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率超90% 投放點更便民更智能更...

2020-12-23 瀟湘晨報

今年以來,廣州在去年全面完成樓道撤桶、定時定點投放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工作,為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營造了良好氛圍。根據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底,廣州全市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率超90%。

在已經完成升級改造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中,湧現了一批便民化、智能化、潔淨化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有力促進了居民垃圾分類實踐,成為廣州垃圾分類新格局中的一大亮點。它們在投放點硬底化、遮雨棚、公示牌、照明設施、洗手設施、擦手紙等基本要素全滿足的情況下,還在其他方面大放異彩。

廢物利用

越秀區廣九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

越秀區廣九社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將廢物利用的理念踐行得淋漓盡致。社區環衛工人將居民廢棄的磚塊、木頭、瓷磚、鋼材等材料重新收集起來建成了投放點。別具一格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令居民對垃圾這一城市「礦產」有了新認識,垃圾分類執行效果顯著提升。

環保驛站

白雲區黃石街道匯和大廈垃圾分類投放點

白雲區黃石街道匯和大廈垃圾分類投放點設置在居民出入主道旁,垃圾分類投放十分便捷,其本身不僅是投放點,還是一個環保驛站。在該投放點旁,設計者將居民廢棄的塑料瓶、花瓶等垃圾重新利用栽上盆栽,成為「垃圾也是寶」的宣傳角。

智慧回收

黃埔區聯和街黃陂新村垃圾分類投放點

黃埔區聯和街黃陂新村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可謂「高大上」,不僅外觀大氣整潔,功能也十分豐富。該處投放點為每一位居民建立了個人帳戶,居民投放時自動完成稱重,並轉換成居民個人帳戶積分,居民憑積分可兌換家政服務。積分兌換的體系吸引著居民踐行垃圾分類,在社區形成了踴躍的氛圍。

融入環境

增城區仙村鎮碧潭村垃圾投放點

增城區仙村鎮碧潭村垃圾投放點看起來更像是一間農家小屋,漂亮的外觀、整潔的周邊環境成為美麗鄉村的構成元素。該處投放點前面投放餐廚和其他垃圾,背面投放可回收、有害垃圾。

廣州首條垃圾分類

趣味跑道,快來體驗!

近年來,廣州不斷在垃圾分類宣傳上創新思路,營造分類文化。位於海珠區沙園街道的科普樂園最近成為網紅打卡地。科普樂園原本是塊坑坑窪窪無人問津的空地,經過改造後,增添了一些兒童遊樂項目,並融入垃圾分類元素,設計了我市首條垃圾分類主題趣味跑道(見上圖)。跑道和一旁的滑梯、蹺蹺板、飛行棋等遊樂設施均採用和垃圾分類四種顏色相匹配的設計風格,和諧地組成了小朋友們的遊樂場。

花都區廣州融創文旅城則把230米小區圍牆創意設計成垃圾分類宣傳長廊,既推廣分類知識,又「扮靚」居住環境,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廣州日報)

