此。然而,想要在農業上繼續取得進步,就不得不參考、借鑑美國農業的發展歷史。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農業一直在不斷地進步。
  • 其實這些詞很多人經常用錯!
    說到寫文章寫材料,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頭痛,但其實作為任何一名職場人士,應用文寫作畢竟是始終都繞不過去的坎兒,畢竟領導動不動就來一句,明天拿個方案出來,或者明天整篇匯報材料出來,但是這方案怎麼寫,材料怎麼弄,很多人腦瓜子摳破都沒摳出個道道來。
  • 古風中經常出現的「未央」,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未央」這個詞,就算是沒見過,也在各種古代的小說和影視中看到過。「未央」在漢代的時候發揮到了鼎盛時期,是當之無愧的漢代文化。只要是跟漢代有關的東西,經常能夠看到「未央」這兩個字。 漢朝的皇宮中,有一個著名的宮殿就是用「未央」這兩個字命名的,叫做未央宮。唐朝一直都非常尊敬漢朝,甚至是把漢朝當作是偶像一般的存在。因此在唐朝的很多詩詞歌賦都都能夠看到「未央」這兩個字的影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關於漢朝的詞語,但是它們都沒有未央出現的頻率高。
  • 網絡用語鐵five是什麼意思? 這是罵人的梗別用錯地了
    網絡用語鐵five是什麼意思? 這是罵人的梗別用錯地了時間:2019-06-27 10:19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用語鐵five是什麼意思?這是罵人的梗別用錯地了 網絡用語鐵five是什麼意思 five這個詞經常在背鍋抗壓吧之類的地方看奧,看到老哥們用five形容別人,你可真是個five,XX是個five,屬實是個fiber,five這個單詞在英文裡是5,但是我們知道當形容詞用肯定就不   原標題:網絡用語鐵five是什麼意思?
  • 很多人都用錯了!做菜用什麼油最好?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油那麼多,面對不同的情況,很多人都不知該怎麼選擇?今天小編就來講講關於選油的小妙招。為了方便大家記住,先上圖,一張表告訴大家該如何吃油~這幾種常用油最適合做什麼1花生油——最適合炒菜的油花生油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是均衡型植物油。
  • 納蘭性德很深情的一首詞,很多人只記得開頭7個字,還經常用錯了
    用古詩詞表白,是現在很多文藝青年愛幹的事。說起來,這本是好事,這說明在他們看來古典詩詞是很有魅力的。但讓人無奈的是,不少古典詩詞總是被他們用得不倫不類。除了以上兩句詩,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句,也是一個被大家用得很多的名句,它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個曾風靡網絡的句子,很多人經常念叨著,但卻用錯了。他們認為,這話是形容愛情的美好,所以便經常用此詞來對女生表白的,但事實上它真的不適合這個場合。
  • 12個經常用錯的Emoji符號你知道嗎?
    表情包正在「毀了」我們的語言不知什麼時候起,聊天、發微博朋友圈……似乎不帶個表情都不會說話了。尷尬的是,隔著屏幕那一頭的人,可能還在驚訝,明明是不開心的事,為什麼發個「笑哭」的表情,到底是「笑」還是在「哭」?仿佛離開了Emoji就無法表達情感,但有了Emoji也會亂用情感。
  • 「春宵一刻值千金」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名言:春宵一刻值千金。可見新婚之夜是多麼重要,即使用千金也難買新婚之夜的一刻鐘,中國古人都十分重視新婚之夜,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無疑會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而且在中國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很都夫妻在結婚之前甚至連面都見過,所以都心懷美好的幻想。
  • 國學課|這些經常說的成語,用錯了會鬧笑話的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日常對話裡也常常會用到成語。但是!有一些成語,其實你可能一直都用錯了!【點評】一時出名…這個詞語亂用程度堪比首當其衝…16.差強人意勉強能使人滿意。【點評】很多童鞋固執地以為它是使人不滿意的意思…
  • 很多司機還不知道,汽車空調AC鍵是什麼意思?怎麼用呢?
    所以現在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都犯了「選擇困難症」,確實,如今的汽車真是各有各的優勢,最後往往人們會從一些細節功能上來讓自己做選擇。為何這麼說,因為現在就算是同級別同價位的車,汽車配置可能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但是最近經常聽到車主朋友抱怨:買車的時候聽著一些功能牛到不行,結果實際用車的時候才發現,連一些最基本的功能都不會用。
  • 背了那麼多年的「床前明月光」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一說到李白,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他可是小編童年的噩夢啊,小編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他要寫那麼多的詩,以至於讓當時年幼無知的小編背了那麼多的詩,經受了那麼多的磨難。李白,人稱「詩仙」,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歌豪放不羈,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 「心有靈犀一點通」中「靈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讀,卻不懂
    對於古詩詞,很多人仍像上學時為了應付考試一樣,只肯背千古名句,卻不願意理解它的上下句,也不願意深入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筆者想告訴這些人的是:你真的不知道,你到底錯過了多少有意思的事。以《望廬山瀑布》為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這句詩應該是幾乎人人會背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詩中的「香爐」指的是什麼,為何香爐裡冒出的是紫煙不是白煙?
  • 「截止」和「截至」到底有什麼分別?你用錯了嗎?
    「截止」和「截至」到底有什麼分別?你用錯了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漢字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從倉頡造字開始,漢字已經使用了幾千年,書寫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如今漢字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世界上很多國家(目前為止有154個國家和地區)都開設了孔子學院,首先學習的就是漢語。外國人都在努力地學習漢語,那麼作為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你漢語學得怎麼樣?有人該懟我了:「你說這話什麼意思?我還能不會漢語?」
  • 「是可忍,孰不可忍」,到底什麼意思?原來很多人理解錯了
    直至現在,很多人還會拿這句話說事兒,以表達憤懣不滿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那麼這句話到底該如何理解呢?是表露的個人憤慨還是另有所指,這就要結合原文推敲後再做結論,忽視了原文內容單個的抽出某句話作分析,無一避免的會導致望文生義。「孔子謂季氏」中的「季氏」,就是魯國的「季孫氏」,當時的一個權貴家族,這裡指的是一個具體的人。
  • 經常被誤解、誤用的「8個成語」,語文老師:我也用錯一個?
    但是經常有人誤解為:巷子裡空了,看不到人影,反而有荒涼、蕭條的意思了,這與原來的意思相差萬裡! 2、屢試不爽 這個成語的意思,能否理解正確的關鍵在這個「爽」字,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字眼,就很直觀地理解為:爽快、成功。這樣一來,整體的意思就成了:嘗試過很多次,但是都沒有成功!其實這是錯誤的。
  • 24個經常用錯的成語,你也用錯過嗎?
    錯例:古人寫文章都是文不加點,今天的人讀起來很吃力。4、罪不容誅:意思是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誤解: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錯例:法官認為他雖然殺死了張某,但是屬於正當防衛,罪不容誅。5、差強人意: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 佛語「南無阿彌陀佛」到底啥意思?譯成漢語後,才知很多人讀錯了
    如今,不少人都信佛、拜佛,很多電視劇裡也出現寺廟、和尚等形象,大家應該聽過他們誦讀「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但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真的讀對了嗎?南無阿彌陀佛的正確讀音是「南(nā)無(mó)阿彌陀佛」,並不是我們以為的「南(nán)無(wú)阿彌陀佛」,我們都知道,有些時候讀錯了1個字的讀音,整句話的意思可能都會受到影響。為什麼會這樣發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