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換購生活用品 「兩桶一袋」徵求民意——北京部分社區垃圾分類...

2020-12-23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題:積分換購生活用品 「兩桶一袋」徵求民意——北京部分社區垃圾分類見聞

新華社記者邰思聰、關桂峰

3日9時,北京市東城區趙家樓社區的綠色生活驛站前,垃圾分類指導員曲麗正指導前來投放垃圾的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廚餘垃圾倒在『綠桶』,塑膠袋要分開投進『灰』桶中。」曲麗口中的「綠桶」「灰桶」,正是北京市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對垃圾桶的幾種分類。

根據條例,北京市生活垃圾可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而垃圾桶的顏色也分別對應綠色、藍色、紅色和灰色,市民需根據垃圾類別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曲麗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指導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除了指導社區居民做好分類,曲麗和同事們還會幫助社區居民進行再生資源回收,按照紙箱、塑料、易拉罐等種類分別計價。「完成垃圾分類的居民我們會為他們積分,定期進行積分兌換,可以用積分換香皂、大米之類的生活用品。」

作為生活垃圾投放的前端步驟,市民家中生活垃圾的自我分類就顯得尤為重要。北京市有關部門配套出臺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其中建議,居民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分類收集垃圾。「兩桶」即廚餘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是指類似紙張、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可單獨裝在一個袋子。

「督促其他人做好分類,自己就得先做到。」朝陽區呼家樓北裡社區的75歲垃圾分類志願者楊堪告訴記者,現在小區重點宣傳引導的對象是新入住的居民,大部分老居民都形成了垃圾分類的意識。

「兩桶一袋」怎麼做?款式如何選?桶站位置如何選?趙家樓社區居民議事廳內,12名來自趙家樓、東總布、大雅寶社區的居民們與街道工作人員正進行探討。

「大家基本都是出門時順手把垃圾帶下來,但倒廚餘垃圾時湯湯水水的,手很容易弄髒,桶站是不是可以為大家準備一些紙巾和消毒用品?是不是可以給每個社區都設置一個驛站?疫情期間社區封閉,刷個積分還得繞路走好遠。」大雅寶社區居民侯福利表示,垃圾分類大家都支持,但也得方便大家做好分類,太麻煩的話,有些人就不願意配合了。

