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可積分、可兌換、可變現 建國門街道設19個綠色生活驛站

2020-12-16 北京市人民政府

  原標題:垃圾分類可積分、可兌換、可變現 建國門街道設19個綠色生活驛站

  一大袋易拉罐、一厚沓廢紙箱、一袋廚餘垃圾、一袋其他垃圾,日前,在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趙家樓社區綠色生活驛站,家住大羊宜賓胡同的何先生用這些生活垃圾換了12塊錢和2個積分。

  何先生扔垃圾的地方不是簡單設有四個桶的垃圾站,而是有垃圾分類指導員實時指導、可回收物現場回收、定向分類攢積分的綠色生活驛站。

  引導居民做健康人、做健康事、創健康社區,2020年5月起,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共設置19個綠色生活驛站,覆蓋全街道9個社區,一個驛站平均輻射500到800戶居民。居民出門行走幾百米,就可將可回收物稱重變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投放一次積2到3分,積分可兌換大米、垃圾桶、洗衣液等日常用品。啟用倆月有餘,綠色生活驛站已成為建國門街道居民樂享垃圾分類的好去處。

  上午十點多來到驛站時,正逢回收員把報紙、廢舊紙盒、塑料瓶搬上車。「回收員一天來三趟,可回收物隨收隨清。」垃圾分類指導員曲麗說。這個綠色生活驛站如報亭大小,就設在胡同口、居民樓下的空地裡,裡屋一張桌、一張椅、一些消毒清潔用具,外面四個分類垃圾桶、一個電子秤,與普通的垃圾回收站不同,除了四個桶裡盛放著居民剛剛投放的垃圾,空地上、屋子裡,基本沒有廢舊物堆放,顯得整潔敞亮。

  拎著兩袋垃圾,一位穿著紅衣服的阿姨朝驛站走來。掀開廚餘垃圾桶,她把綠色垃圾袋裡的西瓜皮、青筍葉、白菜幫子一股腦兒投進去,又把綠色塑膠袋連帶另一個裝滿塑膠袋、紙屑、粽子葉的白色塑膠袋扔進其他垃圾桶。「這粽子葉,我今天專門擱其他垃圾了,沒問題吧!」這位阿姨專門問道。「沒問題阿姨,昨天剛跟您說了,您就記住了,給您點讚!」曲麗笑著說。邊說著,曲麗拿出積分卡,為這位阿姨積了2分。「嚯,王阿姨,您都積570分了,夠高的!」王阿姨擺擺手說:「我已經兌換了垃圾桶和大米了,這570還是剩下的呢!」

  不光王阿姨,建國門街道的居民都認真積極。「積分只是個激勵,主要還是大家自覺。垃圾就是放錯地兒的資源,我分對了,它就能去對的地方,產生對的價值。」居民何先生說。

  垃圾分類是一條線,前端的投放精準了,後端的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怎麼樣?隨後又來到朝內南小街20號樓綠色生活驛站,臨近中午12點,一輛拉著滿車綠色垃圾桶的電動車駛來,把驛站裡的廚餘垃圾一股腦倒進去後駛離。「我們街道是幾條線獨立運輸,我只管拉廚餘到定點垃圾樓,其他垃圾我不管、也不拉,互不幹擾。」電動車司機說。

  以綠色生活驛站引導居民們精準分類,並在轄區建起大件垃圾拆解站、廢舊泡沫壓縮站,建國門街道正在以「無廢街道」為目標,讓垃圾化整為零,讓綠色文明生活成為胡同居民新常態。(李瑤)

