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安仁板凳龍擬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2020-12-23 瀟湘晨報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名單

達州地方傳統舞蹈

安仁板凳龍在列

公示期20個工作日

從2020年12月22日

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01 安仁板凳龍

「安仁板凳龍」指產生於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安仁鄉、流傳於周邊達川區麻柳、檀木、花紅鄉、東興、大灘等20餘個鄉鎮,以板凳為道具的一種地方傳統舞蹈,是「湖廣填四川「時湖南籍移民引入,由鄉民世代相承,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07年列入四川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2 製作工藝古樸

安仁板凳龍的形狀與製作與其它龍不同。它是以板凳為基礎,完全採用本地常見的稻草、包穀殼、秸稈、竹篾條、薴麻等在長條木板凳上綁紮而成。

通常以竹篾條作龍骨,彎製成龍頭,龍身、龍尾的雛形,再用包穀殼紮成龍鬚、龍鱗,用稻草捆成龍身,用薴麻絲(如今多用鐵絲)固定在板凳上,工藝原始而簡單,形狀古樸而奇特,似龍非龍,如獅非獅,神態溫順,憨態可掬。

03 舞蹈技藝獨特

安仁板凳龍通常由三個剽悍男子表演(寓意"三陽開泰"),即一條板凳龍三人舞。表演時前面二人各以側手執一條板凳腿,後面一人雙手執兩條腿,按照規定套路,合著鼓點,有規律、有節奏地舞出各種花樣。安仁板凳龍有追、趕、跑、跳、翻、滾、躥、爬等基本動作。

表演者在不停的奔跑中,一邊翻、滾、跳、躍,一邊舞動手中的板凳龍,不斷變換隊形和姿勢,以表現出龍戲水、龍擺陣、龍躥珠、龍抱寶、龍配鳳、鬧龍宮、跳龍門、龍歸巢等不同場面。表演者剛勁的舞姿,有力的動作,充分顯示出男子漢的強悍、敏捷、靈活和力量。

達州非遺名錄

安仁板凳龍入選後,達州國家級非遺將有4項,分別為安仁板凳龍、三匯彩亭會、渠縣劉氏竹編、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更多達州非遺的介紹請點擊下方連結:

《達州非遺真的太太太有意思了》

《達州非遺名錄大全》

市民朋友們可前往位於蓮花湖的達州非遺陳列館參觀,感受巴藝、巴音、巴術、巴舞、巴韻、巴風、巴醫、巴坊獨特的人文魅力!