建國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高海雁表示,目前,街道針對社區差異化設置了四種垃圾收集模式,轄區內已有30餘名防控值守志願者變身為「垃圾分類宣傳員」,幫助指導居民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同時,街道城管執法隊也將進行專項執法檢查,督促相關單位整改落實,做好配套設施的完善。(完)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積分換購 「網際網路+」模式助推北京垃圾分類升級
    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年前,北京就曾經首試生活垃圾分類。2000年6月,北京被確定為全國首批8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2011年11月,北京率先在全國為垃圾分類立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涵蓋生活垃圾產生到處理的全部過程,強制要求垃圾分類投放、收集;2019年11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出爐,並於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
  • 麗水社區積分換物品活動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本報訊(記者 申雷)12月11日下午,興慶區銀古路街道麗水社區聯合興慶區物業辦、銀古路街道辦事處、銀川市健康管理協會在麗水家園小區廣場開展垃圾分類趕集、積分兌換活動,現場200多名居民參加了活動。 活動現場,不少市民帶著飲料瓶、舊紙板等參加積分兌換活動。
  • 網際網路+、人臉識別、積分換禮品……廣州多個樣板小區推進垃圾分類...
    這些小區推進垃圾分類的措施也多種多樣,網際網路+、人臉識別、積分換禮品……真是不簡單。  ●番禺區大龍街翡翠明庭  垃圾桶全密封 在外面聞不到臭味  在番禺區,大龍街翡翠明庭屬於第三批樣板小區。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該小區,看到小區內設兩個定時定點投放站和一個誤時投放點。智能垃圾分類桶放置在定時定點投放站,分為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兩部分。
  • ​垃圾分類可積分、可兌換、可變現 建國門街道設19個綠色生活驛站
    原標題:垃圾分類可積分、可兌換、可變現 建國門街道設19個綠色生活驛站  一大袋易拉罐、一厚沓廢紙箱、一袋廚餘垃圾、一袋其他垃圾,日前,在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趙家樓社區綠色生活驛站,家住大羊宜賓胡同的何先生用這些生活垃圾換了12塊錢和2個積分。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倆月後實施 「零填埋」提上日程
    此前,崇外街道新怡家園、九臺社區回南家園等小區已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通過「積分兌換禮品活動」,培養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的習慣。  今年,北京在垃圾分類方面有11項任務,包括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推動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強制分類等,目標之一是到2025年底全面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 正確扔垃圾就可兌換生活用品!這個社區「積分超市」 火了
    為培養老年人垃圾分類的習慣,社區設立了一家積分超市,正確投放垃圾,可獲相應的積分。所獲積分可在積分超市內兌換相應的生活物品。治淮新村居民丁祥珠發現,小區的出入口設立了兩處垃圾分類桶,垃圾分類桶上有一二維碼。掃描二維碼發現,只要正確的投遞垃圾,便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丁祥珠把家中的剩飯剩菜投入了廚餘垃圾桶,獲得了兩個積分。
  •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元?北京垃圾分類問題答疑解惑
    北京市城管委近期制定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建議居民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分類收集垃圾。  「兩桶」是指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一袋」即指可回收物收集袋,紙盒、快遞紙箱等體積較大的可回收物體,可裝滿後預約上門回收,或投放到小區的對應垃圾桶。有害垃圾由於產量較少,不必單獨設置垃圾桶或垃圾袋,可以在下樓時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
  • 朝陽六裡屯甜水西園社區榮獲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北京市日前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朝陽區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上榜。據介紹,社區搭建多元化主體參與平臺,充分發揮轄區非公企業黨支部帶頭作用,與非公企業籤訂責任清單,調動一切社會資源,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不斷提升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治理水平。社區推行「三集中」垃圾分類法,即居民生活垃圾集中時間投放、集中地點精揀、集中收集清運。社區原來有34組垃圾桶,已經精簡為5處定時定點投放點位。
  • 人民路社區 垃圾分類賺積分 獎品兌換爭先進
    大益陽客戶端訊(記者 曹燦 通訊員 張媛 崔昊)麵條、燕麥、紙巾、圍裙……12月4日一大早,資陽區汽車路街道人民路社區食為天巷的垃圾分類亭旁人聲鼎沸,工作人員正對照垃圾分類積分表格為居民兌換獎品。居民先拿出綠色積分卡查詢自己的累計積分,再按照積分兌換心儀的獎品。細心的居民還發現,旁邊的垃圾分類公示欄裡多了一塊光榮榜,上面張貼著小區垃圾分類優秀家庭的名字,誰家的垃圾分類做得好,看看光榮榜就知道了。劉奶奶拎著兌換來的麵條和廚房小用品,高興地說:「我每天把垃圾分好類,用積分兌換了好幾樣獎品。不過我還要加把油,爭取登上光榮榜,也光榮光榮。」
