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名單
達州地方傳統舞蹈
安仁板凳龍在列
公示期20個工作日
從2020年12月22日
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01 安仁板凳龍
「安仁板凳龍」指產生於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安仁鄉、流傳於周邊達川區麻柳、檀木、花紅鄉、東興、大灘等20餘個鄉鎮,以板凳為道具的一種地方傳統舞蹈,是「湖廣填四川「時湖南籍移民引入,由鄉民世代相承,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07年列入四川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2 製作工藝古樸
安仁板凳龍的形狀與製作與其它龍不同。它是以板凳為基礎,完全採用本地常見的稻草、包穀殼、秸稈、竹篾條、薴麻等在長條木板凳上綁紮而成。
通常以竹篾條作龍骨,彎製成龍頭,龍身、龍尾的雛形,再用包穀殼紮成龍鬚、龍鱗,用稻草捆成龍身,用薴麻絲(如今多用鐵絲)固定在板凳上,工藝原始而簡單,形狀古樸而奇特,似龍非龍,如獅非獅,神態溫順,憨態可掬。
03 舞蹈技藝獨特
安仁板凳龍通常由三個剽悍男子表演(寓意"三陽開泰"),即一條板凳龍三人舞。表演時前面二人各以側手執一條板凳腿,後面一人雙手執兩條腿,按照規定套路,合著鼓點,有規律、有節奏地舞出各種花樣。安仁板凳龍有追、趕、跑、跳、翻、滾、躥、爬等基本動作。
表演者在不停的奔跑中,一邊翻、滾、跳、躍,一邊舞動手中的板凳龍,不斷變換隊形和姿勢,以表現出龍戲水、龍擺陣、龍躥珠、龍抱寶、龍配鳳、鬧龍宮、跳龍門、龍歸巢等不同場面。表演者剛勁的舞姿,有力的動作,充分顯示出男子漢的強悍、敏捷、靈活和力量。
達州非遺名錄
安仁板凳龍入選後,達州國家級非遺將有4項,分別為安仁板凳龍、三匯彩亭會、渠縣劉氏竹編、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更多達州非遺的介紹請點擊下方連結:
《達州非遺真的太太太有意思了》
《達州非遺名錄大全》
市民朋友們可前往位於蓮花湖的達州非遺陳列館參觀,感受巴藝、巴音、巴術、巴舞、巴韻、巴風、巴醫、巴坊獨特的人文魅力!
參觀地址
蓮花湖畔巴山大劇院達州市文化館內
公交路線
8路;9路;13路;14路;31B路
【來源:文旅達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