【來源:廣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州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完成率超80%
    截至10月底,廣州全市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完成率超80%。今年以來,廣州在去年全面完成樓道撤桶、定時定點投放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工作,為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營造了良好氛圍。
  • 廣州: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80%完成升級改造
    原標題:廣州: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80%完成升級改造   近日,記者從廣州市城市
  • 智能技術加持,廣州垃圾分類來得更輕鬆更高效
    青年社區居委會書記高哲強說,自人臉識別智能、定時定點集中投放模式推行以來,青年小區內700多戶家庭生活垃圾總量日均下降0.8噸,而分出餐廚垃圾卻日均增量0.3噸,餐廚垃圾破袋投放率達95%以上。在黃埔區雲埔街,大件廢棄物拆解點基礎上經過升級改造,引進設備設施,組建了雲埔街再生資源回收中轉站。中轉站現有廢舊塑料自動分揀線 1 條,海綿、紙皮打包壓縮機 2 臺,可實現回收、分揀、脫標、壓縮、打包等全流程處理。月均回收廢玻璃約 5 噸、廢木材約 70 噸、廢塑料約 120 噸、廢金屬約 6 噸、海綿約 3 噸。
  • 智能加持 廣州垃圾分類更高效
    據大龍街武裝部部長王文喜介紹,街道轄內共設278個分類投放點,各村(居)按網格或樓宇進行分片收集,規劃5條餐廚垃圾運輸路線,配置5輛可實時精準測定運輸重量的餐廚垃圾運輸車。根據人口產生的生活垃圾估量,與餐廚垃圾收運量進行對比,得出生活垃圾減量率,按照生活垃圾減量率對物業小區、村居進行星級評定,對餐廚垃圾運輸線路落後的落實掛圖督辦、插旗標識,持續提高前端分類環節的精準度和收運總量。
  • 上海1.1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已上線,入夏後定時投放時間段或延長!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準備好了嗎?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稱上海居住區分類投放點改造工作已進入攻堅期!上海改造任務完成60%計1.1萬個其中靜安、長寧、楊浦、松江、崇明、奉賢已基本完成改造任務!
  • 宜昌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伍家崗區寶聯社區黃龍小區的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供圖)(記者鄭璐、通訊員陳贊)1月1日,宜昌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在伍家崗區寶塔河街辦寶聯社區黃龍小區正式啟用。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上午8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廣州:投放定時定點 垃圾「日產日清」
    做好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展根據廣州垃圾分類工作時間表,2020年12月底前,樓道全部撤桶,全市11個區170條鎮(街)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樓道裡不再設置垃圾桶將會產生怎樣的效果?花都區環衛所工作人員陳阿峰是這個小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她告訴記者,因為錯過了早上的定時定點投放時間段,只能帶記者去誤時投放點看看。據了解,保利高爾夫郡是一個比較新的小區,共有13棟居民樓,目前有1400戶居民入住,小區每天的餐廚垃圾有300斤左右,其他垃圾有1.5噸到2噸。
  • 貼心便民!花城街創建13個星級生活垃圾投放點
    ,創建13個星級生活垃圾投放點。會議傳達了上級會議精神,並宣讀了轄區13個星級投放點的創建要求和投放點優化提升現場核查評分細則。同時,會議通報了第三季度垃圾分類檢查情況,就目前存在的投放點分類投放指引缺失、投放點定點不定時、交辦整改回復不及時等問題,督促各社區進行整改,並部署了下階段工作。
  • 垃圾分類廣州模式有幾犀利?
    目前,廣州已建成16座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包括7個資源熱力電廠、5個填埋場、4個生化處理廠;在建14座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包括5個資源熱力電廠、4個填埋場、4個生化處理廠、1個汙水處理廠。經統計,「十三五」期間,廣州全市共接收處理生活垃圾3500餘萬噸,實現垃圾焚燒、沼氣發電超50億度,確保了全市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安全運行和環保達標排放。
  • 公共場所四色分類回收箱隨處可見 南京玄武垃圾分類設施投放點開始...
    記者昨了解到,在玄武區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四色分類回收箱,各小區不斷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宣傳,約400個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投放點改造正有序推進,居民參與度也從被動變為主動。    在玄武區紅山街道,「綠色低碳健康生活」已成為全民日常新風尚。「大家想像一下無人收垃圾時,家園會變成何種情況?會產生哪些危害?」
  • 西安航空基地聆聽群眾訴求 探索設立24小時垃圾分類投放點
    自去年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以來,西安航空基地通過制度保障、隊伍建設、上門入戶宣傳等多種方式,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近期開展的「迎十四運 創文明城」聽民聲解民憂大走訪活動中,有居民反映上班族早出晚歸,總是錯過集中投放垃圾的時間。
  • 廣州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從這些社區開始做起
    這種由廣州首創的「定時定點」垃圾收運模式,被國內不少城市寫進垃圾處理法規,卻沒有在廣州的垃圾分類法規中得以體現。3月27日,廣州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暨示範片區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宣布加強推動「定時定點」。記者觀察發現,「定時定點」不僅需要基層有恆心去創建,同時也要在細節上滿足居民的需求。
  • 生活垃圾將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自1月6日《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施行以來,從運行效果來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的規範性、市民參與率、投放準確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為落實這一規定,《導則》在充分借鑑國內相關城市經驗,結合青島市實際情況,在前期主要部門共同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五章共26條的內容。
  • 寶安探索垃圾分類智能化新模式 垃圾分類更精準高效
    深航假日名居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1628戶、總人數4231人;42區城中村建築面積15.6萬平方米,3702戶、總人數8632人。在試點工作中,寶安區綜合考慮轄區人口數、垃圾產生量、環境衛生、收集收運等要素,高標準科學建設分類投放點及分類暫存點,並優化周邊環境,提升市民體驗感。
  • 疫情下 垃圾分類如何進行?廣州白雲出招啦
    高配置「紫外線+臭氧消毒」專人上門收集居家隔離住戶垃圾在黃石街江夏村,目前配備有4座垃圾分類24小時便民收集房(即環保小驛站)和20個定時投放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名為「水墨山水畫」的環保小驛站,這一小驛站四面牆體擁有鏤空設計,使得室內通風透氣。它改變了垃圾收集站固有形象,在城中村眾多商鋪的喧囂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景線。
  • 居民逐漸養成垃圾分類習慣,貓先生垃圾亭房助力南京撤桶並點
    中標溧水垃圾分類項目後,貓先生作為第三方運營公司,配合經濟開發區一起選擇秦淮中城花園、秦淮佳苑五期2個小區作為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小區,深入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改造提升分類設施,探索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新模式。
  •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目前,廣州已建成16座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包括7個資源熱力電廠、5個填埋場、4個生化處理廠。在建14座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包括5個資源熱力電廠、4個填埋場、4個生化處理廠、1個汙水處理廠。焚燒處理能力達1.55萬噸/日,生化處理能力達4680噸/日。位於廣州市黃埔區新龍鎮福山村的廣州市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是目前國內設計處理規模最大、處理垃圾類別和處理方式最齊全的循環經濟產業園。
  • 廣州垃圾分類再提速!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最快年底前基本完成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垃圾分類工作在有序開展中再度提速,在分類投放環節,將加快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力爭9月底見成效,年底前基本完成。這意味著,廣州垃圾分類工作加快步伐,樓道撤桶工作時間大幅前移。樓道撤桶工作時間大幅前移廣州正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原本按照《廣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年底廣州各小區全部樓道撤桶。如今,這一撤桶時間再度提速,昨日會議明確,提升分類投放水平,加快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力爭9月底見成效,年底前基本完成。」
  • 廣州強化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這些社區被要求帶頭參與
    文、圖/羊城派記者 梁懌韜通訊員 成廣聚把垃圾桶從樓道撤除,居民到樓下分類投放垃圾。這種由廣州首創的「定時定點」垃圾收運模式,被國內不少城市寫進垃圾處理法規,卻沒有在廣州的垃圾分類法規中得以體現。3月27日,廣州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暨示範片區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宣布加強推動「定時定點」。
  • 垃圾定點定時分類投放 李滄這個小區搶先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張偉以《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為契機,1月6日上午,李滄區在九水街道啟動「新時尚」90天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計劃,在90天內,分3個階段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記者探訪發現,位於賓川路的萬科觀瀾小區也成為李滄首個實施全面撤桶並點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