參觀地址

蓮花湖畔巴山大劇院達州市文化館內

公交路線

8路;9路;13路;14路;31B路

【來源:文旅達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達州安仁板凳龍入選國家級……正在公示!
    達州安仁板凳龍入選國家級……正在公示!近日,記者從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我市安仁板凳龍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公示期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 麗江4個項目擬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麗江官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之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進行了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雲龍縣白族吹吹腔擬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其中,大理州共有2項入選,雲龍縣白族吹吹腔位列其中。 白 族 吹 吹 腔 白族吹吹腔又名「吹腔」「嗩吶戲」「板凳戲」,現主要分布在雲龍縣一帶,是以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以鼓、鈸、鑼、鑔、梆子等打擊樂器相配合的一種古老民族劇種。由明朝初期中原漢族經屯兵移民帶入白族地區後,不斷融合白族文學、歌舞、小調、民族傳統禮俗逐漸形成,流傳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01-0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拉善盟3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推薦名單
    阿盟自治區級非遺項目馬鬃繞線堆繡唐卡傳承人格日勒給遊客講解馬鬃繞線堆繡唐卡製作過程。記者從阿拉善盟文旅廣電局了解到,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阿盟蒙古族唐卡(馬鬃繞線堆繡唐卡)、蒙古族民歌(和碩特民歌)、蒙古族薩吾爾登3個項目入選,其中蒙古族唐卡為新入選項目,另外兩個為入圍擴展項目,這標誌著我盟國家級非遺項目由過去的6項增至9項。
  • 聊城市東昌府區三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11月23日,記者從聊城市東昌府區文化和旅遊局獲悉,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的公告》。其中,東昌府區「流星錘」入選省級非遺項目,「聊城剪紙藝術」「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佛山詠春榜上有名,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12月21日,記者從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記者了解到,全省共有17項非遺榜上有名,這其中包括佛山詠春拳。之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進行了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 記者從名單中看到,佛山詠春拳位於擴展項目中,類別為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不少市民可能會問非遺代表性項目擴展項目是什麼意思?
  • 信陽市第五批市級「非遺」項目公示 19個項目擬入選
    昨日,記者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擴展項目推薦名單公示,共有17項代表性項目、2項擴展項目擬入選。  此次擬入選的17項代表性項目包括民間文學類息縣縣名的來歷,民俗類茶藝、圓房酒、走酒、楊畈龍燈會、魚鷹文化,傳統美術類布藝(息縣虎頭鞋),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陳氏太極拳、八卦掌、大成拳,傳統技藝類黃柏山野生茶製作技藝、商城金剛碧綠茶製作技藝、舞獅和鼓製作技藝,還有4項傳統醫藥類項目。2項擴展項目包括傳統音樂類羅山民歌、傳統技藝類程氏信陽毛尖茶製作技藝。
  • 錦州4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12月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市申報的錦州鍛銅浮雕畫、凌海瞞鼓製作技藝、北鎮豬蹄製作技藝和白家清真菜烹烤技藝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傳統美術類1項,傳統技藝類3項。
  • 雲南保山兩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雲南省入選23項,其中保山永子圍棋製作技藝、騰衝玉雕上榜。國務院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名錄予以保護,省、市、縣各級政府分別建立地方名錄開展非遺保護,實行逐級申報評審命名。此前,保山市已有苗族服飾(2006年第一批)、佤族清戲(2008年第二批)、騰衝皮影戲(2011年第三批)三個國家級項目,至此保山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達到5項。
  • 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
  • 文旅部: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數量世界第一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10月15日表示,我國已有40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鍾建波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國務院已公布四批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遊部命名了五批30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設立了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支持對1365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進行系統性記錄。他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出臺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管理辦法。
  • 國家級「非遺」名錄,遵義又有3項!
    又有喜訊傳來,五年一度組織申報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遵義斬獲3項:董酒、獨竹漂、曬醋。此前4批評選中,我市共有5個項目入列,這次一下子增加3個,我市國家級非遺項目總數可望達到8個。
  • 為家鄉點讚|渭南碗碗腔等陝西13個項目擬入選第五批非遺項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共有337項入選(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其中包括13項陝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自豪、驕傲! 昨天(12月21日)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佛山詠春拳上榜! 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 打造世界功夫之城!
  • 贛州3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發布>贛南客家服飾、石城硯製作技藝贛南客家喊船習俗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
  • 「平樂郭氏正骨法」入選50個國家級非遺優秀代表性項目
    6月8日,我國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50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發布,平樂郭氏正骨是河南省唯一一個入選優秀實踐案例非遺代表性醫療項目。    據介紹,自2006年起,國務院先後公布了四批共137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太子務武吵子:氣勢非凡的國家級非遺
    非遺 【太子務武吵子:氣勢非凡的國家級非遺】盛行於京冀的吵子,因其聲勢浩大而得名。令旗一起,鏜鼓鐃鑔齊鳴,雙鈸上下翻飛、對打廝殺聲不絕,場面蔚為壯觀。「太子務武吵子」2007年入選第二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今天,文旅君帶大家一起了解太子務武吵子的獨特魅力。
  • 國家級推薦名單公示了!滄州一項目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 蔚縣打樹花。河北日報資料片記者進一步了解到,5個新入選項目,分別是邢臺市「南路絲弦」、滄州黃驊市「賈氏青萍劍」、定州市「定州緙絲織造技藝」、保定市定興縣「定興書畫氈製作技藝」、邯鄲市大名縣「小磨香油製作技藝」;10個擴展項目,分別是唐山灤州市「灤州地秧歌」、邢臺沙河市「沙河皮影戲」、唐山市灤南縣「樂亭大鼓」、保定市「孫氏太極拳」、邯鄲市廣平縣「盧氏太極拳」、衡水市饒陽縣「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