  • 大興5個小區、2個村獲評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
    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早7點至9點、晚18點至20點在垃圾桶站進行垃圾投放指導,並對垃圾進行精細化分揀。該小區採用「兩桶一袋」上門回收模式的模式。兩桶即在小區設置桶站專門放置廚餘和其他垃圾桶,以便於居民按需求投放。一袋為可回收物圾袋,使用「綠色當鋪」微信小程序預約上門回收。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 獎勵積分可換禮品
    例如,南沙區在示範小區設置智能垃圾桶,居民精準投放可獲積分,積分可兌換禮品;增城區碧潭村,每家每戶門口都貼著一個二維碼,保潔員根據各戶投放精準度,掃描二維碼給予相應積分獎勵,村民可憑積分兌換禮品。自《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依據區域特點,創新了不同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效果顯著。
  • 延慶國潤家園社區榮登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黨建引領 制度先行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實施,百泉街道國潤家園社區先後召集社區黨組織、國潤家園小區物業公司、小區業主代表等人召開垃圾分類專題黨建工作協調會,商討協調垃圾分類工作,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一一梳理,並針對問題細化解決方案,將垃圾分類工作列為社區黨建重點工作之一,
  •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
    北京市城管委近期制定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建議居民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分類收集垃圾。  「兩桶」是指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一袋」即指可回收物收集袋,紙盒、快遞紙箱等體積較大的可回收物體,可裝滿後預約上門回收,或投放到小區的對應垃圾桶。有害垃圾由於產量較少,不必單獨設置垃圾桶或垃圾袋,可以在下樓時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
  • 撤桶撤站後,北京胡同裡垃圾定時定點收運,分類變好還是變差了?
    晚上六點半,伴隨著三聲清脆的哨響,不少住在文華胡同的居民都提著垃圾袋走出了平房院門。胡同中,一輛流動垃圾收運車已經在等待居民的到來。今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北京市的部分平房區及鄉村改變了原有的生活垃圾收運方式,將垃圾桶全部撤掉,轉而採用定時上門的方式收運垃圾。這種新模式既改善了生活環境,對居民參與垃圾分類起到了更好的督促作用,管理方收運垃圾的成本也有所降低。
  • 撤桶並點、定點定投...杭州錢塘新區江潮社區多措並舉 讓垃圾分類...
    撤桶並點、定點定投後,垃圾桶少了,異味沒有了,小區環境變漂亮了......杭州錢塘新區白楊街道江潮社區用「村口經驗」引領垃圾分類「綠色」時尚,破解「不會分」「不好管」難題,讓社區垃圾分類往深處走、往實處落。
  • 理工男對垃圾桶動起腦筋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只需關注「葉子再生」微信公眾號,進入小程序註冊登錄,投放前掃描箱體上的二維碼,將可回收垃圾放入回收箱,後臺就會根據投遞重量積分到用戶小程序中,積分可用於兌換生活用品。他們的設想很簡單:60個垃圾回收箱在試點宿舍樓的每一層都放一個,可以請學校的自強社和志願服務協會來幫忙進行回收的工作。但是新生產出來的回收箱有一些揮發性味道,有同學投訴。
  • 攢積分、換獎勵!這個城市的垃圾分類方式大受歡迎~
    攢積分、換獎勵!1個積分對應1分錢,市民可以兌換牙膏、香皂、清潔球等生活用品。如果是垃圾分類達人,大米和油也可以兌換。不少市民表示,「神器」大大提高了自己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 掃二維碼就能「垃圾分類」?雨花臺區「分類環保屋」智能又衛生
    (通訊員:陳梓萌)隨著市民王先生將一袋廚餘垃圾投入對應的箱體後,他的寧分類積分卡又多了些積分。王先生笑著說:「環保屋乾淨時尚,以後家裡垃圾都可以拿來賺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成效立竿見影 現場專人指導 積分可兌換商品鐵心橋街道韓府雅苑小區建築戶數414戶,實際入住412戶,為5個市級先行先試小區之一,是全區首個建成垃圾分類環保屋,首個實行撤桶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專業企業分類收運的小區。
  • 垃圾分類手牽手 愛心共築和平街
    9月15日上午,由北京朝陽區和平街街道勝古莊社區紅色愛心連鎖服務超市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組成的入戶小組,帶著「愛心敲門」垃圾分類文明禮包,走進「五老」人員的家裡,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為老人安放垃圾桶,引導「五老」人員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 「綠色生活」新風尚——湘東區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側記
    自去年12月春風小區試點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他便成為了一名垃圾站點指導員,每天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定時清洗垃圾桶。「以前所有垃圾都混雜堆放在垃圾桶裡,不及時清理的話氣味很難聞,特別是夏天,容易引來蚊子、蒼蠅。現在,垃圾定時分類投放、定時清理,一天運兩次,環境好多了。」彭志根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