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澆熄孩子名初夢,家長做對一點可以挽救

2021-01-19 小雨教育屋

圓圓媽媽這幾天為孩子進名初的事焦慮不已,如果去年元調圓圓做題仔細一點,就可以憑分數直接進名初。圓圓媽媽說孩子草稿紙上算的都是對的,但答題卡上卻是錯的,差幾分他就可以進名初,粗心大意毀了孩子的名初夢。

家長們在一起時常常抱怨自家孩子不認真,題目都會做,就是粗心大意,各種方法都試過,還是沒有改變。小學生心性不夠成熟,思考問題不全面,尤其是男孩子,粗心大意是常態,然而粗心大意卻不是小問題,家長不能忽視,粗心成習慣,容易造成大的失誤。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正粗心的毛病。

要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粗心大意。有些是孩子學習態度問題,他不想寫作業,但又不得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遇到作業要求不是很嚴格的老師,學生作業就瞎寫,不讀題,或看見題目太長的隨便掃一眼,寫作業時完全不過腦子。對於這種情況,家長要向學生講好寫作業的原則,端正學習態度,讓學生明白任何時候,任何老師的作業都要認真完成。

但有一類學生所謂的粗心大意,完全是家長造就的。家長從現在起做對這一點——停止替孩子檢查作業,及時止損,還可以挽救孩子的學習。

這種情況其實不是孩子粗心大意,是家長太在意孩子作業正確與否,寫完作業就替孩子檢查,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檢查。很多家長每一題都檢查,有時對照答案檢查,錯的立刻改正,交給老師的作業都是全對,這樣不利於老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作業是對當天所學知識的複習鞏固,也是對當天課堂效率的反饋,家長檢查後,老師改作業輕鬆很多,作業都是正確的,老師不能總結分析哪些知識多數學生還沒有完全消化,需要再次訓練。

家長檢查後的錯題,學生馬上按照正確答案改正了,但是否真正理解了呢,恐怕要打折扣。還會對學生造成一個心理暗示,反正做完後媽媽都會幫我檢查,學生不會深入思考,而且養成了家長檢查的習慣。一旦考試,自己就不會去檢查,平時作業中的小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耶魯大學校長理察.萊文曾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家長可與老師配合好,家庭作業,只督促學生是否完成,不檢查對錯,或讓學生自己檢查,家長不向學生傳授任何知識,一切都讓學生自己獨立自主。

所有作業全部獨立完成後,可以讓孩子向家長提出問題,再來一起探討沒有完全弄清楚的知識點。錯題孩子會更認真聽老師講解,如果在家家長全部檢查後都是標準答案,孩子在學校就不會認真聽老師講解,他覺得自己都是對的,不需要再聽。