相關焦點

  • 積分換購生活用品 「兩桶一袋」徵求民意——北京部分社區垃圾分類...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題:積分換購生活用品 「兩桶一袋」徵求民意——北京部分社區垃圾分類見聞新華社記者邰思聰、關桂峰3日9時,北京市東城區趙家樓社區的綠色生活驛站前,垃圾分類指導員曲麗正指導前來投放垃圾的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大興5個小區、2個村獲評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
    自9月中旬,北京市2020年第一批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啟動以來,經過區級評議、現場核驗、市級綜合評議的創建工作程序,按照「嚴格標準、確保質量」的工作要求,確定全市174個小區、村獲得2020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榮譽。其中就包括咱大興區5個小區、2個村。
  • 加快拓展積分兌換渠道!南京垃圾分類積分可直接付費用於洗衣服
    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過去2個月。新一年,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南京市不少街道開展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也建立了專門的積分兌換超市,最近,不少居民發現,"時間銀行"的用戶也可以來這購物了。【「時間銀行」用戶也能來「積分兌換超市」購物】位於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的垃圾分類惠民服務中心,也是居民口中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居民在平日裡參與垃圾分類時,把積分存在一張卡裡,隨時可以來兌換商品,10積分就是1塊錢。1月7日上午,市民邵阿姨也來了到這裡。
  • 網際網路+、人臉識別、積分換禮品……廣州多個樣板小區推進垃圾分類...
    該社區有300戶居民,社區給每戶居民免費派發一張智能投放卡,呼籲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居民投放一公斤垃圾獲得50積分,100積分可以相當於1元使用,500積分以上可以換購禮品,這種形式受到了居民歡迎。目前該小區每天可分類餐廚垃圾400公斤。
  • 延慶國潤家園社區榮登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自2020年5月1日開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至今已有大半年時間。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上評出了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延慶區百泉街道國潤家園社區榜上有名。
  • 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激勵機制: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模版)
    為促進居民更主動、更自覺參與垃圾分類;那麼,必要的激勵機制是值得嘗試的重大舉措;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機制,便是主要方法之一!在此,筆者撰寫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供大家參考!XX街道辦事處(XX鄉鎮人民政府)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親愛的市民朋友:請大家響應「垃圾分類新時尚
  • 蕭山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為何能吸引眾多目光
    2019年,多批省市區各級考察團來到這裡,除了欣賞千年銀杏,考察團們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鳳塢村的垃圾分類工作上。  據了解,通過引進垃圾分類智能化收集管理平臺,鳳塢村早在2018年7月就形成了垃圾分類「智能APP+五德鳳凰塢」的精準管理體系,形成了一支有黨員代表、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垃圾分類專門收集員等組成的垃圾分類志願者隊伍,共同抓垃圾分類日常宣傳、管理等工作。
  • 平谷區9個小區、村獲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新京報快訊 據平谷區融媒體中心消息,日前,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平谷區濱河街道金谷園小區、濱河小區、怡馨家園小區、金海小區、紫貴莊園小區、盈谷中心小區,馬坊鎮新華聯悠悠新天地小區,大興莊鎮周莊子村,劉家店鎮江米洞村共9個小區、村獲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榮譽稱號。
  • 攢積分、換獎勵!這個城市的垃圾分類方式大受歡迎~
    1個積分對應1分錢,市民可以兌換牙膏、香皂、清潔球等生活用品。如果是垃圾分類達人,大米和油也可以兌換。不少市民表示,「神器」大大提高了自己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天元區泰山公館小區內的智能垃圾回收櫃比如,對於大家普遍關心的居民住宅區生活垃圾分類,我市的方案是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可根據各小區實際情況,確定垃圾分類收集點,限定投放時間段,由小區居民在這個時間段,按規定將已分類的生活垃圾投放至收集點
  • 我區11個小區獲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稱號 因地制宜推進垃圾分類 共建...
    本網訊(記者劉新巖通訊員鮑豔)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西城11個小區榜上有名。
  • 贛州經開區黃金嶺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
