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出臺《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中考體育分值。記者採訪發現,意見所提出的一些「硬槓槓」,南京學校已經基本達標,更多的功夫可能要下在「課外」。
發揮體育中考指揮棒效應
《意見》要求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的初中基本每周都能保證有3到4節體育課,每天早操、大課間、體育課、課外活動4項加起來,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也能超過1小時,主要的欠缺在於提高學生鍛鍊的意識以及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
「進一步提升孩子體育鍛鍊的意識、保證學生在學校體育鍛鍊的時間、加強家校聯繫保證孩子的鍛鍊效果、進一步加強運動技能的訓練,這四個方面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中學部體育組組長王建華告訴記者,不少學生都是到了初三才開始突擊鍛鍊應對體育中考,提高中考體育分值,有助於發揮考試評價的指揮棒效應,讓學生和家長更加重視平時堅持鍛鍊,尤其是放學後和放假後的鍛鍊。
體育智育齊頭並進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近幾年體育中考滿分率為82%左右,在南京市鼓樓區名列前茅,學校各運動隊也多次獲得省、市和區級比賽一等獎。校長孫小紅告訴記者,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有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打下的基礎,也離不開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以體育中考為例,學校會為每一位學生開出鍛鍊處方,並因人而異布置家庭鍛鍊作業,而家長監督完成的情況都很不錯。
孫小紅認為,初中時代是孩子發育生長的重要環節,這期間的體育鍛鍊不可替代,學校不僅要加強自身的體育工作,更要通過家校協同,讓家長充分了解體育鍛鍊的好處,共同規劃好孩子的體育鍛鍊,做到體育智育齊頭並進。
「體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增加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和目標性,同時還能促進多巴胺分泌,使人愉悅,這與文化課學習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 孫小紅告訴記者,重視體育教育、重視體育活動的班級團隊,往往也更加樂觀活潑、積極向上,「這對於學習的效率,學習的驅動力,以及學習的目標和效果都是極好的。」
南京學生體質逐年上升
今年因為疫情,南京體育中考取消了部分考試項目,總分也由過去的40分降為26分。此外,南京原計劃今年提高男生立定跳遠,女生50米跑和立定跳遠的評分標準,也是因為疫情最終沒有執行。不過南京市教育局表示,近年來南京市通過持續對全市中小學校開展陽光體育專項隨機督導,每年定期組織開展高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監測等活動,南京學生的身體素質正在穩步上升。
「在大家努力下,我們學生的體質一直在爬坡,去年大一新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南京是全省第二,7到17歲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已經是全省第五。」 南京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秦雯說。
南京市教育局表示,下一步將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紮實推進各項學校體育工作,建成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體系。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姚偉 徐華峰 史哲銘 史斌燕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