家庭作業全部都是正確的交給老師真的很重要嗎?是否家長內心虛榮心作祟,還是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不要再替孩子檢查家庭作業,讓他們的名初夢徹底破碎。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家長不用著急,改變孩子的對策在這裡
    文/小焦媽媽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面對孩子做事情馬馬虎虎,作業寫得亂七八糟,做事情粗心大意,總是丟三落四,都會感到很無奈。孩子這麼「馬大哈」,家長也擔心這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孩子粗心大意,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其實央央很聰明,那些題目她都會做,就是太粗心大意,媽媽也總說央央:「這孩子就是魂不附體,一天到晚毛手毛腳,粗心大意的,明明很聰明,就是聰明沒用在學習上。」這次期末考試,央央考了語文考了70分,數學考了75分。
  • 孩子的人生高度,從家長尊重他們的夢想開始,家長可以這麼做
    很多孩子的夢想總是不被別人看到,也不受到外界的尊重,家長們一定要利用好夢想的作用,尊重孩子們的夢想,讓他們變得更優秀。我的髮小有一個「遊泳夢」,她非常喜歡遊泳,而且水性非常好,在學校的遊泳比賽經常獲得第一名。她的夢想就是發展自己的遊泳天賦,以後可以為國家盡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遊泳運動員。
  • 孩子粗心大意,我們家長該怎樣做?告訴你背後的原因和好用的方法
    孩子粗心成了讓家長們著急的「老大難」。面對孩子的粗心,有的家長埋怨、批評,甚至責打孩子,這樣的方法有效嗎?無數事情證明,效果甚微。生活中,能夠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是不存在的。成人還有丟三落四的時候,孩子馬虎一點,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 孩子丟三落四,家長可以這樣做!
    最近,我接連著遇到幾位家長,他們都和我說了同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總是丟三落四的,總是要找家長找東西。這可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在這裡談談,孩子丟三落四,家長可以怎麼做。,就對孩子其他的事情都包辦了,於是,孩子只顧著學習,只顧著讀書,對於其他事情,一點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 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高情商,挽救孩子的一生
    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高情商,挽救孩子的一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是最大的期待,孩子的出生就像是小天使一般降臨到父母的身邊,帶來希望和歡樂的同時,也給父母帶來了很多的擔憂。聽完之後,娜娜眼眶一紅,沒想到孩子竟然受了這麼多委屈,平復了情緒後,娜娜溫柔的對孩子說:"寶寶,如果別人欺負你,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咱們可以首先和他們講道理,但是他們還要動手打你時,你一定要首先學會反擊來保護自己,之後再告訴家長或者老師。"
  • 《熊出沒》—人物性格分析:光頭強粗心大意,熊二像個孩子
    在生活中,如果家庭裡面有兩個孩子的環境中,這種感覺會十分強烈的,兩個孩子的性格不會十分的相像,反而是互補類型的。一個文靜一個活潑,一個靦腆一個開朗。正是因為這種互補的性格,導致他們在遇到事情需要解決思考的時候,他們可以想到對方想不到的點,這樣處理起事情來就會更為全面更為周到。
  • 在彩虹,高溫融不化、風雨澆不熄的是什麼?
    而高溫融不化、風雨澆不熄的正是彩虹人持之以恆的企業文化。22載歲月春秋,彩虹的企業文化,在風雨之中成長,淬鍊,進而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的企業氣質。在優秀文化的引領下,這一群不服「暑」,不懼風雨的彩虹人,沒有因炎熱而停止腳步,沒有因為風雨而熄滅激情,和著企業「二次創業」的發展腳步,鏗鏘而行!
  • 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了解「破窗效應」,挽救孩子的未來
    其實家長只要了解破窗效應,就可以避免孩子出現更多不好的行為。什麼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原本是犯罪心理學的理論,這個理論真正的意義是指:在環境中如果存在現象,並且被放任不管的話,就會誘導別人效仿,最後造成更加嚴重的結果,形成難以改變的壞習慣。
  • 獨臂自信少年的籃球夢!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得這樣做才靠譜
    就像我們看到生活中一些孩子身上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一種自信,敢闖敢拼,敢於向困難宣戰。而有的孩子遇事唯唯諾諾,總想逃避。而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跟父母的教育和後天環境影響分不開。那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這3點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下!
  • 四年級語文成績下降快,接到老師電話,家長迅速調整成功挽救成績
    不管是什麼原因,班主任願意和家長溝通,起碼孩子在語文學習上還是可以再努力一下的。接到電話的家長,也沒閒著,先是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語文成績下滑體現在哪些方面。隨後家長調整了輔導方法,必須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學習中去。最後家長成功幫孩子調整了學習,挽救了成績。
  • 性格內向的孩子如何社交?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但是即便是小孩子,也會是有一個自己玩得好的小圈子,只有在這個圈子裡的才是真正的好夥伴,所以沒必要為了讓孩子多社交,就強求孩子一定要和某些人玩得特別好,畢竟興趣愛好不合的人硬湊在一起也不會長久。為了幫助孩子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交友機會。
  • 舉報老師索賄被兜頭澆水 家長「相澆何太急」
    從家長舉報老師,演變成為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衝突,並矛盾升級到警方介入,傷害的不僅是當事人,還有相關學校的管理秩序和對外形象。  近日,河北一學生家長汪文月在舉報孩子班主任曹老師索賄後,遭遇了一系列令她心力交瘁的事。
  • 澆熄起初之愛的七桶水 | 藍嘉德
    請仔細地聽這句話,並把它銘記在心:從你與神獨處的當中,可以得知你是怎麼樣的人;此外,沒有別的方法。「肉體」預備了整個海洋的水,為了澆熄你對神的愛,淹沒你對基督的愛。別等到自己被淹沒的時候再拼命掙扎求生。現在就與它一刀兩斷!治死它!「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羅八13)(節選自《攻克己身——如何勝過罪》,藍嘉德著,王之瑋譯,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 孩子一直「粗心」怎麼辦?家長們快收下這10條對策|夜讀
    來源: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微信號:jybxwb)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寫作業或考試時有粗心的毛病:經常把數字或字寫錯、字寫半邊、沒標音調、句子寫一半、題算了一半漏了一半、忘記標點符號、沒填最終得數、忘記寫單位和「答」······其實所有的都會,就是有點粗心大意、毛手毛腳。
  • 想要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和觀察力,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培養方法
    家長可以這樣做提到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還有專注力,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有很多話說,昨天和一位家長聊到這個話題,一發不可收拾,家長一直抱怨自己的孩子哪裡都好,就是感覺一點都不專注,每一次做作業做得非常拖,很容易被身邊的
  • 孩子考得不好,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他們心裡也很失落的,建議這時候家長先喝一杯涼水,降降火,讓自己冷靜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到底是不會做還是粗心大意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這裡要說一句,如果是孩子粗心,那也說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如果只是衝著孩子發火,除了加重孩子的恐懼,其他什麼用也沒有,百弊無利。
  • 家長舉報後,被其他家長一盆熱水從頭澆下:「給老師...
    11月26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聯繫到這位家長汪女士,她告訴記者,孩子就讀於河北省滄州市華北油田十二處學校,今年四年級。在學校學習4年期間,孩子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成績優異。可讓她無法忍受的是,孩子的班主任曹老師一直向其索要各種東西。「有時候是他把他的車鑰匙主動給我,有時候含沙射影地暗示。」汪女士說。
  • 三流家長只看成績,二流家長懂得抓習慣,一流家長幫孩子提高能力
    三流的家長,在和我的溝通中,反覆強調的也是成績和分數,他們的高頻詞往往有:退步了、差兩分、平均分、第幾名、這樣的成績不行……很顯然家長的焦慮也都是被分數控制著。儘管我告訴家長,孩子的語文學習是有進步的,作文寫得很好,家長也是看不到的,家長的教育訴求只有分數。並不是說抓分數看成績不好,只是分數和成績不是考評孩子學習能力的全部。
  • 如果孩子有這3種現象,可能是「感統失調」在作怪,家長不要忽視
    於是朋友就開始緊抓孩子的學習,監督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兒子平時特別粗心大意,寫作業時候經常有粗心導致的錯漏,並且平時經常坐不住,只學習了一會兒就找藉口去做別的事情。這時有朋友告訴她,孩子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 當孩子沉迷遊戲時,作為家長,你可以這樣做
    對於孩子沉迷遊戲,家長要多加留意,並善於發現孩子的其他興趣,然後加以培養。引領他朝好的方面發展,逐步減少他對遊戲的熱情。只要他不在沉迷遊戲,偶爾可以玩一下達到放鬆的效果也是可以的。正所謂勞逸結合更加有利於學習,但是一定要懂得控制時間,不然會適得其反。