    客家新聞網訊 李友聯 記者楊成雄報導:垃圾分類關乎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更關乎千萬家的生活環境。黃金嶺街道楊梅村作為贛州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於2020年9月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建成了垃圾分類收集亭7個和1處大件垃圾投放點,同時配置7名垃圾分類指導員,4名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及30餘名垃圾分類志願者,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志願者正在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我市生活垃圾分類Logo首亮相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與此同時,垃圾分類新LOGO亮相,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形象也進行了系統的統一。垃圾分類LOGO、分類驛站桶站、密閉式清潔站、收運車輛,作為垃圾分類系統全鏈條的重要支撐點,在設計上力求做到「三個統一」,即:統一垃圾分類標識標牌、統一設施設備色調風格、統一收運車輛外觀形象。 垃圾分類LOGO
  • 霑益: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 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牽著民生,連著文明。近年來,霑益區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全民樹立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綠色生活新時尚。
  • 推行「積分兌換」 鼓勵垃圾分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通訊員歐陽榮華 張惠玲 記者 張文璟)居民將可回收的垃圾送到社區,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直接用於兌換生活用品。日前,在惠安螺城鎮東南社區,這一新舉措得到居民們紛紛點讚,成效良好。 作為目前惠安縣唯一的垃圾分類示範點,螺城鎮東南社區多舉措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綠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逐漸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 獎勵積分可換禮品
    廚餘垃圾倒入漚肥點填埋漚肥,花都實行「廚餘垃圾不出村」模式。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攝清河市場專設玉米梗、玉米葉收集點。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攝南沙舉行綠色樂跑活動,宣傳垃圾分類。例如,南沙區在示範小區設置智能垃圾桶,居民精準投放可獲積分,積分可兌換禮品;增城區碧潭村,每家每戶門口都貼著一個二維碼,保潔員根據各戶投放精準度,掃描二維碼給予相應積分獎勵,村民可憑積分兌換禮品。自《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依據區域特點,創新了不同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效果顯著。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南開區華苑街道長華裡社區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吳迪 攝  市民群眾這樣做 從不適應到努力學  天津北方網訊:「依據國家有關標準,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我們將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
  • 廣州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率超90% 投放點更便民更智能更...
    今年以來,廣州在去年全面完成樓道撤桶、定時定點投放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工作,為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營造了良好氛圍。根據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底,廣州全市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率超90%。
  • 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勤南社區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12月16日,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勤儉路南社區聯合社會組織三秦陽光兒童之家,在華泰玉景臺小區開展"垃圾可變寶 分類更環保"主題垃圾分類宣傳和積分兌換活動。一大早,社區同志和三秦陽光兒童之家的工作人員便支起桌子,擺好兌換物品,調好稱重稱……待準備工作完成後,趁著早上買菜鍛鍊人流高峰期,工作人員一邊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一邊向居民介紹本次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細則。了解情況後,居民們趕回家中,拿來了舊衣物、舊報紙、舊書籍等可回收物,在兌換點進行稱重兌換。
  • 廣州: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80%完成升級改造
    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截至10月底,廣州全市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完成率超80%。   例如,白雲區黃石街道匯和大廈垃圾分類投放點設置在居民出入主道旁,垃圾分類投放十分便捷,其本身不僅是投放點,還是一個環保驛站。在該投放點旁,設計者將居民廢棄的塑料瓶、花瓶等垃圾重新利用栽上盆栽,成為「垃圾也是寶」的宣傳角。   越秀區廣九社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更是將廢物利用的理念踐行得淋漓盡致。
  • 海澱田村路街道阜石路11號院垃圾分類驛站投入使用
    讓我來扔垃圾!今天的廚餘垃圾是我分類的,我分得可認真了!」在海澱區田村路街道阜石路11號院社區的垃圾分類桶站前,一位小朋友從媽媽手中接過放有廚餘垃圾的袋子,熟練地站在廚餘垃圾桶的前面。收到感應後,垃圾桶門隨即打開,這名小朋友稍稍踮起腳尖,將袋子內的廚餘垃圾扔進了垃圾桶,之後又把塑膠袋扔進了「其他垃圾」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